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_第1页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_第2页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_第3页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_第4页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行业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图TOC\o"1-2"\h\u29567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2221571.1现代农业的定义与特征 228861.1.1现代农业的定义 2127091.1.2现代农业的特征 357191.1.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124171.1.4促进农民增收 4230921.1.5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168241.1.6保护生态环境 4137691.1.7提升国家竞争力 44204第二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4307031.1.8政策引导与支持 4182551.1.9科研机构与高校 4171271.1.10企业技术创新 5247431.1.11技术推广与培训 5114511.1.12国际合作与交流 550401.1.13农业生产管理 529911.1.14农业市场服务 5127461.1.15农业政策制定与执行 559211.1.16农业教育与培训 56739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21891.1.17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6251191.1.18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614261.1.19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6296801.1.20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689941.1.21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7228711.1.22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74941第四章:农业现代化政策环境 761091.1.23政策法规概述 7231081.1.24政策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 7113871.1.25财政支持政策 832031.1.26税收优惠政策 8162791.1.27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 8264381.1.28科技支撑政策 8159091.1.29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 823992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 9103991.1.30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9185531.1.3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120151.1.32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概述 947161.1.33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9103751.1.34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021746第六章:农业机械化 10128441.1.35现状分析 1099791.1.36提升策略 11182521.1.37现状分析 11157581.1.38创新策略 116870第七章:农业品牌建设 12127381.1.39战略背景 12214781.1.40战略目标 1279881.1.41战略布局 12135121.1.42推广策略 12101151.1.43营销策略 1310014第八章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1326501.1.44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 13159171.1.45产业链整合的路径 14161381.1.46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意义 1422081.1.47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措施 149163第九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554331.1.48服务主体多元化 15143531.1.49服务内容多样化 15272171.1.50服务方式创新 15170631.1.5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16281831.1.52服务主体培育 1624021.1.53服务内容拓展 16281301.1.54服务能力提升 1612203第十章现代农业国际合作 1695061.1.55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各国和企业纷纷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国际会议、论坛、技术展览等多种形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共享与转化。 16149071.1.56农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农业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全球资源配置,优化产业链布局,同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日益多元化。 16267901.1.57农业政策对话与合作不断深化。各国积极推动农业政策对话,加强农业政策协调,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7270581.1.58农业人才培养与合作成为重要内容。国际农业合作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提升农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173431.1.59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目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挑战,各国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17273821.1.60中非农业合作 17229441.1.61中美农业合作 17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概述1.1现代农业的定义与特征1.1.1现代农业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装备和现代市场体系支撑下的农业。它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核心,强调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1.1.2现代农业的特征(1)生产要素现代化:现代农业以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人才为支撑,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1)科技现代化:运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装备现代化: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施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人才现代化: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2)生产过程标准化:现代农业强调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包括生产技术、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具体表现为:(1)生产技术标准化: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规程,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规范。(2)生产环境标准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产品质量标准化: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1)产业布局优化: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产业。(2)产业链条优化: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农业附加值。(3)产业组织优化: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4)经营模式多元化:现代农业采用多种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1)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2)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3)农业企业:发展农业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1.1.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稳定,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1.1.4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拓宽经营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1.1.5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1.6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1.7提升国家竞争力现代农业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二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第一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8政策引导与支持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税收政策、完善金融支持等,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1.1.9科研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些机构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人才,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同时通过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1.10企业技术创新农业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发挥着的作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升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1.1.11技术推广与培训技术推广与培训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培训中心等机构,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1.1.12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二节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日益广泛。1.1.13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监测、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1.14农业市场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市场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信息发布、价格监测等方面。通过构建农业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1.1.15农业政策制定与执行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收集和分析农业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农业政策的执行力度。1.1.16农业教育与培训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通过在线教育、远程培训等方式,使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1.1.17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涉及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以及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1.1.18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1)提高农业产值: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产值。(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1.19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2)提升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提高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附加值。(3)调整农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第二节特色产业发展1.1.20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特色产业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色产业发展有助于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21特色产业发展现状(1)地方特色农产品:各地纷纷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特色蔬菜、水果、茶叶等。(2)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观光、采摘、体验等服务。(3)乡村旅游业: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民增收。(4)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值。1.1.22特色产业发展路径(1)发挥地区优势: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2)建立品牌战略: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3)优化产业链条: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提高附加值。(4)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特色农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5)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四章:农业现代化政策环境第一节政策法规建设1.1.23政策法规概述农业现代化政策法规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现代化政策法规体系。1.1.24政策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1)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总体指导。(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3)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值。(4)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5)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第二节政策扶持措施1.1.25财政支持政策(1)增加农业补贴。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设立农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优化农业信贷政策。降低农业信贷门槛,提高农业信贷额度,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1.1.26税收优惠政策(1)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效益。(2)对农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鼓励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1.1.27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1)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2)加强农业人才培养。通过农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1.28科技支撑政策(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1.29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1)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开展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第一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1.30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等。这些问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亟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1.3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利用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4)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参与度。第二节绿色农业生产技术1.1.32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概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低碳、高效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1.1.33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1)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农田土壤保护技术、水资源保护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等。(2)资源节约型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技术、节能技术、节肥技术、节药技术等。(3)清洁生产技术:包括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技术、农产品加工清洁化技术等。(4)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包括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1.1.34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加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建立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以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示范推广体系,推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3)加强政策扶持:制定有利于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和企业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4)培育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加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第六章: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章将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1.1.35现状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高功能的农业机械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2)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环节到收获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从销售、维修、培训到租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1.1.36提升策略(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优化农业机械化结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环节,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融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提供人才保障。第二节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1.1.37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2)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3)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的推广与应用。1.1.38创新策略(1)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3)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4)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5)引导企业参与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七章:农业品牌建设第一节农业品牌发展战略1.1.39战略背景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品牌建设日益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立足于国家农业现代化全局,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1.1.40战略目标(1)提升农业品牌价值。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品牌为纽带,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产业集中,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品牌溢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1.1.41战略布局(1)建立农业品牌体系。以国家农业品牌目录为引领,构建涵盖农产品、农业企业、农业区域品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品牌体系。(2)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3)优化品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农业品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4)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健全农业品牌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品牌形象。第二节农业品牌推广与营销1.1.42推广策略(1)创新宣传手段。结合农业特点和消费者需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2)强化品牌故事。挖掘农业品牌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元素,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3)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社区团购等渠道的合作,提高农产品销售覆盖面。(4)举办品牌活动。组织农业品牌节、农产品展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1.1.43营销策略(1)定位目标市场。根据消费者需求和消费习惯,明确农业品牌的目标市场,精准定位。(2)制定价格策略。根据农产品成本、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情况,合理制定价格策略。(3)优化产品包装。注重农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外观质量,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4)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5)创新营销模式。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摸索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第八章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第一节产业链整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链整合已成为提升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产业链整合是指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1.1.44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产业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拓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提升农业竞争力: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4)促进农民增收: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1.1.45产业链整合的路径(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实现产业集聚。(2)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休闲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第二节产业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是指在农业产业链中,为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业链金融服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1.46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意义(1)降低融资成本:产业链金融服务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2)促进产业协同:产业链金融服务有助于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提升农业风险抵御能力:产业链金融服务可以帮助农业企业分散风险,提高农业风险抵御能力。(4)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1.1.47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措施(1)政策支持:应加大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2)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针对农业产业链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企业融资需求。(3)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链信用体系,提高农业企业信用评级,降低融资门槛。(4)加强风险防控: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风险防控,保证金融服务的稳健运行。通过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优化,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九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一节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48服务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各类服务主体参与,形成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体系。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企业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合作社要发挥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家庭农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1.49服务内容多样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要涵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满足农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具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金融服务等。1.1.50服务方式创新(1)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提高服务效率。(2)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3)服务模式创新:采取购买服务、企业托管服务、合作社互助服务等多种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服务需求。第二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1.5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法律保障。1.1.52服务主体培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