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材分析课标要求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之后,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舒的近教教学注意事项课型:新授1、认识“万”“十万”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十进制计数2、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数数:100个可以怎样数?1000第一次数是以谁为单位?第二次呢?第这些单位叫5三次呢?我们数数时的这些单位叫什么(1)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位知业五、思维训练题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棒,你用什么方这些单位叫计元小组讨论,达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别学生读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3题认识更大的数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2、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二借助计“十万5流业练小节;10个十万是一百万(2)认识“千万”“亿”十个一千万时,告之是一亿。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自由数数认识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别学生读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782数一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计数单位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3、进一步配给样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掌握亿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方法,能正确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教学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知(1)回忆计数单位2、对数据进行分类3、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及数位表指名回答将数据展示在(学生的分类可能会有几种只要能说出道5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生自己读,多读、反复读,5同桌讨论,交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起来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小组讨论、交流结论(5)学生自学亿以内数的写法,师总结(百位上的零例:40067读作:四万零六十七82级亿6153848万2千0个0十0个0课型:新授课入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课前查找了很多有关国土面积的资料,对资料上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5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1)将新疆、西藏、黑龙江、江苏的土地面积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个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数?以“亿”为单位的数要把末尾的几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就可结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熟,就要把末学生思考,回答:右起第五位,后面有4个零指名说一说是生先读出来,考,自主探究集体订正564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入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成,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没有,我们在听新闻、看电视时,会听到或看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精确数,有些是近似数。我记录了这样一条信息,请你们帮助我看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3、举例(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4、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出示“说一说”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他的下一位按四舍五入法保师:如果精确到千,就要把哪个数位后面的尾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近强调:只要根据要省略尾数的最高位,而不要问:224318570≈22432万中间为什么用约等问:精确到亿位,应该把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近似数(因为这是四224320000题从结绳记数说起时课型:新授课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方面探索乐趣。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方面探索乐趣。5?(558822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月日月日月日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改写的方法,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比较大小,求近似数,改写等,提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更大数的实际意义。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板书:认识更大的数(数数、读法、写法、比较指名回答指名回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生写;之后两人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读数,在交换角色。7300000=万2106000≈()万6501000≈()万49000≈()万30000=35万68000=68万45000()≈47万同桌进行,选2练习一材材分析课标要求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在让学生感悟两点之间的所有线段中线段最短时,出示小狗吃骨头的画面,有三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学生可以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线摆出三条路线,在将三条细线拉直比较,从而认识两点见线段比曲线和折线都要短。同样,在角的认识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活动角”动手操作,理解各种角的形成与角的两边有关系,从而理解锐角、直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回用量课型:新授课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2、能区分直线、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3、让学生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一、谈话导入。知今天,我们来学习线的知识,你对线有了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2、认一认师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考5(3)同(1)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生思考,指名集体订正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线段指导:头和伪是生活语言,数学语言叫端点。3、说一说板书三条线,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吧。5射线读作:射线OF生自己总结,先独立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三、课堂小结独立完成,集8体汇报2是直线的一部分。没端点,可无限延长有两个端点,不可无限延长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论发现这两条线5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平移板书“平移与平行”5和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有什么共同特点?结论: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1)拿出火柴棒或小棒移一移,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3)平移方格内复杂的图形,平移后说一说,动(1)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看看哪些折痕是(1)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线,想一想书中的图(1)师板演如何画平行线,并说出画法: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抵住直尺的另一条边,再沿着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移动直尺到指定位置,花(1)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并说一说(2)讨论不同面上的平行线。当发现对角平行线时可以切开橡皮泥观小组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生练习画,师巡视,并展示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体验快乐582平行: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平行线的画法: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抵住直尺的另一条边,再沿着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移动直尺到指定位置,花另一条平行线。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知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激起学习新知如果把两根小棒或两支铅笔看成是两条直线A和观察、讨论和直线B观察、讨论说说两幅图的意思。5学生利用上节课发现平行线验,很容易发学生利用上节课发现平行线验,很容易发自主学习同桌互练:你说我摆动手操作,得出结论52、折一折5(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3、说一说(1)观察一个正方体的实物,说说每个面上(2)不同面上互相的垂直的线。指导学生沿着对角线切开橡皮泥,可以发现其他的垂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4、画一画目的: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体会让学生体会点与线段之间垂直线段最短。相交与垂直垂直线的画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课型:练习课月日月日月日1、通过练习,进一步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2、能按要求画出所给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3、能进一步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明确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的概念。理解掌握画平行线与垂线的方法。(2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5)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是直线的有()5(1)一条直线长4米()(3)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了互相平行和互582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一、谈话2、使学生能用运动的观点来说明平角、周角的概念。正确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发现几种角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知道几种角形成的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交流1、拿出自制的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一根硬纸条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帮助。角角三、课堂小结(4)钟面上有角吗?是什么角?还能形成什1周角=2平角=4直角()讨论交流生:1个平角=2个直角生观察图,思考并回答小组讨论,交流生:他们做的是旋转运动,都是围绕中心生:打开的折扇生独立完成,展示作品582....课型:新授课主备人2、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及相关知识。3、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并进行安全教育。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认识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顺序排列:周直角、锐角5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问:这两个角谁5究竟谁大,老师也看不出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书二、探究新知1、试: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二、探究新知提示:可以试一试课本的办法。质疑:为什么有两个结果?(有的同学想到把中介角折得再小些)2、认识量角器试:为了使角度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器三、练一练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观察,并讲解量角器。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一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一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师:计量角的单位“度”,板书“度”3、试一试,量一量(1)用量角器量一量角A角B的大小?怎样(3)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然后把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最后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概括为四个字“两合一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生动手操作,生:因为角的方向有不同,所以才会出现生观察,交流生观察,说明理由独立完成,个别指导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82角的度量(一0度量角的单位----记作:10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两合一看”课型:新授课月日月日月日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掌握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角角、周角5淘气和笑笑正在画角,我们也加入吧。二、探究新知1、画一个60度的角利用三角板的特殊角60度画60度。小组为单位讨展示不同的画适时指导,鼓励表扬(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三、课堂小结2、你能画出150度的角吗?先说一说怎样3、练一练(1)画两个锐角,使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块三角板,怎样利用两快三角板画15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想出几种画生:用量角器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边画边说出具以,只要是正确的)同桌互查,展示好的作品小组合作完成582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课型:练习课月日月日月日二、教材“练习二”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部分?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吗?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第一题:引导学生说明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和垂直的关系。第二题:说一说你家附近的道路哪些是互相平行第三题:巡视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补充:后两组的度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概括第四题:进一步复习使用量角器5552、有了前一题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只要说得合理,都应充分肯定。8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8第七题:找一找,说一说。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2(1请你画出从实验室到教学楼最近的路。(2请你画出从实验室到操场最近的路。材分材分析课标要求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教教学注意事项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教学目标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让学生讲一讲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人造地球地球一圈的时间。学生回学生列算学生讲解自己了解的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等方式面的知识,如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5学生列算式①首先学生估算并加以交流三、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82题有多少名观众究课型:实践课学生可以谈谈查学生可以谈谈查关体育场的名称及其他知学生可以试图估计一下也可以是10000或150000等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估计方法,然后进5三、巩固练业五、全课小结学生可以将报数的基础上再数一数某一行得到整版的字数82进行四则运算999×9=9999×9=12456+4568-3216=48让学生在四功能键的作用键的作用计算器计算5学生操作实学生操作实践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学生谈后并做自我评四、布置作582神奇的计算器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流,发现规律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言5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言5(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小组讨论汇报(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小组讨论汇报(3)讨论:1111×1111的结果。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1111×1111=1234321(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99×99=9801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学生根9999×9999=99980001(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依据规律填数5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汇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个数字中,推出来,你相说说这节课的说说这节课的①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2②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2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课型:练习课1、练习三的第一题:读题后说说自己的估算结5与同伴说说每一步是什么意思。58*18=453488*34=318()572*124=25*112=460*18=72*124=25*112=460*18=56*456=35*440=5、练习三的第五题:学生读题后讨论计算小组比赛选小组比赛选学生自主发8优胜小组82拓展探索规律练习三的第八题2拓展探索规律题整理与复习元1、复习大数的读写、求近似数等第一单元内容。认识较大数、线与角、乘法计算。认识较大数、线与角、乘法计算。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一)、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408000000000=亿534728≈()万()亿55可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5第4题引导学生先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等工具来验证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还是互相垂直。(三)、复习第三单元:乘法第7题用竖式计算、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第8题,可引导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问题中蕴含有哪些数量关系。然后解81、你学到了什么?先与同学交流,然后进822材材分课标要求教学注意事项会使用运算律,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析课型:新授课一、创设情6。2级的大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的房屋倒塌,为景、激趣导恢复学校的正常上课,党和政府紧急调动各地的帐篷,使灾区的学生能按时开学上课。你能为灾5计算完成课本提出的问题。学生大部分会列分步算式,少数学生可能会列综合算式,但由于算顺序来算的话,得出的结果会不同,为什么五、小结本来帮忙,由此,学生对括号的作用印象一定非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与以前的有什2、启发学生想一想,通过计算对比会发现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4、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引出书上的第引导学生先说出计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学生自由发内互相说一说鼓励算法多在哪里?怎比582课型:练习课40=×80=(1)估计96×42时,这样想:96≈(96×42≈()。(3)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一个四位数,其中一个因数是两位数,那么另外一个因数可能是5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①96②2400③不能确定①320②180③210×75=(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5行,每行25人,一共谁的正确582题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中也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有些情况就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师:请同学们观察这8个算式,观察后您们能进行分类吗学生交流)2、点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类。5师提出:在8+18=18+8这道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是不是在所有的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会发生改变呢?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写出几道加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它们的结果,并验证我们的猜想。学生交流回答,师选择算式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没有找到交换加数的位?(师:出示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师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一下加法的交换律?(抽生回答)(板书:a+b=符号来表示,但我们一般都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2.乘法交换律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同样地,请每位学生编出乘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看它们的结果有没有积发生师:请学生汇报情况,师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师:谁能给这个规律起一个名称呢?(抽生回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生:加法交换律。(教师板书,全班齐读加法交换律内学生独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乘法交换律5师:利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们可⑴比一比,谁算得快?(对你的同桌说一130+86+7025×37×440+35+60+265125×23×8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交换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说说你今天这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学生独立82课型:新授课1.同学们,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举行军事夏令营活动,三年级一班有营员42人,二班有营员45共有营员多少人?2.师:这道实际应用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还有一道例题(出示例2),同学们看能不能两种方法解答)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48+5049=4850+49)(2)集体订 =142(人)(3)做完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每种方法你再算什么?结52.谁能编一道像例2这样的应用题,然后全班?((12+1314○1213+14)(320+150230○320150+230)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内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学生记忆加法结合律的概念5(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齐读)(1)自学(a+bc=ab+c)记住公式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25+6832=25+(□+□)13070+4130+□)+□7.探究复习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同学们想一想:复习题怎样计算更为简便一些?42+45+55=4245+55)。]9.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1.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3)集体订正,并指名说出这样算的根据。简便?与例3有什么不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全班试做,指4.问: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应用:(137+31+63怎样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运算7.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了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147)(23+4756=23+(□+□)65497+a654+□)+□a20+9a+209()△+(○+b)=(△+□)+b()(10+2030+40=1020+3040()独立完成小组评议自己回报本节课的收获82加法结合律a+bc=ab+c)小组内举一小组内举一较大的数据5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括出简算的5823入课型:新授课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1、呈现课文插图(实物投影或挂图)教师:一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4、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5四、课堂练习(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教师在未完成的板书中添上:乘法分(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54+36鼓励学生独自计算582成5结观察主题图说说你582材材分析课标要求教学注意事项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5小组讨论后5学生独立完82课型:新授课5示班长的位置,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符号。(学生板演表示的多种形式)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2、生活中应用数对(1)根据位置写数对①出示哈尔滨旅游景点的分布图。②独立书写,全班交流。(2)根据数对找位置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用数对怎样表示?小组交你能表示出各个景点在图中582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5学生试学生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55学生尝试完成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学生尝试完成2)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学生尝试完成8说出理由。81)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2)把地图填写完整2学生汇报2学生汇报材材分析课标要求教学注意本单元教材编写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事事项课型:新授课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习、建立模5前段时间,我班进行了班徽设计大赛,老师将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现在班干部来到了文具超市:钢笔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个,书包30元一个。班费共80元,请你帮帮他们想想,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5组合作的方1、学生根据电脑出示的情境图的要求,组合作的方(2)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3)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的同学可由。老师特别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如果学生能向他发问更2、完成“练一练”结582通常具体情景,把算式转化成可以简便的算式40=600÷20=×()<140×()<31455算或竖式计算学生可口算、估算或竖式计算解答。六、作业布560/70=720/90=360/40=240/30=640/80=200/50=180/60=280/70=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582引导学生观引导学生观的基本情况了吗?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学生汇报观察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3、你能列出算式吗?四、精讲点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3、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1、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70÷31=381÷54=272÷28=89÷22=2、最大能填几?38×()<24342×()<21361×()<44159×()<48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时候,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最接近150,所以商7说你的算法验算吗51082先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一算.381/54=351/47=成5算的过程.某奶牛场有38头奶牛,8月某一天牛奶产量约森林医生.学生在练习本上改.7、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5学生读题后小组讨论汇报解决的办法算2381/54=351/47=课型:新授课习、建立模购买方案习、建立模购买方案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5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2、完成“试一试”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学生自由发内互相说一582课型:练习课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尝对于学生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他们将其放进问题银行中。并尝试进行55361/54=448/89=342/43=216/27=5交流交流解决问492/63=233/34=630/31=961/19=8822361/54=448/89=342/43=216/27=成律5让学生先说说这些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再小组交流。每个学生的购物方法可能不此题方法较多,也可以用方程解。你所在的地区最高建筑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这一高度?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独立思流此题方法较学生汇报自582492/63=233/34=630/31=961/19=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工合作完成5发现什么规拨(5)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1、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582一、创设情速度之间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此,面包车跑得快。学生先独立思小组交流,明要想知道谁跑同一时间里谁5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速度。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2、完成“试一试”第2题。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完成“练一练”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速度=路程÷时间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58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在解决问题识5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5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5、完成“练一练”第五题。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82题课型:练习课二、模型练学生抢答,小组完成。算探究。探究时要求学生说自己估算的理由,最好不要通过列竖式来得出正确结果)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5学生独立完成运动会采会有什么不同的方案?学生小组讨582材分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表示零下温度的一种方法;二是,了解一些生活中觉负数的实际意义。由于负数的学习是在正数基础上的拓展,与正数的意义相比,需要考虑相反意义与数值。在理解上的要大一些。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有课标要课标要求教学注意在初步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中安排了各种不同的具有现实背景意义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要求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这样的编写方式符合学生理解数学新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以事事项课型:新授课5拨当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零上温度开到零下温度582在生活中的课型:新授课+5、—5、+500、—100等5学家庭每月582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激趣导5学生说一说用正负数表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582题课型:新授课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地节水措施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水资源相关的资料。2、看了这些资料你有哪些感受?3、明确活动任务。案5组织学生实验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1、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2、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完成教材89页23、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教材90页3题。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582课型:新授课课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在辨析、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准吗?因为这些信息就藏在这几个小小的数字里面!这些光用数字排列的编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52、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的号码是怎样组成的呢?从这个号码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下面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提示,进行研究。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请看多媒体展示各个地方所运用到的编码)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学生汇报学习成果582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的表达出你计数律5理,解决问题伸,引发思考小组讨论82按着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二合一、三合一……)不重复不遗漏找规律教学反思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55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猜想验证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2研究确定现象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教师: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都是白球……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1)试验要求。教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请组长负责安排,小朋①每人可以摸两次,摸之前要先想想:会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②组内的记录员要将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结果记③每次摸出的球要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继续摸。教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活动开展得又快又好。,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 来描述摸球结 果小组活动58教师: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剪子、布”等游戏。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教师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学生举例,分教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游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使它可能学生举例,分要求:独立思考,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结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1.知识技能性目标: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3.情感性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一一、游戏激师:请看,这有三个纸盒,里面都装有2个球,请三个同学上台来摸球,每人摸5次,摸出白球师:第一次开始,让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第二师:谁赢了?恭喜你。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结拿出球举起展示给全体学生看)逐个问:看到这个结果,你们3位有什么想说的55三、巩固应边说边板:不可能、一定、可能)师:你们说的太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问:第一盒全是黄球,不可能摸到白球,那么可以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汇报交流,说明理由能摸到白球,那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问:谁来汇报?还有谁来补充?问: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1”?≈2、变化中找寻规律今天大家学的开心吗?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汇报交流,说总结本课的重点58255指名同学背诵指名同学背诵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数的写法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如:4005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3005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如:7890000读作:七百八十九万4500000000读作:四十五亿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如:40052136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14350871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七千万零五百(70000500)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看题目:208090>200809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后全班读一学生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5生: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88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如:1900<2万如:3458<123456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五、省略“亿” 数五、省略“亿” 数2=127亿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5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5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第三关:勇闯万难(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二、判断对错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⑵4321>4320万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⑴13500000元。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567765057675635600000356万90000000000吨=900亿吨=81万千克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先让学生独先让学生独立58(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300000080000093800009先让学生独立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3.复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森林面积(求近似数)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平移与平行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分销ERP管理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数据安全的医疗IT系统构建
- 保险科技助力医疗保险业务发展
-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资源
- 企业对标成功的智慧方案用智慧的数据去促进职工的全方位保健
- 地坪机器租用合同协议
- 地方标准出版合同协议
- 固化剂购销合同协议
- 工地试工协议书范本
- 工程咨询合同三方协议
-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森林防火护林员聘用合同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1.1复数的相关概念课件
- 街道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云梯高空作业车的施工方案
- 视觉设计基础
-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设计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09-03-03 陶瓷工艺品制作师(试行) 2024年版
- 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流程手册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中职教育基础模板课件《集合的概念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