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_第1页
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_第2页
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_第3页
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_第4页
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金融+贸易工程行业环境分析

打造专业化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加强外贸企业与银行、保险公司

等金融机构对接,开发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保融资、货押融

资等金融产品,创新资金融通、支付结算、财富增值、外汇风险管理

等综合金融服务。用好省级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

珠三角地市设立中小微贸易加工企业转贷引导基金。加强与中国进出

口银行合作,扩大保企业稳外贸的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

一、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

(一)组织设计

关系营销的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企业关系管理,对内要

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要向公众发布消息、征

求意见、搜集信息、处理纠纷等。管理机构要代表企业有计划、有准

备、分步骤地开展各种关系营销活动,把企业领导者从烦琐事务中解

脱出来,使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协调合作。

关系管理机构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

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收集信息资料,

充当企业的耳目;综合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决策活动,充当企业的决策

参谋;协调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公众输送信息,沟通企

业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二)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调配。一方面实行部门间人员轮换,以多种方式促

法企业内部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从内部提升经理,可以加强企业观

念并使其具有长远眼光。

(2)信息资源共享。在采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多种方

式分享信息资源。如利用网络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企业外部拥有多

种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或提供帮助以削减信息超载,

提高电子邮件和语音信箱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知识库”或“回复

网络”,并入更庞大的信息系统;组成临时“虚拟小组”,以完成自

己或客户的交流项目。

(三)文化整合

关系各方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建立关系的困难,使工作关系难以沟

通和维持。跨文化之间的人们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必须克服不同文化

规范带来的交流障碍。文化的整合,是关系双方能否真正协调运作的

关键。合作伙伴的文化敏感性非常敏锐和灵活,它能使合作双方共同

有效地工作,并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差异。

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高级形式,不同企业

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推行差别化战略的企业文化可能是鼓励创新、发

挥个性及承担风险;而成本领先的企业文化,则可能是节俭、纪律及

注重细节。如果关系双方的文化相适应,将能强有力地巩固企业与各

子市场系统的关系并建立竞争优势。

二、扩大总需求

市场领导者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在市场总需求扩大时受益也最

多。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有开发产品的新用户、寻找产品的新用途和增

加顾客使用量等。

(一)开发新用户

1、转变未使用者

转变未使用者,即说服那些尚未使用本行业产品的人开始使用,

把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比如,有人担心电淋浴器使用不安全而

不愿购买,企业可大力宣传它装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绝对不会发

生意外,将这部分潜在购买者转变为现实购买者。有人认为纯水中不

含有益矿物质而不愿安装家用纯水机。纯水机制造公司可大力宣传人

们所需的矿物质主要从日常食物中获取,从饮水中获取的比例可以忽

略不计,饮用纯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自来水中虽然含有矿物质但

是也可能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安装家用纯水机直接饮

用纯水更加有益身体健康。

2、进入新的细分市场

走向市场的,在摩托兰、汽车普及的条件下,许多人购买自行车是作

为健身工具。产品的许多新用途往往是顾客在使用中发现的,企业应

及时了解和推广这些发现。烘焙苏打粉生产企业发现美国一些家庭将

该产品作为冰箱除臭剂使用,就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这一用途,成

功地推动一半的美国家庭采用这一方法。

(三)增加使用量

1、提高使用频率

企业应设法促使顾客更频繁地使用产品。例如,果汁营销人员应

说服人们不仅在待客时才饮用果汁,平时也要饮用果汁以增加维生素。

2、增加每次使用量

企业可以设法促使顾客增加每次使用量以扩大产品销售。洗发剂

生产企业可提示顾客,每次洗发时,洗发剂涂抹两次、冲洗两次比只

用一次效果更好。洗衣粉包装袋上可说明增加洗衣粉用量则衣服更洁

净。有的调味品制造商将调味品瓶盖上的小孔略微扩大,销售量就明

显增加。

3、增加使用场所

电视机生产企业可以宣传在卧室和客厅等不同房间分别摆放电视

机的好处,如观看方便、避免家庭成员选择频道的冲突等。宣传这是

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奢侈或浪费,打破原先只买一台的习惯和“节

俭”思想,使有条件的家庭乐于购买两台以上的电视机。

4、提醒顾客及时更换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

三、有的顾客由于节约或者疏忽而继续使用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

产品,不仅影响健康或者使用效果,也减少了企业的产品销售。

企业可以通过及时提醒顾客更换产品而扩大市场需求,包括:

提醒顾客注意产品的首次使用时间和应当更换的时间;提醒顾

客注意产品当前的性能状况。轮胎经营企业在售出轮胎之后的

适当时间可以提醒顾客注意轮胎的行驶里程并检查轮胎是否需

要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吉列剃须刀在反复使用之后,上面的

彩条会逐渐褪色,提醒消费者更换以保证荆须的舒适性。主要

目标

展望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

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

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

破,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发展

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

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

实现,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广东、

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社会文明

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建成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

体育强省、健康广东和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

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

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

基本建成。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全面

确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

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

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率先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全省GDP年均增长5.0%左右,到

2025年GDP约为14万亿元。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

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实现供给和需求结沟在更

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经济

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运行。

(二)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

效。国家和省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研发

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

增强。

(三)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

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

显提高,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和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

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

大,数字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

(四)改革开放再出发迈上新高度

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牵引,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

经济特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现代产权、要素配置

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深

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制度深化

创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双向投资质量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发

展水平明显提升。

(五)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

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珠三角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

沿海经济带成为全省产业发展主战场,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成效

明显,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

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明

显提高,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矶制和

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六)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

系基本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

质量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

*

汜。

(七)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

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岭南文化影响

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八)幸福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实现

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

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素养和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显著提高,教

育强省建设加快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保持全国领先,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九)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

地方性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依法决策

机制更为健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法治广东建设成效显著,

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

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

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和能

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经济安全、

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

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安全南大门更加牢固。

四、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实施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五、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香港修例风波和新冠肺炎

疫情等多重影响,我省深入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政

策举措,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胜利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8万亿、9万亿、10万亿元台阶,2020年全省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如期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连续32年

居全国首位,五年年均增长约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9・4万元

(按照1:6.9的汇率,折合1.37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4.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9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6%,2016

年即成为全国唯一超万亿元的省份。进出口总额跨越7万亿元大关,

2020年达7.1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赛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五年分别年均增长10.5%和

5.8%,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继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初步

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柱

产业不断壮大,形成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万名级产

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5G产业、数字经济规模均居全国

苣位。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产

业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0年,三

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3:39.2:56.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达64.7%,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2%;2019年,民

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8%o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

区基本建成,海洋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19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

2.11万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

(三)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

为龙头,珠三角地区7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辐射带动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

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2.41%提高到2020年的2.90%;每万人发明

专利拥有量达28.0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24件,PCT国际专利

申请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1%,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册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中国(东莞)散裂

中子源正式运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加速

器驱动嫂变系统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省重点实验室总数分别达30个、39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

达5.3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省级新型研发

机构达251个。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获国家批复建

设国家级创新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2个、国

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5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比重达31.1玳比2015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四)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527

项制度创新成果,41项全国首创,6项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133项

在全省相关范围复制推广。外贸格局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超过

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42.1%提升至2020年

的51.2%,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由39%提升至55.1%,

成为第一大贸易主体;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

和市场采购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

时期,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7.9万亿元,年均

增长7.5%,2020年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24.8%;中

欧班列共发运1069列,发送集装箱10万标准箱,货值52.1亿美元;

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累计203对,基本实现沿线主要国家全覆盖。利用

外资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批高质量外资大

项目相继落户、顺利推进,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77.1亿元。对

外投资合作实现新发展,五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693.3亿美元。

(五)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协

同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戌形,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城

镇化率达71.4%,四年提高2・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1150万非户籍

人口在城市落户。珠三角地区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全面推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态势初步形成,佛山进入经济总量万

亿元城市行列,东莞经济总量接近万亿元,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飞地

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范例。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660多个投资

超10亿元的产业项目密集落地,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海上风电等清洁能

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珠三角地区联系东西两翼地区快速运输通道基

本形成,一批高等院校和高水平医院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

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

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梅州、韶关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

范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省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实现农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全省自然村基本完成基础环境整治;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5年的

2.60:1缩小到2020年的2.50:lo我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经验向全国推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入选全国智慧城市,广清

接合片区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惠东、台山等10县(市)列

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2020年,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2065公里,总里程居全国前列,五

年新增704公里;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47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达10488公里,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五年新增约3500公里;民航机

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多年居全国前列。港珠澳大桥、南

沙大桥、广深港高铁建成通车,广州至湛江高铁、广州经汕尾至汕头

铁路、深中通道、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扩建、湛江机场迁建

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基本建成,沿

海主要港口航线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港口货物年吞吐

能力达19.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6600万标准箱。多元清洁能

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和利

用效率显著提升,海二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

阳江核电、台山核电建成投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十三

五时期,新增建成油气管道约2085公里,全省油气管道总里程约6280

公里,形成覆盖珠三角地区、贯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

网,实现市市通管道天然气,建成连接炼厂、主要消费市场和成品油

储备基地的成品油运输管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珠三角水

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五年

累计治理中小河流12800公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固

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116.5%.120.1%,

5G基站数累计超过12万座,居全国第一,5G产业服务链初步形成。

(七)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五年年均实际增

长5.5%o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突破700万人,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惠民工程深

入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

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

金省级统筹,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和基金累计结余均居全国第一。教育

强镇、强县、强市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6%。高等教育进入普

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虬启动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分

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省级重

大标志性文化工程三馆合一项目正式开工,基本实现全省五级公共文

化基础设施全覆盖。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覆盖城乡,15分钟健身

圈基本建成。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稳步推进,五年累计新开工各类棚

户区改造住房20.2万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会保持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六、双区引领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

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

有力支撑。

(一)支撑引领全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强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联合

攻克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新技术产业化

规模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

优化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基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

支撑的经济体系,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二)支撑引领全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双区经济实力雄厚、质量效益领先的优势,率先构建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

和创造新需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重要策源

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

产业体系。

(三)支撑引领全省高效畅通经济循环

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科学统筹双区与粤东粤

西粤北地区生产力、人口、基础设施布局,引领全省优化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策环境,

扫除流通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经济循环通道,形成全省全域参与双区

建设、双区引领带动全省全域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四)支撑引领全省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高地

充分发挥双区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

对外开放水平高的综合优势,大力推动与港澳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

机制对接;依托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举

措;推广复制双区经验,引领全省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制度保障。

(五)支撑引领全省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依托双区规则软联通和设施硬联通优势,推动省内供给同国内强

大市场需求高效适配,加快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以双区循环畅通支

撑引领全省更好参与国际循环,推动稳住存量市场同时开拓多元化国

际市场,深度对接国际经贸体系,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实现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七、深入推进金融+工程

(一)实施金融+贸易工程

打造专业化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加强外贸企业与银行、保险公司

等金融机构对接,开发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保融资、货押融

资等金融产品,创新资金融通、支付结算、财富增值、外汇风险管理

等综合金融服务。用好省级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

珠三角地市设立中小微贸易加工企业转贷引导基金。加强与中国进出

口银行合作,扩大保企业稳外贸的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

(二)实施金融+消费工程

积极争取新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规范发展互联网小

贷公司。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汽车消费、旅游休闲、养老家政、教育文

化等消费金融产品,扩大居民消费信贷。

(三)实施金融+科技工程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部投贷联动,联合担保机构、知识产

权服务机构以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

保险机构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探索建立首台

(套)首批次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四)实施金融+高端制造工程

支持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制造业龙头企业开展供应链金

融试点,借助物联网、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探索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

押、票据贴现、保理、国际国内信用证等金融业务。在产业集聚区开

展产业金融创新试点。

(五)实施金融+乡村振兴工程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城镇化贷款农家乐贷款农房风貌提升贷款农民

工返乡创业贷款等金融产品,探索创新农村产业融合项目融资模式。

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六)实施金融+基础设施工程

探索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吸引保险资金、产业基金等

补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支持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

构解决配套资金。推动险资入粤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七)实施金融+海洋工程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银团贷款、金融租赁等方式为涉海企业

提供融资支持,鼓励私募基金投资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发展海

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

航运交易中心,建立综合性航运交易和服务平台。

(A)实施金融+文化工程

支持深圳设立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探索文化信贷白名

单制度,创新文化保险、文化资产证券化等文化金融产品。鼓励各地

市设立文化创意类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文化创意类

创业投资基金。

(九)实施金融+民生工程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创业经营、消费升级、健康养老等方面的

金融产品。鼓励发展专业化养老保险,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提升健康保险供给能力。

(十)实施金融+生态工程

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促进

企业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

险、绿色投资,支持高能耗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排污权、水权、用能

权等环境权益交易产品创新力度。支持碳排放权交易所规范发展,为

碳排放权合理定价,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推进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八、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

品牌组合涉及企业是自营品牌还是借用他人品牌,是采用统一品

牌还是分类、分品设计,一个产品上标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上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等品牌策略问题。品牌组合就是为解决这些具体

问题而做的努力。如此,品牌组合成为品牌运营中的重要策略。

(一)品牌归属策略

确定产品应该有品牌以后,就涉及如何抉择品牌归属问题。对此,

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其一是企业使用属于自己的品牌,这种

品牌叫作企业品牌或生产者品牌或自有品牌。其二是他人品牌,他人

品牌又可细分为两种: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他自

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作中间商品牌,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贴牌生产,即其他生产者品牌。其三是企业对部分产品使用

自己的品牌,而对另一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牌或者其他生产者品牌。

许多市场信誉较好的中间商(包括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服装商

店等)都争相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品牌。如美国的Sears公司经销的商

品的90%0都标有自己的品牌。伴随着2008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再次

加速了中间商品牌的发展。

沃尔玛一直在中国市场积极开发和推广沃尔玛“自有品牌”,推

出“质优价更优”的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装、

鞋类等主打品类。自有品牌商品的生产厂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产品

检测,确保每件商品都拥有领先同类品牌的优良品质;同时,目有品

牌商品均由生产厂家直接生产,节省了中间环节,使售价比同类商品

更具竞争力。

中间商品牌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更宽范围的品牌战。营销

企业选择生产者品牌或中间商品牌,即品牌归属生产者还是中间商,

要全面考虑各相关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者和中间商谁在这个产

品分销链上居主导地位、拥有更好的市场信誉和拓展市场的潜能。一

般来讲,在生产者或制造商的市场信誉良好、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市

场占有率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生产者自有品牌;相反,在生产者或

制造商资金括据、市场营销薄弱的情况下,应以中间商品牌或其他生

产者品牌为主。必须指出,若中间商在某目标市场拥有较好的品牌忠

诚度及庞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即使生产者或制造商有自营品牌的能

力,也应考虑采用中间商品牌。这是在进占海外市场的实践中常用的

品牌策略。

(二)品牌统分策略

品牌,无论归属于生产者,还是归属于中间商,或者是两者共同

拥有品牌使用权,都必须考虑对所有的产品如何命名问题。是大部分

或全部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还是各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

何对此进行决策事关品牌运营成败。决策此问题,通常有三种可供选

择的策略。

1、统一品牌

统一品牌即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都统一使

用一个品牌。例如,飞利浦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音响、电视、灯管、

显示器等)都以“PHILIPS”为品牌,佳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传真机、

复印机等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Canon”品牌。企业采用统一品牌策略,

能够降低新产品宣传费用;可在企业的品牌已赢得良好市场信誉的情

况下实现顺利推出新产品的愿望;同时也有助于显示企业实力,塑造

企业形象。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若某一种产品因某种原因(如质量)

出现问题,就可能因其他种类产品受牵连而影响全部产品和整个企业

的信誉,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统一品牌策略也存在着易相

互混淆、难以区分产品质量档次等令消费者不便的缺憾。

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

个别品牌是指企业对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多

品牌策略通常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

的品牌的做法。多品牌是个别品牌策略实施的结果,个别品牌策略是

多品牌策略的一种具体做法或表现形式。

企业运用多品牌策略能够避免统一品牌下的负面株连效应;可以

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架空间,进而压缩或挤占了竞争者产

品的货架面积,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而且,多种不

同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色,多品牌可吸引多种不同需求的顾客,

提高市场占有率。

还需提及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品牌同时并存必然使企业的促销

费用升高且存在自身竞争的风险,所以,在运用多品牌策略时,要注

意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变化趋势,适时撤销市场占有率过低的品

牌,以免造成自身品牌过度竞争。

3、分类品牌

分类品牌即指企业对所有产品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类产品使用不同

的品牌。如企业可以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分为器具类产品、妇女服

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名身及品

牌标志。这实际上是对前两种做法的一种折中。

分类品牌可以按产品分类,也可以按市场分类。

(三)复合品牌策略

复合品牌就是指对同一种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

多牌共推一品,不仅集中了一品一牌策略的优点,而且还有增加宣传

效果等增势作用。复合品牌策略,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的地位或从

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

1、主副品牌策略

主副品牌策略是指同一产品使用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做法。在主

司品牌策略下,用涵盖企业若干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品牌做主品牌,借

其品牌之势;同时,给各个产品设计不同的副品牌(专属于特定产品

的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不同产品的个性。

主副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个别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

可以像统一品牌策略一样实现优势共享,使企业产品均在主品牌下借

势受益;同时,又能达到像个别品牌策略一样比较清晰地界定不同副

品牌标定下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因个别品牌的失败而给

整个品牌带来损失的负面影响。主副品牌策略简直就是对统一品牌策

略和个别品牌策略的必要补充。

主副品牌策略一般适合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

或质量有别的商品,同时还要求拟作为主品牌的品牌应有较高的知名

度与较好的市场声誉。产品性质相同或质量一致,那也就无必要设置

司品牌;而品牌知名度不高或市场声誉不佳,也无势可借,进而也难

以带活副品牌。

2、品牌联合策略

品牌联合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使用不分主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

牌的做法。品牌联合可以使两个抑或更多个品牌有效地协作、联盟,

相互借势,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接受程度。品牌联合所产生的

传播效应是“整体远远大于单体”。可以说,品牌联合的扩散效应比

单独品牌要大得多。依照联合品牌的隶属关系,品牌联合策略又可大

致分为“自有品牌联合并用”与“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联合并用”两

种做法。

必须说明的是,品牌联合不仅仅是品牌名称上的简单联合、表面

联合,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深层次的联合或合作,包括两个或两

个以上品牌的联合赞助、组合宣传、共用网络等具体的品牌联合形式。

九、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

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指企业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为发现客户、获

得客户、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价值而开展的所有活动。

2、客户关系管理目标

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是在产品、管理与营销同质化的背景下运用客

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关系差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帮助客户获利来

留住客户,提升客户价值,使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快速普及,同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三趋严

重;由于企业间在营销策略上相互模仿,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在

营销策略上也难以形成显著差异,造成客户转换成本低,转换行为就

会经常发生。企业仅仅凭借良好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同质化的营销策略

并不能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准和

质量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相互信任和愉快合作,

在诸多无形之处建立差异以构筑竞争者难以逾越的屏障。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