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_第1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_第2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_第3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_第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PAGE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共8课时)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一、概念的学习方法内涵(定义)概念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方法:(1)列举一部分化合物,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2)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思考]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空气海水液态氧铁[思考]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练习]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图:[作业]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合物的是,属单质的是,属化合物的是。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①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③酸、碱、盐第二课时:物质的结构学习目标:1、复习原子的构成,熟练地画原子结构示意图。2、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3、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学习过程[复习提问]物质的分类,并举例。一、、原子的结构[提问]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练习]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答: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有的电荷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二、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ONaAlSCa[提问]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怎样的规律?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排布规律:a.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上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练习]分别写出He、Ne、Ar、K、Mg、Al、F、S、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解]He、Ne、Ar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He是2个),达到饱和,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最外层达到饱和,这样的结构是最稳定的。[提问]试分析K、Mg、Al、F、S、P等元素的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讲解]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都力求达到8电子(K层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各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又各不相同,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化合物分成两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作业]1.请表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K、Mg、Al、F、S、P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NaCl、MgCl2、HCl、CO2第三课时:元素的化合价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合价的含义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学式及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学习过程[练习]1.写出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钠、氧化镁的化学式。2.写出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的离子符号。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钠和氯气化合成氯化钠时,钠与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1;在氯化镁中,镁与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2,等等。这种元素之间相互化合时,原子个数比一定的性质,即化合价。一、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二、原子结构决定化合价[分析]氯化钠里氯的化合价、钠的化合价与它们原子结构的关系;氯化镁里氯的化合价、镁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离子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共价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小结]1.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规律。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单质的化合价为零。4.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5.标价方式与离子表示方式。三、化合价与化学式1.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例1】试确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思考]高氯酸(HClO4)中氯的化合价是几价?H2SO4中硫的化合价是几价?]2.根据化合价正确地写出化学式【例2】已知磷有两种氧化物,其中磷的化合价为+3和+5,写出这两种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练习]写出+5价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小结]1.化合价的涵义;正价、负价;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化合价与化学式的互求。[作业]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化合价①氯元素:HCl、Cl2HClO、HClO2、ClO2、KClO3HClO4②氮元素:NH4+、N2H4、N2O、NO、NO2、N2O4、Mg(NO3)2、NH4NO3③硫元素:H2S、SO2、SO3、H2SO4、BaSO4、FeS2、CuFeS2、Na2S2O3;④碳元素::CH4、CH3OH、CH2O、H2C2O4⑤金属元素:Ag2O、Cu2S、CuO、FeO、Fe2O3、Na2FeO4、NaHCO3、KMnO4、K2MnO4、MnO2、Mn2O3、Cr2O3、Cr2(SO4)3、CrO3、K2CrO4、K2Cr2O72.磷有+3价和+5价两种氧化物、氯化物,写出它们的化学式、3.某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x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硫酸盐的化学式为4.某元素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相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第四课时:物质的变化及其反应类型学习目标: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学习过程一、物质的变化[思考]物质的变化类型有哪些?[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干冰汽化煤的燃烧铁器生锈[思考]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二、物质的反应类型根据什么把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应基本类型表达式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BC化合反应:A+B=AB(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1)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等)(2)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3)酸性氧化物+H2O=酸(CO2、SO2、SO3、P2O5分别与水反应,)碱性氧化物+H2O=碱(Na2O、CaO等与水反应)(4)其它:CO+O2=铜绿的生成2.分解反应:AB=A+B(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酸分解:碱分解:盐分解:KMnO4、KClO3、CaCO3氧化物分解:CuO、HgO、Ag2O、H2O2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水溶液中非水溶液中金属置换金属金属置换非金属非金属置换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4.复分解反应:AB+CD=AD+CB(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条件(1)酸+碱=盐+H2O(2)酸+盐=新酸+新盐:[作业]1判断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1)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2)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3)将NaHCO3溶液滴入石灰水中:(4)将Na2CO3溶液与Mg(NO3)2溶液混合:将H2S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充分氢气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第五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应用。2、熟练“双线桥”的表示方法。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学习过程[复习提问]1.四大基本反应并举例2.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中何者被氧化、何者被还原一、氧化还原反应[思考]请大家标出以上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请问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有何关系?[练习]试从得失氧和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从化合价的角度能得出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无法判断。因此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分析有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分析无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上述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讲解]从原子结构来分析。请大家写出氯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带负电荷,因此钠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正价;氯元素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负价。所以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缘故。对于这类反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叫学生来写),虽然没有电子的得失,但由于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离,从而使氢显+1价,氯显-1,这类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练习]请大家举出类似的电子发生偏离的氧化还原反应。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得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包括得失和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是还原反应。[思考]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存在怎样的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问题]请举出我们周围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1.如植物的光和作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和叶绿素的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如人和动物的呼吸我们需要的许多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如铁的冶炼。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供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大量能量,如我们家里用的液化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乙烷。但并不都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作业]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工业上以Al2O3和冰晶石(Na3AlF6)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同时得到氧气。。(2)剧烈运动会使人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第六课时:物质的性质学习目标:1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3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学习过程[提问]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成几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判断下列性质式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汽油具有挥发性②碳具有还原性③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④氧气具有氧化性⑤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⑥氢氧化钠具有碱性[思考]我们式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提问]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练习]阅读下列这段文字,请说明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思考]初中所学的物质有哪些?[提问]具体地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填写下表。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备注O2CO2H2CCOCaCO3注: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物质的性质。2、即要找出物质的特性,又要找出物质的共性。表: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备注O2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助燃性强氧化性CO2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H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很小,约是空气的1/14。H2、C、CO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C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CO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CaCO3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了解石钟乳的形成过程。[作业]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镀在某些铁制品表面防止铁生锈C.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变质D.因为CO有可燃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2.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他的做法是;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第七课时溶液与溶解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溶液。2、学会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掌握溶解度并学会相关计算。4、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学习过程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讲解]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讲解]但是,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讲解]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讲解]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4)溶解度曲线面点线:面点线: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强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上的点: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B.表示意义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四、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数学式表示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作业]1.t℃时的硝酸钾溶液200g,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8g,又蒸发20g水后析出12g,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时,把mg某物质溶于水,制得VmL,密度为ρg/cm3的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答案]100m/(Vρ-m)g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取反应后滤液40g,蒸发去26.5g水,冷却到10℃,溶液恰好饱和,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为g。(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3)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第八课时:实验基本操作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并知道其作用。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回顾初中所学的气体的制备实验。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作准备。学习过程一、实验的常用仪器[问题]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问题1]取用药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药品的取量有何规定?[问题3]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问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