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 专题01 古代亚非、欧洲文明(考点串讲)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 专题01 古代亚非、欧洲文明(考点串讲)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 专题01 古代亚非、欧洲文明(考点串讲)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 专题01 古代亚非、欧洲文明(考点串讲)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 专题01 古代亚非、欧洲文明(考点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罗马灭亡(476年)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十月革命(1917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存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遭遇挫折并调整,社会主义诞生,并存世界史分期世界古代史概况总体特征: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展现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多元面貌。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发展趋势:文明的起源与交融。两条主线:上古区域文明、中古亚欧文明。两大文明类型: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与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九个文明国家: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两种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和平交往(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复习导览】观点:文明具有多样性。【唯物史观】和平交流是世界文明交往的主流,应大力提倡各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学习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专题01古代亚非文明、欧洲文明目录01知识架构:建体系02时空定位:晓时序03考点串讲:夯根基04主题整合:找规律05真题精选:塑能力知识架构:建体系壹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1)政治: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2)经济:农业发达,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3)文化:多元绽放,辉煌灿烂,影响深远(1)政治:古希腊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古罗马建立完整的罗马法系统(2)经济:农业得到发展,海外贸易发达(3)文化:成就辉煌,影响深远,东西方文化开始碰撞交汇大概念:多元文化,辉煌共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初步统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中国世界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7年4世纪末公元476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25年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希腊出现城邦佛教创立罗马共和国建立伯里克利改革亚历山大开始东征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夏朝建立秦朝建立东汉建立时空定位:晓时序中外联系:1、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在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2、陆上丝绸之路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罗马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贰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任务一:古代亚非文明(多元文化)第1课

古代埃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

古代印度多元性共容性课时关系梳理知识体系梳理古代印度文明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原始农业发展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雅利安人入侵前3100年左右前1500年古埃及初步统一前24C初步统一两河流域前6C佛教创立考点串讲:夯根基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神奇的北纬30°北纬30度附近,气温温和,大河附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定居以及发展农业Q1:何为文明?古代亚非文明的典型代表有哪些?这些文明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阶级国家城市文字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都位于亚洲、非洲都发源大河流域考点串讲:夯根基叁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国王称“法老”经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考点1、古埃及文明①发展历程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考点串讲:夯根基叁

天文学

医学

古埃及太阳历古埃及木乃伊古埃及依据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季四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为365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这一发明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罗马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这种历法。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②文明成就考点串讲:夯根基叁②文明成就

文字

建筑

因其外形像图画,被称为象形文字。虽然文字外形像图画,实际大都早已失去象形功能,古埃及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象形文字胡夫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考点串讲:夯根基叁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古埃及象形文字在19世纪被释读,为古埃及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主要以国王和贵族为对象,人物表情庄重、严肃。——部编版九下教科书第1课相关史事材料研读史料实证Q2、阅读材料思考: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古埃及的许多科学文化成就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2、古巴比伦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小国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发源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①发展历程考点串讲:夯根基叁Q3、汉谟拉比缘何能够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对外对内《汉谟拉比法典》考点串讲:夯根基叁《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汉谟拉比太阳神君权神授思想象征权利与正义的权杖汉谟拉比复原像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意义:②文明成就考点串讲:夯根基叁《汉谟拉比法典》内容(3)活跃的商品经济: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1)严格的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第一九五条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汉谟拉比法典》(2)发达的奴隶制度:①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第二三七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汉谟拉比法典》②文明成就01030402②文明成就空中花园楔形文字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阴历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60进制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3、古印度文明约前23世纪—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文明公元前24世纪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约前324年—前187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文明鼎盛,印度基本实现统一约公元前187年后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文明衰落①发展历程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发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考点串讲:夯根基叁种姓制度佛教世代相袭不同等级禁止通婚等级森严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亦即“佛陀”。(2)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3)传播: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丝绸之路(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②文明成就中亚中国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锡兰朝鲜日本越南东南亚佛教传播路线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佛教与中国玄奘取经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西天:古印度经:佛经古印度是佛教起源地知识延伸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任务二: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时关系梳理影响文化成就文化成就知识体系梳理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城邦时代—斯巴达、雅典古典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西方文明的源头罗马罗马帝国继承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前8C前5世纪中后期希腊城邦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前27罗马帝国建立4C末罗马帝国分裂考点串讲:夯根基叁罗马希腊希腊罗马——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的继承者Q4:古代欧洲文明的典型代表有哪些?这些文明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都根源于希腊。——英国诗人雪莱环海、多岛屿、多山,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国家的统一;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海洋文明发源地: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考点串讲:夯根基叁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古代希腊示意图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雅典特点:①小国寡民;②城邦居民分为公民、非公民(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二者界限分明社会结构: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为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考点4-1、希腊城邦希腊文明历程高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时间措施伯里克利改革内容影响“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伯里克利)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①扩大了公民的权利:除十将军的职位外,雅典各级官职(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经由抽签的方式向所有公民开放②轮番而治: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前能。④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津贴制度。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实质评价积极性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是古代希腊乃至世界的光辉典范,对罗马城邦的共和体制、近代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1)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政治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2)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容易成为野心家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暴民政治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4-2、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公元前6世纪,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建立了民主政体雅典城邦居民类型分布示意图Q5、根据下面图表,说说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是什么?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史料实证考点串讲:夯根基叁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背景过程结果影响积极消极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崛起,成为军事强国,趁机入侵。统一希腊--横扫中东—埃及—荡平波斯帝国—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帝国建立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范围:地跨欧、亚、非三洲①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②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考点4-3、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先后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埃及,后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他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自然环境兴起位于地中海中部,海岸线长,山地众多,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利于畜牧业和农业发展自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考点5-1、罗马城邦罗马城邦发源地罗马城的象征考点串讲:夯根基叁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国示意图政治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

保民官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否决主持日常政务平民选出否决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质:奴隶主贵族政治考点5-2、罗马共和国征服与扩张:衰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后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①政治上:考点串讲:夯根基叁②法律上:名称: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

这部法典就其阶级实质来说,是为了保护贵族奴隶主利益的。……但是法律已经编制成明确的条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刘家和《世界上古史》作用: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第八表三、斩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九表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十一表一、禁止贫民和贵族通婚。

第三表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根据图文归纳《十二铜表法》的的实质。考点5-2、罗马共和国地位: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维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建立时间人物标志扩张概况版图衰亡原因分裂灭亡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都城,东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时期,历代帝王继续东征西讨,疆域不断扩大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①奴隶制危机,内部危机严重②奢靡之风盛行,国家财政负担加重③日耳曼人的不断入侵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5-3、罗马帝国考点串讲:夯根基叁罗马城邦时期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建立BC50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BC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时期征服意大利半岛BC3世纪初成为地中海地区霸主BC2世纪初斯巴达克起义BC73年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BC27年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2世纪罗马帝国分裂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Q6、根据古罗马发展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罗马帝国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开启了欧亚非大陆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与文化双向交流。例如,产生于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2世纪后,罗马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希腊建筑建筑艺术代表罗马建筑建筑艺术代表罗马大竞技场(斗兽场或角斗场)帕特农神庙遗址万神庙①主要体现在神庙②建筑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柱式各有不同。帕特农神庙遗址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大竞技场(斗兽场或角斗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等。①:建筑艺术考点6、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仔细观察四幅图片,根据建筑风格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并结合史实,指出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以上问题探究,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第一类:图1、图3;联系:鉴真东渡日本后,模仿唐朝建筑风格﹐主持建成唐招提寺。第二类:图2、图4;联系:罗马帝国的扩张,传播了罗马文明,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受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认识: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两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考点串讲:夯根基叁神话特点文学代表雕塑代表作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因荷马史诗而得名。因此把之一时期的希腊称作"荷马时代"。宙斯像《掷铁饼者》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每4年举行一次。神与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所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①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杰作之一②:希腊神话、文学和雕塑反映了古希腊崇尚人体美,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体育古代的体育活动

角度拓展(1)(史料实证)左侧内容反映了体育文化的那些特点?【答案】特点: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民族性等。跨学科学习考点串讲:夯根基叁

角度拓展(2)(历史解释)根据左侧展示的古代体育活动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答案】观点:体育运动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论述: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更关注民间体育活动休闲娱乐及养生引导的健康保健作用与个人修养;古希腊人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勇于冒险,推崇竞技体育,创办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体育竞赛中制定了平等与公正的规则。因此,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就的体育理念不同,体现了东西方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古代的体育活动跨学科学习体育人物理论主张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之死》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解剖了许多动物,莫定了动物学基础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演绎法③:希腊哲学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科学与理性的追求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罗马法的发展过程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公元前3世纪中至公元3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起源发展完善“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九上P30)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④:罗马法学①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调解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②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考点串讲:夯根基叁材料: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德)耶林《罗马法精神》1、关于“第一次征服”:(1)共和国时期:

①公元前3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②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③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地区霸主(2)帝国时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考点串讲:夯根基叁2、关于第二次征服:1世纪基督教产生4世纪末基督教定为罗马国教整个法兰克王国信仰基督教“什一税”壮大教会势力十字军东征抑制伊斯兰的扩张蓝本发展完善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公元后公元前古埃及太阳历凯撒命人编制新历法--儒略历格里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格里高利历⑤:历法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它自身却被希腊文化征服。大量希腊艺术珍品和文学、哲学、史学、科技和其他学科的著作传入罗马,许多希腊文化人士被当作奴隶和人质带到罗马,有些人后来成为罗马文化界的名流……可以说,罗马文明是在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它在保存和流传希腊文化方面卓有成绩。——整理自汝信总主编《世界文明大系·西欧文明·上册》根据材料,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之间的关系。【答案】关系:罗马文化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考点串讲:夯根基叁西方文明(海洋文明)东方文明(大河文明)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1)和平交往: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2)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打破东西方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①早期文明分散孤立,基本独立发展。(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等)②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都是古代文明交往方式,共同促进了古代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平交往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主旋律,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考点串讲:夯根基叁任务三: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1、古代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有哪些类型?指出不同类型文明的共性特征?特点:多邻近水源;独立发展类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共性特点:1.统一性:奴隶制社会2.多元性:独立发展,多元并存主题整合:找规律肆比较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发源地经济环境人口分布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特征认识相同点海洋大河流域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农业发达人口稀少且分散人口众多且集中奴隶制民主政治奴隶制君主专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巨大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都产生了重要的文明成果,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古代东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差异)大河文明,农业发达;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文明不同的原因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类型,加强交流与合作。社会结构通常比较集中,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农村地区比较分散,往往由许多小国或城邦组成,没有明显的主导中心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秩序更注重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竞争,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主题整合:找规律肆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古代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中国:甲骨文、青铜器等古希腊:希腊城邦(小国寡民)、雅典民主政治古罗马: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荷马史诗》、雅典帕特农神庙、古希腊哲学、《十二铜表法》、公历等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丝绸之路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征服与扩张大概念:多元文明,交相辉映主题整合:找规律肆3.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多元性真题精选:塑能力伍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关键词记忆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尼罗河”、“金字塔”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