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_第1页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_第2页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_第3页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_第4页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工程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本章学习目的1.了解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以及基本步骤。2.了解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3.掌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可行性报告的内容。4.熟悉工程管理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集转化法。5.了解工程管理业务流程重组。5.1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用户系统调查,即用户环境调查分析和问题确定。新系统的规划,即确定新系统规划的方法新系统的初步开发计划。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5.1.1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提供资源分配以及进行控制的基础,可分为一年期的短期规划,以及多年期的长期规划。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5.1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5.1.2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5.2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5.2.1

诺兰模型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始、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6个阶段,如下图所示。5.2.1

诺兰模型初始阶段初始阶段指单位(企业、部门)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和管理应用程序。在该阶段,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初始”阶段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蔓延阶段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单位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高,这便是所谓的“蔓延”阶段。显然,在该阶段中,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得最为迅速,但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此阶段只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获得了实际的效益。控制阶段管理部门了解到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计算机预算每年以30%~40%或更高的比例增长,而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同时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客观上也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于是就出现了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这时,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诺兰认为,第三阶段将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5.2.1

诺兰模型集成阶段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数据管理阶段诺兰认为,“集成”之后,会进入“数据管理”阶段。但20世纪80年代时,美国尚处在第四阶段,因此诺兰没能对该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成熟阶段一般认为,“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诺兰模型反映了信息系统一定的发展规律,跳跃某个或某几个阶段是不大可能的。一般认为总体规划的时机可以选择在“控制”或者“集成”阶段。5.2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5.2.2

诺兰模型的指导作用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企业当前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诺兰的发展阶段理论是说明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相当多的人接受了诺兰的观点。它在概念层次上对组织中信息化的计划制定过程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诺兰模型是第一个描述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的抽象化模型,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5.3方案的可行性分析5.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软件开发规范》GB8566—1988中指出: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三方面研究并论证本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技术可行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工作。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考虑所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新系统的建设都会把新技术带入企业;一些项目虽利用了现有的技术,但将它同新的、未试验的配置相结合,也是新的尝试;如果组织/企业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或者用户缺乏经验,即使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对组织和企业而言也会成为新技术。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的系统要求,所需物质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可从硬软件两方面考虑技术可行性,要考虑资源有效性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并由以上分析,可得到设备和软件需求清单。5.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分析是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虽然系统项目启动已经获得立项,但在正式全面启动之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开发费用与预期经济效益的分析。分析内容系统的预期收益值是否比系统的开发费用大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系统开发评估预期的开发和运行成本评估预期的财务收益,分析费用降低和收人增加的可行性进行风险/收益分析:分析比较成本与收益,并了解在新系统开发上的风险,确定系统是否值得开发分析方法5.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组织和管理上的可行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系统所在的环境,即企业或工程项目组织的环境和文化,否则容易出现新建系统偏离现有的组织标准的情况,导致新系统无法成功地配置和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领导的合作态度人员心理(抵制/支持)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数据、过程)管理制度和机构5.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进度安排可行性进度控制是影响系统成功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进度安排进行可行性分析。系统进度安排产生风险的因素在于:系统进度安排是基于关于系统的一系列的假设和预测的基础上的,例如系统范围是未确知的,时间和资金要求是预测的,团队成员的可得性和能力是有疑问的;高层领导要求系统必须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外界环境要求在一个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因此,系统进度安排的制定总是一个高风险的任务。进度安排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系统能否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可以采取的措施或对策是在系统进度安排中设置里程碑,及时进行检查,当在分析中发现系统存在不能按期完成的风险时,就必须采取缩小系统范围或调整人员、改变技术等措施来规避风险。5.3.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资源可行性可行性论证的最后一项内容是系统建设的资源可行性分析。资源包括人员、原材料和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等。导致资源风险的因素可能是:要求的人员在需要的时候不可得;可得的人员没有需要的技能;开发人员在项目进行中离开;需要的资源交付时间延误或可利用时间不够等。这些也都能导致系统建设的延误或失败,需要未雨绸缪,认真对待,制定必要的预案。5.3方案的可行性分析5.3.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要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内容包括:(1)系统简述;(2)项目的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以下内容之一:(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尽量取得有关管理人员的一致认识,并在主管领导批准之后方可实施,进入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的阶段。5.4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5.4.1

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从企业的目标出发,利用企业过程间的数据联系来进行的,与企业现行的组织机构无关,当企业的组织机构变化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有很大的适应性,同时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调整有指导意义。企业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BSP的工作步骤右图所示:企业层面的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SP)。CSF方法主要用于整体确定信息需要,SST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要。5.4.2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关键成功因素法因果分析图关键因素是指关系到企业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是企业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成功因素法认为,组织信息需求取决于少数管理者的关键性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识别联系于系统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及其关系,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常用的工具是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又称树枝图或鱼刺图,用此方法可以对有影响的一些较重要的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弄清因果关系。案例:某企业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可以用树枝图画出影响其目标的各种因素以及子因素,如右图所示。5.4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5.4.2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CSF的步骤5.4.3

战略集转化法战略集转化法组织的总战略是信息的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合理的战略规划更多地取决于规划人员的远见卓识,取决于他们对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并把企业的总战略目标、信息系统战略目标分别看成“信息集合”,如图1所示。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实施步骤如图2所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一个应用示例如图3所示5.4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图1战略规划的过程图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步骤5.4.3

战略集转化法战略集转化法图3战略目标集转化法应用示例5.4.3

战略集转化法三种方法在企业应用中的评析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其数据量和因素利用比较少,可以节约很多资源,同时它比较注意根据变化的环境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但它对数据和系统分析比较随意,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中的关键成功因素,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其次,该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和传统的方法衔接得比较好,但是仅对确定管理目标有利。第三,该方法一般在高层应用效果好,对中层领导就不太适合,因为其自由度较小。最后,关键性成功因素受行业、企业、管理者以及周围环境影响,该方法被采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易于被管理者识别和易于被信息系统作用的目标。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反映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能够全面展示组织状况、系统或数据应用情况以及差距,能够全面地定义管理目标,以及它的管理功能组、各种数据类、功能/数据类矩阵、信息结构等。它尤其适用于刚刚启动或产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比较适用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够帮助管理者和用户形成对组织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组织找出信息处理方面的重要方法,而面对数据处理成本高、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高层管理者必须富有远见。BSP虽然强调企业目标,但没有明显地从目标中引出流程及过程。通常由管理人员识别“过程”引出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以及系统/过程矩阵分析得到的。5.4.3

战略集转化法三种方法在企业应用中的评析总结: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在高层应用效果较好,因为高层领导经常考虑关键因素。对于中层领导不太适合,因为中层领导所面临的决策大多数是结构化,其自由度较小。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的优点是保证目标全面,反映了与系统相关的各种人员的要求,给出了分层结构,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而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项系统工程性工作,能够全面展示组织状况、系统或数据应用情况以及差距,能够全面地定义管理目标,但没有明显地从目标中引出流程及过程。5.5工程管理业务流程重组5.5.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例如,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向用户交付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的产品制造业务流程。哈默教授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获取企业关键性能指标的巨大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TQSC)。目前,对于业务流程重组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译法,例如核心过程再设计(CoreProcessRedesign)、企业经营过程重组、企业过程再造等。5.5.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的四个关键信息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是企业的业务流程,而不是企业的组织等其他方面。根本性的思考实施业务根本性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管理企业方法所基于的习惯和假设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彻底的重新设计彻底的重新设计意昧着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过程或业务流程,而不仅仅是做表面的改变或修补,是完全抛弃旧有的结构和过程,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巨大业绩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不是为获得小的改善,而是要取得业绩的巨大进步。5.5工程管理业务流程重组5.5.2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BPR实施中有关人员的选择领导者工程总监项目主任团队成员指导委员会成员BPR实施的工作阶段业务启动选择再设计的流程流程分析重新设计评估执行5.5工程管理业务流程重组5.5.3

业务流程重组与MIS的关系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经营变革的理念。而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BPR可以独立于信息技术而存在,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在BPR由思想到现实的转变中,信息技术起到了一种良好的催化剂作用。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认识,BPR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组织内或组织之间的工作流和业务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设计,并主要用于减少业务的成本、缩短完成时间和提高质量的一系列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的过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要的是重组业务流程。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已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业务流程重组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实施BPR,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BPR的实现,这样的企业信息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要处理好企业信息化和业务流程重建的关系,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企业信息化需要先做好业务流程重建,而信息技术对新业务流程的重建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5.5.3

业务流程重组与MIS的关系基于流程重组的信息系统规划BSP方法为MIS的规划提供了规范的步骤和方法,然而,BSP方法是在企业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定义业务流程的过程中没有面向流程的创新、重组和规范化设计。因此,这样规划的信息系统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MIS的发展,是最终导致信息技术成为组织僵化的原因。而在系统规划阶段引进业务流程重组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模型如右图·所示。从右图可以看出,此规划模型结合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将系统规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战略规划系统流程规划系统数据规划系统功能规划系统资源分配5.5.3

业务流程重组与MIS的关系流程重组的原则流程重组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和优化企业的业务,企业在利用IT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横向集成。按照流程并跨部门地压缩企业业务。2)纵向集成。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3)减少检查、校对和控制。将事后检查、校对变为事前管理。4)单点对待顾客。简化业务,用人口信息代替中间信息。5)单库提供信息。为实现企业的信息共享,应建立统一的中心数据库。6)一条路径到达输出。多路径不利于业务流程的简化和优化。7)并行工程。当串行不能再压缩时,可考虑将其变为并行。8)灵活选择过程联接。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引言(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2)背景主要说明:1)所建议开发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名称;2)本系统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系统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3)该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3)定义: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4)参考资料: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1)本工程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2)属于本系统的其他已公布的文件和报告;3)本报告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系统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可行性研究的前提说明对所建议的系统开发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等。(1)要求: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如:1)功能;2)性能;3)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4)输入:说明系统的输人,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5)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加以叙述;6)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7)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8)完成期限。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目标: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2)处理速度的提高;3)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4)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5)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6)人员利用率的改进。(3)条件、假定和限制: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5)评价尺度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发时间的长短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对现有系统的分析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2)工作负荷: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及工作量。(3)费用开支: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以及开支总额。(4)人员: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5)设备:列出现有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6)

局限性:列出本系统的主要的局限性,例如处理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处理功能不够等。并且要说明,为什么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性维护已经不能解决问题。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所建议的系统用于说明所建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将如何被满足。(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概括地说明所建议系统,并说明在标题“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将如何得到满足,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论根据。(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3)改进之处:按标题“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中列出的目标,逐项说明所建议系统相对于现存系统具有的改进。(4)影响: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包括:1)对设备的影响。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2)对软件的影响。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建议系统相适应,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3)对用户企业机构的影响。说明为了建立和运行所建议系统,对用户企业机构、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全部要求。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所建议的系统(4)影响: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包括: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说明所建议系统对运行过程的影响,如:1)用户的操作规程;2)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3)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4)源数据的处理;5)数据进人系统的过程;6)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7)输出报告的处理过程、存储媒体和调度方法;8)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所建议的系统(4)影响: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包括:5)对开发的影响。说明对开发的影响,如:1)为了支持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用户需进行的工作;2)为了建立一个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3)为了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而需要的计算机资源;4)所涉及的保密与安全问题。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说明对建筑物改造的要求及对环境设施的要求。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扼要说明为了所建议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持运行而需要的各项经费开支。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所建议的系统(5)局限性说明所建议系统尚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这些问题未能消除的原因。(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说明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如:1)在当前的限制条件下,该系统的功能目标能否达到;2)利用现有的技术,该系统的功能能否实现;3)对开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并说明这些要求能否满足;4)在规定的期限内,本系统的开发能否完成。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扼要说明曾考虑过的每一种可选择的系统方案,包括需开发的和可从国内国外直接购买的,如果没有供选择的系统方案可考虑,则说明第1点即可。(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参照标题“4.所建议的系统”中的提纲,说明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并说明它未被选中的理由。(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按类似标题“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中第(1)条的方式说明第2个乃至第n个可选择的系统方案。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投资及效益分析(1)支出: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1)基本建设投资。包括采购、开发和安装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如:房屋和设施;数据通信设备;环境保护设备;安全与保密设备;操作系统的和应用的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2)其他一次性支出。包括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如:1)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2)开发计划与测量基准的研究;3)数据库的建立;4)软件的转换;5)检查费用和技术管理性费用;6)培训费、旅差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等。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投资及效益分析3)非一次性支出。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包括:1)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2)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3)数据通信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4)人员的工资、奖金;5)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6)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7)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8)其他经常性的支出等。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投资及效益分析(2)收益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里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1)一次性收益。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如:1)开支的缩减: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如资源要求的减少,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贮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2)价值的增升:包括由于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少等;3)其他: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5.5.4

案例——介绍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