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刚出的《个人所得税操作务实》
目录
第一章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的确定
第三节课税对象
第四节税率
第五节计税依据的确定
第六节征收管理
第二章征税范围及税额计算
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
第二节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第三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
第四节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第五节劳务报酬所得
第六节稿酬所得
第七节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第八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九节财产租赁所得
第十节财产转让所得
第十一节偶然所得
第十二节经国务院财改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章减免项目
第一节免税项目
第二节暂免征税项目
第三节减征项目
第四节捐赠
第四章实务问答
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实务问答
第二节劳务报酬所得及其他所得实务问答
第三节涉外个人所得税实务问答
第五章特殊行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一节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二节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三节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四节演出市场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五节服务业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六节广告市场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七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八节个人办学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九节出售住房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十节生猪生产和流通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十一节医疗服务活动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十二节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征管
附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9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的通知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的通知
7、《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监察厅、四川省地方
税务局关于党员、干部带头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第章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沿革,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界定
以及各自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
税制作简单介绍,同时对超颔累进税率、速算扣除数、加成征收等专业术语作简单介绍。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世界各国普
遍开征的税种,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
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较迟,1950年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曾列举有对
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叫"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
平低,长期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没有对个人所得征税的物质基础,因此,虽然设立
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个人收
入的增长,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税收负担能力,而且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日益增
多,我国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劳务的人员也逐渐增加,因此,个人收入情况发生了
很大变化,收入渠道多样化,已经出现了一些高收入者。为了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过分悬
殊,适应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需要,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形成了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并存的状况,
这三个税收法律、法规的施行,对于促进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缓解社会分配不
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
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这三个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
在:对同属个人所得,区别对象,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种,法律上显得不规范,没有体现税
收公平性原则;费用扣除偏低,名义税率过高;由于朽会经济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三个
税收法律、法规在征税范围、应税项目以及免税政策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
要求,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为了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
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本着"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调节"
的原则,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新的《个人所得税法》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第142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
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
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
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
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特点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分类征收
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
三种税制各有所长,结合我国国情,我国选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
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计税方法。实行分
类课税制度,可以广泛采用源泉扣缴办法,加强源泉控管,简化纳税手续,方便征纳双方。
对不同的所得实行不同的征税方法,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比例税率计算简便,便于实行源泉扣缴;累进税率可以合理调节收入水平,体现公平
原则。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根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两种税率结合使
用。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采用累进税率,量能负担。对其他所得项
目,采用比例税率,等比负担。
I费用扣除额较宽
本着费用扣除从宽、从简的原则,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
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800元,对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
的减除800元费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按照这样的标准减除费用,
实际上等于对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薪金所得予以免税,也使得提供一般劳务,取得劳
务报酬的个人大多不用负担个人所得税.
4、计算简便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取总额扣除法,免去了对个人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逐
项计算的麻烦,而且各种所得项目实行分类计算,各有明确的费用扣除规定,费用扣除项
目及方法易于掌握,计算比较简单,符合税制简便原则。
5、采取课源制与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
自行申报两种方法。对凡是可以在应税所得的支付环节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均由扣缴义务
人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同时,又规定了纳税人应自行申报纳税的情况。
说明:以下文中所说的税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所说的条例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的确定
一、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以
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
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个人(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为了有效地行使税收管辖权,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对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标准和
居住时间标准,划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1、居民纳税义务人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所谓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
惯性居住的个人。"此与我国《民法通则》所明确的住所是不同的概念。《民法通则》对住
所的定义为"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也就是以公民本人户口簿登记的
住址为住所。一般情况下,公民的住所就是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公
民经常居住地可能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住所分为永久性住所和习惯性住所。《民法通则》
上规定的住所,通常是指永久性的住所,税收概念的住所是指公民的习惯性住所,两者有
时是一致的,有时又不一致。
常驻我国的外籍个人,虽因领取了长期居留证、暂住证而纳入我国户籍管理范围,但
由于其家庭和经济利益关系不在中国,所以,不属于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所谓"习惯性居住",是判定纳税人是居民斯E居民的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标准,它是指
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原因消除之后,没有理由在其他地方继续居留时,所要
回到的地方,而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一个纳税人因学习、工
作、探亲、旅游等原因,原来是在境外居住,但是这些原因消除之后,如果必须回到中国
境内居住的,则中国为该人的习惯性居住地。尽管该纳税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甚至
连续几个纳税年度,都未在中国境内居住过一天,他仍然是中国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就其
来自全球的应纳税所得,向中国交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张某为我国某公司海外分公司负责人,任期5年,赴任前,他在中国办理了户
口注销手续,属于在中国没有了户籍的人,且居住在国外,但由于其家庭或经济利益仍在
中国,习惯性居住地也在中国,任期届满后,必然要回到中国居住,因此,他虽因公离境,
他仍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在5年任期内取得的境内、外所得应当在中国缴纳个人所
得税。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
内居住满365日。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
数。所谓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
离境。
因此,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包括以下两类:
(1)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没有在
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
(2)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
港、澳门、台湾同胞。这些人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
累计不超过90日的,仍应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从而判定为居民纳税义务人。例如,
一个外籍人员从2001年9月起到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在2002年,曾于4月5日至20
日离境回国,10月8日至15日又离境回国,这两次离境回国时间相加,没有超过90日
的标准,应视为临时离境,不扣减在华居住的天数,因此,应认定该外籍人员2002年度
在中国居住满365曰,该外籍人应为中国的居民纳税义务人。
特别说明:
(1)现行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的概念,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
(2)判定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是判定居民身份的
两个并列性标准,个人只要符合或达到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就可以被认定为居民纳税人。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不具备居民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条件)的纳税义务人,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收入的个人。
这种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没有来中国居住的外籍个人,他们一般是由于资金、技
术、或财产在中国境内被使用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
例如,侨居国外的某女士,应我国某集邮展览会的邀请,将其所集邮品在中国展出,
该集邮展览会付给她一定报酬,该女士没有来中国,也没在中国居住,但她有来源于中国
的所得,她属于中国的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就其来源于中国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并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收
入的个人。
一般是指短期行为来华的外籍个人,如:承包工程中短期作业的外籍人员,到中国境
内演出或表演的外籍演员或运动员等。
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性居住地不在中国境内的个人,只有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
门和台湾同胞。因此,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实际上只能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没有在中国
境内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二、纳税义务的确定
1、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
(1)按照国际惯例,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即对本国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全
球范围的所得实施征税权。因此,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
内和境外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都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满一年成为中国居民纳税义务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
照顾,具体是: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而未超过五年的个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期
间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
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
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境外支付部分免税;其在临时离境工作
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凡是该中国
境内企业、机构属于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
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
会计帐簿中有无记载,均应视为由其任职的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支付.
在一个月中既有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也有在临时离境期间由境内企
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合并计算当月应纳税款,并按税法规定的期限申
报缴纳。
如果居住满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的以后各个纳税年度,凡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
应合并其境内和境外所得在中国纳税。凡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仅就其该年内来源于境
内的所得申报纳税,并从再次居住满1年的年度起计算5年期限。
例如:一外籍个人担任我国境内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经理,每月工资由该企业支付
1万元,由外方公司支付4000美元,该个人1994年度在我国境内实际工作340天,有2
5天出差在境外履行职务。该个人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而不满5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第一款、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其在我国境内340天工作期间取得的由境内企
业和境外企业支付的工资均应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在境外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
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可以只就由我国境内企业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
得税。分以下几种情况确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
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纳税义务的确
定。
根据税法第一条第二款和实施条例第七条以及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
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
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
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对前述个人应仅就其实际在
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
得申报纳税。(凡涉及税收协定的,在中国境内的机构是指已构成常设机构,且在据实计算
征收企业所得税,或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采取按经费支出额核定方法计征
企业所得税时,该机构已负担的有关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凡是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
属于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在该中国
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
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会计账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或由该中国境
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
例:某外籍个人担任中国境内某国公司驻华机构代表职务,具1999年度在华工作的
天数连续计算为60天,其在华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报酬,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
所得,但由于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不超过90天,需依照我国个人
所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判定其可否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经核实,该机构
仅为其总机构进行了解市场、提供商情资料以及其他业务联络、咨询、服务活动,没有营
业性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因而没有设立明细账簿列明该代表的工资薪金。但由于该
公司驻华机构任职人员,其工资、薪金应由该公司负担,因此,虽然该个人工资、薪金没
有在该机构账簿中列明,但应视为由该机构负担了其工资、薪金所得,按月依照税法规定
的期限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境外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不需在我国申报缴纳个
人所得税(有协定国家处理原则同上)
(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
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一年的个人纳税义务
的确定。
根据税法第一条第二款以及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
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
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
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该纳税人不是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高层管理人员,其在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
工资薪金所得,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上述个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按税法规定的期限申报缴纳。其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是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个人,事先可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连
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的,其每月
应纳的税款应按税法规定期限申报纳税;对事先不能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或税收协定规定
的有关期间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183日的,可以待达到90日或183日后的次月7
日内,就其以前月份应纳的税款一并申报缴纳。
3、中国境内企业董飘口高层管理人员纳税义务的福定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和高层管理职务的个人(中国境内企业高
层管理职务,是指公司正、副(总)经理、各职能总师、总监及其他类似公司管理层的职务),
其取得的由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或工资、薪金,应自其担任该中国境内企业董事
或高层管理职务起,至其解除上述职务止的期间,不论其是否在中国境外履行职务,均应
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取得的由中国境外企业支付的工资、薪金,应按以上关于居民纳
税义务人及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确定的有关规定纳税。
例如:某外籍个人在2001年1月1日起担任中国境内某外商投资企业的副总经理,
由该企业每月支付其工资2万元,同时,该企业外方的境外总机构每月也支付其工资400
0美元,其大部分时间是在境外履行职务,2001年来华工作时间累计计算为180天,根
据个人所得税法,其2001年度在我国的纳税义务确定为:
(1)由于其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该人员于2001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在
华任职期间,由该企业支付的每月2万元工资、薪金所得,应按月依照税法规定的期限缴
纳个人所得税。
(2)由于其2001年来华工作时间未超过183天,根据税收协定的规定,其境外雇
主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在我国可免予申报纳税。如果该个人属于与我国未签定税收协
定国家的居民,则其由境外雇主按每月4000美元标准支付的工资、薪金,凡属于在我国
境内180天工作期间取得的部分,应与我国境内企业每月支付的2万元工资合并U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
4、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凡应仅就不满一个月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的,均
应按全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实际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二(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中国天
数当月天数
如果属于上述情况的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薪金,应以日工资薪金乘以当月天数换算成
月工资薪金后,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纳税额.
5、境内工作不满全月的个人由境内、境外雇主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应纳税款的计算。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而不超过五年的个人,以及在中国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企业担任高
层管理职务的个人,凡其工资是由境内雇主和境外雇主分别支付的2,并且在一个月中有
境外工作天数的,对其境外雇主支付的工资中属于境外工作天数部分不予征税,具体计算
应纳税额时,按下述公式计算:
当月应纳税款二按当月境内外工资总额计算的税额x
(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工资总额
x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6、对涉及税收协定的纳税人如何计算其居住时间的问题。
在确定涉及税收协定的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纳税义务时,需要判断纳税人在税收协
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是否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天,其居住时间的确定,应按有关
出入境证明,依据各税收协定具体规定予以计算。凡税收协定规定的停留期间以历年或纳
税年度计算的,应自当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期间计算居住时间;凡税收协定规
定的停留期间以任何12个月或365天计算的,应自缔约国对方居民个人来华之日起,跨
年度在任何12个月或365天内计算其居住时间。
纳税义务人及其纳税义务的确定见下表: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一览表
条件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有住所来源于境内(外)全部所得(无论何方支付)均应申报纳税
无住所住满5年从第六年起,在以后纳税年度中住满一年
从第六年起,在以后纳税年度中住满90天(或183天)同非居民纳税人
从第六年起,在以后纳税年度中未住满90天(或183天)
住满1年以上5年以下来源于境内的全部所得(无论何方支付)应申报纳税
来源于境外的全部所得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无须申报纳税
非居民纳税人居住不满1年居住满90天或183天来源于境内的全部所得(无论何
方支付)应申报纳税
来源于境外的全部所得任境内懂事、高层管理人员
其他人员无须申报纳税
居住不满90天或183天来源于境内的全部所得境内支付应申报纳税
境外支付无须申报纳税
来源于境外的全部所得(无论何方支付)无须申报纳税
不居住来源于境内的全部所得境内支付应申报纳税
境外支付无须申报纳税
来源于境外的全部所得(无论何方支付)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
判定所得来源地,是确定该项所得是否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依据。对于居民纳
税义务人,因为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因此,有关判断其所得来源地的问题,相对来说不
那么重要。但是,对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由于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因此,
必须要正确判断其所得来源地。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依据所得来源地的判断应反映经
济活动的实质,要遵循方便税务机关实施有效征管的原则来认定个人的所得来源地。
(-)对所得来源地的界定原则:
1、工资、薪金所得,根据劳务活动地原则确定税收管辖权,即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根
据实施条例的规定,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为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
间取得的工资薪金,即: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
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外工
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于来源
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说明:
(1)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中任职、受雇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应包
括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在境内、外享受的公休假日、个人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其
在境外营业机构中任职并在境外履行该项职务或在境外营业场所中提供劳务的期间,包括
期间的公休假日,为在中国境外的工作期间。税务机关在核实个人申报的境外工作期间时,
可要求纳税人提供派遣单位出具的其在境外营业机构任职的证明,或者企业在境外设有营
业场所的合同书及派往该营业场所工作的证明。
(2)不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中任职、受雇的个人受派来华工作,其实际在中国境内
工作期间应包括来华工作期间在中国境内所享受的公休假日。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所得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
点为所得来源地。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
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8、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为所得来源地。
9、偶然所得,以所得的产生地为所得来源地。
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同的。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
组织中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2、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3、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4、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5、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
的财产转让所得。
6、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
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
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
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
所得。
9、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四、境外所得的税颔扣除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个人,从中国境
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上,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一般均已缴纳或
负担了有关国家的所得税额,在对纳税人的境外所得征税时,会存在其境外所得已在来源
国家或者地区缴税的实际情况。为避免发生国家间对同一所得的重复课税,同时,维护我
国的税收权益,我国对纳税人的境外所得行使税收管辖权时,对该所得在境外已纳税额采
取了分不同情况从应征税款中予以扣除的做法。
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
应纳税额。
(-)实缴境外税款
税法所说的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
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
(二)抵免限额
准予抵免(扣除)的实缴境外税款最多不能超过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
纳税额。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抵免限额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法,即: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
取得的所得,分不同应税项目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依照我国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
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作为抵免限额。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应税项目,依照我国
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作为来自该国或该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为:
来自某国或地区的抵免限额二》(来自某国或地区的某一应税项目的所得・费用减除
标准)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1{(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融合
- 创新科技在小学生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 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创新探索
- 农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机遇探索
- 企业社会责任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 公共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策略
- 农业商业模型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
- 农村校车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 创新型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市场前景分析
- 奥迪A7L汽车说明书
- 美育-美即生活 美育期末试卷及答案
- 网站项目功能测试验收报告
- 自考02313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历年(12-19)真题试卷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
- 合理性、先进性的证明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6
- 选必中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
- 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 GB/T 23988-2009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