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_第1页
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_第2页
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_第3页
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_第4页
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及声音训练方法研究当下各种专业的、非专业的合唱赛事、活动在促进社会文娱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反哺着合唱事业的发展。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类高校,成为合唱发展的“桥头堡”,高校中的合唱团更是中国合唱事业中的中流砥柱,但其中大多数是由各校音乐专业组成的准专业合唱团,除了少量如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合唱团”外,鲜有知名的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合唱团出现。本文将从中国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发展现状、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声音训练的难点以及如何在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开展声音训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声音训练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一、中国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现状(一)高校非专业合唱团成立难、维持难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有长期设立的合唱团,但这些合唱团主要是由其校内的音乐专业学生(以声乐专业、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生为主)组成,这些团体往往被赋予较高的使命,要代表院校参加各级专业或非专业的合唱比赛,或者担当校内外的演出任务,这些团体在成立初就具备了使命感。这也就意味着合唱所具有的美育属性,不能够被专业学生所组成的准专业合唱团实现,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合唱便于在大学普及和发展,它能凝练较高的集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对人的全面成长意义匪浅。但真正能够长期存在、持续发展,并做出一定成绩的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少之又少。高校非专业合唱团成立数量少、实际活动开展有限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1.学校重视程度不足;2.合唱师资匮乏;3.学生热度减退快。在我国高校中,合唱活动并不少,大多数学校都会在新生入学军训的尾声开展军训合唱活动,由此看来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并不窘迫,至少学生在刚入校时就接受了合唱艺术的训练,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这些合唱团在军训合唱活动结束后迅速解散,其所属的各学院并没有将这些合唱团体保留下来。而合唱师资的缺乏,阻碍了业余合唱团成立与发展,一个有着音乐专业的高校中可能会有许多的声乐、器乐教师,但是合唱教师往往只有一到两个,甚至是没有专业的合唱教师。合唱课程、专业合唱团的排练就已经牢牢地拴住了这些合唱教师,使他们更无暇于参与组建、排演学校的业余合唱团。师资的缺乏使得排练活动没有章法可循,在多次碰壁后,这些合唱团的解散成为必然。业余合唱团的团员参加合唱团往往只是一时兴起,在日常的排练中,枯燥感的来临会迅速磨灭其坚持下去的动力,而非专业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声音训练时,难度较高也是劝退大多数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二)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声音水平较低高校非专业合唱团与社会中其他业余合唱团所共同具有的问题是歌唱方法不合理、声音融合度较差,整体的演唱水平较低,团员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这也使得参与者个体的艺术修养与音乐审美水平等各方面都差异较大,许多合唱团员在初入合唱团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声方法及演唱方法都不够科学。使用歌唱位置较浅的“大白嗓”演唱的团员比比皆是,往往在一首作品演唱后就出现了面红耳赤、嗓音不适的情况。另外一方面的声音问题是合唱团内声音融合度差,在目前及之后的较长时间段内,中小学合唱艺术教育普及程度差,且大多以齐唱、轮唱为演唱形式。与艺术教育普及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缺少早期的合唱声音融合训练和听觉训练。加之在20世纪至21世纪初,国内许多中小学的音乐学习多使用简谱,并在进入中学后多以鉴赏课程为主,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匮乏、基础相对薄弱,对歌曲的学习往往需要口口相传或是听录影带进行学习,严重影响了乐曲学习的准确度,参与者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及他人演唱中音准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多声部合唱作品中,声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更容易出现音准问题甚至是严重到跑调找不到音。所以业余合唱团在专业技能的影响下,演唱水平较差,声音整体水平较低。(三)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缺乏有效管理高校中业余合唱团的发展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多数情况下由学生干部负责管理,指导教师与管理教师脱节严重。很多学校的业余合唱团管理教师不懂合唱甚至不懂音乐,而指导教师则因工作原因缺乏对合唱团的管理,导致合唱团管理混乱,排练效率低下,很难有计划地进行排练。这是业余合唱团排练作品周期长、作品质量低的又一主要原因。二、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声音训练的难点(一)音量不均衡音量不均衡与成员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演唱技巧密切相关。由于缺乏系统的声乐学习和声音训练,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在排练过程当中常常出现音量不均衡、合唱团员音量极端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合唱团员不会使用正确的歌唱方法使其无法利用气息发声,导致声音微弱,不能形成有效发声;另一部分则表现在部分团员以自己嗓门大为“荣”,认为自己的声音大就是为演唱做了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大齐唱”的刻板观念深深地刻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音量不均衡是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声音训练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歌唱气息利用率低人的身体是歌唱艺术的主要“乐器”,人体的呼吸系统与声带、口腔等器官共同使人体构成了一个大号的“吹管乐器”。而管乐在演奏过程中,气息的使用甚至高于对“簧片”的控制。同理,歌唱过程中对气息的有效利用是能否进行良好演唱的重要环节。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学生团员在入团时多数抱有对音乐的喜爱,却缺乏对歌唱的学习,在气息的利用方面往往只能运用较浅的气息进行歌唱,未对肺部进行有效扩张。加之21世纪以来学生们的体质水平下降明显,大多数大学生在入学后缺乏体育锻炼,肺部的扩张能力变弱,影响了歌唱时对气息的运用。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往往采用胸式呼吸,而不是歌唱时使用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缺乏对横膈肌、腹肌以及背部背阔肌、斜方肌的利用,无法最大范围地张开肺部空间,也无法利用以上肌肉将肺部的气息全部送出。(三)咬字吐字不准确歌词的出现使得听众能够直接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咬字清晰、吐字明确是听众理解歌词、感受音乐的重要依据。当下流行歌曲的兴起,受到了青年学生的追捧,但其中一些歌手缺乏歌唱训练或是刻意塑造慵懒的声音状态,其歌声中对歌词尤其是汉语歌词的演唱不够准确,呈现出一种“含糊其词”的状态。合唱艺术追求的是和谐的美感,咬字非常重要,合唱团员如果咬字吐字都是慵懒或模糊的状态则会使每个人在切声归韵时出现时机上的不同,在听觉上营造出一种错位的不良感受。(四)声音融合度差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很多团员在演唱的过程中不能理解合唱是一项高度要求声音的协调和统一的团队活动,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过分关注自己的声音,而忽视了和谐统一的影响效果。歌唱方法的不统一是导致此问题出现的关键,不同的歌唱方法会影响起声、咬字、呼吸等多方面产生不同,更影响了音色的和谐统一,无法有效地使声音产生谐振。很多时候,在听觉上呈现出部分团员演唱音高偏低或是偏高、起拍与收拍时声音的不整齐等问题往往也由此产生。三、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声音训练研究(一)气息训练歌唱当中为了使气息充足,演唱者往往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而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的难点在于体会到身体器官的变化,尤其是横膈肌和背阔肌的运动。人体的胸腔被肋骨、锁骨、肩胛骨等骨骼牢牢地包裹住,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这些骨骼使演唱者的肺部无法在胸腔当中获得有效的扩张,而想要突破它们只能向柔软的横膈肌施压,并逐渐运动至腹腔上部,或是利用斜方肌与背阔肌拉动背部进行扩张。而且高校非专业合唱团学生歌唱技能较差,对呼吸和身体结合的感知较弱,对此,需要进行以下训练:1.腰腹部核心训练此练习旨在提升学生核心区域肌肉力量的稳定性,使肌肉更多地参与到呼气过程中。首先使学生首先坐在凳子上,两手分别触摸在胸肋三角区及下腹部中线区域(丹田),吸气使两处隆起,此时背部与脚部悬空,并使臀部坐于凳子上,发出“si”的声音,控制气息流动。2.跳音练习其次进行跳音练习,通过此练习唤醒学生在歌唱时的胸部、腹部参与呼吸的肌肉群的活力,强调腹部肌肉群对横膈肌上升时的压迫感,并使学生在歌唱时的核心区域力量得到锻炼与巩固。演唱时可用a、ei、i、ou、wu配合辅音s、m、n等进行训练。当跳音训练稳定后可结合靠墙蹲马步的练习,使学生从头部到腰部贴合墙面,蹲下使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背部分别呈90°弯曲,此练习可使学生保证核心区域肌肉力量的稳定,使肌肉更多地参与到呼气过程中。3.循环呼吸训练最后在演唱舒缓的合唱作品或是无伴奏的合唱作品时,为了使声音不“断裂”,需要依赖人声的不间断演唱形成乐句演唱的听觉感受,而这就要求不仅需要交替进行呼吸,还需要尽量减小吸气时气流带来的杂音。呼吸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张开鼻腔,使气息与鼻腔的接触摩擦力变小,这也可以使气息在短时间内吸得更深更多。(二)咬字吐字训练在演唱合唱作品尤其是中国合唱作品时,中国汉字的发音特点决定了咬字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业余合唱团的团员对汉字汉语拼音的学习停留在拼读的基础上,缺乏对咬字归韵的理解。在声音训练时需要演唱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不同的咬字训练。在咬字行腔的过程中,需要演唱者根据旋律的走向、文字的发音进行处理,一般会落在元音或强调的音高上。例如在演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此类的作品时,需要减少元音的演唱时值、快速归韵,以增强力度;而在演唱《黄水谣》等类型的作品时又需要注意咬字行腔的饱满,充分地演唱辅音与元音,减缓归韵速度,尤其是在遇到复韵母如“黄”的“uang”、向的“iang”等音时要将鼻韵母中的“ng”放在最后处归韵并尽量缩短“ng”的行腔过程。(三)音色训练合唱艺术中常追求和谐、统一的音色,而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的团员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对声带等发声器官的控制力是非常弱的,因此需要一些更容易感知的方式进行训练。1.哼鸣训练哼鸣可以使合唱团员在训练时找到集中的歌唱位置并使其稳定。训练时首先应从喉腔与后咽腔的调整上入手。在哼鸣训练时,喉腔与后咽腔应该充分张开。只有气息顺畅地输送至鼻腔,声音才能松弛,共鸣色彩就会柔和饱满。2.“O”“U”母音练习“O”母音与“U”母音在演唱时是最容易感受到气息在口腔内集中流动的两个母音,并且这两个母音也更容易感受到共鸣感及谐振,所以要利用此两个母音进行长音练习,并在不同声部演唱和弦的不同音,以训练声部内的音色统一与声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