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5: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5: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5: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5: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知识与能力要求(1)理解词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如“而、何、乎、乃”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等,并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素养与情感要求(1)文化传承:通过文言文阅读,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世界,培养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理解文意、分析文本结构和论证方法等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文中的观点、事件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3.命题与选材要求(1)教考衔接:命题注重与中学课本的联系,答案与课内所学紧密相关,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知识的积累和迁移运用,以考促教,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选材多样:文体类型趋于多样,打破“二十四史”为主的局面,各类文化典籍均有涉及,如议论文、散文等;群文阅读与双文本阅读并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1.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1)实词虚词实词: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像“爱”“安”“被”“倍”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比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中的“军”,是“驻军、驻扎”的意思。虚词:重点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其”“而”“以”“于”等。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2)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像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文言翻译要求准确翻译句子。一是要将实词、虚词的意思准确译出,二是要注意句式的转换,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比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应翻译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4)内容理解①筛选信息:能够从文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人物事迹、观点等内容。例如,在人物传记中,筛选出体现主人公品德高尚的事迹。②归纳概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比如概括一篇史传文的主要人物事迹和成就。③分析观点态度:分析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如在一篇议论性的文言文中,分析作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评价。2.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1)实词解释题给出文中某个文言实词,要求解释它在文中的意思。一般会提供四个选项,这就需要结合语境,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正确选项。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选项可能有“军队”“驻军”“军营”等,正确答案是“驻军”。(2)虚词辨析题考查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虚词有“之”“其”“而”“以”“于”等。题目会给出相同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或者不同虚词在相似句子中的用法,让学生辨析异同。比如,判断“而”字在“蟹六跪而二螯”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用法是否相同。(3)文言句式判断题要求判断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等。例如,判断“何陋之有”属于宾语前置句。(4)文言文翻译题选取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句子往往包含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例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要准确翻译出“诚”(确实)的意思,并且要注意句式是陈述句。(5)内容理解题①筛选信息题:从文中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信息。如在人物传记中,要求筛选出能体现人物“清正廉洁”的事例。②归纳概括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事迹、品质等。例如,概括某段文言文所记载的战争的过程和胜负原因。③观点态度分析题:分析作者或者文中人物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观点和态度。如分析文中作者对某种政治制度的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3.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1)选材方面:①体裁多元化:以往高考文言文阅读多以人物传记为主,但现在选材范围不断拓宽,除了纪传体,还会涉及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明清的各类散文、议论文、小品文等多种体裁。比如可能会选一些名家的政论、文论、杂记等,题材也更加丰富,包括人物故事、山水游记、读书感悟、哲理议论等。②经典与新颖兼顾:一方面,选材会继续从经典的古代文献中选取,如《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中的片段仍会是命题的重要来源,以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会选取一些相对不太常见但具有一定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的文本,增加试题的新颖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③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所选文言文材料的主题或思想可能会与当下的社会现实、时代精神有一定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选取一些体现古代官员的治理理念、文人的家国情怀等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关的文本。(2)考查内容方面:①字词基础与综合理解并重。②字词深度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深入。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字词的基本含义,还会考查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字,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驻军、驻扎”。③虚词用法辨析细化:虚词的考查会更注重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的辨析,一些较为复杂的虚词组合或虚词与实词的搭配也可能成为考查点。像“以”字,既可以表示“用、凭借”,也可以表示“因为”等,需要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准确理解。④句式和语法结构强调: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的考查频率会保持较高水平,并且会更加注重对句式的理解和正确翻译。比如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学生需要正确理解“之”的作用,将句子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⑤文本理解与分析能力提升。⑥文意概括精准化: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对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能够深入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和作者的意图。⑦人物形象与事件分析综合化: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会更加综合和深入,不仅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等,还会考查人物的行为动机、处事方式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对事件的分析也会结合人物形象,考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⑧观点态度与主旨探究深入化:需要学生深入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态度和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立场倾向等。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命题形式方面:①题型创新与融合:在传统的选择题、翻译题、简答题等题型的基础上,会出现更多创新题型或题型的组合。例如,可能会出现文言文断句与理解相结合的题型,让学生先断句再阐述断句的依据和对句子的理解;或者将文本的分析与写作手法的考查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对表达主旨的作用。②主观题比例增加:为了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观题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主观题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如对文本的赏析、评价、感悟等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③课内外知识联动加强:命题会加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文本的阅读中。例如,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查的字词、句式等知识点,可能与课本中的某篇文章有相似之处,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文言文专题复习指导一、明确复习目标高中文言文复习旨在系统梳理文言知识,提高理解与翻译能力,深入把握文章内容与情感,同时提升文化素养与文学鉴赏水平,为高考文言文阅读及传统文化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二、复习要点及方法(一)文言实词1.常用实词词义:梳理课本中出现的高频实词,如“爱”“安”“被”“倍”等,掌握其常见义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现象。借助古汉语字典,补充课外常见实词用法。例如,“沛公军霸上”中“军”作动词“驻军、驻扎”。2.语境推断词义:将实词置于具体文段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语法结构等推断其准确含义。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受“欲”修饰,作谓语,应为动词“杀”。(二)文言虚词1.常用虚词用法:重点掌握“之”“其”“而”“以”“于”“为”“则”“乎”“所”“者”等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与用法,通过分类整理、对比分析,清晰理解其多种功能。如“之”可作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代词等。2.析虚词特殊用法:关注虚词在固定句式中的用法,如“何以……为”(表示“为什么要……呢”)、“无乃……乎”(表示“恐怕……吧”)等,以及在特殊句式中的标志性作用,如“何陋之有”(宾语前置,“之”为标志)。(三)文言句式1.特殊句式类型:熟练判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者,……也”“乃”“则”等表判断)、被动句(“于”“见”“见……于……”“为”“为……所……”等表被动)、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和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等)。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2.句式翻译方法: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将特殊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进行翻译,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语法规范。如翻译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时,应先调整为“有何厌”,再译为“有什么满足的呢”。(四)文言文翻译1.翻译原则:坚持“信、达、雅”原则,“信”即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达”即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雅”即译文优美,有一定文采。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直译为“我确实知道比不上徐公美丽”,既准确又通顺。2.翻译方法:运用“留、删、补、换、调、变”六字翻译法。“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国号等专有名词;“删”即删去无实义的虚词;“补”即补充省略成分;“换”即替换古今异义词;“调”即调整特殊句式语序;“变”即灵活变通,使译文更符合语境。例如,“沛公军霸上”,“沛公”“霸上”保留,“军”译为“驻军”,整句译为“沛公驻军在霸上”。(五)内容理解与分析1.文章大意:通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叙述顺序、主要人物及事件,借助题目、注释、背景知识等辅助理解。如阅读人物传记,需明确传主身份、生平事迹、性格特点、历史贡献等。2.筛选信息:依据题目要求,在文中快速准确筛选相关信息,如人物事迹、观点言论、事件原因结果等。可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划分层次段落等方式进行。如要求筛选体现人物“正直”品质的事例,需在文中找出相关人物言行并概括。3.分析归纳: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文章中心思想、作者观点态度等。注意从多角度思考,避免片面理解。如分析作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态度,需综合考虑文中叙述、议论、抒情语句及事件背景、人物关系等因素。三、复习规划与策略(一)制定详细计划依据高考文言文考点及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细化到每周、每天,合理分配时间给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内容理解等板块,确保复习全面系统、有条不紊。例如,每周安排三天复习文言实词,一天复习文言虚词,两天复习文言句式与翻译,周末进行综合练习与总结反思。(二)强化练习巩固1.优质习题:选取历年高考真题、模拟试题、经典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练习,注重题目质量与难度梯度,涵盖不同文体、题材及考点。如先从简单的传记类文言文练起,逐步过渡到议论性、抒情性文言文。2.解题技巧:做完练习后,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如实词词义推断技巧、虚词辨析方法、翻译要点、内容理解答题思路等。通过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与应试技巧。如总结出根据对称结构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在遇到类似句子时便能快速解题。(三)拓展阅读提升1.经典文言作品:在复习课本文言文基础上,广泛阅读经典文言著作,如《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聊斋志异》等,增加文言阅读量,培养语感,熟悉古代文化常识与历史背景。可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阅读一定篇幅,并做好读书笔记。2.文言阅读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文言文阅读社团、讲座、比赛等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学习经验,营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如参加文言文朗诵比赛,在准备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情感与内涵,同时提高朗诵水平与表达能力。【教材重要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劝学》1.以为轮/使之然也(“”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有”同“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师说》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不(向老师学习)]《赤壁赋》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登泰山记》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二、一词多义《劝学》绝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2.群响毕绝(《口技》)(动词,停止)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人世隔绝的)4.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副词,非常)假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利用)2.乃悟前狼假寐(《狼》)(动词,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动词,借)劝1.劝学(动词,劝勉,鼓励)2.我劝天公重抖擞(《己亥杂诗》)(动词,劝说)望1.吾尝跂而望矣(动词,远看)2.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名望)而1.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4.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关系)利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锐利)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形容词,刀刃锋利,刀口快)4.损人利己(成语)(动词,谋利)5.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并序》)(名词,钱财)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名词,财利、钱财)于1.青,取之于蓝(介词,从)2.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3.善假于物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可不译)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介词,在)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介词,在)《师说》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3.吾师道也(动词,学习)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尊师)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则耻师焉(动词,从师学习)道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名词,道理)2.吾师道也(名词,道理)3.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5.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从师之道)相1.不耻相师(副词,互相)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代词,动作偏指一方)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名词,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传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其1.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赤壁赋》歌1.扣弦而歌之(动词,唱)2.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名词,歌词)3.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如1.纵一苇之所如(往,到)2.如泣如诉(好像)下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望1.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羽化而登仙(连词,表顺承)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修饰)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5.句读之不知(宾前的标志)于1.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4.不拘于时(介词,被)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3.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横1.白露横江(笼罩)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横握)然1.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2.何为其然也(这样)长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御1.浩浩乎如冯虎御风(驾驭)2.振长策而御宇内(统治)属1.举酒属客(劝请)2.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类,辈)3.属文(撰写)危1.正襟危坐(端正)2.危乎高哉(高)《登泰山记》适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2.适得府君书(刚才)3.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往)阴1.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3.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始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3.余始循以入(开始)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望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4.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坐1.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3.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4.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视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2.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当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在)2.崖限当道者(阻挡)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对着)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2.余始循以入(我,代词)3.余所不至也(我,代词)4.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的时候)2.余始循以入(表修饰)3.回视日观以西峰(在)限1.越长城之限(界限)2.崖限当道者(门槛,像门槛一样)道1.道皆砌石为磴(道路)2.道少半(走,走路)有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2.及既上(等到)3.皆不及往(赶得上,来得及)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无实义)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2.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或1.或曰(有的人)2.或得日或否(有时)稍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六者(逐渐)2.其制稍异于前(略微,稍微)三、古今异义《劝学》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验。今义:加入。3.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4.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黄金。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7.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绳子,绳索。8.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腿脚。今义:跪下。9.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赤壁赋》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今义:美貌的人《登泰山记》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四、词类活用《劝学》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其曲中规(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作名词,高处)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8.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事)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10.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师说》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赤壁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4.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5.顺流而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6.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7.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8.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9.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登泰山记》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名词用作动词,照)五、句式积累《劝学》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2)用心一也:“……也”表判断。(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表判断。(4)用心躁也:“……也”表判断。2.固定句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2)而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3)水为之而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5.状语后置善假于物也6.省略句(1)輮以为轮:輮(之)以(之)为轮。(2)輮使之然也:輮(之)使之然也。《赤壁赋》判断句1.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状语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登泰山记》判断句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省略句1.(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3.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六、理解性默写(一)《劝学》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整,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3、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4、荀子《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5、《劝学》中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一致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荀子在《劝学》中用“金就砺则利”来强调君子要自我砥砺保持锐气,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来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8、《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阐明了借助船只要比不借助船只渡水能力大。9、成语“聚沙成塔”“聚水成涓”“集腋成裘”等阐明了慢慢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为善的句子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0、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说明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1、在《劝学》中,荀子以合乎墨线的直木为例,说明事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状态的句子是“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1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13、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4、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5、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6、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7、《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8、《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9、在荀子的《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两句表明,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连坚硬的金石都可以雕刻。20、“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21、荀子在《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虽有槁暴”,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輮使之然也”,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22、荀子在《劝学》中从陆路、水路两个方面说明了君子借助外物的重要性,其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三句是从陆路角度说的。23、荀子在《劝学》中,为了证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运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喻证,从而论证了人必须经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24、荀子在《劝学》中用风助声势来作比喻,表明应该善于利用外物辅助的句子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5、荀子《劝学》中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指出君子智慧明达、言行无过的原因。2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并从反面打比方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7、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28、《劝学》中在介绍蚯蚓的身体特点之后,紧接着说到蚯蚓的表现及原因的三句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0、《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糖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1、《劝学》中为了说明君子善于借助外物,先分析了见者远,闻者的原因,接着以车马代步为喻,说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2、《劝学》中先设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然后引出观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33、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4、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5、荀子《劝学》中以“劣马”为例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6、荀子《劝学》中,与当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相似的一句是:“学不可以已。”37、在《劝学》中,作者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38、荀子在《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师说》1.《师说》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师说》中阐述从师必要性的句子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要去请教、学习,如果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造成“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情况。5.《师说》中论述择师标准要不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两句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8.《师说》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就诰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10.《师说》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2.《师说》中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当时的人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13.《师说》中,韩愈把为子择师和自身耻于从师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之后,表明自己态度的句子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5.《师说》中,韩愈对“师道之不复”的具体表现进行勾勒描写的句子是: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16.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17.《师说》中“君子不齿”一句表现了“士大夫之族”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令人奇怪。18.《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从师与“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结果进行对比,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两句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19.《师说》中揭示士大夫不愿从师的心理的句子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0.《师说》中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教学相长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近的。2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例加以论证。23.韩愈《师说》中用“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两句对圣人和其所从的老师进行评价,以实例证明了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24.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黍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6.《师说》中,韩愈表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缘由的句子是: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赤壁赋》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成语“沧海一栗”由苏轼《赤璧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演化而来。3.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观点。4.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生之间”。5.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文中所谓“通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7.《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有何可羡慕!8.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卷起千堆雪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水的汹涌。《登泰山记》1.《登泰山记》中描写日将出的两句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描写日已出的三句是“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登泰山记》开篇交待泰山阴阳两面水流的语句是“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4.《登泰山记》中写诸人登泰山途中经历的艰险的两句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5.在《登泰山记》中指出泰山南北两个河流的流入地点的句子是: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6.姚鼐《登泰山记》中“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7.《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8.《登泰山记》中,点明古长城地理位置的句子是: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9.《登泰山记》中写诸人在日观亭中等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描写出大风的猛烈。10.《登泰山记》中以“四十五里_,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写出了由南麓登山路途漫长,石阶难登,台阶众多的情状。11.姚鼐《登泰山记》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石阶难登12.《登泰山记》中作者从中谷登巅,表现其沿途所见的语句为“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13.桐城派作家非常重学问考据,《登泰山记》中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东西南北方位距离等无不言之确凿。例如,作者写泰山南麓山路上: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14.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15.《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16.在《登泰山记》中,作者介绍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其中中谷的情况是: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17.《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18.在《登泰山记》中,作者介绍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其中东谷的情况是: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19.《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变化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0.在《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21.在《登泰山记》中指出泰山南北两个河流的流入地点的句子是: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22.《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天门之后看到的景色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3.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苍山负雪”。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明烛天南”。24.姚鼐在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25.在《登泰山记》中,“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26.在《登泰山记》中,“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这三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27.在《登泰山记》中,“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28.在《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泰山后,介绍山上石头的情况的句子: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29.在《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泰山后,介绍山上树木的情况的句子: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30.在《登泰山记》中,“而雪与人膝齐”一句通过对比,写出了日观峰附近积雪之厚,照应了前文的“大风扬积雪击面”,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一、(23-24高一上·吉林延边·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5.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二、(23-24高二下·河北保定·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6~10小题。(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节选自《荀子·劝学》)(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答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学记》)(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父兄A不可常依B乡国C不可常保D一旦E流离无人庇荫F当自求G诸身耳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君子坦荡荡”中的“君子”意义相同。B.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后引申为准则、法度之意,例如“绳之以法”。C.金,古代金属的通称。文中指金属制的刀斧等。“金石可镂”的“金”也指金属。D.而,在句中表转折,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意义不同。8.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则材料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B.第(二)则材料中,作者是从“问”与“答”两个角度来说明“此皆进学之道也”。C.第(三)则材料中,作者用古谚语进行举例论证,强调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D.这三则材料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都使用了比喻论证。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10.以上三则材料都旨在勉励学习,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分别概括。三、(23-24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1~14小题。师说韩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窦秀才书韩愈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