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9.3《声声慢》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9.3《声声慢》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9.3《声声慢》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9.3《声声慢》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后巩固测验

题目《声声慢》制作人时长安排40分钟课型巩固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阅读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mì)冷冷清清(qīng)乍暖还寒(huán)

B.三杯两盏(zhǎn)最难将息(jiàng)憔悴损(qiáo)

C.凄凄惨惨(qī)梧桐更兼(gēng)细雨(xì)

D.这次第(dì)怎一个愁字了得(liǎo)戚戚(q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凄惨憔悴箫瑟瑞恼金兽

B.梧桐黄昏次第乍暖还寒

C.堆积黄花薄雾独自怎生

D.梧桐憔悴把酒满地黄花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休息,调养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枯萎凋谢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依次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5.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既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天气忽暖忽冷,身体难以调养,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借大雁南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D.全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情,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6.下列各句中,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

B.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C.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二、情景默写1.《声声慢》一词中,词人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渲染愁情?(至少写出四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字有何表达效果?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乍暖还寒”有何深层含义?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为什么会认为大雁是“旧时相识”?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词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赏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的妙处。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题。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的感受,点明了时间已进入深秋。

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两句写词人因思念丈夫而独自外出,排遣愁绪。

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几句通过词人的想象,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D.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个意象,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苦。2.下列对词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雁归月满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B.“雁字回时”,既写大雁南飞的季节,又暗示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因为大雁常被用作传递书信的象征。

C.“月满西楼”,点明了时间是夜晚,同时“月满”也象征着团圆,与词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她的思念之苦。

D.这两句词只是单纯地写景,没有蕴含词人的情感。3.词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几句词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5.比较《一剪梅》和《声声慢》两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答案:ACD

解析:B项,“最难将息”的“将”应读“jiāng”。A、C、D项加点字注音均正确。答案:BCD

解析:A项,“箫瑟”应为“萧瑟”,“瑞恼金兽”应为“瑞脑金兽”。B、C、D项无错别字。答案:C

解析:“这次第”的“次第”在这里是“光景、状况”的意思,而不是“依次”。答案:C

解析:A项,“黄花”古义指菊花,今义指黄颜色的花;B项,“次第”古义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C项,“伤心”古今义均为“心里非常痛苦”;D项,“怎生”古义是“怎么、怎样”,今义无此用法。答案:C

解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里的大雁引发的是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如今孤独身世的伤感,而非对故乡的思念,C项赏析错误。答案:D

解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A项“管弦”代指音乐,运用了借代;B项“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C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互文;D项“明月不谙离恨苦”运用了拟人,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所以应选D项。答案:D

解析:A项,“居高临下”指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不能用来形容男子;C项,“守正不阿”指坚守正道,不阿谀奉迎,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使用恰当。(1)译文:苦苦寻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2)译文:园中菊花堆积满地,唯独我因忧伤而憔悴瘦损,如今有谁可以摘取?二、情景默写1.答案:词人通过描写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来渲染愁情。例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以酒之淡、风之急烘托出内心的愁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借大雁引发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的憔悴无人怜惜,恰似词人的孤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细雨营造出凄凉氛围,点点滴滴的雨声如愁绪萦绕心头。2.答案:这七组叠字的表达效果有:一是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使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层层递进地表现了词人从动作到身体再到心理的孤寂、凄凉、愁苦的心境,奠定了全词悲苦的情感基调,如“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有所追寻,却又无所寄托,“冷冷清清”则进一步描绘出周围环境的冷清孤寂,“凄凄惨惨戚戚”更将这种愁苦的情感推向了极致。3.答案:“乍暖还寒”不仅指天气忽暖忽冷,难以适应,更是词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写照。此时的词人历经家国变故,身世飘零,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起伏不定,难以平静,这种冷暖交织的感觉,象征着她内心的痛苦、迷茫与无奈,也为下文写各种愁绪做了铺垫。4.答案:词人认为大雁是“旧时相识”,可能是因为大雁曾为她传递过丈夫的书信,或是在往昔的岁月里,大雁的出现伴随着某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大雁依旧,而人事已非,丈夫已逝,国家也已破败,大雁的归来反而勾起了她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如今孤独身世的伤感,所以觉得大雁是“旧时相识”。5.答案:这几句词蕴含了词人多重情感。首先是对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感慨,曾经娇艳的黄花如今憔悴枯萎,如同自己的青春不再;其次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昔日夫妻恩爱,丈夫可能会为自己采摘黄花,如今却已无人关心;最后是对自己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境遇的悲哀,满地黄菊无人堪摘,自己的心事也无人倾诉,充满了身世之叹和孤独之愁。6.答案:这一句的妙处在于: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梧桐”本就象征着凄凉悲伤,“细雨”更增添了忧伤的氛围,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凄凉的意境。“到黄昏、点点滴滴”,用细雨的声音来衬托词人内心的愁绪,仿佛那雨滴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滴在词人的心头,使愁情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将词人内心无尽的愁苦表现得细腻而深刻,让读者感同身受。三、课外阅读1.答案:A

解析:“红藕香残玉簟秋”点明的时间是初秋,而非深秋,A项理解错误。2.答案:D

解析:“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并非单纯写景,而是通过描绘这样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D项赏析错误。3.答案:这两句词表达了夫妻双方虽然身处两地,但彼此思念之情却是相同的。“一种相思”强调了这种情感的一致性,“两处闲愁”则突出了夫妻双方各自在不同地方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将夫妻间心心相印、情牵两处的深情厚谊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李清照词情感表达的细腻与真挚。4.答案:这几句词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有:一是其语言简洁而生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以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愁情具象化,仿佛让读者看到了愁绪在词人心中的萦绕不去;二是情感真挚深切,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深、之切、之持久,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触动人们内心深处对爱情和思念的感受;三是其艺术手法高超,运用了对比和白描的手法,“才下”与“却上”形成鲜明对比,简洁而有力地表现了愁情的难以消除,同时不加修饰地描绘出这种心理状态,使词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因此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句。答案:相同点: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如《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借景来烘托词人的情感。不同点:在情感表达上,《一剪梅》主要表达的是夫妻间的相思之愁,情感相对较为单一、明快;而《声声慢》则抒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