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0生物的进化一、单选题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下列关于兰花螳螂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天敌对兰花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D.为了应对敌害,兰花螳螂产生了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见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3.(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为六种生物进化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生物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差异。下列关于这六种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A.六种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B.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短尾猿,最远的是七鳃鳗C.六种生物血红蛋白的差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六种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6.(2022·重庆黔江中考真题)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图,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A.③内模拟的是原始海洋B.④内收集到了多种蛋白质C.①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及闪电D.②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7.(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跑得慢的猎豹和跑得慢的羚羊被淘汰B.跑得快的猎豹定向选择了跑得快的羚羊C.猎豹为捕食羚羊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D.猎豹与羚羊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8.(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9.(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为“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据图分析,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10.(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造型取自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而面相又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何?下图是科学家根据DNA分析,显示的四种动物的进化历程。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与小熊猫曾经有着共同的祖先B.大熊猫与熊的亲缘关系比小熊猫更近C.大熊猫是它们之间进化的最高等的物种D.大熊猫与熊的分化比小熊猫与浣熊的分化大约晚1500万年1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凉山州会理市、昭觉县发掘到了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恐龙化石属于遗体化石B.恐龙蛋化石属于遗物化石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是这个时代的霸主12.(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B.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13.(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14.(2021·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图是生物学家记录的某海岛上中地雀鸟喙宽度年平均尺寸的变化曲线。其中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B.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C.中地雀与大地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2005年以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小种子为食15.(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下列对蛾类昆虫及兰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蛾类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B.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C.此种兰花的传粉方式一定是自花传粉D.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1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17.(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8.(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9.(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C.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21.(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2.(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定向变异 D.主动适应23.(2023·吉林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主动选择的结果D.繁衍后代的结果24.(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B.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5.(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26.(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C.进化可能导致新物种产生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27.(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被称为“活化石”,其存在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银杏所属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C.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D.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28.(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D.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自然选择作用29.(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科学以证据为判断尺度,下列证据与推论之间不相符的是()选项证据推论A比较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猿的上肢的解剖结构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研究中华龙鸟化石鸟类可能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C比较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无法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D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A.A B.B C.C D.D30.(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31.(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2.(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种类1890年1900年1910年1920年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深色桦尺蛾65706958130222323440浅色桦尺蛾45146244545030321212870A.1920~1960年,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D.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33.(2021·陕西中考真题)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34.(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滇叶䗛是一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C.过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