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2.(2分)据如图可知,分封制()西周重要封国示意图A.利用宗族纽带与族群笼络B.确保了周朝统治长治久安C.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推动了中国疆域开始形成3.(2分)战国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微,中原诸侯国不遵周制纷纷称王。此时的楚国已蜕去“蛮夷”身份,同齐、赵、韩、魏、燕等国一起共称“诸夏”。这表明当时()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周王室仍具强大影响力C.楚国成为诸侯各国霸主D.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减弱4.(2分)《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涂(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5.(2分)《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中规定,如遇水雨,则免除征发。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故不可信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D.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6.(2分)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其作用是()①推动经济发展②促进社会稳定③消除割据隐患④致使国力强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分)如图是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在今新疆和田地区,汉代时是西域精绝国所在地)中发现的西汉时期四川地区所产的织锦,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篆体汉字,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瑞纹样。这件文物可以证明()A.西域地区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B.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行政管理C.西域与内地存在经济文化交流D.汉朝与西方建立直接经济联系8.(2分)汉武帝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即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结果是“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上述做法()A.实现了开疆拓土B.加强了中央集权C.确立了思想统一D.有利于民族交融9.(2分)“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是()A.汉承秦制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党锢之祸10.(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①政权统治时期()A.开辟了丝绸之路B.实现了短暂统一C.发行了纸质货币D.出现了活字印刷11.(2分)史书记载,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④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分)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属于同一朝代的是()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2分)从如表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科技()名称地位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A.吸收了外来文化B.走在了世界前列C.影响了周边国家D.促进了农业发展14.(2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斐然,下列科技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②《九章算术》③《梦溪笔谈》④《千金方》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15.(2分)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2分)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17.(2分)如图为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描绘的是敦煌地区的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其可以用来研究唐代()①绘画艺术②河西地区的治理③车马仪仗④中央官职的设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2分)如图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第七章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绚烂的文化和艺术唐诗的世界科技发达的时代第八幸亚洲历史围景中的安史之乱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19.(2分)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侧,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皇城是契丹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皇城内有宫城形成“回”字形格局,对于金、元、清诸王朝都城营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建都之初便兴建孔庙,城内建筑还有佛寺、道观。辽上京城中蕴含的要素有()①因俗面治②皇权至上③尊孔崇儒④崇文抑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分)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为()①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②重视家世的门第观念淡化③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④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2分)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A.整顿官僚机构B.巩固国家统一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22.(2分)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和枢密使为执政,财权由三司负责,形成中书(宰相)行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的架构。这样做的目的是()A.削弱地方势力B.避免权臣乱政C.实现军政统一D.提高行政效率23.(2分)有学者指出,“中华”的范围自蒙古时代以后大大地扩展了,从“小中国”走上了通往“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这是强调元代()A.版图空前辽阔B.地方上实行行省制C.边疆管理有效D.民族文化认同加强24.(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据此推断,这个小组研究的主题是()A.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B.文学艺术的繁荣C.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D.对外政策的调整25.(2分)在宋朝,女子经商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事。《东京梦华录》中就记录了北宋都城诸多“网红”名店,其中即有女性开办的“王小姑酒店”“卫婆婆药铺”等。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朝()A.经营商业的环境相对宽松B.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鼓励私人工商业发展D.传统的士农工商发生变动26.(2分)在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之际,被海洋环绕的明王朝却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明朝的外交政策和平面保守,对开拓航线、扩张领土以及获取海外财富显得兴味索然。然而,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陆地王朝仍然被裹挟进海洋的时代,卷入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①宦官专权②郑和下西洋③白银流入④沿海倭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⑧④D.②③④27.(2分)朱元璋十分重视立法,《大明律》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刑罚上,比以前更严厉而且残酷。此外,《大明律》还增设“奸党”一条:凡违规用人必遭严惩。《大明律》的这些规定()A.确立了轻罪重罚的法治原则B.铲除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D.强化了君权至上的专制权威28.(2分)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如表所示为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部分)。这折射出当时中国()英国的礼单(部分)中国的回礼单(部分)天体运行仪器、望远镜、地球仪;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珐琅、珍宝、玉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及各色土产食品A.社会转型条件成熟B.开始融入国际社会C.盛世之下潜伏危机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29.(2分)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欧洲传教士与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这反映明朝后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注重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②科技与生产生活无任何联系③中外科学技术成果相互交流④创新性研究成果占绝对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0.(2分)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玉米等外来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②自由雇佣劳动出现③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④地域性商帮的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时代精神”材料一:孔子强调“学而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还强调自立自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在立己的同时,注重立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摘编自郭继文《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研究》(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良品质?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材料二:(2)阅读材料二,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并概括材料反映的唐朝的精神风貌。材料三:黄宗聘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聘在《原君》中宣称星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战!”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3)依据材料三.说明上述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32.(14分)古代运河材料一: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开凿运河,以沟通原来不连通的水道。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出于经济或军事目的,已开凿地方性运河。开建时间名称沟通水系备注春秋楚庄王时期江汉运河连接长江和汉水有记载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吴王夫差时期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战国魏惠王时期鸿沟将黄、淮及其支流和其他独立水系联系形成黄淮平原上的水道网,即鸿沟系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推断中国运河的主要沟通方向。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材料二:大业元年(605年)三月,杨广征发五余万人弄通济渠,以沟通黄河与淮河。同时又发淮南十余万百姓开邗沟,以沟通长江与淮河。大业四年(608年),又令百余万男女百姓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又下令开江南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水上交通。仅仅六年时间,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组成的大运河就全部完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里,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文明,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看法。材料三:明朝运河一通,徵商迅速在运河区域开拓市场。明中后期,晋商进入运河区域。徽商、晋商在运河区域的活动,刺激了当地人的经商热情,他们也结成商帮来往于运河各地。昔日埋头经史的儒生们纷纷降尊纾贵,加入经商行列。运河经过的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区。明代以前,这里民好稼穑,俗尚淳厚。运河畅通以后,社会风尚习俗为之大变。万历《滕县志》记载:当时滕县民众“同阎服饰,恣所好美,益借鉴”,“男子冠巾丝履,妇女珠翠金宝,绮毂锦绣罗纨,但有财尽能索耳。此皆五十年前所无也”。乾隆《临清州志》记载临清风气是“士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称歌舞,1饮食燕乐,极耳目之欢”,“仆亦绮罗,婢皆翡翠,陈歌设舞,不必缙绅”。时人叹息说“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摘编自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3)依据材料三,概括运河通航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变化。你如何理解上文中的“时人叹息”。33.(14分)通域管理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材料二:元朝形势图(1330年)(2)“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阅读如图,提炼有关元朝疆域的信息并加以说明(至少2条)。材料三:清前期大事年表(部分)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帕喇嘛”尊号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3)依据材料三,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方式,结合所学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2024-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ACCBCBCBA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BBBBACAADB题号2324252627282930答案DCAADCBB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通过对距今5500~35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昴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等都邑性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后发现,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中下游、西辽河等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硕果,呈现出多元格局,在长期交流互动中,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故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可表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D项正确;据材料“宫城、青铜器”等信息可知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不是旧石器时代,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最早的王朝(早期国家)是夏朝(约前2070-前1600),排除B项;该遗址位于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且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2分)据如图可知,分封制()西周重要封国示意图A.利用宗族纽带与族群笼络B.确保了周朝统治长治久安C.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推动了中国疆域开始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通过将土地和权力分配给同姓贵族和其他忠诚的异姓贵族,利用血缘关系来巩固统治基础,A项正确;分封制在初期确实有助于巩固周朝的统治,但它并未能确保周朝长期的稳定。随着时间推移,诸侯国实力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排除B项;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分散权力的方式,通过授予诸侯相对独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力,周王室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排除C项;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疆域的扩展,但说它推动了中国疆域的“开始”形成并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3.(2分)战国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微,中原诸侯国不遵周制纷纷称王。此时的楚国已蜕去“蛮夷”身份,同齐、赵、韩、魏、燕等国一起共称“诸夏”。这表明当时()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周王室仍具强大影响力C.楚国成为诸侯各国霸主D.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减弱【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的相关知识作出回答。【解答】A.根据材料“此时的楚国已蜕去蛮夷”身份,同齐、赵、韩、魏、燕等国一起共称诸夏。”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在兼并战争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当时的楚国已蜕去“蛮夷”的身份,融入到了“诸夏”,这体现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故A项正确;B.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进一步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C.当时楚国并未成为诸侯各国的霸主,故C项错误;D.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在不断增强,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分)《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涂(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考生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解答】根据材料“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可知,反映了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现象的实质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而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诸侯王的情况,排除B项;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分)《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中规定,如遇水雨,则免除征发。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故不可信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D.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分析】本题考查了史料作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史记》和睡虎地秦简关于因雨失期的处罚记载不同,表明相关问题的研究需要在多种史料互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C项正确;“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的说法绝对,排除A项;文字史料有其史料价值,并非不可信,排除B项;“都能”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史料作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分)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其作用是()①推动经济发展②促进社会稳定③消除割据隐患④致使国力强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致使国力强盛,B正确;A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7.(2分)如图是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在今新疆和田地区,汉代时是西域精绝国所在地)中发现的西汉时期四川地区所产的织锦,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篆体汉字,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瑞纹样。这件文物可以证明()A.西域地区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B.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行政管理C.西域与内地存在经济文化交流D.汉朝与西方建立直接经济联系【分析】本题考查了丝绸之路、史料作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在今新疆和田地区发现了四川地区所产的织锦,上面有汉字和汉族图腾,说明西域与内地存在经济文化交流,C正确;西域出土的是内地丝绸,不能得出西域丝织业的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汉朝管理西域,排除B;D错在“直接”,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丝绸之路、史料作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2分)汉武帝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即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结果是“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上述做法()A.实现了开疆拓土B.加强了中央集权C.确立了思想统一D.有利于民族交融【分析】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削弱了王国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推恩令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开疆拓土,排除A项;确立了思想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C项;推恩令削弱地方势力,而非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9.(2分)“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是()A.汉承秦制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党锢之祸【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东汉初期的政治。【解答】通过材料“尚书台”“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释放奴婢”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主要措施,使得东汉出现光武中兴,故C正确;汉承秦制不存在尚书台,排除A:文景之治时期主要采取黄老之学,进行无为之治,是西汉初期的现象,排除B;党锢之祸与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主要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10.(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①政权统治时期()A.开辟了丝绸之路B.实现了短暂统一C.发行了纸质货币D.出现了活字印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晋的短暂统一,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对峙,B项正确;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A项;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C项;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晋的短暂统一,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1.(2分)史书记载,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④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依据材料得出的结论:南朝时期南方的荆州、扬州一些地区和城市非常的富裕,鱼盐、丝绵布帛一些物资丰富,是一派繁华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历史现象(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现的原因有: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正确;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正确;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正确;④错在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是在唐朝。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12.(2分)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属于同一朝代的是()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这句话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户籍制度和税收制度,其中“秋夏两征”指的是唐朝的两税法;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句话描述的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五府六部等机构来管理国家事,由此可知,②和③描述的是唐朝的制度,处于同一朝代,故选C,排除AB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分)从如表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科技()名称地位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A.吸收了外来文化B.走在了世界前列C.影响了周边国家D.促进了农业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至隋唐的科技,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从材料中的赵州桥、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和《唐本草》在世界上的地位来看,隋唐时期的科技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影响周边国家,排除C项;材料无关农业科技成就,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至隋唐的科技,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14.(2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斐然,下列科技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②《九章算术》③《梦溪笔谈》④《千金方》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梦溪笔谈》为宋朝沈括的作品;《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唐朝孙思邈所著;综上所述,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③①,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5.(2分)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需要结合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征来解答。【解答】选拔官员由推荐到考试,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①正确;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科举制通过全国考试,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说明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的信息,排除②,排除A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文轻武,排除③,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2分)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A.材料只能看出商业经营的范围有所扩大,但看不出种类增多;B.从材料图片明显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在以前的东市和西市以外,增加了更多的商业活动的区域,能够看出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应该是更加宽松;D.材料看不出这一现象是由官府操纵的。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唐朝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7.(2分)如图为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描绘的是敦煌地区的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其可以用来研究唐代()①绘画艺术②河西地区的治理③车马仪仗④中央官职的设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中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及其描写的内容“敦煌地区的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可以看出这可以研究唐朝的绘画艺术、唐朝对河西地区的治理、也可以侧面了解唐朝的车马仪仗,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④错在材料只有对地方官员的敕封,没有中央官职的设置,综上,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分)如图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第七章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绚烂的文化和艺术唐诗的世界科技发达的时代第八幸亚洲历史围景中的安史之乱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解题关键信息是“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绚烂的文化和艺术”“唐诗的世界”“科技发达的时代”。【解答】A.材料强调文化,不是政治统一,排除;B.材料不涉及对西域和吐蕃的经营管理,排除;C.根据“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绚烂的文化和艺术”“唐诗的世界”“科技发达的时代”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正确;D.材料不涉及政治改革,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2分)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侧,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皇城是契丹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皇城内有宫城形成“回”字形格局,对于金、元、清诸王朝都城营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建都之初便兴建孔庙,城内建筑还有佛寺、道观。辽上京城中蕴含的要素有()①因俗面治②皇权至上③尊孔崇儒④崇文抑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辽与西夏,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辽上京分为皇城和汉城,皇城供契丹统治阶级居住,汉城可能供其他民族居住,这种布局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皇城内有宫城,突出了皇帝居住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建都之初便兴建孔庙,这表明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即尊孔崇儒。所以,辽上京城中蕴含的要素有因俗而治、皇权至上、尊孔崇儒,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崇文抑武这一要素,BCD选项的组合都不准确,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辽与西夏,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20.(2分)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为()①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②重视家世的门第观念淡化③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④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宋金元社会的变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据材料“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包括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重视家世的门第观念淡化和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体现的是魏晋时期变化,与宋代不符,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宋金元社会的变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1.(2分)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A.整顿官僚机构B.巩固国家统一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考生可结合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进行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针对的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故D正确;ABC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22.(2分)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和枢密使为执政,财权由三司负责,形成中书(宰相)行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的架构。这样做的目的是()A.削弱地方势力B.避免权臣乱政C.实现军政统一D.提高行政效率【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北宋改进了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形成了宰执制度。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和枢密使为执政,财权由三司负责,形成中书(宰相)行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的架构”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权臣乱政,B正确;A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3.(2分)有学者指出,“中华”的范围自蒙古时代以后大大地扩展了,从“小中国”走上了通往“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这是强调元代()A.版图空前辽阔B.地方上实行行省制C.边疆管理有效D.民族文化认同加强【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统一和民族关系,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自蒙古时代以后大大地扩展了”“多民族之巨大中国”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强调元代民族文化认同加强,D正确;ABC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统一和民族关系,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4.(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据此推断,这个小组研究的主题是()A.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B.文学艺术的繁荣C.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D.对外政策的调整【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汉朝)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无积聚而多贫。(唐朝)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宋朝)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苏常熟,天下足。”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南方经济实力不断的增长,所以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C正确;AB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5.(2分)在宋朝,女子经商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事。《东京梦华录》中就记录了北宋都城诸多“网红”名店,其中即有女性开办的“王小姑酒店”“卫婆婆药铺”等。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朝()A.经营商业的环境相对宽松B.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鼓励私人工商业发展D.传统的士农工商发生变动【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女子经商比较常见,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实行宽松的抑商政策,理学也没有成为官方思想,因此商业环境相对宽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均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6.(2分)在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之际,被海洋环绕的明王朝却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明朝的外交政策和平面保守,对开拓航线、扩张领土以及获取海外财富显得兴味索然。然而,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陆地王朝仍然被裹挟进海洋的时代,卷入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①宦官专权②郑和下西洋③白银流入④沿海倭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⑧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宦官专权是政治腐败的表现,与被迫卷入“海洋的时代”无关,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和平交往的表现,符合材料中的论断,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大量白银流入,符合“被裹挟进海洋的时代”,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沿海倭患严重,符合材料论断,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7.(2分)朱元璋十分重视立法,《大明律》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刑罚上,比以前更严厉而且残酷。此外,《大明律》还增设“奸党”一条:凡违规用人必遭严惩。《大明律》的这些规定()A.确立了轻罪重罚的法治原则B.铲除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D.强化了君权至上的专制权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可知,《大明律》对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威胁君主权威的行为实行重刑,这强化了君权至上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只是对“十恶”实行重刑,并不是所有的轻罪都重罚,排除A项;宦官专权的根源在于君主专制的存在,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古代法律体系的完善,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能力。28.(2分)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如表所示为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部分)。这折射出当时中国()英国的礼单(部分)中国的回礼单(部分)天体运行仪器、望远镜、地球仪;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珐琅、珍宝、玉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及各色土产食品A.社会转型条件成熟B.开始融入国际社会C.盛世之下潜伏危机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英国的礼单有天文仪器、工业品和军事设备等以工业品为主,而清政府礼单主要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说明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仍处于传统的农业文明,中国在盛世之下潜伏危机,C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仍处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没有体现社会转型条件成熟,排除A项;“开始”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广大民众生活富足,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9.(2分)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欧洲传教士与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这反映明朝后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注重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②科技与生产生活无任何联系③中外科学技术成果相互交流④创新性研究成果占绝对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学东渐,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材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体现的是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①符合题意;材料“欧洲传教士与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体现的是中外科技成果的交流,③符合题意;中国的古代的科技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②不符合题意;明朝时期的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创新性研究成果占绝对优势的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学东渐,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0.(2分)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玉米等外来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②自由雇佣劳动出现③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④地域性商帮的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结合所学,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代时期,高产作物玉米等传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广泛种植,①可以佐证农业发展新现象;明代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自由雇佣劳动,②可佐证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明代地域性商帮如徽商、晋商等兴起,可佐证商业领域出现了新现象,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是在元朝,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时代精神”材料一:孔子强调“学而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还强调自立自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在立己的同时,注重立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摘编自郭继文《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研究》(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良品质?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材料二:(2)阅读材料二,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并概括材料反映的唐朝的精神风貌。材料三:黄宗聘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聘在《原君》中宣称星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战!”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3)依据材料三.说明上述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分析】本题考查了孔子和孟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史料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优良品质:根据材料“学而不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仍然勤做不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孔子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立己达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贡献如创立儒家学派,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还兴办私学,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还整理文化典籍等。(2)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其中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史学著作)。精神风貌:根据材料“骆驼昂首挺立、高大英武,载数名胡、汉男子,一胡人跳舞”“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唐朝时期开放、开明,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面貌。(3)时代气息方面,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在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时代背景方面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如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文化上,理学走向极端。故答案为:(1)优良品质: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立己达人,坚韧不拔。主要贡献:创立儒家学派,兴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等。(2)类型: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史学著作)。精神风貌:开放、开明,包容、兼收并蓄。(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理学走向极端。【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14分)古代运河材料一: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开凿运河,以沟通原来不连通的水道。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出于经济或军事目的,已开凿地方性运河。开建时间名称沟通水系备注春秋楚庄王时期江汉运河连接长江和汉水有记载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吴王夫差时期邗沟连接长江与淮河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道战国魏惠王时期鸿沟将黄、淮及其支流和其他独立水系联系形成黄淮平原上的水道网,即鸿沟系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推断中国运河的主要沟通方向。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材料二:大业元年(605年)三月,杨广征发五余万人弄通济渠,以沟通黄河与淮河。同时又发淮南十余万百姓开邗沟,以沟通长江与淮河。大业四年(608年),又令百余万男女百姓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又下令开江南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水上交通。仅仅六年时间,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组成的大运河就全部完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里,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文明,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看法。材料三:明朝运河一通,徵商迅速在运河区域开拓市场。明中后期,晋商进入运河区域。徽商、晋商在运河区域的活动,刺激了当地人的经商热情,他们也结成商帮来往于运河各地。昔日埋头经史的儒生们纷纷降尊纾贵,加入经商行列。运河经过的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区。明代以前,这里民好稼穑,俗尚淳厚。运河畅通以后,社会风尚习俗为之大变。万历《滕县志》记载:当时滕县民众“同阎服饰,恣所好美,益借鉴”,“男子冠巾丝履,妇女珠翠金宝,绮毂锦绣罗纨,但有财尽能索耳。此皆五十年前所无也”。乾隆《临清州志》记载临清风气是“士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称歌舞,饮食燕乐,极耳目之欢”,“仆亦绮罗,婢皆翡翠,陈歌设舞,不必缙绅”。时人叹息说“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摘编自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3)依据材料三,概括运河通航给当地社会带来的变化。你如何理解上文中的“时人叹息”。【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根据材料“连接长江和汉水”“连接长江与淮河”可概括出中国运河的主要沟通方向是沟通东西方向。根据材料“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出于经济或军事目的”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与维护合同
- 专业灯光音响租赁协议范本2024年版A版
- 不动产买卖合同范例2024版
- 2025年槽探施工项目地质信息采集合同范本3篇
- 2024月子中心定制化月子套餐及专业护理服务合同3篇
- KTV转让合同范本
- 2024版正规装修分期付款合同范本
- 不动产全抵押清偿债务合同样本版
- 2024幼儿园教师学生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提升合同3篇
- 情绪与沟通技巧培训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教育专家报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3-2024)
- 寒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健康体检授权委托书
- 肝脏肿瘤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 法规
- 琴房租赁合同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应对策略
- 皮带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员工压力状况调查及员工帮助计划(EAP)实探的开题报告
- 《培训资料紧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