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单元评估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的家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家训,《辞源》的说明是:“家训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的形式较为广泛,如家令、家诫、家戒、家规等,其内容在家范、家礼、家约以及教子诗、示儿书、家书中也常常有所涉及。《尚书》有《诫伯禽》一篇,讲的是周公在其子伯禽前往外地上任前提出六点训示,主要内容是居安思危、谨慎做事等,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始终绵延传承、长盛不衰,闻名的如《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袁氏世范》等,其中很多名言警句至今仍喜闻乐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与立志。在古代的家训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稍后的嵇康在《家诫》中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摘编自陈忠海《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文化》,有删改)材料二: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据《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诫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庭训,是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全部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需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限制。这种社会限制包括法律限制、行政限制、道德限制以及习俗限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育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限制及家庭的自我限制。这种自我限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化、引导和约束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风尚的缩影,好的家风家训,确定了家庭进步和文明程度。中国的家训文化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化,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周公诫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家训和家风有着亲密的联系,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训诲的结果,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绚丽。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摘编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删改)材料三: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才智结晶。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才智,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周代以后,接连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文化的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合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特别突出,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新时期,家训文化的生命力须要传承与创新。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化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传统家训文化留意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须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训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须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传统家训文化留意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化,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处,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传统家训文化留意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化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化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化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样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须要,就要更留意家庭所发挥的主动作用。“好家风好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更好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古往今来,很多名人贤士都在确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比如,包拯的家训只有数十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训文化呈现了道德的力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样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供应源源不断的动力。(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需接受社会多方面的限制,同时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限制,才能稳定并得以持续。B.家训和家风有着亲密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化其他成员循规守矩,利于良好家风形成和延传。C.假如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都能得到好的提升和好的实施,那么全社会都能够认同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现代教化理念确定家庭教化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与古人以身示范来教化晚辈的目的一样。解析:C项,“假如每个家庭的……,那么全社会都能够……”说法确定化,材料中只是说“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并非这样做了就能达到这一效果。故选C。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诫伯禽》中修身、立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始终绵延传承、长盛不衰。B.记载真实的“周公诫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伯禽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C.从孔子训诫儿子归纳出的“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D.在整个中国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教化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中国家训最基本的一个。解析:A项,“《诫伯禽》中修身、立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错,原文是“《尚书》有《诫伯禽》一篇,讲的是周公在其子伯禽前往外地上任前提出六点训示,主要内容是居安思危、谨慎做事等,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故选A。3.下列说法中,不行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D)A.嵇康《家诫》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在近现代人才辈出。C.家族成员要学习和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谨记祖先对后人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训诲和训示。D.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解析:D项,文中谈“三纲五常”来说明家规约束作用,是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不符合材料三中的“家训的传承与创新”的论点。故选D。4.请简要归纳材料三的论述层次。(4分)答:文章由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及作用引出论点——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正文从三个方面谈传统家训文化教化方式;结尾谈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如何让家训在今日更好地传承和创新。(6分)答:①不断丰富家训形式及内容,与时俱进。②吸取古代家训中的优秀成果,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③发挥家庭在家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使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清风拂面孙春平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惊奇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腔作势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速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明显,钱确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我该怎么办?要不要立刻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小伙子慌张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你看着来吧。”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始终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实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回城没安排工作呀?”“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愿,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叮嘱:“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日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原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稳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指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感谢”都没说,便匆忙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师傅,不能让他跑了!”“他忙哩。”“您不知道……”“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B.理发师傅不情愿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凄惨命运的怜悯。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更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快,这示意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D.小说围绕“捡钱”事务,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解析:B项,“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凄惨命运的怜悯”错,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敬重和暖和的,不是“对小人物的怜悯”。故选B。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他装腔作势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速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敏捷。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示意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奇妙。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和善,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相互关切、和谐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加者、见证者,“我”的心情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解析:C项,“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和善”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相互关切、和谐华蜜。故选C。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更过程。(4分)答: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然无聊;②捡钱时,装腔作势,兴奋惊慌;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确定放钱,内心悔悟。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快;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涵、爱惜,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安逸;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顺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B.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C.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D.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解析:参考句意来断句: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白药剂的重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知病人服药的留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抓独立句子来断句:“又精方药”与“其疗疾”都是独立句子,要断开;“精”是精通,“方药”作宾语,“其”指华佗,作下面句子的主语,据以上分析解除A、B。“合汤不过数种”,意思表达完整,“数种”作“不过”的宾语,据此解除D。另外“心解分剂,不复称量”,心里了解药剂的用量,不用再称量,“不复”作“称量”的状语。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经:①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②指道经,即道教经典著作。③指佛经。文中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B.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C.差:在文中不是“差错”的意思,而是通假字,“差”同“瘥”,“病愈”的意思。D.首服:即“首伏”,坦白服罪。首伏,从表象上看,首,头也;伏,低下;意味着头低下认罪。解析:B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说法错误。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故选B。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华佗不爱做官。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懊悔之情。B.华佗医术超群。懂养生之道,特殊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苦痛。C.华佗善用方法。他有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就离开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D.华佗医者仁心。华佗在狱中遭遇拷打,临死前还是交出救人的方法,只不过狱吏胆怯 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牵强,讨取火来将书烧掉了,曹操却不得而知。解析:A项,“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懊悔之情”,曲解文意。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懊悔之情的。故选A。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4分)译文: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常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近”,短时间;“济”,胜利、治好;“恒”,常常;“事”,做(治疗)、进行;“延岁月”,延长时间或生命)(2)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4分)译文: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的确超群,与人的生命亲密相关,应当包涵宽容他。”(“实”,的确;“工”,超群;“县”,同“悬”,亲密相关;“宜”,应当;“含宥”,包涵宽容)14.曹操最终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缘由。(3分)答:①华佗用妻子有病作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欺瞒了曹操,后被逮捕押送回来,最终华佗服罪。②荀彧向曹操求情,曹操认为不用担忧,天下并不缺乏有这种医术的人,最终将华佗拷问致死。③曹操认为华佗不根治曹操的病,是想使自己显得重要,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断掉曹操的病根。参考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珪举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白药剂的重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知病人服药的留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假如须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退。假如须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长到某处,假如到了,告知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假如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假如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难受,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真大怒,派人追逐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叮嘱人不要追逐。郡守特别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说了,就呼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膈俞穴)这个部位,病顺手就好了。不过华佗原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懊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常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刚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作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呼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特别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假如华佗妻子的确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假如他虚假欺瞒,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的确超群,与人的生命亲密相关,应当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最终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胆怯 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牵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方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懊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尚壮健而死于非命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即日①李商隐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赤岭②久无耗,鸿门犹合围。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注】①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三年春,诗人在京守母丧,感叹时事而作。《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过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发许、蔡、汴、济等六镇之师讨伐。②赤岭,与下句“鸿门”都是乌介可汗入犯之处。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小苑试春衣”写京中贵家女子在花草繁茂的小苑里试穿春衣。B.“高楼倚暮晖”写京中贵家女子在斜阳中独倚高楼,感到孤独孤独。C.“赤岭久无耗”写出了征人之妻对远戍赤岭一带的征人思念担忧的状况。D.“鸿门犹合围”说鸿门一带仍被敌军围困,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解析:“感到孤独孤独”分析错误,前四句描绘京中贵家女子无忧无虑、悠然自由的生活情景,因此“高楼倚暮晖”并不是孤独孤独,而是闲情逸致。16.颔联“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在情感表达和结构支配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答:情感表达:颔联描写了园中“夭桃”含笑、“舞蝶”双飞的景象,以景喻人,衬托出京城贵家女子青春韶华的快乐、伉俪偕守的华蜜。结构支配:与下文征妇“含泪坐鸳机”景象构成显明比照。京城贵妇于国事了无牵挂的悠然自得与征人之妻对丈夫杳无音信、生死难卜的担忧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悲凉和哀怨。(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缘由。(3)“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万物终归于尘埃,而尘埃最终将寂静于一抔黄泥。化土为泥,揭泥为瓦。泥在地下,瓦在天上。一座城,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方水土。这一片土地,一部分化身为一片瓦,将历史储存在过往之中;一部分顺水而逝,融为人类的一部分养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片瓦,生前覆盖大地,生后又重归于土。如此轮回,从一片瓦再到另一片瓦。不管是辉煌的皇宫,__①__,都得从地起,即使再高,都高不过一片瓦,高不过那片坚硬的泥,高不过蓝天之下那泛着青灰的色调。钢筋混凝土建筑才不过几十年光景,而瓦片独创却是古人才智凝成。自从有了人类,便须要居处;有居处,就催生了住房。瓦片房顶未产生之前,大多是蓬草、石片房顶,但蓬草房顶太轻,不经风不沐雨,__②__,上不了高楼,于是才有了这瓦片房顶。瓦片来自于泥土,脱胎于泥土,我们住起来才安心,才踏实。就是“居庙堂之高”的庙堂,仍旧脱不了一片小小的瓦片来缚,最奢华的也不过是一片琉璃瓦而已。琉璃瓦仍旧是瓦,属泥土家族,只不过地位名贵一点罢了。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A.引用拟人 B.引用比方C.对偶比方 D.拟人对偶解析:“居庙堂之高”是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句子,这里运用的是引用的修辞手法;琉璃瓦地位的“名贵”,这是拟人的手法。故选A。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片生前覆盖大地,生后又重归于土的瓦。”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①原文修饰成分独立成句,起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写出了人生命的过程,引起读者的思索。20.在文中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答:①还是简陋的民居②石片房顶太重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精确流畅。(4分)①西方的莎翁名剧,我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必定会被后世反复解读、改编与重塑是概莫能外的,②但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必需精确传达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③在当代社会,最常见的名著改编行为是影视剧创作。④以《西游记》为例,20世纪以来曾多次被推向影视屏幕。⑤动画片《大闹天宫》、戏曲片《三打白骨精》、周星驰《大话西游》等电影、央视版和张纪中版《西游记》等电视剧,都变更着人们对《西游记》的固有认知,⑥孙悟空在造反英雄、儿童偶像和后现代情圣等形象之间穿梭变更着。⑦但是,正如孙悟空当然有七十二变,他对自由同等的憧憬以及疾恶如仇、主动乐观的英雄气概没有变一样,名著改编当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更而不断呈现出新风貌,⑧但名著固有的优秀精神品行和艺术风格则是一成不变的。答:①句式杂糅,删去“是概莫能外的”;②语序不当,将“传达”与“把握”互调;④成分残缺,在“曾多次”前加“它(该书)”;⑧用词不当,将“一成不变”改为“始终未变”(“始终如一”“一以贯之”或其他适当词语)。22.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各学派皆有其特色显明的吏治主见。其中,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说明,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动身,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限制驾驭百官臣下。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答:关键信息:诸子百家对吏治问题的主见不同:儒家主见尊伦理择贤执政,以德治官;法家主见君主以“法”“术”限制百官;道家主见“权力谦抑”(或限制政府权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材料二: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整理旧山河”;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材料三:现如今很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华蜜,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而我们每一个一般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气,犹如灯塔一般照亮人生。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索?请写一篇文章,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效果图制作合同模板范本2篇
- 文具采购的合同范本3篇
- 探究采购订单与采购合同的区别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内容3篇
- 安徽林业行业劳动合同模板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解除合同法律问题3篇
- 工业用地买卖合同范本3篇
- 市政工作市民意见3篇
- 放弃保证书中的放弃条件解读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协议书样本3篇
- GB/T 1094.7-2024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 2023年南京市江宁区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纪念毛同志诞辰131周年主题班会-缅怀伟大领袖奋斗新的征程课件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宏观经济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
- 设备合作入股合同范例
- 2024年车辆工程大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培训课件】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