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教案_第1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教案_第2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教案_第3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教案_第4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胃肠道出血显像第1页/共71页机理显像剂进入机体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胃肠壁含血量低,正常情况不显影。当胃肠壁出血时,显像剂随血循环不断渗出,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第2页/共71页显像剂:99mTc-RBC优点:能较长时间存在于血循环内,可持续24小时进行多次显像适用于急性、间歇型出血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优点:腹部血本底低,图像清晰,减少假阳性仅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第3页/共71页显像方法探头范围包括剑突至耻骨联合99mTc-RBC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分钟采集1帧,采集0.5~1小时阴性时继续采集静态图像,至24小时99mTc-硫胶体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2分钟采集1帧,采集10~20帧。必要时再注射药物显像第4页/共71页图像分析99mTc-RBC肝、脾、肾、膀胱、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腹部其它部位可见少量放射性本底正常情况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基本不显影第5页/共71页图像分析99mTc-硫胶体除肝、脾及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第6页/共71页图像分析胃肠道活动性出血即可见到相应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浓集随着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异常范围增加或沿肠蠕动方向延伸,其分布与肠道一致。第7页/共71页肠道出血影像第8页/共71页临床应用能探测出血率低达0.1ml/min的消化道出血优点:灵敏度高、无创、简便、准确缺点:特异性较差第9页/共71页异位胃黏膜显像第10页/共71页机理异位胃黏膜也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异位胃黏膜对99mTcO4-具有摄取和分泌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集现象。第11页/共71页方法受检当日禁食4h以上。静注99mTc淋洗液15~20mCi。探头视野包括整个腹部。注射显像剂后每5分钟1帧图像,总采集时间2h,或每15分钟采集1帧图像至2h。第12页/共71页临床应用梅克尔憩室胃粘膜在小肠的异位症正常图像见胃和膀胱区有放射性分布,十二指肠,结肠脾区及肾脏有时显影,腹部其它部位无放射性浓集。梅克尔憩室腹部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位置固定,多在30~60min显影。阴性时可注射五肽胃泌素后再注射99mTc淋洗液重复显像。第13页/共71页梅克尔憩室异位胃粘膜影像第14页/共71页临床应用Barrett’s食管显像胃粘膜在食管下段的异位症正常人食管不显影胃显影的同时见食管显影可诊断Barrett’s食管简便、灵敏、无创,有定位、定性作用第15页/共71页临床应用肠重复畸形与胃部同步显影形态和位置多变,病灶比憩室大第16页/共71页胃排空显像第17页/共71页机理将不被胃黏膜吸收的显像剂引入胃内,连续动态地将其排入肠道的过程记录下来,计算胃排空时间,特定时间的残留率或排空,以评价胃运动功能。第18页/共71页显像剂液体显像剂多用99mTc-DTPA(0.5~1mCi)固体显像剂99mTc2S7胶体或99mTc-DTPA与鸡蛋混合,或99mTc2S7胶体标记鸡肝半固体显像剂99mTc-TETA树脂与粘状温粥的混合物第19页/共71页方法显像后计算胃内各时间的放射性计数绘制胃的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各时相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第20页/共71页各时相胃排空率的计算T时胃排空率(%)K为从0到t时的放射性衰变校正系数第21页/共71页正常结果液体胃排空曲线呈指数下降,固体呈近似直线下降固体胃排空T1/2平均为90min(45-110min)液体胃排空T1/2平均为40min(12-65min)第22页/共71页影响因素性别(绝经期女性慢于男性)时间(下午较上午慢)体位(卧位慢于坐位)身体状况(运动后加快)第23页/共71页胃排空延迟机械性梗阻幽门肌肉肥厚、溃疡所致的瘢痕及肿瘤等非机械性梗阻胃次全切除术后、糖尿病性胃轻瘫、甲减、活动性溃疡、胃下垂、胃癌等第24页/共71页胃排空加速糖尿病甲亢胃泌素瘤十二指肠溃疡胃手术后倾倒综合症第25页/共71页小肠通过功能测定第26页/共71页机理用放射性核素法测定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了解小肠运动功能,从结肠填充时间减去胃排空时间间接获得。第27页/共71页临床应用小肠通过时间正常参考值为4.2±0.5h通过时间加快的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通过时间延长的如:小肠梗阻等糖尿病、硬皮病等也可出现小肠运动异常适用于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监测第28页/共71页胃食管返流测定第29页/共71页机理和方法口服不被胃食管黏膜吸收的示踪剂,当显像剂在胃内存留期间于上腹部给予不同压力,同时对食管下端及胃进行连续显像,观察贲门上方食管下端有无放射性出现,若出现放射性并达到一定量时,可诊断为胃食管返流。第30页/共71页机理和方法婴幼儿检查将显像剂加入牛奶中,鼻饲后5~10min以2min/帧动态采集至60min,2~4小时在胸部显像多次,若在肺部或上呼吸道出现放射性提示有肺吸入。第31页/共71页显像剂99mTc-硫胶体和99mTc-DTPA,要求标记率大于98%第32页/共71页胃食管返流率的计算R:胃食管返流率Et:t时间的食管内计数Eb:显像开始时食管的本底计数G0:研究开始时胃内计数第33页/共71页参考值正常人胃返流率低于3%3%~4%为可疑>4%为异常第34页/共71页自发性反流与诱发反流自发性反流:腹部不给任何压力时,食管下段出现放射性诱发反流:腹部加压后出现反流,随压力增加而增多第35页/共71页临床应用返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小儿吸入性肺炎肺部慢性炎症原因胃大部切除术评价观察胃灼热和反酸症状的原因寻找慢性肺部疾病的原因第36页/共71页胃食管反流影像第37页/共71页与X线钡餐透视的比较本法对胃食管返流的诊断灵敏度在90%以上X线钡餐透视的检出率仅为40%~70%第38页/共71页食管通过功能第39页/共71页机理吞咽一定量的放射性显像剂,通过食管过程中,用γ照相机连续动态显像,经计算机处理,求得显像剂通过全食管、分段食管的时间及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百分率。第40页/共71页显像剂显像剂:99mTc-Sc胶体相关指标:1、全食管通过时间(TETT)

2、食管分段通过时间(RTT)

3、食管通过百分率(清除率)第41页/共71页正常参考值正常人全程通过总时间5~7.5s上、中、下分段通过时间分别为3.37s、4.46s、5.44s5min食管通过百分率为96.6%~97.8%第42页/共71页临床应用贲门失迟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放射性滞留于食管内通过曲线呈高波幅的痉挛曲线食管癌病变所在节段通过时间延长其它节段可正常第43页/共71页十二指肠胃返流第44页/共71页机理肝胆显像剂注射后迅速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很快经胆道系统排至十二指肠,如有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剂随十二指肠内容物一起返流入胃内,可见胃区内出现放射性至胃显影。第45页/共71页显像剂显像剂:99mTc-EHIDA或99mTc-HIDA十二指肠胃返流指数:第46页/共71页结果分析正常人十二指肠正常显影,检查期中胃区内无放射性聚集。肠道显影后胃区有大量放射性滞留,且持续60min以上无明显减低者可认为强阳性胃区有中等放射性滞留,持续约60min,或有所减少者认为阳性胃区有可识别的一过性放射性分布者可视为弱阳性第47页/共71页十二指肠胃反流影像第48页/共71页结果分析十二指肠尚未明显显影,胃部就显影:行甲状腺显像:甲状腺显影,说明显像剂放化纯度不合格第49页/共71页临床应用十二指肠胃返流相关的疾病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第50页/共71页临床应用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断病情观察疗效随访临床药理研究第51页/共71页14C-尿素呼气试验第52页/共71页机理当口服一定量的14C-尿素(或13C-尿素)后,如果胃内有HP感染,14C-尿素(或13C-尿素)被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14CO2(或13CO2)排出,采集呼出的气体经仪器定量测定其中的14CO2(或13CO2)含量,判断有无HP感染第53页/共71页临床应用阳性结果:餐后呼气计数/空腹本底计数比值大于3~5倍为阳性主要用于HP感染的诊断HP感染治疗的疗效评价治疗后随访敏感性90%~97%,特异性89%~100%第54页/共71页临床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用液闪仪测定,辐射剂量低,价格低,简便实用。13C-尿素呼气试验:用质谱仪检测,一般医院不具备此条件非放射性,适合于孕妇与儿童第55页/共71页唾液腺显像第56页/共71页机理静脉注射的99mTcO4-被小叶细胞从周围毛细血管中摄取并加以浓缩,在一定的刺激下分泌出来,可得到唾液腺摄取、分泌、排出放射性药物的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还可进行大小、位置、形态及功能的观察。第57页/共71页正常图像两侧唾液腺血流灌注影像基本对称动态时放射性迅速增加并在口腔内积聚静态图像见腮腺和颌下腺显影清晰,轮廓完整,双侧位置、大小对称,放射性分布均匀第58页/共71页正常唾液腺系列影像第59页/共71页临床应用酸性物刺激引起放射性明显分泌酸性刺激可用于判断导管有无阻塞第60页/共71页临床应用摄取亢进可见于病毒、细菌感染、酒精中毒及放疗所致炎症反应摄取低下可见于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第61页/共71页临床应用唾液腺肿物热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常见冷区边缘模糊:多为恶性肿瘤边缘光滑清晰:多为良性肿瘤温区:混合瘤和单纯腺瘤第62页/共71页机理显像剂进入机体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胃肠壁含血量低,正常情况不显影。当胃肠壁出血时,显像剂随血循环不断渗出,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第63页/共71页临床应用肠重复畸形与胃部同步显影形态和位置多变,病灶比憩室大第64页/共71页正常结果液体胃排空曲线呈指数下降,固体呈近似直线下降固体胃排空T1/2平均为90min(45-110min)液体胃排空T1/2平均为40min(12-65min)第65页/共71页胃排空延迟机械性梗阻幽门肌肉肥厚、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