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二章)_第1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二章)_第2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二章)_第3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二章)_第4页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2章1~3节教学目标或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我国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我国企业管理的特点、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掌握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等;熟练掌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霍桑实验的过程及意义。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实践和思想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的人事管理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四原则、泰罗追随者的贡献;对泰罗科学管理的评价。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贡献;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韦博的贡献。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贡献早期行为管理学家的贡献: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莉莲·吉尔布雷斯。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过程及主要结论。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德双因素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观点“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管理科学的主要观点及特点‘系统工程决策科学化管理理论丛林孔茨与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理论丛林要点权变理论概要质量管理概要我国管理思想的发展由于课时有限,本节内容为自学内容。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新实际管理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技术革命“入世”的挑战管理学发展新趋势人本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危机管理(具体内容请见后面的讲稿)重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霍桑实验的过程及意义。难点: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正确评价。教学手段与方法:本章内容以讲授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西方管理理论的理解。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西方的管理思想如何应用于中国实践?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管理思想的发展§1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他们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就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在文化、艺术、哲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建筑等方面都对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古巴比伦在汉谟拉比的统治下,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编撰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共282条,较前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并以法律形式来调节全社会的商业交往、个人行为、人际关系、工薪、惩罚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在古埃及,值得称道的其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设置。在法老之下设置了各级官吏,最高是宰相,上至宰相下至书吏、监工,各有专职,形成了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在古希腊,许多思想家们对管理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苏格拉底曾提出管理的普遍性,认为管理技能在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之间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提出了管理一个家庭和管理一个国家德相似之处,而且研究了国家制度的问地,提出了国家制度的各种形式,以及采取各种国家形式的原则,描绘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理想城邦”的轮廓。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和柏拉图对劳动分工有较深入的研究。古罗马在征服了希腊之后,经过连年征战和吞并,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本身就需要高超的管理方法和技能。罗马共和时期,在管理体制上,已体现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分离。罗马人在大约公元前450年,制定了有名的《十二铜表法》,在私有财产的保护、债务、奴隶制度、财产继承、刑法和诉讼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实践和思想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西方世界不仅在工业技术上而且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它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小手工业受到大机器生产的排挤,社会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迅速从以家庭为单位转向以工厂为单位。出现了效率与效益的问题、协作劳动之间的组织和配合问题、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协调运转问题等,使传统的军队式、教会式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新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解答。于是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理查·阿克莱特于1769和1771年建立了两个英国最早使用机械的工厂,(棉织业)规模都很大。理查·阿克莱特从建厂的厂止计划,到生产、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的协调以及工厂纪律、劳动分工等方面都做了合理的安排。在一个雇用了5000名工人的大企业中,能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说明理查·阿克莱特不愧为是一个有效管理的先驱者。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对管理问题也有诸多见解。劳动分工观点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增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时间;可以使劳动简化,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是完全的个人利益。经济人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对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影响。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他们接管了一家铸造工厂,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行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人事管理方面:制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的人事管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古典管理理论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一些人对这种活动加以研究和探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开始形成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人又对管理思想加以提炼和概括,找出管理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作为一种假设,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管理活动中进行实验,继而对检验结果加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属于管理活动普遍原理的东西。这些原理经过抽象和综合就形成了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又被应用于管理活动,同时也接受实践的检验。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理论本身是更成熟、系统化程度更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并接受管理活动的检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欧。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贡献泰罗的故事泰罗(1856~1915)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开夜车得了眼疾而被迫辍学,从而放弃了子从父业的理想。1875年,进入费城的一家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的一家钢铁公司当技工,1884年任总工程师。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一家钢铁公司。1901年以后,主要从事写作和演讲,1906年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生铁装运实验:工人们把92磅重的生铁块装到铁路货车上,每天的平均生产率是12.5吨,泰罗相信,通过科学分析装运工作以确定最佳的方法,生产率可以提高到每天47~48吨。科学管理的四原则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与工人们衷心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都承揽过来;(管理与劳动分离、计划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作业管理制度高的日作业定额:根据作业时间、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计算出的;标准的作业条件:包括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作业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标准化;科学的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一流工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可能成为一流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是一种刺激性付酬制度。泰罗的追随者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在建筑业中的研究:研究哪种姿势砌砖省力、舒适、有效率。他们研究的方法使砌砖的效率提高200%以上。研究步骤:拍摄动作,研究哪些应保留、哪些应去除、哪些应改变次序等,制定标准作业程序;代表作《动作研究》(1911年)甘特甘特曾是泰罗的同事、亲密合作者;甘特图: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工具;计件奖励工资制:除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发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相对与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感到工资有保证,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对科学管理的评价历史地看辨证地看组织管理理论继泰罗制之后所形成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的贡献关于法约尔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1958年毕业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1860年到法国康门塔里—福尔香包采矿冶金公司工作并奋斗了一生。75岁发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退休7年后逝世,享年85岁。法约尔一离开矿业学院就当上了矿井工程师,1868年,当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极为困难,公司几乎濒于破产时,法约尔被任命为总经理。而到1918年法约尔77岁退休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极为良好。法约尔担任了46年的经理,所以人们称他的研究是从“办公桌上的总经理”开始的。而泰罗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的,因此他与泰罗研究管理问题的视角有很大的差别,法约尔具备从一个较整体的角度考虑管理问题,其理论针对的主要是一般性经营管理,他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总的来说,法约尔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60—1872年间的十二年。在这一阶段,法约尔作为一个等级较低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关心的是采矿工程的事情,特别是防止火灾危险的事。在此期间,他于1866年被任命为科芒特里矿井矿长;第二阶段1872—1888年的十六年,他被提升为经理,领导一批矿井。在这个阶段,他主要考虑的是决定这些矿井的经济情况的因素。这样,他不仅要从技术方面考虑,更要从管理和计划方面考虑,促使他对管理进行研究;第三阶段是1888—1918年的三十年。1888年,当公司处于破产边缘时,他被任命为总经理,并按照自己关于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对公司进行了改革和整顿,关闭了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冶金工厂,并吸收资源丰富的新矿来代替资源枯竭的老矿,他于1891年吸收布列萨克矿井,1892年吸收了德卡斯维尔的矿井加工厂并把新的联合公司命名为康曼包公司。1900他吸收了东部煤区的莱得莱维尔矿井,并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原来濒于破产的公司整顿得欣欣向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公司为战争提供了大量资源。公司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和科学上的骨干力量,当法约尔75岁退休时,该公司已能在财务和经营上立于不败之地,至今仍是法国中部最大的采矿和冶金集团的一部分。第四阶段是1918—1925年的七年,法约尔度过了他的退休生涯,致力于普及他的管理理论工作。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经营与管理是不同的概念,经营比管理的内涵更广泛,包括六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运用、控制;安全活动: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会计活动:货物的盘点、成本的统计和核算;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管理原则分工:认为分工属于自然规律的范畴,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业化分工都能提高效率,权力和责任:权力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力量,强调权力与责任的相互对应性,不能出现有权无责和有责无权的情况,另外将管理者的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纪律:纪律是领导者同下属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等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并强调纪律应以尊重而不是恐惧为基础;纪律的实质是对协定的尊重,纪律要严明,而且高层领导和下级人员都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否则纪律就会受到危害,秩序将被破坏,稳定就受到威胁。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的区别在于:人们通过统一领导来完善组织,而通过统一指挥来发挥人员的作用,统一指挥不能没有统一领导而存在,但并不来源于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们在适应整体的利益的工作中,无知、贪婪、自私、懒惰、懦弱以及人类的冲动,总是使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忘掉整体利益。这是一场持久的斗争。报酬合理:报酬是人们服务的价格,应该合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必须付给公平的工资;报酬方式应符合三个条件:1、能保证报酬公平,2、奖励努力的人以激发激情,3、不应有导致超过合理限度的过多的报酬。集权与分权:权力集中、分散的程度由企业规模、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决定;等级链: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对最底层的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为了保证统一指挥,按等级顺序传递信息是必要的,但在紧急情况下,平级之间跨越权力而进行的横向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法约尔设计了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也叫作“法约尔桥”。(示意图)秩序:包括人的秩序和物的秩序,“有地方放置每一件东西,而每件东西都放在放置在该放的地方;有职位安排每一个人,而每个人都安排在应安排的位置上”,即人和物都各尽其能。公平:公平是由善意和公道产生的,管理者应和蔼公平地对待下级;人员稳定:尽量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首创精神:“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实现这么一种发明与执行相结合的可能性就是首创精神”,是指人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等。韦伯的贡献关于韦伯马克思•韦伯,作为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基人为世人景仰。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完成并出版讲师资格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况》,开始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1894年放弃名校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机会,反接受当时地位甚低的地方性大学弗莱堡大学聘请出任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1903年重返学术活动。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1921年未完成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由遗孀玛丽安娜整理以《经济与社会》书名出版。韦伯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时兼修中世纪史、经济理论和哲学课程。18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弗莱堡大学(1893~1896)、海德堡大学(1896~1898、1902~1919)和慕尼黑大学(1919~1920)任教。1903年与桑巴特等人共同发起创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人联合发起成立德国社会学会,对社会学在德国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1920)、《政治论文集》(1921)、《经济与社会》(2卷,1921~1922)、《科学论文集》(1922)、《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等。韦伯的知识范围和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成果,使他成为在社会学史上与迪尔凯姆等齐名的重要思想家。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他认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韦伯将社会所接受的权力分为三种: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和神授权力。它们应该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合理基础——它是以一种对正规规则形式的“法律性”,以及对那些升上掌权地位者根据这些条例发布命令的权利的信任作为基础的(法定权力)。传统基础——它是以一种对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及对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力者的地位合法性的既定信念作为基础的(传统权力)。神授基础——它是以对某一个人的特殊的、超凡的神圣性、英雄行为或典范品格的信仰,以及对这个人所启示或发布的规范榜样或命令的信仰作为基础的(神授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人们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是非理性的,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只有提供了慎重的公正的法定权力才能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有了适合于官僚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组织中的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确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强调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均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不断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具有上述六项特征的组织可使组织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的达成。韦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官僚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行为管理理论早期的行为管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1863~1916)芒斯特伯格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哈佛大学创办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议用心理测验改进雇员的选拔,用学习理论评价培训方法的开发,以及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寻找激励人工作最有效率的方法。今天的甄选技术、工作设计、激励知识等很多是建立在芒斯特伯格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3)玛丽·福莱特(1868~1933)是最早认识到从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角度考察组织的学者之一。玛丽·福莱特认为组织应该基于群体道德而不是个人主义,个人的潜能只有通过群体的结合才能释放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管理者的任务是调和群体的努力。这当中有很强的人本思想。莉莲·吉尔布雷斯莉莲·吉尔布雷斯不仅对丈夫的动作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她在心理学上的研究在管理理论发展史是也占有一席之地。在1915年,获得了布朗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她之前的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是群体行为,而莉莲·吉尔布雷斯则侧重研究个体行为。她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将管理风格划分为三种形式:传统的管理风格:管理者为严格的驱动型,相信统一命令和使用集权;过渡的管理风格:介于传统风格和科学风格之间;科学的管理风格:管理者仔细的甄选人员,管理工人的福利,使用各种方式激励职工,使雇员得到全面发展。霍桑实验关于梅奥乔治·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是早期的行为科学的创始人。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1919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昆士兰大学获得了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是澳大利亚的心理疗法的创始人,1922年移居美国,1923-1926年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非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1926年任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的副教授,之后在哈佛大学工作到退休。他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该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关于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由于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中许多企业尽管采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但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学者们深入研究决定工人劳动效率的原因。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赞助下开始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霍桑实验的伟大意义所在,这一实验持续了8年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齐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也不理想。为此,在192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霍桑试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试验。分为4个阶段。照明实验(1924~1927)发现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什么影响;目的: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工作场所的灯光照明只是影响生产的一种因素,而且是一种不太重要的因素;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是无法测定出来的。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8~1928.4):(福利试验)发现其它因素对产量无多大影响,而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增加产量;大规模访谈(1928~1931):(访谈试验)引起工人不满的事实与他们所埋怨的事实并不是一回事;工人由于关系自己的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管理者应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能够重视人的因素;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群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1931~1932):(群体试验)发现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的态度、成员中存在小派系。主要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主要观点有: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人的需要有层次之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消极观点,他假设人们缺乏雄心壮志、总想回避责任,需要在严密的监督下才能有效地工作;Y理论提出了积极的观点,假设人们能够自我管理,愿意承担责任。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德双因素理论双因素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现代管理理论哈罗德·孔茨(1908~1984)是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他在60年代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并发表了著名的《管理理论丛林》的论文。把管理理论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和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现代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80年代初的整个历史阶段。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管理过程学派的鼻祖是法约尔。法约尔的著述很多,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如经济组织、政府组织、宗教组织和军事组织等),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管理过程学派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并有助于建立起系统的管理理论,用以指导管理的实践。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贡献是: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孔茨认为管理学这样分类具有内容广泛、能划分足够多的篇章、有利于进行逻辑性分析等优点。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原理教科书都是安装管理的职能写的。管理过程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把管理的任务和非管理的任务(如财务、生产以及市场交易)加以明显地区分,能使经理集中于经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上。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管理过程学派存在以下缺陷: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通用性有限,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只在工会力量不大,或失业率很高、生产线稳定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在专业性组织中应用时,这些原则便需要修改,其适用性须视情况而定。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的职能并不包括所有的管理行为。眀茨伯格在其名著《经理工作的性质》;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一定是先有了目标和组织,然后进行管理,而不是先有一套典型的职能,能够到处运用到不同的组织中去。对此,德鲁克是这样评论的:要知道达到企业的目标需要进行什么活动的问题太显而易见的,似乎用不着特别去提。但是分析这些活动在传统理论中却不曾有过。大多数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有一套“典型的”职能,它们可以到处运用,对一切事物来运用,用不着先作一番分析。制造、销售、工程、会计、采购和人事——这些就是制造业的典型职能。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实际上两者属于同一思想体系。但并不是泰罗理论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其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如果说科学管理是对生产的精确化,那么管理科学可以看作是管理本身的更精确化。管理科学的主要特点把定量的方法引入管理领域;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广泛应用数学模型;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管理的定量方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解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当英国面临如何使用有限的空军力量在与德国大规模空军力量德对抗中取得最佳效果时,他们便转向数学家寻求最优的配置模型。而美国的反潜战斗队,为了提高穿越北大西洋的同盟军船队护航的生存概率,以及为了确定飞机和水面舰艇袭击德国U型潜艇的最佳投弹深度采用运筹学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运筹学简单说就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去研究、解决可是数量化的管理问题的一套学问。)战争结束后,许多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定量方法被移植到工商领域。40年代中期,一个号称“神童”的军官小组,加入到福特汽车公司,他们用统计方法改进公司的决策制定工作。其中著名的神童之一麦克纳马拉后来被提升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随后又成为美国国防部部长,后来又成为世界银行主席。该学派有以下三个优点: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也必须指出,管理科学方法的应用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管理科学学派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这就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例如,有些管理问题往往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大都比较微妙,难以定量,当然就难以采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其次,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实际的管理人员可能对复杂、精密的数学方法很少理解,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专家一般又不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工作情况,因而提供的方案不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这样,双方就难以进行合作。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由于人们考虑到费用问题,也使它往往只是用于那些大规模的复杂项目。这一点,也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所以,要求管理人员要尽快地掌握管理科学,使之与各种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相符合,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1938年,他发表了《经理的职能》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对组织和管理理论的—系列基本问题都提出了与传统组织和管理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系统学派。1938年正处于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初期,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管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注意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但在巴纳德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而如果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要使系统运转有效,则必然涉及到组织中个人与组织间的协调问题。例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这也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即系统之间的协调。它不仅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协调。而当时的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某些单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理论指导而不能解释的管理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社会系统学派得以产生,并将协调组织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主导方向。以巴纳德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的现点也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对管理思想的发展,特别是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为了使组织的成员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和进行有效地协调,巴纳德认为应该采用“维持”的方法,包括“诱因”方案的维持和“威慑”方案的维持。“诱因”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各种报酬奖励的方式来鼓励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威慑”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监督、控制、检验、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根据组织的要素,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⑴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⑵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⑶提出和制定目的。对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的评价: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是他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他对组织的定义提出了同传统的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他首先指出组织是一个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在这里,巴纳德采用了与传统的组织理论不同的定义方式,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就是人的集合体。例如,一个医院,就是医生与病人的集合体等。由此可见,传统的组织概念还停留在对组织的表象和功能的表述上,并没有抓住组织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巴纳德不是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而是从行为的角度对组织下定义。巴纳德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他提出了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1)信息交流;(2)作贡献的意愿;(3)共同的目的。这是对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所作的理论概括,在管理学中首次分析了组织的组成要素。关于组织要素的分析,在以前的古典管理理论中是没有的。虽然社会系统学派从组织的角度研究管理,但巴纳德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不包括物和其他要素,所以对组织的研究就转变成对人的研究。我们看巴纳德的职能就可以看出,巴纳德把财和物排除在组织的组织要素之外,他提出的经理人员的职能没有对财和物管理的职能。因此,巴纳德对组织要素的划分并没有得到管理学家的承认。(关于组织的要素我们在第二章中会有详细分析)巴纳德的管理职能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大不相同。古典组织理论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是从对管理的过程的分析中提炼出来的,而巴纳德是以自己的组织理论为基础来展开管理职能的分析,把管理者的职能归结为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和规定组织的目标,从而把管理者的职能作用同组织的要素联系起来,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从组织的要素来分析管理的职能,这是其他学派所没有的。系统理论学派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运用系统思想,并非开始于管理的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提出了协作系统的概念,并指出管理的职能就在于保持组织同外部环境的平衡。在本世纪30年代,福莱特也明确地提出了管理的整体性思想,她把企业组织视为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统一整体,指出管理必须着眼于整体内部的协调。此后,管理科学学派也把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某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复杂管理问题的决策。但是,应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一种管理理论并形成为一个学派,则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组织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从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即如何从企业整体的要求出发,处理好企业组织内部各个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组织整体的有效运转。以往的管理理论都只侧重于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它们或者侧重于生产技术过程的管理,或者侧重于人际关系,或者侧重一般的组织结构问题,为了解决组织整体的效率问题,系统理论学派于是产生了。在企业管理中,系统理论学派亦称系统学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这一理论是弗理蒙特•卡斯特(F•E•Kast)、罗森茨威克(J•E•Rosenzing)和约翰逊(R•A•Johnson)等美国管理学家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弗理蒙特•卡斯特是美国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他于1963年与约翰逊和罗森茨威克三人合写了《系统理论和管理》,1970年与罗森茨威克两人合写了《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中,这两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管理人员需力求保持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一定的连续性,以便适应情况的变化,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企业还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与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如果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运用系统观点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对系统学派的评价:首先,系统理论通过对组织的研究来分析管理行为,体现了管理哲学的改变。它使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对组织的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时,它也使人们注意到任何社会组织都具有开放系统的性质,从而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分析组织的内部因素,解决组织内部因素的相互关系问题,还必须了解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注意解决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人们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组织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思路和方法。其次,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企业领导人有了系统观点,就更易于在企业各部门的需要和企业整体的需要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企业的总目标。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指出,现代组织和管理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条件,系统管理理论企图用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模式来解决如此复杂的现实问题是难以奏效的。他们认为,系统方法过于抽象,实用价值不大。结果,使曾经风行一时的“系统热”渐渐地冷落下去。就连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他们的后期著作《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中,也把系统管理理论同权变管理理论结合起来。系统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组织,系统理论是通过对组织的研究来分析管理行为,虽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系统理论对组织的构成因素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理论并未能提出具体的管理行为和管理职能,只是笼统的提出一些原理和观点,初学者在实践中会无所适从。因此,与其他管理理论相比较,它在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上的研究显得不足,许多人只是把它看作解决管理理论的一种崭新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管理不是依据一些过分简单化的原则。(例)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些偶然因素,将会影响最终的结果。管理者遇到的每一个情形虽然有可能与以往经验类似,但每次的确都有其独自的特征。权变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佳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权变学派处理问题的方法是:首先分析问题列出当时主要的情况条件提出可能的行动方案。§2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是与各个民族的文明史和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管理学的发展都具有各自的贡献和价值。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社会文化背景从国家组织看管理中国使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而也就有了管理。到了公元前约17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组织,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利结构。(例)从古代工程看管理长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世纪),各国为了互相防范,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开始修筑,后来经过秦朝、明朝的修缮,于明朝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这一工程历时2千多年,投入的劳动力达数百万人,其中蕴涵着相当复杂的管理活动。从战争看管理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所经历的战争之多也是世界各国所少有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也推动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孙子兵法》就是一部不朽的军事著作。它所阐述的“为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以及在各种及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为了取胜所采用的各种战略、策略,都堪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今天的管理工作仍具有极其现实的参考价值。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税收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学问。案例:王中是一个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四年中,每年的销售量者稳步递增。但是,今年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八月份,累计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生产量比所计划的少15%,缺勤率比去年高20%,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增加。王中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可能与管理有关,但也不能确定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境。他决定去请教管理专家。问:具有不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的管理专家,会认为该厂的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3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及一系列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在80年代以后管理思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总体趋势是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管理形态呈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并且在以下方面趋势更加明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企业再造趋势;使管理更加具有柔性化的文化管理趋势;体现知识经济的灵魂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管理创新趋势;网络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这些新的趋势在管理中将不断的变成现实,这也是21世纪对管理提出的挑战。一、文化管理趋势管理经历了两次飞跃1.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管理的第一次飞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2.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职工的忽视。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筐架,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管理的大趋势。文化管理纠正了科学管理见物不见人的偏向,适应了人们需要层次的提高,脑力劳动比重加大,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等时代变迁,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企业实施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文化的取舍和加工处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文化沉积深厚,加上近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往往使企业面对浩若烟海的文化,感到难辨良莠,无所适从。为了避免盲从,必须首先系统学习和了解各种文化的源流,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选择和运用。企业实施文化管理主要还是靠企业自身摸索、了解所需文化,往往事倍功半。2.对传统文化中的扬弃问题传统文化在对社会与物质世界认识的表述上,过多地表述理想,强调社会应以秩序为中心,秩序的基础是伦理道德。在价值取向上,强调重道义而轻功利。在人性塑造上,重群体意识而抑制个体意识。传统文化体现在管理中,则强调“管制”,以个人喜好为准则,人治决定一切。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特征的冲突、评价、改造融合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寻求其理论依据。3.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借鉴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外来文化蜂拥而入,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基于文化的差异发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因此,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科学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使之中国化甚至中国企业化成为一道现实难题。4.对单纯经济文化倾向的认识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单纯经济文化倾向,即仅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任文化过分迁就经济。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必须维护文化对经济的潜在性和前瞻性,不能盲目地让文化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取向发展。二、关于管理创新趋势(一)管理创新的概念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这样意义下的创新概念包括下列五种(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采用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任伺一种工业的新组织。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就叫做交易费用。企业的产生和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规模大小则取决于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上。科斯教授用“交易费用”的概念解释了企业作为市场机制的一种代替的必然。科斯教授的“交易费用”概念就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组织产生、发展及创新的新视角,而这恰恰是传统经济学与传统管理学所不具备的视野。3.威廉姆森的管理创新理论在威廉姆森的理论里,组织创新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组织创新的原动力又在于追求交易费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组织创新的方向和原则有三条:(1)资产专用性原则。在组织构造中资产专用性越高,组织取代市场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就越大。(2)外部性内在化原则。所谓外部性即机会主义行为,也称“搭便车”。外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3)等级分解原则。即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组织结构及相应的决策权力和责任应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便于操作的组织的各个基层单位,从而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节约交易费用和组织运作成本。4.我国学者芮明杰教授的观点芮明杰教授从管理概念出发,他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样一个概念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提出一种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二)管理创新的实施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全新的企业资源配置范式,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管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可将创意分成三个阶段:创意形成阶段、创意筛选阶段以及创意验证实施阶段。(1)创意形成阶段,即为产生创意的阶段,因为有了创意才会有创新,所以能否产生创意是关系到管理创新的根本。(2)创意筛选阶段,它是在产生了许多创意之后,需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企业外部环境的状况对这些创意进行筛选,分析哪些有实际操作意义。对创意的筛选也是由企业中或与企业有关的人员来进行。(3)创意验证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将选择后的创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设计,将创意变为一项确实有助于企业资源配置的管理范式,而且确实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得到验证。2.管理创新的管理和控制(1)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一种柔性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时常组建一些由各类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构成的合作型团队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员工充分信任,通过授权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企业才具备了不断创新的组织保证。(2)创新全过程的控制创新的发生是无规律的、跳跃式的。但就创新总体而言,它又依循着一个一般的程序,包含四个基本的步骤: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坚持不懈。组织要通过创新来获取不断发展所需的知识,必须要对这四个步骤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①寻找机会。②提出构想。③迅速行动。④坚持不懈。学习和创新是企业获取知识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环节: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将导致新一轮的学习,如果偏废了其中的任一点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三、关于企业再造趋势(一)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80年代,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中发现:一些公司由于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它们的工作方法而在一个或多个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