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专题六人口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水平、社会稳定、国家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角度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缘由。2.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感知世界和我国在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方向。[学生用书P35]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主干精讲]——理主干抓关键1.人口问题的推断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其次,在解题时要留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推断,常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留意对新概念的理解,留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依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更,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更,对详细的人口问题进行推断。2.人口问题产生的缘由(1)人口增长过快的缘由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须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2)人口老龄化的缘由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化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3)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缘由①斗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⑤人为的技术干预等(目前我国性别比高的缘由)。(4)少子化的缘由①生育观念;②青壮年人口数量等;③教化抚养费用高。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①粮食供应不足;②教化、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养偏低;⑤产生长久的环境压力等。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安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养等。(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①社会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寂、生活困难等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应对措施:主要是激励生育、接纳移民等。(3)人口性别比失调带来的影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对措施: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扬教化,转变婚育观念等。(4)少子化的影响造成将来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导致教化、儿童服务等产业衰落。[典题探究]——析典题学技法(2024·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1)~(2)题。(1)与2000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削减 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思路导引][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更。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学问推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难度一般。第(1)题,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推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削减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65岁以上人口大于7%。2024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呈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第(2)题,由第(1)题可知,2024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想,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化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更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更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更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更,而图中变更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B、D错误。[答案](1)D(2)C[对点演练]——练类题提实力(2024·江西南昌二模)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状况,我国出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24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下表为我国2024~2024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2题。年份2024202420242024诞生率(‰)12.0712.9512.4310.94死亡率(‰)7.117.097.117.13自然增长率(‰)4.965.865.323.811.2024年“二孩政策”释放效应有所下降,表现为()A.人口诞生率提高 B.人口死亡率提高C.人口诞生率下降 D.人口死亡率下降解析:C[“二孩政策”效应是指该政策实施后,诞生率上升现象。表中数据显示2024年诞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与该效应无关。]2.“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A.儿童比重先降后增 B.老年人比重先降后增C.劳动力比重持续增大 D.老年人比重持续下降解析:B[表中数据显示自然增长率在2024~2024年增大,则新诞生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比重会下降;2024年以后自然增长率下降,新诞生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渐渐上升。](2024·湖北名校联盟4月联考)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24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更(含预料),完成3~5题。3.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缘由是()A.人口老龄化严峻 B.劳动力严峻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 D.生育观念的变更解析:D[第一次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诞生率没有达到预期,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关键,而A、B、C三项内容均可事前预料与统计,故只能是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变更(生育意愿降低)状况了解不足所致,故D项正确。]4.“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扩大内需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C.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D.诞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解析:A[“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儿数量会增加,从而可促进与婴幼儿相关产品的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则A项正确。]5.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 B.1980年C.2024年 D.2035年解析:C[图示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24年前均为正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在2024年前处于增加态势;2024年为0,之后为负值(即以后起先削减),则2024年劳动人口数量最多。]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主干精讲]——理主干抓关键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eq\a\vs4\al(1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eq\b\lc\{\rc\(\a\vs4\al\co1(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3)看年龄分布特点eq\b\lc\{\rc\(\a\vs4\al\co1(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化因素))(4)看性别与文化素养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养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老师的师资力气。[典题探究]——析典题学技法(2024·高考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24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1)与欧盟籍相比,2024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应过剩[思路导引](1)从材料中获得信息该图示意2024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2)从图表中获得信息图中,横坐标表示不同年龄段所占的比例,纵坐标表示不同的年龄段。图中实线表示欧盟籍的人口结构,虚线表示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图中左侧表示的是男性的人口结构,右侧表示的是女性的人口结构。[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图的判读及其产生的影响。第(1)题,图中给的信息是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不同年龄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例,没有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自的总人口数量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男性人口数量多少,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非欧盟籍,D错误。故选C。第(2)题,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峻,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导致欧盟地区人均收入降低,但不会剧降,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峻,须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故选B。[答案](1)C(2)B[对点演练]——练类题提实力(2024·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春节接近,对返乡者来说,又到了一年一度“一票难求”的时刻。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者越来越多,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这种既省钱又尽孝的“反向团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据此完成1~2题。1.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淌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①社会文化因素②经济因素③交通运输④国家政策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A[春节期间人口流淌的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经济因素是外出务工的主要缘由;春节期间回乡过春节是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故①②正确。]2.有关“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B.不利于交通资源优化配置C.缓解东部地区城市空城化D.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解析:C[我国大量中西部人口流向东部城市务工,每年春节期间这些人口返乡,导致东部城市大量人口流出而出现短暂空城化现象。“反向春运”可缓解东部城市空城化现象。](2024·福建漳州质检二)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更统计图,完成3~5题。3.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1991~1992年 B.1997~1998年C.2000~2001年 D.2004~2005年解析:C[图中两条曲线斜率在2000~2001年间最大,说明该时间段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4.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增加城市经济活动C.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D.缓解大气污染状况解析:B[外来暂住人口多数为就业而来,则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增加城市劳动力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但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在肯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大气污染。]5.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更的缘由可能是()A.工资水平下降 B.就业机会增加C.经济水平降低 D.产业结构调整解析:D[图示2008~2009年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急剧下降,说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该市。这可能是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产(企)业削减或外迁,从而导致原来在此类产(企)业就业的人员失业而离开该市。]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六)P123](时间40分钟,满分88分)(2024·福建福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2024年各诞生时间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1.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诞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 B.人口迁移C.生育意愿 D.医疗卫生解析:A[某诞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诞生率较低。结合1980~1989年我国刚起先改革开放而人口迁移较少,以及安排生育严格执行的背景,可推断A项正确。]2.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年轻化 B.流淌人口过多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增长过快解析:C[由图可知1950~1959年诞生时间段人口占比高达17%以上,到2024年该时间段诞生人口年龄多数已超60岁,则该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接近17%,即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2024·闽粤赣“三省十校”3月联考)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2003年 B.2006年C.2009年 D.2012年解析:D[图示备选项中四个年份常住人口数量增加量相差不大,但唯有2012年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其他三个年份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则2012年人口净迁入数量最少。]4.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解析:A[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为负值,一般老龄化问题较突出;同时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说明有较多的外来人口迁入。而迁入的外来人口主要是就业的青壮年人口,则会延缓老龄化进程。](2024·河南天一大联考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我国沿海城市的人口发生了较大变更,大多城市实行主动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下图示意1985~2010年我国沿海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变更状况。据此完成5~6题。5.图示2003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是由于()A.疾病导致人口锐减B.经济衰退导致人口外迁C.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市范围扩大D.人口老龄化严峻导致死亡率上升解析:C[人口密度下降可能是人口数量削减,或区域面积增大所致。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始终在提高,则城市人口数量不会削减,只可能是城市面积扩大所致;图示2003年城市人口密度突然下降,可能是行政区划在这一年调整,把周边农村变为城区所致,即C项正确。]6.预料我国沿海城市将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的变更是()A.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加快B.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减慢C.常住人口增速加快,户籍人口增速减慢D.常住人口增速减慢,户籍人口增速加快解析:B[大多城市实行主动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说明城市主要需求的人口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一般务工人员,而高级技能型人才数量有限,则常住与户籍人口增速会下降。](2024·河南郑州二模)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24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下表),完成7~8题。年份年龄段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1990年0~19岁2.31%2010年20~39岁1.81%2024年25~44岁1.96%7.该市()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1990~2024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D.2010~2024年有阅历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解析:D[由表中数据:2010年占1.81%,而2024年占1.96%,说明有有阅历的劳动力的回流现象,即D正确。而1990年的2.31%、2010年的1.81%,说明1990~2010年间劳动力出现了流出现象,从而加剧了老龄化程度,则B、C错误;因表中为同一个人群的数据,则不能体现青壮年比重变更,故A项说法不能确定。]8.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A.基础设施改善 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 D.就业机会增多解析:D[劳动力人口的流淌主要缘由是就业与收入;由上题分析可知,2010年后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现象,则可能是就业机会增多的结果。](2024·高考海南卷)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2024赛季共有16支球队参与,每支球队至多有4名外籍球员。据此完成下题。9.某支中超联赛球队中的外籍球员多为巴西籍,该球队为巴西籍球员配备的翻译人员宜娴熟驾驭()A.德语 B.意大利语C.法语 D.葡萄牙语解析:D[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所以该球队为巴西籍球员配备的翻译人员宜娴熟驾驭葡萄牙语,正确答案为D。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不是巴西的官方语言,故A、B、C错误。](2024·高考浙江省4月选考)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2024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更图。据此完成10~11题。10.1980~2024年,我国()A.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削减C.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11.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缘由有()①女性人口比重低②子女哺育成本高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④妇女生育观念变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10.C11.C[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实力,总体难度一般。第10题,读图可知,1980~2024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领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增加,总和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波动削减,A错。由于1990年之前我国总和生育率数值大于2.1,新生儿数量较多,因而1980~2024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应当呈增长趋势,B错误。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诞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变为负值,D错。故选C。第11题,总和生育率是新生儿数量与育龄妇女比值,与女性人口比重凹凸无关,①错。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子女哺育成本高,使得妇女生育率降低,②对。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影响人口平均寿命,对总和生育率影响不大,③错。由于妇女受教化水平提高,妇女生育观念发生变更,④对。故选C。](2024·山西太原二模)下表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2013~2024年常住人口增量及2024年城市化水平。据此完成12~14题。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万人)2024年城市化水平(%)2013年2024年2024年2024年2024年Ⅰ508012515017069.85Ⅱ425361525953.49Ⅲ4637192.4-2.286.512.Ⅰ、Ⅱ、Ⅲ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A.粤、皖、京 B.京、皖、粤C.皖、粤、京 D.粤、京、皖13.2024年Ⅱ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主要缘由是()A.外来人口增加 B.农业发展快速C.务工人员回流 D.人口诞生率提高14.2013~2024年Ⅲ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变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持续增长 B.持续削减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解析:12.A13.C14.C[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和人口数量变更。第12题,三城市中北京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安徽经济较落后,城市化水平最低,故选A。第13题,安徽位于中部地区,紧临长江三角洲,便利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故大量务工人员回流,导致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C正确。安徽位于中部地区,外来人口较少,农业发展快速对常住人口增长影响小,人口诞生率短期变更较小。第14题,2013~2024年Ⅲ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下渐渐削减,但为正值,说明常住人口数量增长但较慢,2024年为负值,说明常住人口数量削减。2013~2024年Ⅲ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变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先增后减,C正确。](2024·山西太原模拟)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密度是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有学者通过对我国2005~2013年35个大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发觉,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人口集聚主要通过学问和技术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据此完成15~16题。15.2005~2013年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整体下降的主要缘由是()A.城市人口集聚的速度放缓B.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C.农村人口的回流现象明显D.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快速16.2005~2013年人口集聚对我国不同地区大城市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A.西部、中部、东部 B.东部、中部、西部C.中部、东部、西部 D.中部、西部、东部解析:15.D16.B[本题组以人口密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学问,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得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学问的实力。第15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2005~2013年我国城市化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集聚度速度较快,故A错误;2005~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故B错误;2005~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仍旧处在大规模向城市集聚的阶段,此时农村人口回流现象不明显,故C错误;依据材料中城市人口密度的计算方式可知城市人口在肯定状况下,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会稀释城市人口密度,2005~2013年我国大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因此,2005~2013年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整体下降的主要缘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快速,故D正确。第16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最为落后,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经济水平越高对人口集聚的正向转化效率越高,这些区域对人口集聚的正向转化效率由强到弱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因此,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2024·河南洛阳三模)下图为2024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状况示意图,其中,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削减,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读图,完成17~19题。17.由示意图可以推断()A.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C.上海市城镇化率增长最快D.辽宁人口迁入大于迁出18.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严格的房地产政策B.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C.人才引进政策变更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19.下列四城市中,城镇人口增长潜力最大的是()A.沈阳 B.贵阳C.天津 D.成都解析:17.B18.B19.D[第17题,广东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由于安徽距离长三角近,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到安徽,安徽的工业企业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故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城镇化率最高,但不是增长最快的,故C错。辽宁常住人口削减,迁出>迁入,D错。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削减。其缘由可从劳动力、企业、政府等方面分析。一方面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关,另外也与产业升级有关。三大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由于产业升级和调整,原先一些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而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产业将成为该地的主导产业。产业转移也伴随着一些劳动力的转移,故B对;严格的房地产政策、人才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碎玻璃回收合同范例
- 字画代理合同范例
- 学校买花合同范例
- 委托土地经营合同范例
- 眼科仪器购销合同范例
- 洋酒购买合同范例
- 华润精装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借款合同范例
- 2025转让超市合同范本
- 寄售合同与代销合同范例
- 小班数学《认识1到10的数字》课件
- 手工花项目策划书
- 个人理财(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院内审制度
- 循环系统病症的临床思维
- 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农业监测控制系统
- 总裁办公室度工作总结
- 中医养生的保护五官功能
-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标点符号 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汽配行业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