中医基础理论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绪论1、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初步形成,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难经》《伤寒杂病论》(它的问世,代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辨证论治的确立)《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2、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诸病源候论》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是中医学的第一本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很大,在宋代被指定为专业医生的必读之书,定为国家考试医科学生的科目之一。4、《本草纲目》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这一科学巨著。该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首。分为16纲,60类。这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被誉为东方药物巨著。5、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6、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3)恒动观念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辨证和论治构成了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辨证论治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中医的哲学的哲学思维:中和思维,类比思维。第一章哲学基础1、气的概念;气机和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宇宙中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2、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划分;阴阳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含义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阴阳属性指的是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相反的两种属性。一般而言,凡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轻清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功能的、或起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属阳;凡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重浊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物质的、或起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属阴。阴阳的普遍性是指凡属于相互关联的万事万物,或同一事物的内部相关联的内容,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类或分析,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的相对性则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表现为三个方面:①阴阳的无限可分性;②相比较而分阴阳;③阴阳具有相互转化性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阴阳交感:“交感”,即交互感应。所谓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感应交合的过程。阴阳对立制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的属性是相互对立、相反的阴阳制约是指属性对立的阴阳双方出现的相互约束、相互抑制、互为胜负。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揭示的是阴阳对立双方的统一性。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的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只有阴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有可能形成彼此的消长及相互间的转化。阴阳消长平衡:消,即消减;长,即增长。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互为消长变化的。平衡指的是阴阳的消长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阴阳双方在总体上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又称为动态平衡,或相对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的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其相互转化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彼此联系的。阴阳交感是阴阳关系的最基本前提,只有阴阳交感才能化生万物;对立制约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并决定着消长平衡;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就是动态平衡,阴阳消长又可发展为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是阴阳消长达到极点的结果;阴阳的互根互用说明了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相互为用,而且是对立制约、消长转化的前提。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1.阴阳偏盛指的是在阴邪或阳邪作用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2.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偏衰即“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是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能制约阴寒,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的病变。阴偏衰则“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是指人体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中医学的病机纲要:“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概念阴虚则热的虚热证,宜滋阴以抑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宜扶阳以抑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原理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5、五行的概念、五行的特性“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的涵义有二: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就功用而言,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的基本特性作为分类依据,从而作事物的属性归类(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侮的概念。☆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为害。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侮:即欺侮之意,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反克。相侮的次序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7、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及治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实则泻其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具体治法:①水涵木法:又称滋养肝肾法,即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偏亢之证。②益火补土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或温补脾肾法。即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脾肾阳虚之证。③培土生金法:又称补养脾肺法。即通过健脾补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不能充养肺气而见肺脾虚弱之证。④金水相生法:又称滋养肺肾法。即通过肺肾同滋以治疗肺肾阴虚的治法。主要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证。(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抑强”与“扶弱”。具体治法:①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即通过疏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的病证。②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即通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或脾肾虚衰水湿泛溢而致的水肿胀满等证。③佐金平木法:又称泻肝清肺法,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或通过抑制肝木以帮助肺气肃降的方法。多用于肝犯肺之证。④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泻火法。即泻心火以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的心肾不交之证。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五华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爪徴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面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唇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毛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发8.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第二章藏象1、藏象的概念、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形态及一般功能,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藏精气(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传化物(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奇恒之腑异于正常的脏和腑之意。就其形态而言,多是中空,与腑相近;就其性能而言,主藏阴精则又与脏类似。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将军之官――肝;相辅之官―-肺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联属关系,把人体各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有机整体,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表现为:(一)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形窍志液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称五官,也称七窍,加上二阴又称为九窍(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行色味时(五行、五色、五味、四时)2、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肝系统》阴中之阳,将军之官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主疏泄(主疏泄;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水液输布;调节生殖功能)二,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与胆相表里,在志为怒,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五行属木,外与春气、青色、酸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肝系统。《心系统》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主,君主之官,阳中之阳,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主神志,二,主血脉心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以汗为液,在志为喜,其华在面,在体合脉,五行属火,外与夏气、赤色、苦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系统。《脾系统》阴中之至阴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四:一,主运化(水谷,水液)。二,生化气。三,主升清。四,主统血脾与胃相表里,在志为思,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体合肉,主四肢,五行属土,外与长夏之气、黄色、甘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脾系统。《肺系统》阳中之阴,有“华盖”,相傅之官,娇脏之称。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大肠为表里,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五行属金,与自然界之秋收、燥气、白色、辛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肺系统。《肾系统》阴中之阴,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封藏之本,水脏“腰者,肾之府也”肾的主要功能有四:一,藏精,(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殖繁衍;促进血液生成)二,主水;三,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四,主一身之阴阳。的说法。肾与膀胱相表里,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唾为液,在志为恐。肾在五行中属水,外与自然界之冬藏寒气、黑色、咸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肾系统。3、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与血行相关的全身各脏腑功能正常,2、血液充盈3、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的表现: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脉象和缓有力,心胸部感觉正常4、脾与胃相表里关系表现在:两者在功能方面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纳运相协:脾主运化,胃司受纳(2)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3)燥湿相济: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5、肺主宣发、肺主肃降的含义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也就是指肺气的向上和向外的宣升与发散。通过宣发,肺可排出体内的浊气,将津液、卫气宣散输布至皮毛,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指肺气向下向内的通降运动。通过肃降,肺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促进尿液的生成,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肺气失宣”或“肺气不降”――鼻塞,流涕,咳嗽,胸闷,气喘6、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与水液。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为上脘,包括喷门;胃的中部称为中脘,即胃体;胃的下部称为下脘,包括幽门。胃的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太仓”、“水谷之海”。主通降,以降为和。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传导之官。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州都之官。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如果把三焦作为人体躯干内三个部分划分,则膈之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至脐之间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和大肠: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的主要功能1.通行元气,总司全身的气化;2.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指沟渠。渎决,即疏通水道。三焦气化三焦作为通道及协调各脏腑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7、“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腑以通为补”8、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视心、肾、脾对它脏的影响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中阴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脾胃是脏腑气血生化之源。(一)心与肺主要体现为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二)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三)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血液的运行和情志活动方面。(四)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下、阴阳、水火之间平衡协调、互制互用的关系。“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心肾不交”或“火水未济”(五)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土不生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六)肺与肝气机的升降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起着调畅作用。“肝火犯肺”(七)肺与肾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之间的阴液相互资生――肺肾阴虚(八)肝与脾水谷运化和血的贮藏、运行两个方面“木不疏土”或“肝脾不调”(九)肝与肾1、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方面“肝肾同源”和“精血同源”2、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排精方面。(十)脾与肾1、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方面“脾阳根于肾阳”2、脾运化水液,肾主水,在水液代谢方面也相互配合第三章精气血津液1、气的概念,主要来源;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及其功能: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无知,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只有在相对协调平衡状态下,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气机调畅”是对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当气的运动失去了这种平衡时,人的生命活动就要出现异常而成为病理状态,既“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作“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淤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气逆”;下降运动不及,称作“不降”;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运动太过,称作“气脱”;出入的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结”、“气郁”,甚则称为“气闭”来源:先天精气2.自然界清气3.水谷精气又称水谷精微,源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均可称为后天之精气。气的分类根据分布部位,组成成分,可分为“元气”功能:(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激发和推动各个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元气根源于肾,主要由肾精所化,有肾气之称。“宗气”功能:(1)助肺司呼吸,走息道而司呼吸,故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2)助心行气血,贯心脉而行气血,所以气血的运行及心搏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营气”功能:(1)化生血液;(2)营养全身“卫气”功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1)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2)温养脏腑、肌腠、皮毛;(3)调节腠理,控制汗孔开合。气的生理功能(一)推动作用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2、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二)温煦作用指气具有气化生热,温煦人体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主煦之”(三)固摄作用固摄,即固护、统摄之意。指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约束、防止其无故丢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汗、尿、涕、唾以及胃液、肠液、精液等,防止其无故流失。(四)防御作用指气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或邪侵后驱邪外出的作用。1、可抵御外邪的入侵;2、邪气入侵人体后可积极抗邪、甚至还可驱邪外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五)气化作用所谓气化,是指在气的运动作用下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过程实际就是气、精、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实质就是新陈代谢活动、及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六)营养作用血的生理功能血液已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一是血液要充盈;二是脉管系统的完整和通畅;三是全身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尤以心、肝、肺、胃四脏的功能最为重要。1、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2、(一)营养和滋润全身“血主濡之”(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3、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要点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津液中除水分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营养成分。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4、津液的代谢过程: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津液代谢涉及的主要脏腑(脾、肺、肾);津液排泄的主要形式;津液的功能(一)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依赖两方面的因素:1、充足的水饮类食物的摄入;2、脾胃、大小肠功能的正常(二)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的。1.脾主运化2.肺通调水道3.肾主水4.肝主疏泄5.三焦决渎(三)津液的排泄体内多余水份的和津液代谢后产物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肾、大肠、膀胱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以呼出水气、及汗、尿、粪等四种形式排出体外。综上所述,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津液的功能(一)滋润和濡养作用(二)化生血液(三)载气宁气“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四)调和阴阳协调机体寒热、平衡体温(五)运载与排泄代谢产物,以肺脾肾三脏最为重要。4、气与血、津液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帅包含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1.气能生血是指气参与并促进血的生成。2.气能行血指气是推动血液在脉道内循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3.气能摄血指气具有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的作用。脾气统血脾不统血――补气以摄血4.血为气母血为气母是血有养气、载气、宁气的作用。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属阳而主动,津液属阴而主静,两者的关系与气与血的关系相仿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5、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和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津血同源”,其内涵有二:1、津液和血液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2、两者可互相转化。“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说。意即失血患者应慎用发汗药。“夺汗者无血”即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应慎用耗血、动血之品。由于汗、吐、下等原因导致津液大量损耗,以至脉内血液中的液态部分也要渗出于脉外,补充津液的不足,则易造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的病变。第四章经络学说1、经络的概念;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别。正经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经络概念: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官窍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即网络之意。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的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筋经、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十二经别。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五别络。筋经和皮部。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络”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以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以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使之协调平衡等方面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属脏,循行于四肢内侧;阳经属腑,循行于四肢外侧。分布于四肢内侧前缘的称太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中间的称厥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后缘的称少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前缘的称阳明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中间的称少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后缘的称太阳经。十二经脉据此规律分别命名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胸中→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上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其主要规律,并非气血循行的唯一方式。气血在体内还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循行方式运行往复。诸如:营气行于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行运行;卫气行于脉外,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着重于体表的弥漫扩散;又有奇经以溢蓄调节式的经气运行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别,即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身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于四肢的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相为表里的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在肌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皮部的功能主要为抗御外邪、传导病变。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流注次序、表里关系一、名称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二、分布、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一)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于头侧部。此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巅顶部。《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三)流注次序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之意。三、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在体表的联系体现在: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3、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1.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3.与肝、肾等脏及奇恒之腑关系密切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称为“一源三歧”督脉:“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任脉:“总任诸阴”,“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第五章病因与发病1、病因的分类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2、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六淫的概念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淫的致病特点(1)外感性:是指六淫病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故初起多见表证,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临床特征。(2)季节性:六淫之邪,本为六气太过或不及所致,六气变化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外感病常表现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冬天多寒病.长夏多湿病等。(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地区,随气候不同而患病亦异。如西北高原地区常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常多热邪、湿邪为病。如久处潮湿环境中,则多湿病。(4)相兼性:是指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相兼而侵袭人体致病。如临床中的外感风热、风寒、寒湿等。(5)转化性:是指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寒邪入里可化热,这主要是邪侵人体后据人的体质不同而发生相应的转化。疠气的致病特点具有以下特点: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1)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若将七情分属于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逆而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等。(2)喜则气缓: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心情沉重,闷闷不乐,胸闷,气短。(4)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男子骨痠痿厥,遗精或妇女滑胎(5)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而见惊慌失措、心悸心慌等症。(6)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脾气郁结――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神疲乏力,消瘦等症。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4.多发为情志病。3、瘀血的概念、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的形成4、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4)望诊(颜色):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5)脉象:脉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因寒、血热、血出)除了外伤可直接致瘀外,瘀血形成机理主要有四个方面:(1)气虚血瘀(2)气滞血瘀(3)血寒致瘀(4)血热成瘀;(5)血出致瘀5、水湿痰饮的区别:(1)相同点:四者皆为阴邪,都是津液代谢障碍停留于体内的病理产物。(2)不同点: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易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6、邪正与发病: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否7、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肝胆、胃、膀胱、肾结石)8.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局部性冻伤、全身性冻伤)、溺水、虫兽伤(毒蛇咬伤、虫螫伤、狂犬咬伤)、寄生虫(蛔虫、蛲虫、绦虫、钩虫)和雷击伤等。9.所谓药邪是指用药不当造成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滥用补药)10.所谓医过是指医生的过失。(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1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方面。12.过逸是指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脑力过逸。13.饮食失宜包括饥饱失宜,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三个方面。第六章病机1、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一般说来,邪气即包括六淫、疠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有时也包含着机体内部继发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痰饮、瘀血、宿食、内湿等等。正邪相搏,前人又称之为“真邪相搏”、“真邪相攻”、“真邪分争”等。它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抗邪和邪气损正的矛盾斗争关系。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简称为“正”。正气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脾胃滋养全身的功能;肾中精气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卫气的护卫肌表和驱邪外出的能力;经络系统调节机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均属于正气的范畴。正胜邪退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2、气血失常的主要表现,津液代谢主要表现。1、气虚即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形成的病理状态。2、气机失调,即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病理状态。血失常的主要表现血的失常,主要有两种情况:1、血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耗伤血液,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而形成的血虚;2、血的运行失常,表现为血行或迟缓,或加速,或逆乱,或为血液妄行等病理变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