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0.5蓝黑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A.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B.沙皇统治日益腐朽C.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D.十月革命业已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说明了当时俄国革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故A项正确;此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故C项错误;《四月提纲》发表月1917年4月,十月革命胜利是在1919年10月,故D项错误。2.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反映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在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人们改变了物质文明发达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故B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社会主义的传播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1917年,故C排除;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于1915年,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总攻冬宫的序幕”反映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故C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无关,故A排除;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总攻冬宫”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总攻冬宫”,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的过程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答案】A【解析】【详解】在冷战时代,北欧弱小国家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这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故A正确。“北欧平衡”是冷战下的良性表现,而非恶果,故B错误。美苏两强争霸才出现“北欧平衡”局面,故C错误。“北欧平衡”降低了冷战的温度,而非升级,故D错误。5.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971年12月”“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导致英美之间关系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英国的外交政策,故A项排除;英美关系早就正常化,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出现分化,故C项排除。6.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前美国的反应1月9日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发表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1月16日美国照会法国,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1月19日美国敦促蒋介石不要主动同法国断交,给中法建交制造障得1月21日菲利普斯召开记者招待会证实,美国政府己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B.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C.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D.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对抗。根据材料“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可知体现的是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A选项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B选项排除。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中法建交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无必然关系,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D选项排除。7.一位年轻旅行者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说:“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斯大林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A.联邦德国B.俄罗斯C.南斯拉夫D.民主德国【答案】D【解析】【详解】二战后民主德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制度、国歌钱市等均被废除,因此“铜像折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故D项正确;故联邦德国A项错误;俄罗斯与苏联时期一样使用卢布,货币并未改变,故排除B项;南斯拉夫虽然实行过社会主义制度,但后来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中断了同苏联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联系,所以在南斯拉夫不会看到斯大林的铜像,排除C项。8.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B.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C.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答案】C【解析】【详解】“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说明美国国内对美国建立单极格局是不认可的,显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C正确;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也是材料中没有提及的观点,B错误;不能单纯根据美国的一个民调结果就能说明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故D错误。9.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A.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C.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2008年”、“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故C正确。美国目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军事大国优势依然存在,排除A;当今世界多极化力量分化组合,并未共同反抗美国强权,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排除D。10.据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这反映了A.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B.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等信息可以看出,周天子重视农业生产;从“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来看,说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周天子具有绝对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地位,排除C项;西周时期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11.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平民地主中数百亩者已极罕见,上千亩者则尚无所闻,出现了“饶裕之家,劝令买地,多以为累,万金之子,身无寸土”的现象。对其解读合理的是,当时关中地区A.重农政策未得到落实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农民起义冲击严重D.土地负担相对较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依材料出现了“饶裕之家,劝令买地,多以为累,万金之子,身无寸土”的现象可知,富裕家庭不愿意买地,“多以为累”即认为地多则负担重,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重农政策,A错误;材料说的是土地买卖的问题,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农民起义问题,C错误。12.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精耕细作的传承B.人地矛盾的显现C.稻麦种植的减少D.技术交流的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B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13.《周礼・地官》记载,“大司徒”和“草人”一类农官研究“土宜之法”,即辨别土壤的不同类型及性质,因地制宜确定农作物品种的基础上,指导受田农民“稼穡、树艺”。这一记载说明A.农业生产技术普遍提高B.发展农业是官吏职责C.国家重视生产经验推广D.保证了小农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农官研究“土宜之法”指导受田农民“稼穑、树艺”说明国家重视生产经验推广,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农官指导农业生产,而非具体职责,排除。D项,此时小农经济尚未产生,排除。1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故答案为B项。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对手工业的措施,不能说明巩固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排除D项。1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可知,周代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知道官营手工业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而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排除A项;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营手工业的规模大的信息,排除C项。16.晚明文学家冯梦龙在其小说《醒世恒言》写道:“(苏州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段描述A.可作为明代江南丝织业发展的佐证B.是研究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C.是市民阶层崛起在文学领域的反映D.是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晚明”“苏州”“俱以蚕桑为业……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描述的是明代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故A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材料中没涉及市民阶层,排除C。材料中没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点睛】本题依据《醒世恒言》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观察明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本题以《醒世恒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的发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17.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A.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要求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C.可能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D.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完全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换,这种经营模式可能会导致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故C选项正确;豪强地主只能垄断自己的田庄,不能垄断自己田庄以外的农业,故A选项说法有误;豪强地主的田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但不能限制田庄以外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选项错误;田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显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选项错误。18.明成祖永乐年间,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种变化A.反映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B.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C.表明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答案】A【解析】【详解】郑和六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府财政负担较重。“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说明郑和下西洋导致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故答案为A项。“海禁”政策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实行“海禁”政策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排除D项。【点睛】“朝贡贸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补贴上,导致了明廷财政的缩减;由于“朝贡贸易”主要是宣扬“国威”,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19.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来看,说明宋朝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影响着城市布局。故答案为C项。南宋时期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均在临安,排除A项;“皇宫反倒偏居一隅”和专制皇权是否受到削弱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于商业的态度,排除D项。20.“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A.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B.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C.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D.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等信息可以看出,明中期以后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市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出现豪商大贾,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分工的变化,排除D项。21.我国古代漕运方向不断变化。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逐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B.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C.经济政治格局变迁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是因为首都在长安;从唐代开始,政治中心大多在中原或北方,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漕运主要为南北方向。因此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故答案为C项。A项只涉及秦汉,排除;这一变化还受到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排除B项;这一变化与国家疆域的扩大没有关系,排除D项。22.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A.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B.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C.加重农民的赋役负担D.消除了土地买卖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至唐朝中叶实行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夸张,排除;均田制的实行与赋役负担轻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仍然存在,土地买卖现象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点睛】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23.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还有部分雇佣关系。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它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由此可知当时A.土地租佃关系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B.户籍制度把客户进一步固着在土地上C.客户的人身自由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D.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已经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并没有反映政府减少赋税,故A错误;根据题干“不再是地主的私属”“佃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表明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显然政府并不是进一步把佃户束缚在土地上,故B错误;根据题干"不再是地主的私属”“佃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表明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租佃契约关系,佃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可见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与宋朝这一时间不符,故D错误.24.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做罢,这反映了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地方乡绅”是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材料说明了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主义的压迫,故D项正确,A项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就已产生,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工业与洋务企业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25.1845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然而,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A.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B.爱国人士对洋货抵制C.清政府建织布局展开竞争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鸦片战争后尽管中国打开国门,但洋布仍然滞销。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也没有反映爱国人士对洋货的抵制,排除A、B项;19世纪50年代初期洋务运动尚未开展,排除C项。26.《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下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商贾所聚谓之镇”可以看出,清朝同光年间,商业、市镇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而促进了同光年间市镇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太湖地区的市镇数量的增加,无法体现出中国市镇开始兴起于何时,故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不同,故D项错误。【点睛】“商贾所聚谓之镇”是关键信息。27.观察下列“外国在华产业资本控制中国主要产品比重(1936年统计)”表,材料表明产品生铁产量钢产量机器采煤量铁路运输量比重97%83%66%90%A.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B.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C.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D.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看出外国资本在中国主要产品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说明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近代重工业的主导权,故选C项;清政府完全放弃和西方列强完全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D项;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但并不能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故排除B项;28.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29.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货运动”有利于激发民族信心,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A项;根据“文明排外”可知“盲目排外”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国货运动”引起外国武力干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30.据统计,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这表明A.日本侵华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我国工业不合理布局得到了根本改变C.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工厂一般都在东南沿海地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时间是抗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争,四川、湖南、陕西在内地新建3168家工厂,所以客观上促进了工业布局的调整,正确答案为D。材料中无法看出日本侵华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工业布局有了调整但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排除B。材料中无法显示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故排除C。31.下表是近代中国民用工矿企业的家数和资本额(1912—1918)统计表,当时民营工矿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统计表,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1918年中国民用工矿企业的家数和资本额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此时正处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这促进了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A项是19世纪末期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符合材料时间;此时国民政府尚未成立,排除B项;C项是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的措施,不符合材料时间。故选D。32.中国关税税中长期维持在值百抽五的水平,直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差等税率,1933年改为抽5%到抽80%的14级。这差等税率的实施A.杜绝了外国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表明列强无力控制中国D.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关税……值百抽五”到“实施差等税率,1933年改为抽5%到抽80%的14级”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关税来保护民族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杜绝外国经济侵略在当时是不现实的,排除A。中国当时没有真正独立仍然受到列强控制,C错误。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从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33.1928年1月,历时64天的中华国货展览会在上海开幕。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临会场,参加者5万余众。随后还举办了武汉国货展览会、河北展览会以及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等。这些博览会的举办A.表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B.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C.利于国人更新对国货的认知D.利于改善中国传统的工业布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展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成就,增加对国货的认知,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D项,题干与工业布局并无联系,排除。34.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A.实现中美经济上的互惠互利B.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使美国承认了中国大国地位D.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不利,排除A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已经承认中国大国地位,排除C项;这一条约签订时中国抗战已经取得胜利,排除D项。35.从1941年起,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后又将征购改为征借,不付现金。到1945年6月,全国征收的谷麦折合法币约为1700亿元。评价上述举措,主要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减轻农民的负担B.发展民族工商业C.稳定持久抗战大局D.遏制日寇经济掠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向农民征收、征借谷麦等实物,有利于保证政府税源和军队供给,稳定大后方的经济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民负担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赋税制度的变化,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日寇的经济侵略,故D项排除。【点睛】“国民政府规定田赋一律改征谷麦等实物”是关键信息。3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953—1956年……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反映了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故A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BC排除;“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53—1956年……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7.据如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民生问题成为国家财政支出关注的重点B.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投资主体的趋势加强D.经济建设支出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知,19501978经济建设支出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比如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投入较多,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D正确;图示为19501978年经济建设支出,无法体现出是民生问题,排除A。对外开放是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的,实际上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B与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只涉及财政支出的变化,无法得出民营企业是主体。再者,三大改造完成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民营企业在中国几乎不存在,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38.票证是鲜活的历史。下图能反映出当时中国A.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B.食品结构合理调整C.生活必需品供给充分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上“有效期1961年7月至12月”可知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才实行票证供应猪肉的,故正确答案为D。图片与勤俭节约无关,排除A。但从猪肉票供应无法得出食品结构合理,B错误。1961年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C明显错误。39.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A.是对三大改造的继续深化B.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C.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D.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来看,说明国家正在实施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努力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故答案为C项。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完成,材料中的措施与其无关,排除A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83年结束,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排除D项。40.有学者指出:“把(中国)大跃进描述成一个仅由极左政策造成的灾难实在过于简单,以致歪曲了历史经过。这一说法无视水利、乡村工业和资本化副业三方面的巨大进步,而这些正是后来乡村发展的关键。”该学者意在说明A.应理性审视“大跃进”运动B.中国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繁荣C.“大跃进”运动的成绩巨大D.中国城乡经济的联系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这一说法无视水利、乡村工业和资本化副业三方面的巨大进步,而这些正是后来乡村发展的关键”反映了该学者认为“大跃进”运动在水利、乡村工业和资本化副业三方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说明对于“大跃进”运动应该理性审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其错误,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繁荣,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跃进”运动的成绩巨大,而是理性看待,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城乡经济的联系增强,故D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材料解析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后期,政府对书坊刊印书籍的管理相对宽松。出版物的消费也从士大夫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出版人积极回应,开创了近代以前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明代出版物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更易推广的匠体字,即今天的宋体字,并以方册式来进行装订,更便于印刷装帧。明代的书坊以营利为目的,非常看重畅销书。书坊主雇佣了一批文人,如冯梦龙等佼佼者加入民营出版业。由于贴近市场,书坊主导的坊刻逐渐超过官府经营的官刻和文化精英主持的私刻,成为最有生机的一个。为了更好的销售,书商们在销售中使用了广告宣传的手段,版权意识也逐渐形成,不少书坊主在书上印明自己的商标,并申明翻刻千里必究。正是如此,明后期的出版业效率极高,印制了数万种的书籍。——摘編自李伯重《挑战与应对:明代出版业的发展》材料二:尽管传统出版还有相当的市场,但是随着机器方式出版的流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版机构的相继出现,近代中国出版最终完成了向民营新出版方向的演进。一时间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新出版日益占据主流地位,以出版内容为例,从1902年到1904年,出版的译书多达533种。——摘编自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能源开采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年产xxx汽车轮眉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新建安全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建设)塑料饰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私人房屋全款交易与社区物业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二手房买卖合同书写
- DB12T 666-2016 母婴护理员服务质量规范
- DB12T 643-2016 天津市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程 对临时悬挂标语或宣传品许可
-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洞察分析
- 有关基建的工作总结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 材料分拣plc控制系统设计
- 应用经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课件
- 金刚石切割线行业报告
- 筹建康复医院项目计划书
- 断点管理培训课件-供应商版
- 初一数学寒假衔接班(寒假补课讲义)
- 员工健康状况筛查方案
- 执行 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