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_第1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_第2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_第3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_第4页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以H市A园为例摘要:本研究以H市A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同伴交往问题及其解决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同伴交往在幼儿社会性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存在频繁的攻击、争抢行为,语言表达不当,男孩消极行为比率较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情感管理和冲突解决技能、鼓励积极语言表达、提供多样社交经验和培养社交自信心等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和人格发展,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众多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纷纷揭示了同伴互动对幼儿社会性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强调其作为幼儿个体人格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项由教育部印发的重要文件,明确将幼儿同伴互动列为关注目标之一,将其定位为奠定人格基础的重要途径[2]。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集中关注教育方法、智力开发、物质环境等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际交往和集体环境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幼儿在平日里与同伴进行交往互动的机会和条件相对减少。这种趋势导致了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的技巧和经验积累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表现[3]。同时,社会对于幼儿同伴互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充分认识其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4]。在这一背景下,以H市A幼儿园为例,探究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与问题成为一项迫切而有意义的研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H市A幼儿园作为一个代表,有着类似的幼儿同伴交往情境和问题,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和参考价值。通过深入了解该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行为、方式、性别结构及交往结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捕捉问题所在,为解决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负面现象提供具体而有效的建议。(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本研究为幼儿同伴交往领域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通过深入分析H市A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现状和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同伴互动对幼儿社会性能力和人格发展的影响机制。这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为今后的幼儿发展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还可以为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2.实践意义通过深入研究H市A幼儿园的情况,可以为该园提供具体的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解决方案[5]。这有助于改善园内的教育环境,提升幼儿的社交技能,减少问题性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其次,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类似教育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很多学校和幼儿园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通过分享本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其他机构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同伴交往问题。(三)文献综述当前的研究现状表明,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交往技能的培养方法、社会规则认知与交往能力的关系、家庭环境对交往能力的影响以及角色游戏在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方法。王瑞(2023)在其文章《幼儿同伴交往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中强调,幼儿同伴交往教育应该旨在培养幼儿积极的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交往技能[6]。作者认为,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合作,并能够有效解决冲突。为实现这些目标,研究应当关注交往技能的培养方法,例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俸文娟(2023)的研究《4-6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探讨了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7]。研究发现,幼儿对社会规则的认知程度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社会规则认知能力来促进其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陈冉、徐东和郭芹(2023)在研究中关注了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8]。他们发现,母亲的守门行为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父亲参与教养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这表明,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教养行为也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吴敏(2023)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运用角色扮演改善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方法[9]。研究发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被忽视的幼儿得到了更多的同伴关注,改善了其社交地位。这提示,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情境来帮助幼儿克服同伴交往问题。董家红(2023)在其文献中提出,角色游戏是一个有益的途径,可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10]。作者认为,角色游戏有助于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与同伴交往。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多个方面,包括交往技能的培养方法、社会规则认知与交往能力的关系、家庭环境对交往能力的影响以及角色游戏在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幼儿同伴交往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方法,强调了培养积极交往态度、良好交往技能、社会规则认知、家庭教养行为和角色游戏等因素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国内研究往往受限于地域性,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以H市A园为例的具体情境下,因此本研究以H市A园为例,具体深入研究了该特定幼儿园的情况,以探讨该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深入了解该园幼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本研究将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以解决该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实际情况的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独特之处,有望为解决幼儿同伴交往问题提供更加实际和有效的指导。核心概念幼儿同伴交往是指在学龄前教育阶段,通常是3至6岁的幼儿,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同伴之间发生的各种社交互动和沟通活动。这一概念涵盖了广泛的社交行为和交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言语交流、身体接触、情感表达以及协作活动。笔者认为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本研究中所关注的大班同伴交往主要围绕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时长、交往的性质的展开。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H市A园的四个大班中随机抽取一个大班进行观察。选取该班师生为研究对象,该班共有35名幼儿,其中男孩20名,女孩15名。老师两名,均为女性,学历一名大专,一名本科。研究方法⑴观察法这个班级中35名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和互动情况,同时关注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幼儿的反应,以获得具体的情境信息。⑵访谈法通过对H市A园的4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关于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详细信息。访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获取教育专业人士的专业见解和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幼儿园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在访谈之前制定访谈提纲,在提纲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表现,采取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访谈,本文能够获得教师对于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观点、认知以及他们的教育实践,从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信息。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现状(一)同伴交往的内容表1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主题分布统计交往主题次数占比友好行为协商2318.4%分享1814.4%帮助1512.0%夸赞129.6%道歉86.4%关心安慰2016.0%小计9676.8%不友好行为炫耀54.0%嘲笑32.4%攻击75.6%争抢108.0%独占43.2%小计2923.2%总计125100%根据上表显示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内容方面呈现出积极友好和一定程度的不友好行为。友好行为方面,协商、分享、帮助、夸赞、道歉、关心安慰等积极的交往次数较多,共计96次。这表明在A园大班中,幼儿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合作、分享和关心,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不友好行为方面,炫耀、嘲笑、攻击、争抢、独占等消极的交往次数共计29次,相对较少。尽管数量有限,但仍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以保持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二)同伴交往的方式表2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方式分布统计交往方式次数次数占比语言交往4536.0%动作交往2016.0%语言与动作交往6048.0%总计125100%根据上表显示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方式多样,涵盖了语言交往、动作交往以及语言与动作交往。语言交往方面,幼儿在同伴交往中主要通过言语进行沟通,共计45次。语言交往在同伴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幼儿表达想法、需求和情感。动作交往方面,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姿势和肢体语言来与同伴互动,共计20次。动作交往可以包括肢体接触、手势表达等,这种非语言交流方式也在同伴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语言与动作交往方面,幼儿同时运用语言和动作进行交流,共计60次。这种综合的交往方式可能在一些情境中更为常见,能够更全面地表达幼儿的意图和情感。同伴交往的时长表3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时长统计交往时长次数占比1分钟以内7661%1-3分钟3629%5分钟以上1310%总计125100%根据上表显示有61%的交往持续时间在1分钟以内,29%的交往持续时间在1到3分钟之间,另外,10%的交往时间超过5分钟以上。不同的交往时长反映了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包括短暂的、即时性的互动,也包括更深入、长时间的合作和互动。同伴交往的性质表4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性质分布统计交往性质次数占比积极3629%中性4133%消极4838%总计125100%根据上表显示在交往性质方面,有29%的交往性质为积极,33%的交往性质为中性,38%的交往性质为消极。积极的交往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培养友善、合作和互信的价值观,促进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情感发展。然而,消极的交往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的互动和冲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技能造成负面影响。三、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一)攻击、争抢行为较频繁数据显示最显著的问题是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频繁的攻击和争抢行为。具体来说,在我们的观察中,笔者记录了许多情况,其中包括了一些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11]。案例1:小明与小红之间的争抢行为在一次观察中,小明和小红同时对一个玩具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开始争抢这个玩具,最初是言语上的争夺,随后升级为争抢玩具的行为。小明试图抢夺玩具,而小红则坚决不让步。这一争抢行为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和紧张局势,最终两位幼儿都感到沮丧和不满,互相责怪对方。这个情景反映了争抢行为可能引发的冲突和负面情绪。案例2:小杰的攻击性行为另一次观察中,小杰在一场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了攻击性行为。他扮演的角色与另一个幼儿的角色发生了冲突,随后他突然推搡了对方,并用嘲笑的语言攻击了对方。这一攻击性行为让游戏氛围紧张,其他幼儿也感到不安。小杰的攻击行为不仅影响了游戏的进行,还损害了同伴关系。这种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有的幼儿试图夺取其他幼儿手中的玩具,有的在争抢游戏中采取了过于激烈的竞争方式,甚至有的出现了身体接触和推搡的情况。这些攻击性行为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情境,而是在不同的互动中反复出现。另一个问题是争抢行为。在同伴交往中,笔者观察到一些幼儿之间争抢资源的情况,这包括争抢玩具、座位、材料等。有的幼儿在争抢中表现出过于强烈的竞争意识,甚至忽略了其他同伴的感受。这种争抢行为有时会导致冲突和紧张局势,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和谐。需要指出的是,攻击和争抢行为并不仅仅是单独出现的问题,它们常常伴随着其他问题,如言语冲突、情感失控等。这种情况在同伴交往中引发了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及时干预和解决,以确保幼儿能够在一个和谐、安全的交往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二)语言表述方式不恰当数据显示部分幼儿在互动方式中的语言表述方式存在不恰当的情况。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同伴交往中,一些幼儿的语言表述方式不符合积极、尊重和友好的准则。具体表现为他们使用的言辞可能过于强硬、冲突或者带有攻击性。这种语言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伤害他人的感情[12]。案例3:小明的嘲讽言辞在一次玩具分享的情境中,小明和小杰都对同一个玩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小明不满意地说:“你怎么这么笨,都不会玩这个。”这种嘲讽的言辞让小杰感到受伤,他回应道:“你才笨呢!”随后,两位幼儿之间的对话升级为争吵,导致了紧张的气氛和争抢行为。案例4:小红的命令式语气在一次合作游戏中,小红提议与小明一起完成一个任务。然而,她的表达方式却显得命令性:“你应该这样做,跟着我。”这种语气让小明感到不悦,他回应道:“我不想听你的,我自己来。”这种命令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合作变得困难,幼儿之间的互动变得紧张,影响了游戏的进行。有的幼儿在争夺玩具时会使用嘲讽的言辞来贬低其他幼儿,有时则会用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不满。在协商和合作时,一些幼儿可能会使用命令式的语气,而不是采取更加合作的方式。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交往过程中产生紧张氛围,影响了合作的效果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三)交往时间短暂数据显示,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交往时间普遍较短暂。大多数的同伴交往只能持续1分钟以内,占总交往次数的61%。只有少数交往能够持续1到3分钟,占29%,而只有极少数的交往时间能够超过5分钟,占10%。这表明幼儿之间的互动通常是短暂的、即时性的,缺乏深度的合作和互动。案例5:小王的友好提议在一个绘画活动中,小王主动邀请小丽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画。他们开始合作,但仅仅过了不到一分钟,小王就被其他幼儿的游戏吸引,离开了绘画区域,结束了与小丽的合作。小丽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她原本期待着与小王一起完成一幅美丽的画作,但交往时间过于短暂,未能实现合作的愿望。案例6:小李的游戏互动在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中,小李扮演了一个勇敢的超级英雄,而小张扮演了坏蛋反派角色。他们开始一场战斗,但仅仅过了两分钟,小李宣布战斗结束,并离开了游戏场景,寻找其他游戏。小张感到有些困惑,因为她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游戏互动,但交往时间的短暂限制了游戏的发展。短暂的交往时间限制了幼儿在互动中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和友谊的机会。社交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时间和互动的深度,而仅限于短暂交往的情况限制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四)消极交往性质的比例较高数据显示,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消极交往性质的比例相对较高。有38%的同伴交往性质被归类为消极,这意味着在这些互动中存在冲突、不满或不愉快的情况。首先,高比例的消极交往可能导致幼儿之间的不愉快情绪,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感健康。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积极的互动来建立积极的情感和自我价值感。其次,消极交往可能导致社交冲突和紧张关系的增加。案例7:小林的不满情绪在一个共同玩具的场景中,小林与小美同时想要玩具车,但只有一个可用。小美抢先拿到了玩具车,引发了小林的不满情绪。小林表现出明显的不满,开始责怪小美:“你不应该拿走它!”接着,他试图夺取玩具车,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抢。这种消极交往性质的争抢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加剧了紧张气氛。案例8:小张的冲突互动在一个绘画活动中,小张和小刘被分配到同一个绘画小组。然而,由于不同的创意和意见,他们的合作很快变成了冲突。小张开始用尖锐的语气批评小刘的绘画想法,而小刘也反击了。这种冲突性的交往导致了争吵和不愉快的情绪,使绘画活动失去了乐趣。这种冲突可能会对幼儿的友谊和同伴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孤立或排斥。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社交技能的发展,还可能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幼儿园资源不足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中,攻击和争抢行为较频繁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幼儿园资源的有限性。在大班幼儿中,通常存在有限的玩具、材料和空间供幼儿分享和使用。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幼儿感到竞争压力,导致了争抢和攻击行为的出现。教师A:“我们幼儿园的玩具数量有限,而孩子们对这些玩具的兴趣非常高。每当有新的玩具出现,就会引发争抢和冲突。”教师B:“资源的有限性是一个挑战。有时候,孩子们会争抢同一个玩具,因为他们都想尽快玩到它。这种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一些幼儿采取激烈的争抢行为。”另外,教师A和教师B也强调了资源分配和管理的挑战。教师A:“我们尽力平衡资源的分配,但有时候孩子们对某个特定的玩具情有独钟,这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教师B补充:“我们也试图教导幼儿分享和轮流使用资源的重要性,但这需要时间来培养。”资源的不足原因使得幼儿在满足自己兴趣和需求方面面临竞争,而资源的争抢往往引发了攻击性行为,另外教师在资源管理和教育幼儿分享方面存在挑战。孩子们可能因为渴望获取特定的玩具或参与某项活动而变得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使用言语或身体行为来争夺资源(二)幼儿语言表达不恰当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中,语言表述方式不恰当的问题与幼儿模仿和学习行为密切相关。幼儿通常会从家庭、社交环境和媒体中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他们在这些环境中接触到了冲突性、攻击性的沟通方式,就会模仿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教师C:“我们注意到一些幼儿在与同伴互动时使用了不适当的言辞,这是因为他们在家庭或其他环境中接触到了冲突性和攻击性的沟通方式。幼儿非常容易模仿他们周围的成年人或其他孩子,因此他们可能会把这些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带到幼儿园。”教师D:“家庭和社交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目睹家人之间的冲突或争吵,或者在媒体上看到冲突性沟通的例子,他们会误解这种方式是合适的,然后在幼儿园中尝试使用。”幼儿是天生的观察者和学习者,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和沟通。然而,当幼儿在模仿过程中接触到不适当或冲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时,就可能在同伴交往中复制这些方式,导致不适当的言辞和冲突。(三)幼儿交往时间短暂交往时间短暂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幼儿的兴趣转移速度较快。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往往会迅速切换兴趣点,从一个活动或互动转移到另一个,导致交往时间较短。就这一问题笔者对教师A和教师B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E:“我们观察到,许多幼儿在参与各种活动和互动时,经常会迅速改变他们的兴趣点。他们可能在一刹那对某个活动充满热情,但很快就对其他活动或游戏产生兴趣。这种快速的兴趣转移可能导致同伴交往时间的短暂。”教师B:“幼儿通常是好奇心旺盛的,他们希望尝试不同的事物和活动。这种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它也使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当幼儿突然对其他活动感兴趣时,他们可能会中断当前的互动,尽管这可能会导致交往时间的突然结束。”幼儿天生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世界。然而,这种好奇心也意味着他们的兴趣转移速度较快,很难在一个活动或互动中保持连续的投入。这对于建立深层次的同伴关系和友谊来说可能构成挑战,因为交往时间通常被幼儿的兴趣转移所限制。(四)幼儿情感管理不成熟消极交往性质的比例较高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幼儿情感管理不成熟。幼儿在情感管理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可能难以有效地处理情感和冲突,导致消极交往性质的增加。就这一问题笔者对教师A和教师B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B:“幼儿通常在情感管理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可能难以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感,更难以有效地表达这些情感。这导致了在同伴交往中出现情感冲突和不愉快。”教师C:“此外,许多幼儿还没有学会适当地处理自己的情感。他们可能会因为失落、不满或沮丧而表现出攻击性或消极的行为,而不是采用更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教师A:“在幼儿园环境中,我们鼓励幼儿学会表达情感,但这需要时间。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处理情感冲突。”访谈揭示了消极交往性质的比例较高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幼儿情感管理不成熟。即幼儿尚未完全掌握如何准确地表达和处理情感。情感管理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成熟的过程,幼儿需要在支持性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指导和机会,以帮助他们逐渐发展出更健康、积极的情感处理方式。提升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建议增加资源和分享教育为了提升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质量,特别是解决攻击和争抢行为的问题,增加资源和分享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中,攻击和争抢行为的频繁出现与幼儿园资源的有限性密切相关。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幼儿的交往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和情感上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和幼儿园管理层可以努力增加各种玩具、材料和游戏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攻击和争抢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当每个幼儿都争相获取同一种或同一组资源时,紧张局势就会产生。因此,通过引入更多不同种类的资源,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降低竞争压力。例如,可以引入不同形状、颜色和功能的玩具,以满足不同兴趣和需求。其次,教育幼儿分享是至关重要的。分享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可以通过积极的教育和实践来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幼儿分享资源。例如,当一个幼儿愿意分享玩具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慷慨和合作精神。此外,分享活动和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可以模仿分享的行为,并逐渐将其纳入他们的社交技能中。最后,制定资源使用规则也是必要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资源使用的规则和轮流制度可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使用资源。这可以通过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来实现,例如,在玩具区域设立一个轮流使用的时间表。幼儿可以依据这个时间表来决定谁可以使用特定的玩具。这有助于减少争抢行为的发生,因为每个幼儿都知道他们将有机会使用资源,而不必依赖于竞争。(二)促进积极的语言表达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中,语言表述方式不恰当问题的原因是幼儿模仿和学习行为不当。幼儿在模仿过程中接触到不适当或冲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时,就可能在同伴交往中复制这些方式,导致不适当的言辞和冲突。为了促进大班幼儿的积极语言表达,模仿积极语言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可以成为积极语言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示范给幼儿看。他们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如“你做得很好!”、“谢谢你的帮助!”、“你的观点很重要!”等来表达对幼儿的积极评价。这样的示范有助于幼儿理解何为积极语言,并鼓励他们模仿这种表达方式。当幼儿听到积极语言时,他们更有可能在与同伴互动时使用这些表达,从而建立积极的交往关系。(三)增加交往时间在H市A园的大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中,交往时间短暂问题的原因是幼儿的兴趣转移速度较快。首先,为了增加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时间,定期轮换兴趣点是一项重要的策略。教师可以定期更换和调整游戏和活动,以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常常会迅速转移,因此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玩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次,当教师定期引入新的活动时,幼儿会感到新奇和兴奋,这有助于延长他们的同伴交往时间。另外,轮换兴趣点还可以防止幼儿陷入单一的兴趣点中,从而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最后,创设深度活动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长时间参与和合作的深度活动,例如团队建设项目、绘画大作、集体游戏等。这些活动要求幼儿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共同参与,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深层次的同伴关系。例如,一个团队建设项目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时间来完成,这样幼儿们就必须互相合作和沟通,以达成共同的目标。这种深度活动不仅延长了同伴交往的时间,还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协作和友谊。(四)加强情感管理教育为了促进大班幼儿的积极同伴交往,情感管理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情感管理教育旨在帮助幼儿认知、理解和有效地处理情感,从而解决幼儿情感管理不成熟和消极交往性质的比例较高的问题。这一教育可以通过情感认知、自我调节技能和冲突解决来实现。首先,情感认知是情感管理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认知和理解不同情感,鼓励他们识别和表达情感,同时强调情感的正常性。这包括教育幼儿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例如快乐、愤怒、失落等。通过绘画、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将情感与词汇相匹配,并理解不同情感对行为和互动的影响。情感认知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其次,自我调节技能是情感管理的关键。教导幼儿一些自我调节技能,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分享感受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感和冲突。当幼儿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时,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情感的表达方式,避免采取冲动或攻击性的行为。例如,当一个幼儿感到愤怒或沮丧时,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来冷静下来,然后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这些自我调节技能有助于减少情感爆发和冲突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情感智慧。最后,冲突解决是促进积极同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授幼儿基本的冲突解决技巧,如倾听、分享、合作和寻找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和消极交往性质。幼儿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这些技巧也教导幼儿如何在冲突发生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攻击性或敌对的行为。冲突解决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六、结论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同伴互动是幼儿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幼儿园资源有限性、幼儿模仿和学习行为不当、幼儿的兴趣转移速度较快、幼儿情感管理不成熟等,导致H市A园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在H市A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主要问题。部分幼儿存在攻击、争抢行为较频繁,语言表述方式不当,消极行为的比率较高,仍有部分幼儿在交往中被拒绝。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对他们的情感发展、自尊心以及合作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途径和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和解决途径的提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发展,为其整体人格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本研究也对幼儿园教育实践和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同伴交往,促进其全面成长。参考文献[1]王瑞.幼儿同伴交往教育的目标与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3):114-120.[2]俸文娟.4-6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3]陈冉,徐东,郭芹.母亲守门行为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中介效应[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6):63-71.[4]吴敏.运用角色扮演改善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3.[5]董家红.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J].山西教育(幼教),2023(05):64-65.[6]王红静.提升多动行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3(14):108-110.[7]邓娟.合作游戏改善中班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行动研究[D].成都大学,2023.[8]魏雪.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D].成都大学,2023.[9]李艳杰.基于交往类主题绘本活动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3.[10]李丹.共情陪伴课程对幼儿同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