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块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1)一个基础:隋唐制度创新的很多内容(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有基础(2)三个制度创新选官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体现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逐渐完善和成熟(总体上呈现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中央官制: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大大强化了皇权,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赋税制度:租调制—两税法,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驰,两税法也是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一大里程碑。融合选择性必修内容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3子目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五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第1子目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第2子目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第八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2子目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第十六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第1子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第2子目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一西周至春秋:一、选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初: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血缘)举荐制与军功爵制(才能、军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明习法律)秦朝:察举制汉朝: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P30标准:品德和才能(孝廉);东汉注重门第特点: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化评价①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形成小集团,易导致贪污腐败;②不利于中央集权。积极:①开创了我国选官制度的新途径,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②扩大了统治基础,保障了王朝的兴盛与强大。③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消极:背景:①汉末动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察举制弊端显露,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②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各地,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内容: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状”。吏部根据资品授官。1、九品中正制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P30一、选官制度标准:初创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只看家世。评价:①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九品中正制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P30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南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官员考核一、选官制度2、科举制原因: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②南北朝以来,士族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③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特点:分科考试;公平、公开、客观。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P31一、选官制度2、科举制(1)创立: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②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2)发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形成和发展:一、选官制度2、科举制影响材料一(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洙《神童诗》(节选)材料三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实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四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选拔过程相对公平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阻碍社会进步对后世影响深远,沿用至今(现代文官制度)一、选官制度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①选拔标准:②选拔方式:③选拔趋势:④选官范围(基础):⑤选官权: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由地方推荐到中央公开考试,逐渐制度化,日益公平、公正、客观。不断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合作探究: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由地方收归中央,集权中央。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隋唐的官员管理制度(1)考核部门:吏部;隋朝:每年定期考核,地方官每年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考核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①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②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2)监察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P31一、选官制度1、发展历程:P39秦朝至汉初:汉武帝: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文帝时:唐朝:完备皇帝尚书省吏部曹田曹左民曹五兵曹殿中曹度支曹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曹魏:中书省出现西晋:门下省出现隋代:三省六部制定型政事堂唐代:设政事堂形成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A.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范围B.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二、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P5设中朝,尚书令作用开始提升三公九卿制增强尚书令作用2、职能:3、特点
4、影响
草拟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③提交上奏②审议封驳①草诏④批准⑤存档⑥执行“闰五月,大雨,水涨暴溢,漂溺麟游,县居人及当番卫士,死者三千余人。”——《旧唐书》唐政府如果要进行水利修缮,按照三省六部制度,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呢?尚书省门下省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①三省:A.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B.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C.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②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2020.1·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A二、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5、创新: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中朝掌决策,架空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提高效率,加强皇权二、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地方管理(结合选必一第1课)(1)隋:(2)唐:①沿用州、县二级制→②唐中期以后: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独立性强,削弱中央集权(1)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2)隋:(3)唐初:租调役(土地制度基础:均田制)①租:田赋,土地上的产出②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③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租庸调制①对象:21-59岁的成年男子②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③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租庸调制的特点】从租庸调法可以看出,唐朝课税的对象一是田,二是户,三是身。“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这说明唐朝A.人民负担沉重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C土地兼并严重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较强【租庸调制的作用】唐朝初期实行租调制,规定:每丁每年需纳粟二石;纳绢二丈、棉三两:每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则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由此可知“租庸调”的实施A.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A三、赋税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P93(4)唐中后期:两税法①背景:②目的:③内容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A.量出为入,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民征收。B.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三、赋税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P93(4)唐中后期:两税法④意义A.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创新: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的内容和作用】780年,唐朝开始推行新的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人和咨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和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次赋税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有()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③简化了税收名目和扩大了收税对象④征税的主要标准开始从财产转为人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A三、赋税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P93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放松了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人丁财产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户税、地税授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旬输月送夏、秋两季简化了税收时间【总结】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创新之处四、户籍制度大索貌阅(体貌与户籍登记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隋朝:唐朝:①防止人民逃税;②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
③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目的:“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铁塔贵州分公司招聘3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石化贵州贵阳石油分公司加油站营业员招聘4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集团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大唐集团限公司福建分公司校招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博士后公开招聘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东方电气招聘45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浙江省乐清市事业单位招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安徽省黄山休宁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2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专题培训课件
- 名校内部必修二《政治生活》关键词句归类
- 深基坑事故案例
- 诫勉谈话检讨书3篇
- 行车时遇突发故障的应急办法演示
- 仓储管理员高级工题库及参考答案
- XX公司学历、职称、技能工资补贴规定
- 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一)
- 苏州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2课《因数和倍数整理练习(第2课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