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第四章综合试题_第1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第四章综合试题_第2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第四章综合试题_第3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第四章综合试题_第4页
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第四章综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试题

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分钟,满分io。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浇灌水源足够

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④©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足够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袤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⑤C.②®⑤D.①@⑤

读下图,回答3〜6题。粮食输入〈方岫)

2197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足够

②水源足够,土壤肥沃

粮食辅(万吨)

③人口稀有,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③④B.®®®

C.©®@D.®®®

4.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安*山东湖南江西江苏新其次粮食调入大省,

最主要的缘由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B.自然灾难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快速,占用大量耕地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

5.从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峻的粮食危机,也波及中国,结合上图,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A.大幅提高粮食价格,刺激农夫种粮主动性

B.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C.放缓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

D.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实力

6.为了解决四川地震后粮食不足问题,需从东北调40万吨粮食,请选择一条最便捷的路途

()

A.京哈线、京九线、陇海线、宝成线B.京哈线、京广线、陇海线、宝成线

C.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宝成线D.京哈线、京广线、汉丹线、襄渝线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团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海拔高度(米)年降水最

(亳米)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1000U000

K(M)年降水量■800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600600

400400

200

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200林地

00

1300;:1000(距海直线距离);

8.图中①③④三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依次为:…①一丁②-④00(T-米)()

A.半潮湿区、潮湿区、半潮湿区

B.半潮湿区、半干旱区、潮湿区

C.半干旱区、半潮湿区、潮湿区

D.潮湿区、半潮湿区、半干旱区

9.下列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依次的是()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C.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D.土壤:黑土、黑钙土、红壤

10.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一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D.舍饲养畜业一广袤农区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留意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1〜13题。

1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缘由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实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更最大的地方,自净实力最强

1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校,“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乐干脆投资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更图,完成14〜15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1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汲取国际干脆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更,叙述正确的是

()

A.从1990年起先,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干脆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90年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始终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干脆投资多

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干脆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干脆投资额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1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缘由是

()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实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1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中村”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过程的必定结果②与城市规模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有关

③由城市规划与管理不够引起的④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之一

A.①@B.①®C.②®D.®®

最近,深圳市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据此完成17〜18题。

17.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有()

A.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B.增加建设用地,搞好人居环境

C.提倡运用一次性用品D.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18.建设“效益深圳”应()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实力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④改进工艺,提高

资源利用率

A.@@B.@@C.③④D.②④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旁边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C.春小麦带

20.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

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示意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

2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科技水平高

C.商品率高D.精耕细作

2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运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削减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更,其中①代表其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更,②代表城市人口

比重的变更,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更,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

更。完成23〜25题。

2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更特点,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

24.图中曲线变更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

协调一样

C.城市人口增长与其次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头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25.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缘由有()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削减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夫的文化素养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直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示意长沙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

度,回答26〜27题。

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就业比重产业结构偏离度

—二三—二三—二三

20019.738.651.751.823.324.9-0.810.661.08

20124.356.139.624.433.242.4-0.830.69-0.07

26.依据信息,可以判定()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肯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7.据表信息推想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接着推动城市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淌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更状况。完成28〜29题。

面积(km1)

02003年

■2009年

£32()13年-

建没用地水域未利用地

28.据图推想,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削减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削减

29.该市建设用地的变更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加D.生物多样性增加

30.右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增加

B.都市圈的形成增加了城市集聚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其次产业时,人口占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第H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

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4°

图例

匚1-25-0%

FTlo-so%

口X卜

■MXL2OO%

Tm-等高线(米)

图2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状况。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峻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⑶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

粮食生产地域重心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

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

乙夏季阳光足够、昼夜温差大

丙旱涝灾难频繁

⑵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缘由O

⑶简要说明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大农业发展方向。

⑷2009年春季我国华北.江淮等地区遭遇50年以来特大干旱,而甲地区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旱情较轻,试分析缘由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专家预料,山东半岛有望发展成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成为带动山东、辐射北

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同时也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群。

材料二:自然地理上的小山东半岛指胶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大山东半岛是从寿光小清河口到日照岚,山头的绣针河口以

东,覆笈威海、烟台、青岛、潍坊等市。济南、淄博虽然在地理上不属于半岛地区,但属于胶济、蓝烟铁路沿线的城镇

密集地区。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中,把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都列

为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样,“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8个城

市,总面积7.3万平方千米,人口3897万。

材料三青岛港区

⑴分析山东半岛地区冬季降雪量和降雪日均多于内陆的缘由。

o

(2)青岛港是中国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是北方重要的港口。读材料三分析其区位。

(3)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山东半岛今后寻求经济强势的关键所在,试分析山东半岛发展的条件。

(4)山东半岛将会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群,其区域发展优势是什么?

第四章综合试题答案

[答案]LD2.C[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即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

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缘由;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主

要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浇灌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

土分布区;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而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

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

[答案]3.B4.C5.D6.B[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粮食输出前两位的是黑龙江和吉林,这两个省位于东北地

区,该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足够;由于人少地多,发展了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热量不足是本区农业发展的限制

条件”第4题,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使得粮食的总产量削减.第5题,应对粮食危机应当从增加粮食的

产量入手,但是通过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是不行取的,提高粮食的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

题;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政策不能放缓。第6题,先通过京哈线将粮食从哈尔滨运到北京,再利用京广线运到郑州,再

利用陇海线运到宝鸡,最终利用宝成线运到成都。

[答案]7.C8.C[解析]第7题,从地形上看,①为高原,②为山地,③为平原,④为丘陵,故①②③④对应的土地

资源利用类型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林地。第8题,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潮湿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

米以上,两者为半潮湿地区,依据曲线的纵坐标可确定降水量。

[答案]9.A[解析]东北的自然带自南向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对应的温度带为暖温带、中温带

和寒温带;东北没有红壤分布;平原由南向北分别为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答案]10.C[解析]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答案]11.B12.A13.D[解析]第11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

而城市环境不能对这些废弁物进行净化造成的。第12题,生态城市一般环境美丽,而一般在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较严竣,

为了变更这种状况,生态城市多在市中心修建大量的绿地来改善环境。第13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属于环境

污染,耕地削减,肥力下降属于生态破坏。

[答案]14.D15.B[解析]第14题,1992〜200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国际干脆投资额相差不大,

但珠江三角洲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呈上升趋势,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吸引国际干脆投资额高的年

份多,但不解除个别年份长江三角洲地区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高。例如,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就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15题,进入20世纪90年头以来,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已不明显,并非长江三角洲

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政策更实惠,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均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市场

腹地广麦,使其优越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但其劳动力并不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低廉,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京

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

[答案]16.C[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城市规

划、建设和管理严峻滞后,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从而导致“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

[答案]17.A18.D[解析]第17题,B、C和D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18题,建设“效益深圳”,即明确功能,

合理分工,突出特色。

解析:19.A20.B第4题,①地区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区,为乳畜带。第5题,松嫩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

业,由于纬度较高,只能种植春小麦,和美国的②地区相像。

解析:21.C22.A第6题,该地区南部主要农作物是油棕、可可等热带作物,属热带种植园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技术水平低、经营比较粗放等特点。第7题,北部属热带直原气候,大规模种植花生、橡胶等作物,会使草

原退化,出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解析:23.A24.D25.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其次、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

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4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在1995年以后,

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所以D正确。第5题,该省工业发达,其次、三产业产值增加超过第一产业;再就是工业化、城

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解析:26.C27.B第6题,据题干产业结构偏离度定义,可知其与产业增加值比重不呈正、负相关关系,A、B错。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表明产业还具有肯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C对、D错。第7题,

表中显示,长沙市2012年第一、三产业偏离度均为负值,其次产业偏离度为正值,说明第一、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实力不

足,A错;其次产业吸纳劳动力较多,接着推动城市化发展,B对。农业产值将增加,C错;D选项据表格信息无法推断,

D错。

28解析分析图中相关要素的变更可知,林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上有所增加,并非持续增加,A项错误;

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先增后减,总体上变更不大,B、C项错误;

图中显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削减。据此推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并非主要来源于林地、水域和未利用

地,而是占用大量耕地所致,故D项正确。

答案D

29解析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削减,A项错误;

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会使部分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空间距离增大,加之交通拥堵,造成居民上下班的路程

增加,耗时更长,平均通勤距离更长,B项错误;

该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会使“热岛”效应漕加,生物多样性削减,故C项正确。

答案C

30解析留意视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答案D

31.(1)解析气温、降水的差异状况从总量上多还是少、高还是低,详细分布,极值出现地区等方面回答。

答案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C);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

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之4c以上。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

(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解析涝灾严峻的成因应从气候(气温、降水)、地形、水文等方面回答。

答案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

溶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解析细致审清题设提示,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

不利影峋。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气温低导致播种推后,生长期缩短,产量降低。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降水多,不利

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

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324答案](1)

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

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乙水源不足

丙光、热、水分条件足够

(2)自然缘由: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社会缘由: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主要的农业生态环境有: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