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皿部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_第1页
从《说文解字》皿部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_第2页
从《说文解字》皿部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_第3页
从《说文解字》皿部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_第4页
从《说文解字》皿部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说文解字》皿部字看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目录TOC\o"1-4"\h\u6969一、《说文解字》皿部字概述 摘要:古人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饮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文化,饮食文化在文化观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汉字具有表述密集信息的能力,而古文字的表意性更强,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我国现存最古老而成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是我们探索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本文立足于《说文解字》中的皿部字,通过对皿部字的字形字义、考古器物、用法等分析皿部字中所蕴含的中国饮食文化。关键词:《说文解字》;饮食器具;皿部字;字形;饮食文化引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生理需要,饮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饮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我国古代先民对饮食之重视可反映饮食文化在文化观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尚书》中提出治国之八政,其中“食”这个要素位于八政之首REF_Ref31205\r\h[1],凸显了其重要地位;《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REF_Ref20544\r\h[2];以及《史记》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REF_Ref31766\r\h[3]”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以食为天”。“食”对我们的重要性从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说明了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文解字》是由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在其对字形字义的分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老文化。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文献不计其数,《说文》540部,其中较大的部首往往形成一个紧凑的意义集群,反映出一个独特的主题文化,如“示”部与祭祀文化、“女”部与婚俗文化、“玉”部与玉文化、“鬼”部与神鬼文化等等。因此它也成为我们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汤可敬先生在其《说文解字今释·前言》中写道:“《说文》还为我们研究东汉以前的古代社会,提供了思想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情况、科学情况和民情风俗方面的宝贵资料。从这个角度来说,《说文》是以前东汉的百科全书。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出版.1997.8-9”饮食文化是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饮食器物是饮食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说文》中收录了134个饮食器具,该部分词所代表的饮食器具作为物质载体展示了东汉以前的造型艺术、工艺制作的特色,又是当时民俗习惯、社会功能、社会等级等文化的具体表现。徐梅娟.《〈说文〉饮食器具类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3.1《说文》所收集的器具类词汇,揭示了东汉以前饮食文化的独特面貌,提供了文字资料的另一种珍贵表达。通过研究这些词汇,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东汉以前的饮食文化,感受古人渊博的智慧与独特的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出版.1997.8-9徐梅娟.《〈说文〉饮食器具类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3.1一、《说文解字》皿部字概述(一)《说文解字》皿部字的分类及分布器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饮食文化方面展现了深厚的底蕴,对于菜肴,我国先民追求色香味俱佳,同时,对于食具、炊具等器皿的选择也极为讲究,注重其材质、工艺与设计的精细与独特。从陶鬲瓦盆到精美瓷器,饮食器具的演变发展是人类饮食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它不仅映照出人们饮食种类的日益丰富、食品质量的显著提升,更深刻揭示了饮食风尚的变迁与演进。同时,这些变化也标志着饮食文化生活的日益文明与进步,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画卷。《说文》:“器,皿也。REF_Ref6869\r\h[7]”段玉裁注:“器乃凡器之统称。REF_Ref6895\r\h[8]”《说文》中收录了26个皿部字,重文3个,其中皿部字有18个属于器皿类的字,本文将这26个皿部字按食器(皿、盂、盌盧、盨、㿾、盦、盋)、其他盛物器具(盄、䀇、䀊、盥、、齍、盪、䀁、盎、盆、盉)和其他皿部字(盛、益、盈、盡、盅、昷、醯)进行分类分析,探索其所反映的饮食文化。《说文》中所记载的词解释了其本义,但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说文》中的器物类词也有了很大的演变。如“豆”,本义指盛肉的食器,《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REF_Ref11453\r\h[15]”后借为表示豆类的农作物,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豆的词义从盛物器演变成农作物后,便一直沿用至今,豆指豆类农作物成为现如今人们默认的词义。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某些词的本义逐渐消失,只存在古汉语中,引申义或假借义成为其基本义;某些词本义仍旧沿用至今且引申义也被广泛使用;其所涉及的范围太广,故本文主要聚焦《说文》中解释出的本义并参考相关文献来探究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二、《说文解字》皿部字与饮食文化(一)食器在古代,钟鸣鼎食是专属贵族的奢华排场。在这些庄重而神圣的场合中,食器不仅是贵族们享用美食的器具,更是他们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婚冠宴享等重要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礼仪重器,每一件食器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同规格、不同质量、不同数量的食器更彰显着不同的贵族等级。《左传》载:“器以藏礼。REF_Ref7071\r\h[11]”杨伯峻先生注:“制定各种器物,以示尊卑贵贱,体现当时之礼。”因此食器不仅仅是饮食所用的器物,更体现了礼制,故食器也称礼器。《说文》中皿部字食器类词有8个,分别是皿、盂、盌、盧、盨、㿾、盦、盋。1.皿图SEQ图\*ARABIC1宁皿“皿,饭食之用器也。”皿,象形字,象器皿形,与豆同意,本义指器皿。《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REF_Ref7071\r\h[11]”杜预注:“皿,器也。”皿通常指盘盂碗盏一类饮食器具的总称,人们常在祭祀中使用各类器皿,如《孟子·滕文公下》载:“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REF_Ref11453\r\h[12]”赵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按段注:“皿,赵注‘皿所以覆器者’,此谓皿急幎之假借,似非孟意。REF_Ref6895\r\h[8]”认为“覆器”并非孟子想要表达的本意。从字形上看,“皿”的古文字形像或有耳或无耳的盛器。王筠《释例》称此字:“上口圆,下底平,中以像腹。”从字形的发展看,上部口沿外展,下部像底座。殷商时期,“皿”字在器物口沿线外斜垂两条短画,短画是突出显示器物口沿外翻。西周时期,表示器身的弧线变作趋于低平的浅弧。直至战国时代,已经低平的浅弧线两端又反其势向下弯折,由此完全失去了器身特点。而《说文》中的小篆写法是战国后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器身形弧线下的两条短画脱离弧线。后又经秦汉渐变,两端下折线与底部横线相接。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392.盂盂,形声字。从皿,于声。《字源》:“春秋时期,‘盂’字有增繁及变化形式,如在声符‘于’顶部增‘’形,如变下形上声为上形下声。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39”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39图SEQ图\*ARABIC2伯盂“盂,饭器也。”从出土文物看,“盂”是一种敞圆口、深腹、圈足、大型的器皿。我国早在商代就用青铜制成盂,由于盂较大,常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于盂中。饭食蒸熟后,先盛到盂中,随后再分配到簋之类的食器里,盂在此充当过渡型的盛饭器REF_Ref31645\r\h[9]。《急就篇》颜师古注:“杅,盛饭之器也。”段注:“饮器也。饮大徐及篇、韵、急就篇注作饭。误。”关于“盂”的用途,除充当饭器外,文献记载其可作水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REF_Ref11744\r\h[17]”此处盂为盛水器,盂也兼可盛水。盂字在文献中有时或作“圩”或“杅”。《仪礼·既夕礼》曰:“两敦、两杅、盘匜。”郑玄注:“杅,盛汤浆。”汉人所谓的“汤”即指热水,所以盛汤之功用可归于盛水之用。小徐本《说文解字》及《后汉书注》《太平御览》皆作:“饮器也。”《礼记·玉藻》:“出杅”,郑玄注:“杅,浴器也。”西周逋孟腹内底铸铭文曰:“用乍(作)文且(祖)己公僔(尊)盂。”《字源》认为此处“盂”的词义扩大,泛指壶、匜、鉴、盆和鼎等器具。此外,先秦文献习见“盘盂”连言,如《墨子·兼爱下》:“琢于盘盂。”《战国策·赵策》:“三分赵国,壤地著之盘盂。”盘盂连言表明连名之器用途的相近。高晓燕:“或是因为其铸造耗资较大,且用途优势不明显,所以出土数量少……汉后形制变化,器形多小而浅腹,质地也多有不同,已经从食器中消失,成为一般器皿,如水盂之类。”高晓燕.《由〈说文〉初探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郑州大学.2007.30-31综上所述,大徐本《说文解字》认为盂是饭器,但从文献中可见,盂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功用不是盛饭而是盛水。3.盌盌,形声字。《说文》:“盌,小盂也。从皿,宛声。”是一种敞口且深的小型盛食器,形似现今的碗。图SEQ图\*ARABIC3绳纹红陶圈足碗《急就篇》颜师古注:“盌,似盂而深长。”《方言》载:“无足椀谓之盂。”有异体字“㼝”“椀”“碗”,即《广雅·释器》所述:“椀,盂也。”又《玉篇·木部》:“椀,小盂也。”盌不仅可以作为盛饭用食的器具,同样也可作为饮酒之器。《三国志·甘宁传》:“孙权特赐米酒众肴,宁先以银盌酌酒,自饮兩盌。REF_Ref14272\r\h[14]”同盂一样,在实际生活中盌和盂等器物的用处并不是唯一的,不仅可以盛饭食,也可用于盛水、盛酒等。从用途上来看,碗的种类繁多。有用于盛菜的菜碗,有用于装饭的饭碗,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碗类。到了唐代,随着饮食文化的繁荣与进步,碗的用途进一步拓展,出现了专门用于盛酒的酒碗和品茶的茶碗。由于用途的不同,碗的样式也相应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饮食需求和文化习惯。《北齐书·卢叔武传》中卢叔武留饭魏收,用木碗盛菜:“良久,食至,但有粟飧、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世说新语·德行》曰:“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盌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噉之。”此处五盌盘指五碗或五盘菜,盌盘连言表用途之相近。图SEQ图\*ARABIC4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在唐代之前,碗主要以漆木和陶瓷材质为主,而金银制成的碗则较为罕见。然而,到了唐代,金银碗的制作逐渐增多,并且多出自官方之手。这些金银碗的使用者多为皇室贵族或显赫权贵,主要在上流社会中流传。碗的形制变化也颇多,从汉代简约的陶碗到唐代纹饰华美的金银碗。碗的用途也逐渐扩大,《\t"/item/%E5%94%90%E9%B8%B3%E9%B8%AF%E8%8E%B2%E7%93%A3%E7%BA%B9%E9%87%91%E7%A2%97/_blank"唐摭言》卷十五记唐文宗赐酒王源中,酒椀置于两盘中,“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鉴于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应当将唐代的鸳鸯莲瓣纹金碗视为一种饮酒之器。4.盧盧,形声字,《说文》:“盧,饭器也。从皿声。”《字源》:“‘盧’与其声符‘’本是一字异体,‘’字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至西周晚期,始见增从‘皿’的‘盧’字。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0”甲骨文“盧”字取像于商周的一种“双层鼎”,有陶制或青铜制,下面有放置燃料的炉膛或者炉盘,用来加热食物,类似现代的“火锅”。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0《说文》中将“盧”解释为柳条编制的盛饭用具,《说文解字注》:“盧,饭器也。凵部曰:凵盧,饭器,以柳为之。”但大多数学者都更倾向于认为“盧”应指火炉,而非作为盛饭器具。《正字通·皿部》:“盧,盛火器。或作炉、鑪。”在《殷商青铜铭文研究》一书中,认为“许书之释为饭器者”的解读,是基于假借之义的阐释。郭沫若先生进一步提出,将“饭器”之义视作假借义更为妥当,并指出:“盧,余谓此乃古炭之鑪也。鑪字其后起者也。”因此,段注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存在误解偏差。《说文》中“盧”应该是用于燃炭烧火之器,本义应为火炉。金文盧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皿,原来象炉子的象形发生了变化,小篆从金文演变而来,盧最初像炉形,它的本义指火炉。随着字形的演变,盧的本义已失。此外,由于火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被烟熏黑,因此“火炉”一词逐渐引申出了黑色的含义,《尚书·文侯之命》:“卢弓一,盧(卢)矢百。”孔传:“盧(卢),黑也。”春秋王子婴次炉(见图4)内壁有铭文7字:“王子婴次之燎炉。”该器指燎炭取暖的火炉,即今之火盆。这种引申义不仅可以泛指具有黑色特点的事物,还可以具体指代那些明显带有黑色特征的物体。如黑色犬称“盧(卢)”,后作“獹”;一种黑色水鸟称“盧鷀(卢鹚)”,后作“鸕鷀(鸬鹚)”;黑色瞳仁称“盧”,后作“矑”。在文化和语言中,这种由实际使用情景到抽象含义的演化,丰富了词汇的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图SEQ图\*ARABIC5春秋王子婴次炉5.盨“盨,负载器也。从皿,須声。”西周中晚期以从皿为主流,但并非一成不变,呈现出颇为纷繁的增繁变异形式,有的字形在皿的基础上又从金、从来、从升或斗。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1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1图SEQ图\*ARABIC6杜伯盨盨指的是盛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盛食器。用青铜制成的盨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期,从出土的青铜文物可知,其形制与簋相近,由圈足簋发展而来,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盨是根据此类器物铭文中自名而定其称的。其形制近于簋。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5-138”与簋用途相同,可作为礼器,其器身和盖常铸铭文以记录事件。杜伯盨盖和器同铭:“杜伯作宝盨,其享孝于皇神祖考,好朋友。用寿,介永命,其万年永宝用。”但盨的地位不及簋。盨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盖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35-138《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所收录西周时期的盨所铸铭文记录的基本是作盨的原因,如伯多父盨,盖器同铭,各铸十字,记伯多父铸造行旅用具。图SEQ图\*ARABIC7伯多父盨仲彤盨,盖器同铭,各铸十二字,记仲彤自作旅用盨。鲁伯愈盨,盖器同铭,各铸铭文六行三十六字,记载鲁伯愈为其父母作盨,以祈求多福、长寿。图SEQ图\*ARABIC8鲁伯愈盨6.㿾“㿾,器也。从皿宁声。”盛物的器物,用途、形制不明。曾丽在《〈说文解字·皿部〉与中国古代文化》将其归类为食器。遂此处也归为食器。7.盦“盦,覆盖也。从皿,酓声。”本义为覆盖,但在早期文献中并未见此义例。《本草纲目·草部·续断》:“闪朒骨节,用接骨草叶捣烂盦之,立效。”《字源》中认为此可视为用“覆盖”本义,也引申为掩埋。盦是盛食器皿,宋代的《考古图》收有周伯盏馈盦。《说文》:“馈,饷也。”本义是赠送粮食或饭食,馈盦从字面意思来看是送粮食或饭食的器皿。盦亦作盛水器具,《宣和博古图》收有周交虬盦,是周代铸造的一种盛水的青铜器。《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卷二十描述其:“周交虬盦,纯缘,外著以交虬。两耳作连环,所以便于提携,以圈为足,而器之中纯素,略无文彩。”展现了周代工艺之卓越与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图SEQ图\*ARABIC9周伯盏馈盦图SEQ图\*ARABIC10周交虬盦8.盋“盋,食器也,盂属。”同“钵”,一种用陶瓷、硬石或金属制成的敞口的,与盆类似而略小的器皿。《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颜师古注:“盂,食器也,若盋而大,今之所谓盋盂也。”唐人以盋为钵,《通雅·器用九》:“盋盂,钵也……即今之钵盂也。唐人以钵为盋。”后引申为佛教僧人的食具。钵在中国有据可查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7000年,图11的彩陶钵属仰韶文化早期。图SEQ图\*ARABIC11三角圆点纹圜底彩陶钵钵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后历经各代,均有其使用之迹。自汉晋时期佛教东传至中土,钵更是成为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钵最重要的功能演化就是成为佛教中的佛钵。钵盂为僧人化缘时所持盛水或食物的器具,图12这件钵盂于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由纯金打造,内壁刻四只迦陵频伽(佛教中一种半人半鸟的神话形象),是唐代錾刻金银器中的精品。图SEQ图\*ARABIC12迦陵频加纹小金钵盂北宋高承《事物纪原·什物纪原·钵》载:“本天竺国器也,故语谓之钵多罗汉,云应量器,省略彼土言故名钵。西国有佛钵是也。宋庐江王以铜钵饷祖珍。则是晋、宋之间,始为中夏用也。”可见,六朝时期,佛僧所用之钵广为流行。进入唐代,铜质与青瓷钵多见于世,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而在五代与宋代,青白瓷钵更是风靡一时。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各代漆钵的遗存中,遗存完好者罕见其踪。有名的高僧使用漆钵,因为较轻便,所以漆钵成为僧人的崇高身份的象征。相对而言,普通僧人惯常使用性价比高的木钵以满足日常所需。佛教传统中,高僧在圆寂之际,往往会将自己珍藏的袈裟与钵器传给真正得其真传的弟子,这一庄重而神圣的举动,便是所谓的“衣钵相传”。这种传统,它不仅象征着佛教法脉的绵延不绝,更是高僧对弟子深厚信任与期望的寄托。图13漆钵上书“三升”印证其可量食,使用者可以视食欲或食量来摄取食物。图SEQ图\*ARABIC13“三升”款漆钵现如今我们吃饭所使用的食器多由陶瓷或不锈钢制作而成,而在古代却有许多形质不同的食器,各种规格、材质不同的食器又划分了人的身份。在商周时期,因为青铜器的产能非常低,因此主要是供王公贵族使用,如“鼎”有“别上下,明贵贱”的说法,而平民百姓多用陶器。在古代,饭煮熟后,人们往往会借助小巧的盛饭工具,从大型的盛食容器或炊具中取出适量米饭,以便飨食。在这个过程中,诸如皿、盂、盌、盧等器皿扮演着现代餐桌上“碗”的角色,方便人们盛取和食用饭食。这些古老的盛饭器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古代食器也并不局限于单一的作用,如盂、盌等饭器也可用作盛酒水。直到现在食器不再细分,同一器物也有不同用法,但种类由繁入简。由此可见我国饮食文化的变迁。以上8个皿部字在《说文》中的本义都解释为盛物的饭器或食器,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的食器文化丰富且细致。在我国,食器又分有陶器、青铜器以及用金、银、玉、石等不同的材料所制作成的食器,从这些不同材料的饮食器具中我们发现器物中又藏着各种不同的礼仪。(二)其他盛物器具除上述8个为食器的皿部字外,还有盄、䀇、䀊、盥、、齍、盪、䀁、盎、盆、盉11个盛物器具。其中包括炊具(䀇、䀊)、茶器(盄)、涤器(盥、、盪)、盛水器(䀁、盎、盆)、盛酒器(盉)、祭器(齍)。1.茶器(1)盄铫子,有嘴带柄的小锅,指的是煮开水、熬煮东西时用的器具。《说文·皿部》:“盄,器也。从皿弔声。”朱骏声通训:“今蘇俗煎茶器曰吊子,即此盄字。”《说文》:“铫,温器也。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巫彭,《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这里的“盄”即“熬煮”之义。图SEQ图\*ARABIC14绿釉茶铫敞口设置,方便倾倒液体,槽口流的设计使得液体流出更加顺畅。横柄的设计使得操作更加便捷,同时柄部中空有孔,方便插入木把手,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能有效防止烫伤,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而内壁施绿釉,不仅增添了美感,还增强了其耐用性。图SEQ图\*ARABIC15唐素面金铫这件素面金铫是用金片捶打而成,槽口、柄与器身浑为一体,是用一整片金片锤成。金铫内壁与外壁有明显的捶打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它的制作过程。从内壁残留的痕迹来看,它曾被长期地使用过。金铫的内底底部记:“旧泾用十七两,暖药。”题记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这件金铫的使用者名字叫做“泾”;金铫的重量是十七两,金铫的用途是用来使药保持温热及熬制汤药的。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习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说。虽不能尽信,但从此可知茶在最初并非作为日常饮品被大众所饮用,而是被视作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药材。茶因其独特的利尿、祛痰、消食和提神等效果,被古人们用作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手段。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茶在历史上的原始用途,也为我们理解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REF_Ref16037\r\h[16]”隋朝时人们发现茶清香扑鼻,才把它作为饮料,隋朝人民全面普遍饮茶,基本初步形成了我国的饮茶文化。陆羽在《茶经》中所创造、记载的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末、育华、分茶、饮茶、洁器。仅煎茶就有9个步骤,可见我国茶文化中所反映的文化及礼仪。李睿:“(品茗赋诗)它是文人士大夫们的一种雅趣,是综合品味、赏景、清谈、修性、抒情等多种审美功能的文化活动,唐宋以来极为盛行。一般情况是文人聚集于名泉胜地,坐饮于亭台楼阁之中,见四周湖光山色,荡人心胸,于是按韵吟诗,以助雅兴。李睿.《中国茶酒文化初探》.教育学文摘.2019.(14)”陆羽所倡导的茶文化精神,至今仍在影响我国茗饮文化的发展,他《茶经》里提倡饮茶时对茶品、水品的选择,煎茶时对火候的掌握,以及注意茶礼、茶仪,前后注意洁器,至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李睿.《中国茶酒文化初探》.教育学文摘.2019.(14)2.炊具(1)䀇䀇,形声字,用来烹饪的器具,可蒸煮食物。从字形发展来看,初文与我们现在所见的“䀇”字区别非常大。初文从匚,“䀇”字在西周乃至春秋时代义符“匚”的象形特点还很鲜明。义符或反向朝左开口,全字由此渐讹作“胡”,但非一字。西周晚期就出现了从皿、从金,古声的异体字。至春秋,从金省作从“全”,小篆易作从“缶”,即《说文·皿部》中所言:“䀇,器也。从皿从缶,古声。”①䀇本义指古代一种礼器,祭祀、宴享时用以盛稻粱,先秦典籍写作“胡”或“瑚”。《左传·哀公十一年》:“仲尼曰:‘胡䀇之事,则尝学之矣。’”此处胡䀇译为“礼乐”,与本义合。值得一提的是,《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中的簠在文献中也称“胡”或“瑚”,《说文新证》:“匡类的字已往都释为簠,但是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微伯兴簠出土,唐兰据其器形及自名,指出這種器形才是《説文》的“簠”,它的器形是圆的;而匡类是方的,它应该就是瑚。”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14-415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14-415图SEQ图\*ARABIC16微伯兴簠高明《䀇簠考辨》根据伯公父䀇自名认为䀇就是《说文》中的“䀇”,其他的匡类字也都应该成为䀇。西周伯公父䀇:“白(伯)大(太)师小子白(伯)公父乍(作)䀇(簠)。”后逐渐演变成烹饪用具,指长方形、似锅、侈口,器身陡直且深的器具,一般是用沙土来烧制而成,也有铁制的。图SEQ图\*ARABIC17伯公父䀇(2)䀊䀊,一种温器,汤罐。《说文·皿部》:“䀊,器也。”《广韵》:“温器也。”《类篇》:“钨錥也。”钨錥,俗称汤罐。《太平御览》引晋杜预《奏事》:“釜、瓮、铫、槃、钨錥,皆民间之急用也。”《说文》皿部字的炊具仅有䀇、䀊两个字,且不为人熟知。但我国的烹饪方式和炊具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原始社会的先民茹毛饮血之时,只顾饱腹,是无所谓饮食烹饪的,在火得到使用以后,燔、炮、烤之法则是烹饪食物的最初方式。《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太平御览》引《古史考》云:“始有燔炙,人裹肉烧之,曰炮,故食取名焉。及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于烧石之上而食,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REF_Ref16217\r\h[17]其后,人们又掌握了石烹的炊食方法,即《古史考》中的“释米加于烧石之上而食。”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产生并得到普遍使用,此后各式各样的炊具和烹饪方式便应运而生了。3.祭器 (1)齍齍,古通“粢”,稷,谷物,《周礼·春官·世妇》:“帅六宫之人共齍盛。”齍盛,即“粢盛”,是指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左传·桓公六年》:“粢盛丰备。”毛曰:“器实曰齍。在器曰盛。”《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廩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何休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汉书·文帝纪》:“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说文》:“黍稷在器以祀者。”《周礼·天官·九嫔》“凡祭祀,赞玉齍。”郑玄注:“玉齍,玉敦,受黍稷器。”从出土文物看,敦多为青铜器,玉因为难得和稀有,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在古代是代表身份的象征,可见此处玉齍的稀有和使用者尊贵的身份。图SEQ图\*ARABIC18玉敦图SEQ图\*ARABIC19镶嵌龙纹敦“齍”和“盛”都表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等祭品,《周礼·天官·甸师》:“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以共齍盛。”郑玄注:“齍盛,祭祀所用穀也。粢,稷也。”贾公彦疏:“六穀曰粢,在器曰盛。”按《周礼》一书所载,或兼言“齍盛”,或单言“齍”,或单言“盛”,皆言祭祀之事。祭祀,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一项庄重而神圣的信仰活动,深深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脉络之中。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人对天地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周婷婷:“远古人类的宗教思想,认为自然界有主宰自然的神灵,他主宰着一切,如风雨雷电、植物的生长,甚至战事的成败,都由这位神灵主宰。当人类有事求去神灵时,则祭祀自己的祖先,认为祖先与神灵是同在的,况且祖先与祭祀者有血统关系,祭为生死凡有血统系者,灵的一种团契,故求年求雨告战事等等于祖先也周婷婷.《〈说文解字〉祭祀类古文字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3.33。周婷婷.《〈说文解字〉祭祀类古文字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3.33祭祀活动离不开祭器和祭品。《礼记》:“祭器未成,不造燕器。”展示出祭器的重要性。祭器和食器的联系是紧密的,如簋,商代时人们就用青铜铸造了簋,用以盛煮熟的黍、稷,是当时人们吃饭时所使用的食器,到后来青铜器的地位慢慢上升,西周时期出现“九簋八鼎”的祭祀规格。到春秋中晚期,簋作为食器已不甚流行,渐渐演变成祭祀重要的祭器之一。从此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先民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器物的发展变化。4.盛水器(1)䀁一种小型盛水瓦器。《说文·皿部》:“䀁,小瓯也。瓯,小盆也。”《广韵》:“䀁,抒水器也。”瓯本义指盆盂类瓦器,《新唐书·卓行传·阳城》:“日炊米二斛,魚一大鬵,置瓯杓道上,人共食之。”也指杯或盅,《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既坐,饮酒数瓯。”又如:茶瓯。辛弃疾《\t"/item/%E8%8C%B6%E7%93%AF/_blank"定风波·暮春漫兴》:“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t"/item/%E8%8C%B6%E7%93%AF/_blank"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t"/item/%E8%8C%B6%E7%93%AF/_blank"香篆小帘栊。”茶瓯是最典型的唐代茶具之一,也称之茶杯、茶碗。图SEQ图\*ARABIC20白釉碗图SEQ图\*ARABIC21青釉玉璧底碗(2)盎形声字,用来盛水的器具,《说文》:“盎,盆也。从皿,央声。”腹大口小,用于盛物和洗物,多为陶器。《\t"/item/%E7%9B%8E/_blank"尔雅·释器》:“盎谓之缶。”《疏》:“瓦器也。可以节乐,可以盛水,盛酒。”盆与盎是同一种东西在不同地区的名称《扬子·方言》:“自关而西,盎或谓之盆。”,这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互为转注。(3)盆形声字,《说文》:“盆,盎也。从皿,分声。”《广韵》:“瓦器。”“盆”字从春秋时代到秦汉没有结构变化。本义是一种盛物或洗物的器具,口宽底小,形状多为圆形,比盘深,有或无盖,可以盛食、水、血、用于祭祀。如《仪礼·士丧》:“新盆、盘、瓶、废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阶下。”郑玄注:“盆以盛水。”《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郑玄注:“盆所以盛血。”此外也用于日常生活。春秋樊君夔盆:“樊君夔用其吉金(良铜)自乍(作)宝盆。”在饮食生活中,盆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单独作为储存具或盛物器使用,如樊君盆为盛食器。盆有时或用于盛酒,如《晋书·阮咸传》载:“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以相娱乐。”《注》:“盛酒瓦器,秦人鼓之以节歌也。”但这种情况属于特例,并不常见。盆的形状也各有不同,《中国青铜器综论》:“春秋自青铜器中自名为盆者,其器形有二类,一类为敛口,口沿平折或斜张,方唇,束颈,折肩,肩较宽(见图22)……自名为盆者第二类,器身扁宽,敛口,平沿短而外侈……如息子行食盆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16-31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16-317图SEQ图\*ARABIC22曾大保盆《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所收录的作盛食器的盆形制相近,通体呈圆形,隆盖,敞口,折肩,平底。如黄太子伯克盆、樊君盆、鄎子行盆等。春秋前期盛食器,隆盖,似覆钵形,斜宽唇,束颈,折肩,腹下敛,平底内凹。盖器同铭,记黄国太子伯克作馈盆。图SEQ图\*ARABIC23黄太子伯克盆春秋中期盛食器,隆盖,敞口,折肩,腹下敛,平底。盖顶有圆形把手。盖器同铭,记樊君用精良青铜自作宝盆。图SEQ图\*ARABIC24樊君盆春秋后期盛食器,隆盖,敛口,平底,鼓腹,平底,盖顶有圆形把手。器内底有铭文,记鄎子行自作飤盆。图SEQ图\*ARABIC25鄎子行盆上述三类器物在《说文》中都表示盛水器,但一些文献和出土文物又表明了它们不仅只能用于盛水。除前文所述外,还如《古乐府·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此处盎为装米的器物,米罐。此处的盎就成为储存粮食的储物器。《礼记·食货志》:“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REF_Ref20544\r\h[23]”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盛饭以祀灶神。此处的盆就成为简陋状态下的一种祭器。说明了器具的用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人们当下需要可以不断变化的。5.盛酒器(1)盉盉,最初是象形加禾声,加声符的目的可能是避免与“皿”的象形混淆。其象形部分前有高出的流形,后有偏低的把手,但渐渐变得前后平齐,流形不显,在与原把手相对的另一侧也增加了半弧,前后呈对称之势。到两个半弧变成斜垂的短画之后,盉形就完全混同于皿形了。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1-442古代的盛酒器,形似壶,腹大且深,敛口有盖,多为三足,一般由青铜制成。《说文·皿部》:“盉,调味也,从皿禾声。”段玉裁注:“调味必于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盉者,因其可以盉羹而名之盉也。”据此可知,盉不单可以盛酒,也可作为调和酒与水的调和之器。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REF_Ref17125\r\h[19]”王国维之说结合盉的用途解释了盉之义与器物形制,多被学者采用。《中国青铜器综论》结合墓葬出土成组的青铜礼器的组合关系和出土情况对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墓中盉多与盘配套使用,已可确证此种情况下的盉属于盥洗器,作用相当于晚出的匜……至于盉是否有酒器功能,目前尚难确证。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95-306”由此可知,“盉”可以一器多用,用途区分并不十分严格。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95-306盉在各时代形制有所区别,商代盉多数是款足(空心足),这种款足的设计具有稳定性,展现了当时工匠的巧思与技艺。周代盉就是款足折口,而多四足盉,这种变化使得盉在外观上更加稳重,同时也适应了当时人们的使用习惯。春秋战国时期,盉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发展。圆腹、有提梁的盉开始出现,这种设计不仅使盉更加美观,还增加了其实用性。同时,这一时期的盉在纹饰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如提梁鸟头流三足式、方体圈足式等,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工艺水平的提升。商代早期盉的基本器形是管状流加长且有些向前倾斜,盉中又以斜管流,顶有鸡心状口,后侧有大鋬,下有三宽袋足者,富有特色。图SEQ图\*ARABIC26商前期兽面纹盉商代晚期盉的形制多样,盉通体似壶,椭长卵形体,上有提梁和盖,下有三足或圈足,三足较短。小口,深腹,腹上部有长斜流。绦绳形提梁,提梁或有纹饰。有盖,有链与盖上纽相连,结构精巧。图SEQ图\*ARABIC27商后期马永盉图SEQ图\*ARABIC28商后期雷纹盉西周时期承袭商代旧制,也有些变化。小口变侈口,方唇,直颈,折肩。前有流后有鋬不变。鼓腹略有分裆,下有四柱足立。变菌状纽为半环形纽。盖侧有一系套铸一链。图SEQ图\*ARABIC29西周前期太保盉西周中期分裆盉的形体变低,一般有三足分裆,四足分裆和四足平裆的椭方盉。方口,短束颈,扁圆腹,器盖多样,盖上有半环形纽,有活链可连盖与鋬。图SEQ图\*ARABIC30西周中期公盉图SEQ图\*ARABIC31西周中期卫盉图SEQ图\*ARABIC32西周中期凫盉西周晚期盉腹多作扁圆形,状如悬鼓,下具四扁足,凤饰其盖,顾龙形鋬,流管的口部微曲。这种盉外观新颖、装饰性强。图SEQ图\*ARABIC33西周后期逨盉春秋至战国大都是新形制,提梁形制盉增多,有小口广肩提梁盉、短颈广肩式、短颈宽肩式、平口鬲式等。图SEQ图\*ARABIC34春秋前期兽面纹盉图SEQ图\*ARABIC35春秋中期黄夫人盉图SEQ图\*ARABIC36春秋后期蟠虺纹盉中国是酒的王国,酒,这一独特的文化媒介,在人类社交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时至今日,酒文化已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以及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产生着深远影响。我国古代人们用酒来祭天、祭祖,周代时“酒礼”与“酒德”成为主流风气,要求酒的主要用途只能是祭祀,于是诞生出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礼成为当时最严格的礼节,《礼记·礼器》中的“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周代还有“酒仪文化”,其体现出尊老敬老的文化,《礼记·乡饮酒义》:“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并且酒也是人们举行庆祝和祈祷等礼仪时的必备饮品,《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黄亦锡:“(周王朝)饮酒之礼体现尊长养老孝悌等观念,这种血亲血缘关系相当稳定,其目的和基点在于安定国家。黄亦锡.《酒、酒器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酒文化研究》.厦门大学.2008.122”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虽然《说文》皿部字中仅有盉一个盛酒器,但从其多由青铜器制成也可以看出酒在我国先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文》中还有其他许多的盛酒器,如:“尊”“爵”黄亦锡.《酒、酒器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酒文化研究》.厦门大学.2008.1226.涤器(1)盥会意字,在春秋已行用,后世小篆、隶、楷都同于春秋时字形结构。①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3-444我国古代专用洗手的器皿,盘状,有两耳,或有足或无足。《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说文》:“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用水在水盆上冲洗双手之意。《左传》:“奉匜沃盥。”沃盥时一般组合使用盘匜,匜为舀水器具,状似瓢,用匜从上往下浇水清洗手或脸,流下的脏水落于盘中。《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孙诒让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盘承其弃水也。”①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43-444商周时期,祭祀、宴享、婚礼、葬礼等场合要行沃盥之礼。俞水生:“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②俞水生.《古代盥洗礼仪漫谈》.寻根.2014,(4):21-23”行沃盥礼不仅是一种清洁方式,也象征着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礼记·内则》:“进盥,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早上鸡鸣时,人们会起床用咸水进行洗手和漱口,象征着净化、祈求吉祥。春秋金文常见“盥盂”“盥盘”“盥壶”“盥匜”等词组,引申为洗浴。《南史·谢裕传》:“述尽心视\t"/item/%E7%9B%A5/_blank"汤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盥栉,梳洗整容。②俞水生.《古代盥洗礼仪漫谈》.寻根.2014,(4):21-23图SEQ图\*ARABIC37曾侯乙盘匜盪一种涤器,《说文·皿部》:“盪,涤器也。从皿汤声。”段注:“涤器也。水部曰。涤、洒也。洒、涤也。此字从皿。故训涤器。”从字形发展来看,从皿的“盪”字常借用从艸的“蕩”字书写。后把“盪”作为“蕩”的异体字淘汰,后又简化作“荡”。荡,本义指水摇动、激荡,引申为动荡、摇动、摆动。《庄子·庚桑楚》:“此四六着不荡,胸中则正。”进而引申为洗涤、荡涤,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习若自然,卒难洗荡。”又由荡涤引申为军事意义上的扫荡,《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西荡河源,东澹海漘。”盛水以洗刷头发的器皿。《说文》:“,械器也。”段注:“拭器也。”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对于用来洗涤的器具分工明确,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及礼仪。从此可以看出我国先民对于器物划分细致,单是皿部字就有许多不同用途的器物,从而体现出器皿中所蕴藏的各种文化,如茶文化、祭祀文化、酒文化等。这些器物形状、材质、规格都各不相同,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对生活用品的要求、生活水平的进步和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三)其他皿部字其余皿部字盛、益、盈、盡、盅、昷、醯。这7个字虽不是器物但大多数是描述了器皿所盛之物的状态,如:“盛”表盛放;“盈”表充满等。虽不是器皿,但也和器皿有着密切的联系,侧面反映出我国先民对于饮食器具的重视和多姿多彩的古代的工业文化。1.盛形声字,今见最早的“盛”字出自西周,声符作“戊”,是“成”省声,东周也有如此省声的。春秋时代,也有把声符省成“戈”的。未省的声符“成”是在“戊”形内加一短横,或加一带圆点或圆圈的竖笔。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39-440本义是盛装、容纳。西周史免䀇:“史免作旅匡(䀇类盛器),从王征形,用成稻粱。”《说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从皿成声。”《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此处的“粢”和“盛”都为谷物,黍稷为粢,在器为盛,所以“盛”也特指盛装在祭器中的谷物。由本义还引申为众多、丰盛,《\t"/item/%E7%9B%9B/_blank"后汉书·荀彧传》:“绍甲兵甚盛,议者咸怀惶惧。”又由此引申为兴旺、强大、茂盛,都读作shèng。《\t"/item/%E7%9B%9B/_blank"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439-4402.益会意字,初文像皿中有水,会水满外溢之意,是“溢”之古字。“益”在商代形象特点鲜明,皿形内有小点,显示水满欲溢之势。周代皿形变得低浅,三个水滴形也有所变化。战国末期“皿”上变作横写的“水”,与商代初文之意切合。秦汉时期横写的“水”趋于平直。本义是水满漫出,引申为江河水道涨水。《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引申为丰饶、富足、增益,《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吕氏春秋·贵当》:“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由增益义又引申出更加、逐渐,《\t"/item/%E7%9B%8A/_blank"礼记·坊记》:“故乱益亡。”3.盈结构未详,从皿,皿上之形不明。《说文》中将其归类为会意字,《说文·皿部》:“盈,满器也。从皿、夃。”徐铉注:“夃,益多之义也。古者以买物多得为夃,故从夃。”本义是盛满,充满。《论衡·论死》:“以囊橐盈粟米。”满是由于装的东西过了,多了,由此也引申为有余、富裕。如《樊惠渠歌》:“泯泯我人,既富且盈。”由满、充满之义又引申而有丰满、饱满之义,如《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李善注:“丰盈,肥满也。”由丰满、饱满之义引申而特指月亮的圆满。如《礼记·礼运》:“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4.盡会意字,初文像人手持一毛刷擦拭器皿内壁之形,表示饮食已经尽而涤拭之,以此表示终尽之意。在商代时会意特点鲜明。战国时期毛刷形下部已有变异,原来左右斜垂的倒毛形或变作几道斜画,或讹作“火”形。《说文·皿部》:“盡,器中空也。”本义是器中空无,《管子·乘马》:“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引申为终尽、竭尽。又由终尽义引申出死亡,《史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5.盅形声字,器皿空虚。《说文·皿部》:“器虚也。从皿中声。”段注:“引申为虚落。今之墟字也。又引申为空虚。”《老子·道德经》:“道盅而用之。”《注》:“\t"/item/%E7%9B%85/_blank"通作冲。”今义指没有把的小杯子,如“茶盅”“酒盅”。也作量词,计算液体的单位,如“一盅好酒”。6.昷形声字,从皿囚声,本义不明。《说文·皿部》:“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说。”用器皿装食物给囚犯吃,是为“仁”,但此为昷字声符混同于“囚”字的误解。但段玉裁注:“凡云温和、温柔、温暖者,皆当做此字,温行而昷废矣。”《说文新证》:“〈说文〉释为‘仁’,当为温热之假借。”7.醯会意字,本义指用酒、用粥制成的醋。《说文》:“醯,酸也。作醯以鬻以酒。从鬻、酒并省,从皿。皿,器也。”可见醯是由米粥和酒酿成的,故从二者形省。从皿,表示酿醋的器皿罋。引申为用于保存蔬菜、水果、鱼蛋、牡蛎的净醋或加香料的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