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1页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2页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3页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4页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国演义》的故事吗?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他麾下有一位名叫吕蒙的将领,以勇猛和战功闻名,曾协助周瑜、程普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后来又攻下荆州,夺取关羽的地盘,因此深受孙权的器重。但吕蒙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喜欢读书。尽管孙权多次劝他学习,吕蒙总是找借口推脱,认为自己作为武将,读书并无必要。这次,孙权再次劝他学习,结果如何呢?让我们通过《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来一探究竟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如“当涂”“涉猎”“见往事”等,理解文意。(重点)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句式,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3、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孙权的善劝、吕蒙的好学,领悟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难点)4、体会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感受文言文叙事的魅力,培养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难点)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历经四朝,官至宰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离开朝廷多年。其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时19年,取材广泛,编撰严谨,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作品介绍《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叙事短文。《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共16朝1362年的历史。取材广泛,除正史外,还博采野史、谱牒、家传、行状、文集等二百余种资料。其编写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治国理政提供经验教训,对后世史学研究、政治决策等方面有着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各势力之间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勇猛的武将,更需要有智慧和谋略的将领。人物背景:孙权作为东吴的主公,深知人才对于巩固政权和拓展势力的重要性,他自身也喜爱读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吕蒙是孙权手下的将领,虽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文化水平较低,“不习文”。事件背景: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逐渐稳定,孙权占据江东地区,致力于发展东吴的势力。吕蒙因战功被封平北都尉等职,开始独当一面,但孙权认为他需要提升文化素养和军事谋略以更好地担当重任,于是便有了孙权劝学一事。人物档案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生于富庶家庭,自幼喜爱读书,善于结交英豪。他是东吴的重要谋士和将领,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曾向孙权提出“榻上策”,建议立足江东、谋取荆州、北图中原,为东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赤壁之战前,他力主抗曹,并促成孙刘联盟,为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之后也一直主张与刘备保持友好关系。鲁肃还在内政方面颇有建树,推荐贤能,平衡各方势力,发展经济,为东吴的稳定和繁荣贡献显著。人物档案吕蒙字子明,豫州汝南郡富陂县人,早年投身孙策麾下,以兄事周瑜。他性格桀骜不驯,但在用兵方面极具天赋,兵法出其不意,是行军布阵的奇才,曾参与多次战役,屡立战功,如在上缭以数千兵力消耗刘勋的三万大军等。起初吕蒙不喜欢读书,后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勤奋学习,文化水平和军事谋略都得到很大提升,鲁肃赞其“非复吴下阿蒙”,最终成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为东吴政权的稳固和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物档案孙权籍贯吴郡富春县,是孙坚次子,出生于下邳,据传为孙武后代。他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渐与父兄齐名。孙权早年跟随孙策参与内部事务决策,十九岁时接替孙策掌管江东,面对内忧外患,他先稳定局势,消灭叛乱,又广招贤才,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在其统治期间,孙权决策果断,联合刘备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之后,他又多次与曹操、刘备等势力交锋,进一步巩固了东吴的统治,并最终于229年登基称帝,建立吴国。生字生词卿(qīnɡ)涉猎(shèliè)岂(qǐ)孰若(shú)邪(yé)遂(suì)即更刮目相待(gēng)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单独使用,褒奖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古今异义治:古义为“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为“治理”。博士:古义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是学位最高一级。但:古义是“只”,如“但当涉猎”;今义是转折连词。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孤:古义是古时候王侯的自称,相当于“我”;今义是独自,孤独。就:古义是“从事”,文中指“就学”即开始学习;今义表示多种含义,如靠近、到等。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管,主持)但当涉猎(动词,应当,应该)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见往事耳(动词,了解)初读课文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确保发音准确,语义顺畅,并且在适当的位置停顿。注意把握正确的字音和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从前,当初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推辞事务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管着重要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疏通文意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古时候王侯的自称,相当于“我”。粗略地阅读语气词译文:孙权对吕蒙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哪里比得上?语气词于是,就疏通文意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经过议论、谈论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译文: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他与吕蒙进行了讨论,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吕蒙了!”泛指吴地吕蒙的小名疏通文意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读书人另,另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对朋友辈的尊称译文:吕蒙回答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兄长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访了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告别。于是知晓事情翻译小知识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理清思路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四个层次。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起)蒙乃始就学。(承)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转)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合)理清思路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四个层次。点评:本文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孙权劝学的过程。首先,“起”部分设定了故事背景,孙权对吕蒙提出学习的要求;接着,“承”部分描述了吕蒙开始学习的结果,标志着事件的进展;然后,“转”部分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展现了吕蒙学识的显著提升,构成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合”部分以鲁肃与吕蒙结友作为结局,为整个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全文结构清晰,情节连贯,层层递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精读细妍孙权与吕蒙对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孙权与吕蒙的对话核心内容是孙权劝吕蒙学习,强调即使军务繁忙也应抽空读书,以增广见识和智慧。吕蒙最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但最终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对吕蒙的进步感到惊讶,吕蒙则表达了人应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观点。精读细妍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先推托后接受。在对话中,孙权首先指出吕蒙作为掌管事务的人,不可不学习,即使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也以自己为例,说明自己尽管事务繁多,仍然坚持读书,并从中获益良多。最终,吕蒙被孙权的劝说所打动,开始学习。精读细妍课文是如何展示吕蒙学习成果的?课文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学习的效果。鲁肃对吕蒙的才略感到惊讶,认为他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吕蒙自己也提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明他的知识和见识有了显著提升。精读细妍鲁肃在与吕蒙深入交流之后,采取了哪些行动?鲁肃采取了两个举动:一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表示对吕蒙的尊重和对其家庭的敬意;二是与吕蒙结为朋友,这一举动显示了鲁肃对吕蒙才学的赞赏和愿意与他深交的意愿。这两个举动表明了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认可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钦佩。精读细妍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表现,孙权、鲁肃和吕蒙分别展现了哪些性格特征?精读细妍从“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可以看出孙权对部下吕蒙的关心与期望,意识到吕蒙身居要职,需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他以自身为例,劝吕蒙学习,没有当权者的架子,说服力强。关心部下以身作则精读细妍鲁肃与吕蒙论议后,“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并“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体现出他对吕蒙才略的赏识与敬佩,愿与之结友,可见其爱才之心。鲁肃在发现吕蒙的变化后,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与赞赏,直接表达对吕蒙的新认识,展现出其为人的坦诚与豪爽。敬才爱才坦诚豪爽精读细妍吕蒙开始以军中事务多推辞学习,后在孙权劝说下“蒙乃始就学”,最终让鲁肃刮目相看,可见他能听取他人意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且学习成效显著。面对鲁肃的惊叹,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言语中透露出自信与幽默,体现出他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肯定。知错能改,善于学习自信幽默合作探究“不可不学!”这句话传达了怎样的语气?它反映了说话者怎样的心态?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形式,传达了坚决果断的语气,反映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心与厚望,希望吕蒙能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更好地胜任当涂掌事之职。合作探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这句话表现了孙权善解人意的心态。他知晓吕蒙对读书有顾虑,便表明自己并非想让吕蒙钻研经学成为博士,只是希望他广泛涉猎、了解历史,以此打消吕蒙的顾虑,鼓励他去学习。合作探究“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这样说,一是现身说法,以自身比吕蒙更忙却仍坚持读书为例,反驳吕蒙“军中多务”的借口,使其无法推辞;二是强调读书的益处,让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鼓励他去学习。合作探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展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态度和内心感受?它揭示了什么?这句话展现了鲁肃当时惊讶、赞叹的态度和内心感受。它揭示了吕蒙经过学习后才略大有长进,令人刮目相看,也从侧面体现出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透露出吕蒙当时怎样的情绪?这句话透露出吕蒙当时自豪、得意的情绪,既有对自己通过学习取得显著进步的自信,也略带调侃鲁肃对自己变化认识不够及时的意味。合作探究朗读全文,思考:孙权与吕蒙之间的对话和吕蒙与鲁肃之间的对话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请解释原因。孙权与吕蒙对话情感偏严肃,因孙权是君主,意在劝吕蒙学习提升,为国家效力,话语含督促期望。吕蒙与鲁肃对话情感较轻松,他们是同僚,此时吕蒙已学成,对话是展示成果、互相打趣。这由身份、对话目的和人物性格不同所致。合作探究课文在叙述情节时展现了哪些特点?①剪裁精当:全文仅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省略吕蒙学习过程,通过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其学习成果,做到言简意赅。②对比突出:开篇吕蒙以军务繁忙推辞学习,与后文其才略惊人长进形成对比,突出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合作探究课文在叙述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