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步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目录TOC\o"1-1"\h\u144051总说明 2214702总平面 13117713建筑 19166004结构 25278615建筑电气 3188516给水排水 45240397供暖通风与空调 49146478燃气动力 53221629消防 551102110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651450211建筑智能化(智慧社区) 653191612海绵城市设计 779013道路工程 8689514市政管网 91594015市政照明 992805416市政交通工程 1011513617工程投资总概算 1051总说明1.1项目总平面图1.2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东至南北大道,西临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龙湖西城天街),南靠直港大道,北至万象汇。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南片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工程与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共用项目红线,用地范围约:161781.62㎡,改造总建筑面积:216942.52㎡,基地总建筑面积:32495.14㎡,楼栋数共60栋。其中重点住宅(8栋)改造建筑面积:51007.84㎡,普通住宅(45栋)改造建筑面积:165858.45㎡,公建(1栋)改造面积:76.23㎡,住宅楼栋(只改公区楼梯间)6栋。项目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具体内容包括:住宅底商改造立面面积4198.83㎡,住宅改造立面面积214458.62㎡,公建改造立面面积:178.85㎡,住宅楼栋公区(楼梯间)改造面积32050.27㎡,景观(含人行道铺装)改造面积95739.92㎡,新增地面停车位:101辆。本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老旧小区外立面及公共楼道改造提升。2、部分居民楼首层为住改商业态,自发形成了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本次对这条街道进行商业界面及环境提升,带领居民自主更新。3,对居民楼周边的院坝空间进行环境品质提升。4、建筑物夜景灯饰美化设计。5、导标导视设计。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与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南片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工程共用项目红线,用地范围约:161781.62㎡,主要节点包括:01-18为居民楼改造设计(带街区改造)、19-26为居民楼改造设计(首层带商业改造)、27-56为居民楼改造设计(带街区改造)、58-63为居民楼楼梯间改造、建筑外立面不改造、局部无障碍坡道。1.3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3.1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22-2021)《重庆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2022年)《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0/T-346-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50-218-202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1.3.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建设主管部门批复下达关于《九龙坡区民主村城市更新项目一期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方案已通过专委会、规委会审核。2.业主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3.业主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4.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范、规程、标准。5.其它依据。1.3.3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工程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地处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少,无霜期长。春早多倒春寒,夏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雾。常年平均气温16℃-18℃,全年无霜期340天左右。2.水文长江从九龙坡区南侧入境后向东折向东北方向出境,汇集了桃花溪、磨滩河、大溪河等次级河流,梁滩河则在区外汇入嘉陵江。1.3.4建设场地概况本项目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东至南北大道,西临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龙湖西城天街),南靠直港大道,北至万象汇。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南片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工程与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共用项目红线,用地范围约:161781.62㎡,改造总建筑面积:216942.52㎡,基地总建筑面积:32495.14㎡,楼栋数共60栋。其中重点住宅(8栋)改造建筑面积:51007.84㎡,普通住宅(45栋)改造建筑面积:165858.45㎡,公建(1栋)改造面积:76.23㎡,住宅楼栋(只改公区楼梯间)6栋。项目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具体内容包括:住宅底商改造立面面积4198.83㎡,住宅改造立面面积214458.62㎡,公建改造立面面积:178.85㎡,住宅楼栋公区(楼梯间)改造面积32050.27㎡,景观(含人行道铺装)改造面积95739.92㎡,新增地面停车位:101辆。1.4设计范围和内容1.4.1本次设计范围为该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范围内按审定方案所确定的建筑物和总平面初步设计。包括总图(含道路设计、综合管网等)、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景观、智慧社区、海绵城市以及概算编制等内容。1.4.2本工程共有子项目8个。1.4.3分期实施情况:本工程无分期建设。1.5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5.1本项目力求完善生活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功能、打造就业创新载体;完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绿地绿廊绿道;完善人文功能、积淀文化元素魅力;完善安全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1.5.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打造“居民新家园、商圈新纽带、创业新天地”。奋力建设“三高九龙坡、三宜山水城”。2总平面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2.1.1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22-2021)《重庆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2022年)《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0/T-346-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50-218-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2022年1月1日实施)2.1.2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案设计批文;2.1.3总平面设计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统,绝对高程采用黄海高程;2.1.4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景观、市政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1.5重要限制条件:2.2场地概述2.2.1本工程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民主村为原建设厂配套家属区,这里还保留着浓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区形态。建造年代久远,建造较破旧,受建造时期相关规范和行业要求的影响,存在建筑外立面破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匮乏、街巷道路不平整、绿地开敞空间不足、停车空间不足,游乐设施缺乏等问题。2.2.2本工程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有已建道路可达场地,交通较方便,手续齐全。2.3总平面布置2.3.1规划设计本次城市更新项目,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建筑之间间距和建筑物退让均满足《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版的要求。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场地安全,无排放超标污染物。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关系,项目因地制宜,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2.3.2本次城市更新项目工程主要包括内容:1、老旧小区外立面及公共楼道改造提升。2、部分居民楼首层为住改商业态,自发形成了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本次对这条街道进行商业界面及环境提升,带领居民自主更新。3,对居民楼周边的院坝空间进行环境品质提升。4、建筑物夜景灯饰美化设计。5、导标导视设计。2.3.3本项目地形图采用的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2.3.4该区域无地裂缝、岩容、滑坡等地质灾害。2.3.5本项目不分期。2.4竖向设计2.4.1小区排水方式以路面排水为主。设计中将场地进行平整,激活排洪沟渠,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同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2.4.2场地内无障碍设计,建筑主入口采用设置无障碍通道,结合小区现状道路设,可直达每栋建筑的出入口。2.5交通组织2.5.1.周边交通现状,除对原有路网系统进行延用、整合、适度扩大,本次更新对地块南侧直港大道一段北上开口局部增加路段设计,连通民主村内部原有厂区路网系统,大大提升了居民出行便利。同时本次除在厂区开敞路段有序设置停车场以外,还新增了机械停车场,改善居民车行和步行条件,解决出行难和停车难问题。2.5.2.消防车道以片区内道路网为框架,场地内均为上世纪80—90年代老旧小区,为多层民用建筑,片区内道路网发达,消防车均可通过街区道路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大于160m。2.6场地景观设计2.6.1.片区内现状行道树多为黄桷树、小叶榕、法国梧桐,种植年限较长,树木高大茂密,已经形成地方特殊的生态环境,整体绿化环境良好。现将保留现状大树,将20cm胸径以上大树,保留在更新区域内;对于影响道路交通的大树,移植与环境场地中;清除部分已经死亡或长势差的法国梧桐、小叶榕,遮挡住户窗户树枝局部进行修剪,保证采光;对于现状绿地空间,清理杂草修剪枝干,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对于现状绿地空间,杂乱地被清除,对其空间补植耐阴、维护管理成本低的灌木地被;对于活动空间中新增绿地,选用观赏性高,具有季相变化,维护管理成本低的灌木地被。2.6.2.结合功能布局设计景观,整合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通过三大主题分区分别赋予场地新活力和场所记忆:老市井商业街区植入商业氛围,再现昔日市井繁华;记忆树活动区域选择有原生大树覆盖的开阔场地,提供居民林下活动的复合型功能场所;入户区生活院落依据居民原有生活习惯和需求重组生活院落功能空间。2.6.3.针对老旧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本次设计将在完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绿地,保留现状大树的基础上,进一步补足公共活动场地、增加活动空间及交通流线、多样化场所体验、活化场地边界、建立视觉连接、配置植物系统、增加互动小品及补足城市家具、注入文化元素。2.6.4.景观设计结合场地内道路,社区绿地,开敞空间等布置,景观照明与社区氛围相结合。营造温馨邻里,灯火记忆的氛围。2.6.5.场地内景观绿地及室外活动区域配套体育设施均为公共共享空间及设施。2.7无障碍设计表2.7场地无障碍设计范围及措施表场地类别实施范围实施部位设计要求执行情况备注居住区居住区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的人行道路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两端必须设置缘石坡道已执行/人行横道宽度应满足轮椅通行需求已执行/人行横道安全岛形式应方便乘轮椅者使用已执行/设台阶处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已执行/休息座椅应设置轮椅停留空间已执行/居住绿地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已执行基地地平坡度不大于5%的居住区的居住绿地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地平坡度大于5%的居住区,应至少设一个满足无障碍需求的居住绿地游步道应为无障碍通道已执行休憩设施设置高于0.45m的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通道已执行儿童游乐场、休闲广场、健身运动场林下铺装活动场地时,已种植乔木为主,林下净空不得低于2.2m;儿童活动场地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数目,不宜选用硬质叶片的丛生植物已执行配套公共设施停车场设置不少于总停车位0.5%的无障碍机动停车位已执行宜靠近出入口设置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范围内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基地车行道与人行通道有高差出在人行通道的路口及人行横道的两端应设置缘石坡道已执行/主要人行通道有高差和台阶处设置轮椅坡道或无障碍电梯已执行/停车场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已执行/2.8总平面安全设计1场地与市政道路之间平接,与周边无高大挡墙和堡坎。2项目中无不良地质灾害。表2.8总平面安全设计要求及措施表设计内容设计要求及措施备注(执行情况)建筑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建筑与架空电力线边导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1kv至10kv的,不小于5m;35kv至110kv的,不小于10m;220kv的,不小于15m;500kv的,不小于30m;超过500kv的,须专题论证无山地建筑防洪防滑破山地建筑应视山坡态势、坡度、土质、稳定性等因素,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同时按当地洪水量确定截洪排洪措施无挡土墙挡土墙高度超过6米时宜退台处理;高度大于2米的挡土墙(或护坡)与建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米;相邻台地高差大于1.5米时,挡土墙(或坡度大于1:2的护坡)顶应加设安全防护设施;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1:2无水景水池设于坡道下方时与坡道应至少有3m的缓坡段;池水深度大于0.4m时,应设围护设施;喷泉喷嘴离岸边的安全距离应≥1m无泳池泳池边沿应设“贴砖扶手”;泳池排水口应设防护栏;儿童戏水池深度应≤0.3m,池底宜粗糙防滑无场地场地地坪高差>0.9m(人流活动频繁处,场地高差>0.4m)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公共场所的台阶≥5级时应设置栏杆;人流密集场所的台阶高度>0.6m且侧面临空时,悬空部位边缘应设挡边,公共活动场所不得设置带尖刺的栏杆和围墙已执行地面所有路面和硬铺地面,均应采用粗糙防滑材料或做防滑处理,不得设一步台阶(可做斜坡)已执行小品人员活动场所,高度2m以下范围内不得有尖锐小品或构筑物已执行绿化坡度>30%且坡长>5m的斜坡游憩草地,斜坡前方5m内,禁种有刺的植物;学校托幼与宅旁绿地等严禁种植有毒、有刺、对皮肤过敏、飞絮、落果恶臭等对人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植物已执行游戏设施游戏场地应铺设松土、软性塑胶地面或草坪;与机动车道距小于10m时,应加设围护设施已执行车行道路基地机动车道与城市道路车行道相接,最大纵坡值≥8%时,车速限定在20~30km/h;人车未分流的小区内车行道路,车速限定在5km/h已执行室外停车位不宜紧邻建筑物外窗、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等位置设置已执行表2.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序号名称单位面积/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161781.62参照业主提供资料,以现场实际为准2总建筑面积㎡161781.62参照《建筑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以现场实际为准(不含53#-58#只改室内公区楼栋)3建筑基底总面积㎡32495.14参照业主提供资料,以现场实际为准4重点住宅首层商业立面改造面积㎡4198.835住宅外墙改造立面面积㎡214458.626屋面防水面积㎡8341.227楼梯间改造面积㎡32050.27楼梯间栏杆改造长度m9161.99楼梯间新装照明灯个16648空调机位面积㎡7299.08展开面积9外立面金属雨篷面积㎡25900.42展开面积10装饰线条长度m15344.66首层腰线/屋顶压顶装饰线条11沿街建筑灯饰工程改造设计/BV-3X2.5导线1000m
PVC25塑料管1000m
YJV-5x10电缆500m
SC40金属管500m
50A三相微断3个
16A单相微断50个
成套箱柜及附件3套
由于暂无当地电力市政资料,最终实际施工用量为准12景观改造面积㎡95739.92一般区域13机动车数量辆101其中地面停车84辆,无障碍停车位17辆14非机动车数量辆4215户外类导视牌套28安装于户外地面、灯杆等位置墙面类导视牌块572安装于建筑外墙3建筑3.1设计依据(1)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案设计批文。(2)由总图、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本专业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22-2021)《重庆市城市更新设计导则》(2022年)《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0/T-346-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BJ50-218-2020《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4)业主提供的本专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3.2建筑特征现状建筑改造仅涉及外立面改造升级、室内楼梯间走道公区提档升级以及横街沿街楼栋首层商业改造,不涉及消防高度,疏散宽度距离等,现状建筑不降低原有消防安全水准的底线。表3.2.1建筑构造及装修表1)改造部分建筑构造及装饰表建筑构造及装修外墙体材料及装饰外墙体材料维持现状墙体(注:外墙面清洗干净,原外墙瓷砖空鼓脱落,外墙涂料损坏严重的楼栋先剔除原有外墙面层,并按以下做法更新外墙(由内到外):刷5mm厚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Ⅱ型,分三遍涂刷;1.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7mm厚抗裂胶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具体认定改造楼栋范围现场确定)。保温材料保温不涉及装饰材料质感涂料(主体墙面,做法详西南18J516-118页-5327);面砖饰面(主体墙面,做法详西南18J516-120页-5407,5408)发泡陶瓷装饰线条(做法详西南18J516-16页,并应由厂家深化定型产品);轻钢龙骨外包铝板(局部增加装饰构架或构筑物,空调位采用铝方通,做法详西南18J516-76页77页);铝板檐口,做法详西南18J201-109-2砌体、混凝土栏杆详西南18J412-13页-(1)~(5)混凝土栏板详西南18J412-15页-(1)~(5)砌体、混凝土、金属阳台栏板详西南18J412-21页-(1)~(5)金属阳台栏杆详西南18J412-32页-(1)~(5)玻璃栏杆做法详西南18J412-33页-(1)~(4)内隔墙材料楼栋内公共区域墙面按以下构造处理:(1)普通基层清理干净,钢筋砼梁、剪力墙与砌体墙交接处挂镀锌钢丝网(不同墙体搭接不应小于150mm)(规格0.8×9×25),人流通道满挂同规格镀锌钢丝网;(2)刷素水泥浆一道拉毛;(3)20厚1:2.5水泥砂浆抹灰层,两遍成活;(4)满刮腻子两遍,打磨平整;(5)无机涂料(A级),一底两面。(注:原墙面涂料损坏严重的位置先剔除原有面层,并按此做法更新墙面,现场保存较好的楼栋墙面不做剔除,具体认定改造范围现场确定)。楼地面楼板材料本次改造不涉及保温材料本次改造不涉及屋面屋面材料地上建筑屋面做法(由下至上):剔除原有面层至结构层并清理;最薄处30厚LC7.5轻集料混凝土找坡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1.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mm厚高强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纤维增强型高分子膜基自粘沥青防水卷材(遇墙反起高出建筑完成面不小于300mm);10mm厚1:3水泥砂浆隔离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刚性层,配单层双向φ6@100钢筋,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30mm,分格缝平面间距≤6米,缝宽10mm;伸缩缝和分格缝处钢筋断开,缝内嵌填沥青。保温材料本次改造不涉及防火构造要求维持现状,本次改造不涉及天窗无,本次改造不涉及门窗横街沿街面首层门窗更换隔热金属型材(6中透光Low-E+12A+6透明)注:1、改造部分不涉及户内区域。3.3设计内容土建本次改造包括内容:1、老旧小区外立面及公共楼道改造提升。2、部分居民楼首层为住改商业态,自发形成了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本次对这条街道进行商业界面及环境提升,带领居民自主更新。3,对居民楼周边的院坝空间进行环境品质提升。4、建筑物夜景灯饰美化设计。5、导标导视设计。老旧小区住宅改造分重点改造和普通改造两大类:普通改造室外部分:1.增加屋顶压顶、首层腰线(檐口轻质材料装饰线条,装饰线条采用发泡陶瓷材质,耐久牢固安全,耐火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2.楼梯间出入口增设雨篷或门斗。3.外墙将原有老旧破损、疏松墙面剔除,将基层找平清理后,涂刷两道防水材料(5mm厚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Ⅱ型+1.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饰面质感涂料并增加涂料分层缝。4.拆除可燃雨棚、安装可晒衣钢架雨篷。5.检查原有屋面、泛水、天沟、落水管渗漏情况,根据情况进行修缮或更换,屋面防水更换材料(1.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mm厚高强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纤维增强型高分子膜基自粘沥青防水卷材)普通改造室内公区部分:1.公共楼梯间及走道墙面将原有老旧、疏松墙面剔除后,采用白色无机涂料面层。2.公共楼梯间、走道等室内公共区域墙面翻新后均设水泥砂浆踢脚。3.公共楼梯间及走道天棚剔除原有乳胶漆面层,将基层找补、清理后,涂刷白色无机涂料。4.修复已损坏的楼梯栏杆,对所有栏杆除锈并重新涂刷油性调和漆,硬木扶手外刷棕色油性大漆。5.公共楼道照明采用紧凑型荧光节能灯作光源,灯吸顶安装,灯开关采用延时自熄型,灯开关暗装高1.3米,6.更换无法工作的消防设施,包括水带、水枪、消火栓接口及开关门。7.室内凌乱裸露的管线进行绑扎归顺。普通公建改造:。1.外墙将原有老旧破损、疏松墙面剔除,将基层找平清理后,涂刷两道防水材料(5mm厚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Ⅱ型+1.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饰面质感涂料。2.检查原有屋面、泛水、天沟、落水管渗漏情况,根据情况进行修缮或更换,屋面防水更换材料(1.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mm厚高强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纤维增强型高分子膜基自粘沥青防水卷材)重点改造室外部分:1.首层沿街面改为商铺,根据整体规划需要,调改部分原有门窗尺寸、定位,同时采用多种建筑装饰材料进行立面处理。2.增加屋顶压顶、首层腰线(檐口轻质材料装饰线条,装饰线条采用发泡陶瓷材质,耐久牢固安全,耐火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3.外墙将原有老旧破损、疏松墙面剔除,将基层找平清理后,涂刷两道防水材料(5mm厚双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Ⅱ型+1.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饰面质感涂料并增加涂料分层缝。3.拆除可燃雨棚、安装可晒衣钢架雨篷。4.检查原有屋面、泛水、天沟、落水管渗漏情况,根据情况进行修缮或更换,屋面防水更换材料(1.5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mm厚高强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厚纤维增强型高分子膜基自粘沥青防水卷材)5.沿街面规整空调机位。3.5建筑智能化及人防设计措施说明3.5.1本项目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详智能化设计专篇。3.5.2本项目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涉及人防设计。3.6建筑物无障碍设计3.6.1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7.4条的有关规定。3.6.2居住区内的配套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7.3条的有关规定。表3.6.1建筑无障碍设计范围及措施表建筑类别实施范围实施部位设计要求执行情况备注居住建筑住宅建筑建筑出入口至少设1处无障碍出入口已执行设置电梯的居住建筑及未设置电梯但设有无障碍住房的居住建筑电梯每个居住单元至少设1部能直达户门的无障碍电梯已执行设置电梯的居住建筑;无障碍宿舍设在二层及以上且设有电梯的宿舍侯梯厅深度不宜小于1.5米已执行/公共走道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米已执行/楼梯设无障碍楼梯无障碍住房设在二层及以上且未设置电梯的宿舍无障碍住房及宿舍满足无障碍住房及宿舍相关要求已执行根据要求设置公共建筑配套公共设施建筑出入口已执行/电梯//设有电梯的建筑楼梯/已执行未设电梯的建筑3.7建筑安全3.7.1住宅低于900mm的临空窗台设1100mm高护窗栏杆,自可踏面(完成面)起算。3.7.2楼梯栏杆自踏步前沿完成面起算大于900mm。梯井一侧超过500mm长的水平栏杆高度为1050mm。3.7.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防护栏杆或女儿墙,其高度自可踏面(完成面)起算,多层建筑时为1050mm;高层建筑时为1100mm;有少儿活动场所的不小于1200mm。3.7.6玻璃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的要求。3.7.7落地玻璃门窗、玻璃隔断等根据情况采取警示标志、防撞保护等措施。3.7.8外墙面砖应满足抗拔强度要求。3.7.9住宅的公共出入口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设防坠物雨棚。表3.7.1建筑安全设计要求及措施表建筑类别安全设计要求备注(执行情况)住宅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满足注:1.楼梯的安全措施:(1)楼梯井净宽度:托幼及中、小学校不应>0.2m;住宅不应>0.11m,否则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楼梯栏杆:托幼及中、小学校不应采用易于攀爬的花格或水平栏杆,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0.11m。(3)扇形、弧形楼梯不宜作为疏散楼梯,当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应超过10º,离栏杆扶手250m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2.女儿墙的安全措施:砖砌女儿墙的厚度不应小于0.24m,有抗震要求的无锚固砖砌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0.5m,高度超过0.5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压顶圈梁。高层建筑的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制作。3.栏杆的安全措施:(1)栏杆下部离地0.1m高度内不应留空,高层建筑宜采用实体栏板。(2)住宅及有儿童活动场所的阳台、走廊等栏杆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爬的形式,垂直栏杆构件间的净距不应>0.11m。(3)阳台、走廊栏杆的构造必须坚固安全,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4)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楼梯和台阶的起点及终点处扶手,应水平延伸0.3m以上,当坡道侧面临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置高度≥50mm的安全挡台。4.门窗的安全措施:(1)用于外墙的推拉窗应加设防止窗扇脱落的限位装置。(2)窗台高度<0.9m的外窗必须加设安全防护栏杆。(3)位于阳台、走廊处的窗宜采用推拉窗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防开窗时碰伤人。(4)体育馆内运动员经常出入的门,门扇净高不得低于2.2m。(5)托幼建筑儿童房门,不得采用弹簧门和推拉门,以免挤手碰伤。(6)经常出入的外门宜设雨蓬,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底层入口均应设挑檐或雨蓬、门斗,以防上层落物伤人,并应采取有组织排水。(7)门扇开启时不得跨越变形缝,以免变形时卡住。(8)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门窗,均应向外开启。5.玻璃幕墙的安全措施:(1)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2)靠近玻璃幕墙的首层地面处宜设绿化带,以防止行人靠近。(3)幕墙室内应设安全护栏。6.疏散走道的安全措施:设在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密集场所,其疏散走道和其它主要疏散线路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置包括发光材料在内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7.安全玻璃的使用范围:(1)7层及7层以上的建筑外开窗。(2)面积>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0.5m的落地窗。(3)幕墙。(4)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吊顶、各类玻璃雨蓬。(5)观光电梯及其外围护。(6)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7)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栏板。(8)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9)水族馆和游泳池的观察窗。(10)公共建筑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11)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它部位。3.9对需续建、扩建的工程说明本次报建工程无续建、扩建工程。3.10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说明本次报建工程无幕墙工程。3.11三新技术应用情况说明本项目没有应用三新技术。项目注重环境保护,废水、废气、废渣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建筑防火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场地人流、车流合理组织;本项目统一考虑了安保措施;抗震设防达到国家规范和管理部门的要求。3.12绿色建筑设计说明本项目仅涉及外立面改造工程,不涉及建筑绿色建筑设计。4结构4.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东至杨家坪横街,西至谢家湾正街-兴胜路,南至直港大道,北至万象二支路。用地范围约:90884.23㎡。项目内容主要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两大板块。其中老旧居住楼改造建筑面积124295.08㎡,公共建筑改造2878.16㎡,新建建筑600㎡。景观面积49709㎡。4.1.1各新建单体建筑房屋高度、层数、结构类型详下表楼栋号改造方案结构类型地上层数地下层数建筑高度34#楼保留外墙,内部新建框架207.45m38#楼保留外墙,内部新建框架209.63m40#楼扩建砖混3010.34m42#楼扩建砖混207.20m41#楼新建框架107.20m31#楼新建框架208.10m4.2设计依据4.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2.2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0.40kN/m2(50年一遇基本风压)。(2)基本雪压:本工程不考虑雪荷载。(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2.3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组合结构通用规范》GB55004-202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4.2.4地勘资料:暂无。4.2.5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及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4.2.6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4.3结构设计标准4.3.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4.3.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4.3.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设防类别为:丙类。4.3.4地下室防水等级: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抗渗等级P6。4.3.5本工程无人防。4.3.6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与耐火等级:各栋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4.3.7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基础梁、地下室外墙、水池、屋面构件、±0.000以下其他构件的混凝土环境类别为二(a)类环境,其余构件的混凝土环境类别为一类。4.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4.1永久外加荷载的容重设计使用荷载:恒荷载,构件自重由软件自动计算得出;楼面面层及吊顶附加恒荷载≤2.0kN/m2,屋面建筑面层及吊顶总荷载≤6.0kN/m2。4.4.2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备注1上人屋面2.0/2不上人屋面0.5/3走道2.5/4客厅、卧室2.0/5车库4.0/6楼梯、电梯间3.5/7卫生间2.5/8商业4.0/9发电机房、配电房8/10其它/未列项目见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的荷载4.4.3风荷载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0.40kN/m2进行取值。根据建筑所处环境情况,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3,风振系数为1.0。4.4.4雪荷载本工程无雪荷载。4.4.5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附录第A.0.1条,本工程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4.4.6温度作用无。4.4.7地下室水浮力有关设计参数本工程暂无地勘报告。4.4.8特殊的荷载(作用)工况组合,包括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本工程无特殊荷载。4.5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本工程暂无地勘报告。4.6与相邻建(构)筑物及边坡的关系本工程对相邻建(构)筑物无影响。4.7地基与基础设计4.7.1基础选型说明若基础埋深大于3米则采用桩基础,若基础埋深小于3米则采用独立基础。4.8上部结构设计4.8.1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楼栋号34号楼38号楼40号楼42号楼41号楼31号楼结构类型框架框架砖混砖混框架框架最大结构高度(m)7.459.6310.347.207.208.10楼(屋)盖结构形式说明梁板式梁板式梁板式梁板式梁板式梁板式抗震设防类别丙类丙类丙类丙类丙类丙类结构抗震等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结构嵌固端基顶基顶基顶基顶基顶基顶4.8.2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说明楼梯建入模型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楼梯处短柱箍筋全高加密。4.8.3施工特殊要求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拆除应该在外脚手架搭设完成之后,以及内部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拆除施工前,应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施工中,必须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观察拆除物周边的构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构件开裂或变形过大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有关单位。4.9结构分析4.9.1结构分析模型的选用把梁、柱及支撑等杆件模拟成空间杆单元计算。4.9.2结构分析输入的主要参数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计算振型个数15个地震烈度6度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场地类别Ⅱ类(暂定)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特征周期0.35s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0.5周期折减系数0.70结构阻尼比(%)5.0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是活荷载不利布置考虑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4.9.3计算结果及其合理性判别各楼栋计算分析结构表明,结构周期比、刚重比、位移比、层间位移角、楼层侧向刚度比、竖向构件轴压比、剪重比等各项主要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合理安全。从力学概念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分析判断,认为本工程计算结果合理、有效,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4.10主要结构材料结构用材应优先选用高强、高质、节能、环保的材料,以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主要结构材料及特殊材料包括。4.10.1混凝土构件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4.10.1.1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钢筋混凝土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4.10.1.2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5。4.10.1.3其他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4.10.2钢筋种类、预应力筋钢筋HPB300、HRB400、HRB400E;焊条:E43型用于HPB300级钢筋焊接;E50型用于HRB400级钢筋焊接。不同类型钢材之间焊接随较低强度钢材定焊条。4.10.3砌体结构砌体的种类及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厨房、卫生间底部1.8m范围采用MU10页岩多孔砖,电梯井道采用MU10页岩多孔砖,外墙材料以节能为准,其余内隔墙均采用MU5烧结页岩空心砖。砂浆采用M5~M7.5水泥砂浆。4.10.4节能及绿色建筑的材料要求高耐久性高强度混凝土使用比例满足规范要求;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结构用砂浆采用工厂化预拌砂浆。4.11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本工程未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4.12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4.12.1工程开工前先进行场地整治,处理环境(基坑)边坡等。5建筑电气5.1设计依据5.1.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东至杨家坪横街,西至谢家湾正街-兴胜路,南至直港大道,北至万象二支路。用地范围约:90884.23㎡。项目内容主要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两大板块。其中老旧居住楼改造建筑面积124295.08㎡,公共建筑改造2878.16㎡,新建建筑600㎡。景观面积49709㎡。新建公共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均不大于25L/S。5.1.2建设方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1.市政管网资料。2.政府主管部门的批文。5.1.3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5.1.4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3.《重庆市住宅电气设计标准》DB50/T-147-20124.《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92-2016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8.《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16.《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DBJ50/T-164-2021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9.《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1.《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20102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3.《防火门监控器》GB29364-201224.《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25.《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201126.《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20)27.《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5.2设计范围5.2.1建筑红线内以下建筑电气系统(包括系统设备、器件的选型、安装等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本设计预留设计容量及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条件。1.除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外的室内工作场所正常照明的灯具选型及安装设计。2.电梯等有特殊安装工艺要求的设备控制箱设计、电梯井道照明等设计。3.视频安防监控、入侵周界报警、电子巡更、综合布线、电梯五方通话、设备监控等智能化专项系统。5.2.2电源设计分界电源设计分界点为10kV电源进线柜进线开关,10kV进线电缆属供电部门设计范围,本工程建设红线内,设计预留10kV电力线路至箱式变压器的通道。5.2.3本项目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包括:10/0.4kV变、配、发电系统。380/220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气节能及绿色建筑。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电气消防系统。抗震措施。通信网络、双向数字电视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含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出入控制及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由业主另委托专业单位承担设计。本设计在室外管网设计中考虑上述各系统线路的敷设通道。5.3变、配、发电系统5.3.1电气负荷等级1)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一级负荷无。二级负荷无。三级负荷多层单体消防设备(包括消防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2)非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无。一级负荷无。二级负荷无。三级负荷:本项目非消防负荷。5.3.2各级负荷容量本项目电气设备安装总容量Pn=1725kW(其中980kW为住宅新增电梯预留用电量),其中1)各级消防负荷容量三级负荷:Pn=20kW。2)各级非消防负荷容量三级负荷:Pn=1705kW。5.3.3供电电源1)工作电源本项目拟由就近市政110kV变电站引来1路10kV专线作为市政供电电源,进线容量由供电局确定。2)应急电源本项目消防负荷仅为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电源为灯具后备蓄电池。5.3.4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及型式1)室外箱式变电站2座(1x800千伏安变压器+1x800千伏安变压器,其中一座为住宅新增电梯预留变压器),均设置于劳动二村4栋建筑旁。其中1座供电范围为工程全部新建建筑用电及景观、灯饰等用电,另一座供电范围为住宅新增电梯用电,本次为预留。5.3.5容量本工程负荷用电性质分为商业、办公、景观、光彩用电四大类,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社区活动中心按150W/m2计算,商业(考虑餐饮)按400W/m2计算,景观预留100kW,灯饰预留100kW,其余风机、水泵等按提供的负荷资料计算。10kV侧计算负荷(含远期充电桩预留负荷)。1)电力安装容量:Pe=1725kW。其中:三级负荷1725kW。2)有功计算负荷:Pjs=1197kW。3)无功计算负荷:Qjs=475var(补偿以后)。4)视在计算负荷:Sjs=1288kVA。5)变压器安装容量:Sb=1600kVA(共2x800kVA变压器)。6)无功补偿容量:Qc=423kvar。7)补偿前/后功率因数:COSφ1/COSφ2=0.8/0.95。8)需要系数:kx=0.8。9)变压器负载率:81.7%。5.3.6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1)户外箱式变电站采用微机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实现10kV进线三相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变压器采用微机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变压器高压侧三相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并利用高压侧三相过电流保护作低压侧单相接地保护;变压器设温度保护,温控器高温报警、超温动作负荷开关或高压断路器分励脱扣。5.3.7电能计量1)低压侧按非居用电、商业用电、动力用电、光彩照明、景观用电等分类设计量。商业集中设置(物管计费)低压分户计量电表,分户计量电能表集中设置于竖向电井中。2)根据建设单位实施绿色建筑的需求,按分项计量的要求,在低压开关柜处设置带通讯接口的多功能数显表,对建筑用能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进行分项计量监测、统计、分析。5.3.8功率因素补偿箱式变电站低压侧集中设置补偿电容及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补偿后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各变压器补偿结果见下表变压器编号变压器容量Sn(kVA)补偿前无功功率Qc1(kVar)补偿前低压侧功率因素cosφ补偿无功功率Qc(kVar)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素cosφZB1800395.60.852100.95ZB2800391.70.852100.955.3.9谐波治理1)供电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形式,减小3次及3n次谐波。2)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抑制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3)选用低谐波产品或设备自带滤波器。4)尽量平衡三相负荷。5.4380/220V配电系统5.4.1供电方式商业、办公(物管用房、社区用房等)等三级负荷用电自室外箱式变电站单电源供电,单回路放射式或分区树干式配电。5.4.2配电母线、电缆及导线本项目电缆使用场所分级如下表等级使用场所三级多层商业、社区活动用房1)高压电缆选用YJV2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C级阻燃电力电缆,室外沿电力电缆沟敷设,室内沿封闭槽式防火型电缆桥架敷设。2)非消防设备线路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配电干线选用YJ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C级阻燃电力电缆;室内沿有孔托盘式电缆桥架敷设。配电支线选用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C级阻燃电线,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暗敷,吊顶内穿紧定式钢管或焊接钢管敷设。5.4.3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1)开关、插座暗装,插座选用安全型插座。3)电气竖井等处配电箱、控制箱明装,其余各处暗装。5.4.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电梯采用变频调速;其它电机采用直接启动。5.5照明系统5.5.1照明种类包括工作场所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观照明。正常照明一般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规定的各种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本项目主要场所的平均照度、功率密度限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见下表: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现行值)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目标值)统一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楼梯、走道地面50lx≤2.5W/m2≤2.0W/m2/80商业0.75m水平面300lx≤10W/m2≤9W/m22280办公0.75m水平面300lx≤9W/m2≤8W/m21980公共厕所、舆洗室地面75lx≤3.5W/m2≤3W/m2/805.5.2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1)光源选用一般场所选用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荧光灯选用T5型细管LED灯。光源色温住宅卧室<3300K,其他区域3300K~5300K,显色指数Ra≥80。2)灯具选用门厅、走道、前室有吊顶处选用嵌入式筒灯,无吊顶处选用吸顶灯;楼梯间选用吸顶灯;社区活动用房选用格栅式荧光灯;设备井内采用灯座壁装。开敞式灯具效率不低于75%,透明保护罩灯具效率不低于70%。3)光彩照明选用高效节能灯并就地补偿,功率因数大于0.9。5.5.3应急照明1)本工程按《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设置应急疏散照明。2)本工程包括商业、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相应建筑的下列部位设置疏散照明: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营业厅、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3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3)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疏散走道,不低于1lx。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3lx;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低于5lx;4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低于10lx。4)系统应急启动后,在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小于1.5h加上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主电源断开后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2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小于1.0h加上非火灾状态下主电源断开后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3其他建筑,不小于0.5h加上非火灾状态下主电源断开后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4本工程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主电源断开后,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按10min设计。5灯具自带蓄电池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满足(1)~(3)条规定的持续时间。5.5.4景观照明建筑设立面(光彩)照明,室外设道路照明及庭院照明,光源选择金卤灯或LED灯,景观照明采用光控和时控,设计预留上述照明电源。5.5.5二次装修照明1)需二次装修场所的正常照明的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的型号选择,由业主另行委托装修专项设计,照明设计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规定的各种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2)当房间或场所的室型指数值等于或小于1时,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增加,但增加值不应超过限值的20%。3)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提高或降低一级时,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4)设装饰性灯具场所,可将实际采用的装饰性灯具总功率的50%计入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计算。5.6电气节能及绿色建筑5.6.1电气节能和环保措施5.6.1.1变配电及动力控制1)室外箱式变电站选址接近负荷中心,合理选择电缆截面以减少线路损耗。2)合理设计竖向配电系统,竖向配电干线截面满足经济电流密度校核。3)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室外箱式变电站低压侧设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照明灯具单灯就地补偿,荧光灯等气体放电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4)设计变压器设计长期工作负载率不高于85%,并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以降低三相不平衡引起的线路损耗及变压器损耗;两台变压器设母线联络,以便根据入住率或季节性用电负荷调整变压器运行方式以节能。5)为抑制谐波带来的无功功率损耗,供电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形式,减小3次及3n次谐波,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抑制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6)功率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单独配置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以便监测与计量运行参数。7)电梯曳引机、生活水泵采用变频调速,并采用以速度、压力为参量的控制系统以调速节能,电梯采用并联控制方式。5.6.1.2照明节能1)设计应满足一般照明功率密度值要求。2)办公室≤8W/m2;商业建筑:一般营业厅≤9W/m2、高档营业厅≤14.5W/m2;公共场所:办公≤8W/m2。3)设计采用T5荧光灯、节能灯、金卤灯等高能效的光源,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选用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或其它较高效率的灯具,在不影响使用和美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灯具安装高度。5)办公、物管、居委会等公共区域照明开关不少于2个,灯具按与窗平行方向分组控制。6)室外景观照明采用金卤灯或节能灯光源,并按不同区域分组分时控制。5.6.2电气节能、环保产品设计选用SCB13型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产品,且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规定的2级要求。选用低谐波产品(如:低谐波电子镇流器)或设备自带滤波器(如:变频器选用代滤波装置型)。室内照明光源及灯具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灯具光源:除有功能和装饰上的特殊要求外,照明光源选用T5三基色荧光灯、LED灯、紧凑型荧光灯、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灯具效率:灯具效能及效率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除有功能和装饰上的特殊要求外,在满足眩光限制和照明均匀度条件下,选用效率高的灯具,开敞式灯具的效率不低于75%,透明保护罩不低于70%,栅格式灯具不低于65%。灯具配置节能型电子镇流器,荧光灯单灯功率因素不应小于0.9,其他气体放电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85。显色性对显色性要求不高的场所,车库、走廊、楼梯间、厕所、景观照明采用LED灯具照明;办公等场所采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或T5光源;餐厅、厨房等场所采用暖色调荧光灯和冷色调荧光灯进行混合照明,以提高显色性。5.6.3绿色建筑详见第十章绿建篇电气绿建内容5.7建筑物防雷及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5.7.1防雷分级重庆市年平均雷暴日取38.5d/a,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防雷办要求,经计算,本工程建筑按第三类防雷建筑设置。5.7.2防雷措施5.7.2.1各类建筑防雷采取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各类防雷建筑物均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防雷施工说明详见防雷平面图附注。1)防直击雷防直击雷的接闪器由女儿墙及构架明敷接闪带、屋面暗敷接闪网及利用装饰金属杆组成,接闪带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相互连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钢筋做引下线,引下线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引下线间距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大于25m。2)防闪电电涌电缆进出线在建筑物的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钢管等与共用接地装置相连;为预防雷电电磁脉防雷击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或过电压,在重要设备末端配电箱的母线各相上装设电涌保护器(SPD);有线电视、电信及其他弱电信号引入端设信号型过电压保护装置,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保护等级为D级。3)防闪电感应防闪电感应应将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间距不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交叉处应跨接;室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5.7.2.2各类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1)在建筑物地下室或地面层处,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2)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尚应满足间隔距离的要求。5.7.3景观小品和构筑物的防雷措施小区景观小品和构筑物,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0.5m以上时,可不予屋面防雷装置连接;超过时,应装设接闪器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5.8接地和安全防护5.8.1用电设备的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本项目利用基础钢筋作为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1Ω,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极。5.8.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接地型式。电机、电器,配电及控制设备、装置的金属框架,电缆金属外皮和金属保护导管、接线盒,Ⅰ类灯具的金属外壳等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电气装置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保护接地。5.8.3建筑物采取总等电位联结措施,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电梯导轨、进出建筑物金属管道等与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可靠联结,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兼作等电位联结干线,接地干线及其他金属管道每隔三层与附近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接。5.8.4卫生间等处采取局部等电位联结措施。5.9电气消防详第九章消防篇电气消防内容。5.10、智能化设计本项目新建建筑弱电接口由就近市政道路弱电检修井引来。本项目的用户接入点为各子项的单元弱电井;用户接入点信号源侧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由通信营运商负责后期的设计深化、设备安装及调整;用户接入点用户侧的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家居配线箱等设备由土建设计单位负责深化。5.11抗震设计5.11.1抗震支吊架系统应依据现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进行抗震设计并采用成品支架系统,便于安装。5.11.2抗震支吊架应依据《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进行测试,并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5.11.3地震时应保证正常人流疏散所需的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供电,并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应急广播系统宜预置地震广播模式。5.11.4电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梯和相关机械、控制器的连接、支承应满足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相对位移的要求。b、垂直电梯宜具有地震探测功能,地震时电梯应能够自动就近平层并停运。5.11.5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设计a、应设置震动隔离装置。b、与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c、设备与基础之间、设备与减震装置之间的地脚螺栓应能承受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5.11.6变压器的抗震设计a、安装就位后应焊接牢固,内部线圈应牢固固定在变压器外壳内的支承结构上。b、变压器的支承面宜适当加宽,并设置防止其移动和倾倒的限位器。应对接入和接出的柔性导体留有位移的空间。电气专业材料表/电气部分主要材料///一供配电系统///1室外箱式变电站SCB13-800kVA/10yn1110/0.4/0.23kV台22商业用电电表箱各型台53社区活动室总箱各型台14动力配电箱各型台55商业户内箱各型台196照明配电箱各型台57空调配电箱各型台2810kV电力电缆YJV-8.7/10kV3×95米6009电力电缆YJV-0.6/1kV4×240+1×120mm2米300010电力电缆YJV-0.6/1kV4×185+1×95mm2米45011电力电缆YJV-0.6/1kV4×150+1×70mm2米25012电力电缆YJV-0.6/1kV4×95+1×50mm2米100013电力电缆YJV-0.6/1kV5×16mm2米300014电力电缆YJV-0.6/1kV5×10mm2米50015电力电缆YJV-0.6/1kV5×6mm2米100016电缆桥架200×100米20017阻燃PVC管PC32米30018阻燃PVC管PC25米100019阻燃PVC管PC20米100020钢管SC150米370021钢管SC100米100022钢管SC50米350023钢管SC32米100024钢管SC20米100025塑料电线BV-450/750V10mm2米50026塑料电线BV-450/750V6mm2米500二照明系统///1阻燃塑料电线ZR-BV-1052.5mm2米30002阻燃耐火塑料电线ZN-BV-1052.5mm2米20003吸顶应急灯220V40W+11W三线式,应急时间大于90min盏3004吸顶灯~220V11W盏5005疏散指示灯220V8W三线式,应急时间大于90min盏1006出口指示灯220V8W三线式,应急时间大于90min507各型开关250V10A个1008二,三孔插座250V10A个200三弱电系统(电话、有线电视)///1塑料线槽TE86×40米2002塑料电线管VG20米10003商铺弱电箱/个194电话交接箱100对台55电话电缆HYA22-200×2×0.5米5006电话电缆HYA-30×2×0.5个5007干线放大器/个58分支分配器/个59同轴电缆SYV-75-9米50010同轴电缆SYV-75-7米50011钢管G100米20012塑料软电线RVS-2×1.5mm2米50013同轴电缆SYWV-75-5米500四防雷接地1接地扁钢50×6米10002接地扁钢25x4米10003接地端子板/个204等电位端子箱/个126给水排水6.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东至南北大道,西临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龙湖西城天街),南靠直港大道,北至万象汇。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南片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工程与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共用项目红线,用地范围约:161781.62㎡。本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老旧小区外立面及公共楼道改造提升。2、部分居民楼首层为住改商业态,自发形成了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本次对这条街道进行商业界面及环境提升,带领居民自主更新。3,对居民楼周边的院坝空间进行环境品质提升。4、建筑物夜景灯饰美化设计。5、导标导视设计。民主村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与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南片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工程共用项目红线,用地范围约:161781.62㎡,主要节点包括:01-18为居民楼改造设计(带街区改造)、19-26为居民楼改造设计(首层带商业改造)、27-56为居民楼改造设计(带街区改造)、58-63为居民楼楼梯间改造、建筑外立面不改造、局部无障碍坡道。6.2设计依据6.2.1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6.2.2总图和土建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作业条件图。6.2.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和本工程周围的市政管道资料。6.3设计范围1、本工程室内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2、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3、生化池及气体灭火系统由专业公司二次设计。6.4给水系统6.4.1水源在地块周边市政道路上均有市政给水管网,管径为DN300。6.4.2改造工程与原系统关系1本次外立面改造部分给水系统沿用原给水系统,不做修改。2其它新建公卫给水就近从市政给水管网接入,单独设置水表。6.4.3水压本工程供水水压待下一步复核,供水压力超过0.20MPa处设减压阀。6.4.4水质按生活饮用水水质考虑,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6.4.5用水器具、用水设备选用卫生洁具选择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2011的要求。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可达到二级及以上。6.4.6管材本项目室外给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PE给水管,1.0MPa,热熔连接,埋地敷设部分埋深1.0米左右。室内给水管分户表前和商业部分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采用卡压式连接,执行《钢朔复合压力管》CJ/T183-2008;分户水表后,采用S5系列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6.5热水系统本工程不设置热水系统。6.6循环水系统在本工程不设置循环水系统。6.7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循环水系统在本工程不设置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循环水系统。6.8绿化灌溉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方式浇洒。6.9排水6.9.1改造工程与原系统关系1本次外立面改造工程,户内污废水立管保留原排水设计,不做修改。本次新建工程新增卫生间,新增加排水设计,并新增出户管接至原土建污水检查井(或原排水接口)。2屋面雨水斗、雨水立管及出户管,根据新屋面重新布置设计。原屋面雨水系统管道及管件均拆除。3空调冷凝水立管及空调板地漏均保留原排水设计,不做修改。6.9.2室内(屋面)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订单收购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与销售合同样本
- 无子女离婚法律合同文本
- 正式劳动合同书范本合同
- 家居用品采购及安装合同范本
- 8安全记心上-119的警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10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人事管理合同样本大全
- 6《景阳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保证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几内亚水泥厂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招聘1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1
- 心肺复苏课件
- 2024-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铁块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钢包热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 风力发电厂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 期末提优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