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区域教师线上研训常态化实施新探索_第1页
云课堂:区域教师线上研训常态化实施新探索_第2页
云课堂:区域教师线上研训常态化实施新探索_第3页
云课堂:区域教师线上研训常态化实施新探索_第4页
云课堂:区域教师线上研训常态化实施新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我国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线上研训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一方面,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它打破了学习场景的时空界限,缓解了教师的工学矛盾。但线上研训的常态化实施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师频频“在线不在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与需求脱节,线上研训课程缺乏适切性,导致教师线上研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学过与学会混淆,线上研训任务缺乏层次性,导致教师参训动力不足,出现“听听激动、想想冲动、回去一动不动”的怪象;三是教研与评估背离,线上研训评价缺乏体系性,主要表现为“研”与“评”在目标、内容等维度没有达成一致,导致教师线上研训实效性不强。因此,笔者提出构建区域教师线上研训的“云课堂”。所谓“云课堂”,是指以钉钉云课堂为依托,指向解决教师教学实践问题,发展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网络教研平台。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尝试从课程内容、研训任务、学习评价三个维度优化“云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推进线上研训常态化建设。一、优化“云课堂”课程内容,形成“选—研—导”学习链现在,线上研训的课程内容多以提前录制的视频为主。“云课堂”要能吸引学生,设计好以视频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是关键。“云课堂”不只为教师提供学习视频,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架构基于学习视频的导研体系,形成“选课—研课—导学”的学习链。(一)选课:指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选课,是指选择研训载体。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教育工作的推进,各种教师培训的数字资源层出不穷。选课面临的较大问题不是无课可选,而是好课难选。“云课堂”选课以教师真实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三条原则。第一,选课要“稳”,坚持“选小不选大”。教师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一般都是具体的,如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教师评价的介入时机等。如何帮助教师解决这类问题呢?在真实研修情境中观察和模仿其他教师的行为是教师掌握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2]。“云课堂”注重把问题放回课例情境,以具体视角、小微切口选择课例,并以此呈现名优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与实操样态,从而引导一线教师实践改进。第二,选课要“准”,坚持“选近不选远”。从区域角度看,教师研训一般有明确的主题或方向,如学导型教学的多元实践、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教方式变革等。“云课堂”强调实现区域整体研训与教师个体研修的同频共振。一般而言,对于区域研训主题的理解与实践,身边的名优教师可能更胜于“外来专家”。因此,“云课堂”重视身边的榜样,坚持用身边的好课影响并引导区域的一线教师,从而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第三,选课要“狠”,坚持“选易不选难”。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普适性,关注课程与当下教学的匹配度、与当地区域教改方向的同行度、与不同层次教师专业认知的适应度。总而言之,“云课堂”的课要让教师“看得懂”。需要说明的是,选课要兼顾不同类型的课,如精读课、略读课、习作课、单元整理课等;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良课程,如第一阶段的“一个‘三”(三堂长课)改进为第二阶段的“三个‘一”(长课+报告+短课),如图1所示。(二)研课:明确教师线上研训方向研课,即指研读课程内容,明确研训目标,主要包括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两个部分,一般放在课程学习视频之前。课程标准部分,主要是基于课标与学段的上位视角明确本课学习的总体目标;教材内容部分,主要是从教材内容的下位视角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特征。以下为三年级《赵州桥》研课方案设计。第一部分:本课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1.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的重要学习目标。《赵州桥》这篇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清晰,利用总—分—总的结构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需要不断强化练习的阅读策略。本课教学为《赵州桥》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段落教学是第二学段的重点,单元导语提出的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对应了本课内容的训练点。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借助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的意思。这也是第二学段语文学习的重点。第二部分:教材研读提示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赵州桥》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将说明性的语言和描写性的语言有机整合,介绍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独特设计,以及美观的造型,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文章开篇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以及重要地位等,接着从雄伟、美观两方面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结尾点明中心,总结赵州桥的历史意义。在介绍赵州桥特点时,采用总—分方式,与篇章结构相契合;观察视角由远及近,远望赵州桥,雄伟壮观,近看赵州桥,栏板精致美观。研课以类似于学习要点提示的方式告诉教师本次研修“研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助于教师明确研修方向,形成更好的学习体验。(三)导学:提示教师线上研训路径明确了研训目标,我们还需要思考研训路径。所谓导学,就是针对课堂设计的观察要点。它既是落实研训目标的抓手,又是“怎么研”的支架。以下为《赵州桥》导学方案设计。问题一:教师的教材解读是如何助力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问题二: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哪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两个“导学”问题的观察维度有所不同:一个是教师教材解读,另一个是学习支架设计。借助这两个问题,我们引导教师观察并思考《赵州桥》课例中执教教师是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以促成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从而为前述研训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观察路径。“导学”的观察要点除了上述两个维度外,还涉及关注课程资源选择、学教方法运用、思维发展路径等。“选—研—导”学习链的形成,让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文本要点、明确观察视角后进入“云课堂”听课。听课过程中,教师还可再次回应、思考课前研读内容,读、看、思相辅相随,促成教师在线研训“在场走心”。二、优化“云课堂”研修任务,建构“看—评—改”任务群教师教研需要形成科学、客观和有针对性的教研任务,满足教师持续性成长的需要[3]。“云课堂”通过基础性、评价性、设计性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构建“看—评—改”任务群,以逐层进阶的方式驱动教师在线阅读、理解、观察、记录、评价、反思等,从而推动教师线上研训真实发生。(一)基础性任务指向课程内容“有没有看过”基础性任务指向对在线听课内容的如实反馈,是教师线上研训参与力的直接体现,重在检验教师有没有看过课程视频。一般而言,基础性任务可以结合学科特征设计1~2个题目,问题方向是与某节课教学进程紧密相关的基础性问题。问题形式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等(见表1)。(二)评价性任务指向课程内容“能不能看懂”评价性任务主要指向对课堂学习是否真实发生的评述与思考,是教师线上研训思考力的直接体现,重在检验教师能不能看懂课程案例。一般而言,评价性任务结合区域教改目标、学教方式、学导策略、评价要素等,确定一课一研修重点,并指定课堂上的某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结合研修重点写教学评价或反思(见表2)。(三)设计性任务指向课程内容“可不可改进”设计性任务指向对学科素养在本课中的再思考与再设计,是教师教学创造力的直接体现,重在检验教师能不能优化教学实践。一般而言,设计性任务根据某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再设计,可以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重新设计一个学习任务,也可以设计一个补充性作业任务,并简要阐述设计思路与缘由(见表3)。可见,“看—评—改”任务群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践展开设计。三个任务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引导教师基于学科素养审视课例中教师的做法或观点,并关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的内化、迁移与创造。这样的任务让教师研训体会更为深刻。三、优化“云课堂”学习评价,创设“看—做—评”评估环教师线上研训目标达成度如何?学习成果能否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跟踪评价,我们可以保障线上研训出效果、有质量。“云课堂”基于研修过程,关联研修任务,创设了“看过程—做任务—评表现”的评估闭环。(一)看过程,评价在线研训的参与度看过程,是对教师线上研训的参与情况实施评价。它主要根据基础性任务的答题情况做出评价,是教师参与学习的直接反馈。以下为某教师在基础性任务上的答题情况。基础性问题:基于素养导向,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本课教师利用学生预学产生的哪些问题来推进教学?某教师观点:在整体感知阶段,借助“孙膑如何想到这个计谋”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在精读品味阶段,借助“为什么孙膑胸有成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在教学结尾阶段,借助“孙膑的计策有没有破绽”“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田忌胜利”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对教师答题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以此了解教师有没有看过课程的实际情况。(二)做任务,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做任务,是对教师线上研训课程目标的达成质量实施评价。它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定量评价主要指能完成课后研修任务并主动上传听课记录;定性评价主要结合评价性、设计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在线研训质量水平。以下为某教师在评价性任务上的答题情况。评价性任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请谈谈本课教学是如何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某教师观点:本课中,几乎每个汉字都表意了一种烹饪方法。教学中,教师先归类汉字,再结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汉字里的饮食文化。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烹饪方法和美食菜单,在读读认认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通过对教师答题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参训教师能不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课例中教师的做法,准确评价其教学得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参训教师能不能立足自身的教学理解与实际,对教学做出新思考。最终,基于对结果的分析,判断教师线上研训的学习深入度与有效性,据此评估课程目标的完成质量。(三)评表现,评价学习行为的投入度评表现,是对教师线上研训的行为表现实施评价。它主要根据线上研训进展程度、分项考核得分和听课笔记完成样态等做出评价,是教师线上研训学习投入状态的直接体现。例如,运用“云课堂”,我们实现了对教师课程学习情况的实时监测(如图2)。通过学习跟踪,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区域教师的研修进度,即规定时间内完成研修的人员情况,从而掌握教师群体线上研训的投入状态;另一方面,监测数据对教师个体开放,实时反馈教师个体考试结果。具体来说,三项“研修任务”+一项“笔记上传”,构成在线研训考试体系,其中基础性任务占比20%,评价性任务占比30%,设计性任务占比40%,上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