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七年级上册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1.(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学完七年级历史之后,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围绕着怎样寻找历史,展开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他们列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完成。【访古迹获信息】材料一

探寻历史古迹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遗址1遗址2遗址3它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展示的建筑名称是①它由秦国②(人名)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他智慧的③(战役名称)沉重打击了匈奴。(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表格中的相关遗址信息填写完整。【研材料提能力】材料二

商君治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摘选《战国策》材料三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摘选《魏书》(2)材料二、三介绍的是我国古代史上哪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起到了怎样共同的作用?【阅地图找位置】材料四

(3)材料四中序号“A”显示的是哪一政权?有人说三国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进步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4)寻找历史,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很多。在寻找历史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有哪些?2.(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70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我崇拜的帝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走进千古一帝】材料一: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动力,在这一时期成为最辉煌的高峰。——摘编自王若川《中国皇帝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嬴政大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动力”。【评析汉武大帝】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2)结合材料二及汉武帝的实践说明“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推崇改革的孝文帝】材料三: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摘编自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影响。(4)综合上述探究,概括三位帝王得到同学们崇拜的共同理由。3.(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历史人物人物介绍①孔子②汉武帝③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著有《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突显了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④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善于楷、行、草书各种书法,尤其行书为古今之冠,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将中国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1)上面材料中图③展示的人物是;图④展示的人物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图中相关人物介绍补充完整。(3)谈谈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4.(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材料一材料二

1965年洛阳博物馆发掘了北魏常山文恭王元邵墓,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结合所学,将上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并概括该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2)材料二属于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它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时期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历史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民族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做?5.(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历史社团以“古代典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内容如下,请你帮忙补充完整。序号古代典籍整体介绍1书名:《__________》作者: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地位:是儒家经典著作。内容: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2书名:《韩非子》作者:战国时期韩非子。地位:是法家经典著作。内容:他强调“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影响: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34书名:《齐民要术》作者:北朝_____________。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根据所学完成填空(2)请你仿照材料格式完成对3的介绍。(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6.(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某中学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活动。活动一【传承经典文化】(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该书目录中A、B两处的信息。活动二【辨析历史知识】(2)请指出材料中的一处错误。根据上述展板内容,写出“蔡侯纸”出现的意义。活动三【制作人物展板】(3)请为医学展板选择一位代表人物,并在展板中介绍该人物。(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7.(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七年级(三班)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重温经典一一吸取先哲智慧】任务二:【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图一

图二任务三:【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任务四:【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1)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共同之处?(2)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一中的文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被称为什么?(3)任务三中左图反映出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丞相”的职责是什么?(4)任务三中右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5)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8.(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统一帝国建立】材料一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朝为消除分裂因素所推行的措施,并简析秦统一的作用。【科技成就发达】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二人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思想文化璀璨】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使我们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始终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博大能容。——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两千多年始终能维持大一统局面的原因,并列出汉代文化繁荣的其他表现。(4)你还认为秦汉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请从对外交往方面予以说明。9.(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某中学以“探寻历史名人”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相关探究任务。历史人名人物成就A李冰B.他原是西汉的一名郞官,却志在为国分忧,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C蔡伦他是北朝时期的苦名农学家,其著作《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BD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历史名人。(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AC两处历史名人的人物成就进行综合阐述。(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一位在史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名人及其主要著作。(4)作为中学生的你,将个人成长与探究主题相结合,写一句感悟。10.(2023秋·安徽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史简易年代尺示意图(部分)(1)请将示意图中①②处填写完整(朝代)。(2)计算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年)。【史料实证】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

采纳李斯的建议,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县以下设乡。——摘自《秦汉史》(3)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历史解释】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实质。【家国情怀】(5)通过上述活动,你认为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追求是什么。11.(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都有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优良传统。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生产技术创新】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片分别反映春秋时期哪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兴修水利工程】材料二(2)材料二图中的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调整统治政策】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引进优良作物】材料四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4)材料四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2.(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思想智慧】材料一代表人物主要主张①主张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政治上“无为而治”孔子核心思想是②黑子“③”“非攻”“节俭”④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①②③④的内容。【科技之光】材料二(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与上图中四个历史人物相关的科技成就。【艺术之美】材料三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晋书·文苑列传》(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顾恺之的一部绘画代表作。并列出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书圣”及其代表作的名称【传承之任】材料四

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4)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参与探究。【完善导图】(1)根据所学,分别指出图示A:,B:。【分析表格】1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断北语,一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3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其余所改,不可胜纪”。(2)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表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理解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已。而实际上,这一时期无论在民族关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摘编自李天石《中国古代史教程》(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积极作用。14.(2023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历史穿越了时空,图片记载了历史.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技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人物是,他确立了制度和皇帝制度。(2)图二人物是他接受(人名)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3)请你写出图二人物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功绩15.(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施,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朝代西汉东汉皇帝文帝和景帝光武帝(刘秀)原因继续推行A________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三十税一;重视B“________”,提倡勤俭治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C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D________内迁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C和D的相关内容。(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汉朝兴衰给你哪些启示。16(2023秋·安徽黄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某校70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征战交往】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民族交流】材料二

读下图回答问题张骞拜别汉武帝出塞图(敦煌壁画)(2)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凝聚交融】材料三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17.(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如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材料二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主张被采纳后产生的影响。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统治者”的“抉择”是什么?这一“抉择”产生了什么影响?18.(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1)结合所学知识,将图3中①②处填写完整。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2)据材料二,指出周初在治理国家上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办法。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4补充完整。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法令所产生的影响。19.(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锻炼动收能力,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开展历史有效学习探究组织了以下3种学习方法。方法——【归纳提纲——梳理知识体系】(1)第一组的同学对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们的学习提纲。请从下面右边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三个,参考提纲一与他们一起完成提纲二的填写。提纲一时期:史前时期时代特征: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感兴趣的内容:1.北京人2.原始农业的出现3.炎黄传说提纲二时期:秦汉时期时代特征:____感兴趣的内容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学习内容百家争鸣、赤壁之战、小篆成为通用文字、国人暴动、统一度量衡、江南地区的开发、兴办太学、宋齐梁陈的更替活动二【辨析分析——强化历史解释】第二组同学在查找文献史料时,发现了史学界对汉武帝的评价存在不同观点。观点出处一孝武(即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略咨海内,举其茂俊,与之立功。……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二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纪十四》(2)请提取表格中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汉武帝巩固一统措施并说明其影响。活动三【解图说明——提高历史认识】第三组的同学在网上查找到了造纸术外传示意图。(3)根据上图,说说你对中国造纸术的认识。20.(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汉书·艺文志》材料二:两汉时期,天下一统,政通人和。社会经济的繁荣间接导致了科技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家,他们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学术成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中华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材料三: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材料四: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下面学派的代表人物。①道家:②法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位魏晋时期的书法家。(4)根据材料四,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1.(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交往、交流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碛,翻过山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教、袄教……都从这一条通道传入中国地区,也再转输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后西方思想的刺激,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许倬云《万古江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汉代开通西域”相关的历史人物。材料中的“丝道”指的是什么?请你谈谈“丝道”的历史作用。材料二

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图一i少数民族男子耕田

图二汉族人吃羊肉串

图三穿裤褶服的汉族女子(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仿照示例,选择图一或图二加以说明。示例:图三、汉族女子穿少数民族的裤褶服,说明在服饰和生活习俗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习惯,活动更方便,材料三

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根据材料三、概括在不同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七年级上册高频活动与探究题21题1.(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学完七年级历史之后,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围绕着怎样寻找历史,展开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他们列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完成。【访古迹获信息】材料一

探寻历史古迹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遗址1遗址2遗址3它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展示的建筑名称是①它由秦国②(人名)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他智慧的③(战役名称)沉重打击了匈奴。(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表格中的相关遗址信息填写完整。【研材料提能力】材料二

商君治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摘选《战国策》材料三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摘选《魏书》(2)材料二、三介绍的是我国古代史上哪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起到了怎样共同的作用?【阅地图找位置】材料四

(3)材料四中序号“A”显示的是哪一政权?有人说三国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进步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4)寻找历史,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很多。在寻找历史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有哪些?【答案】(1)填写:①干栏式建筑;②李冰;漠北战役。(2)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作用:增强了秦国和北魏的实力;使秦国和北魏成为封建性质的国家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3)政权:魏国;理由:局部统一为我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各国为了防止被他国吞并,都努力发展生产,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4)注意:去伪存真;科学研究态度;严谨思考方法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①:根据材料“河姆渡”,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因此填写干栏式建筑;②:根据材料“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结合所学可知,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因此填写李冰;③:根据材料“抗击匈奴的名将”,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因此填写漠北战役。(2)改革:根据材料“商君治国,法令至行”,结合所学可知,“商君”指的是商鞅,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根据材料“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说汉话,因此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作用:结合所学可从两次改革对本国的实力影响分析,如:增强了秦国和北魏的实力;使秦国和北魏成为封建性质的国家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3)政权:根据材料图示中“洛阳”,结合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理由:结合所学可从三国时期的地位、意义以及各个政权的政策措施分析,即局部统一为我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各国为了防止被他国吞并,都努力发展生产,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等。(任意一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4)注意:结合所学可从获取历史的态度、方法着手回答,如:去伪存真;科学研究态度;严谨思考方法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2.(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70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我崇拜的帝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走进千古一帝】材料一: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动力,在这一时期成为最辉煌的高峰。——摘编自王若川《中国皇帝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嬴政大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动力”。【评析汉武大帝】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2)结合材料二及汉武帝的实践说明“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推崇改革的孝文帝】材料三: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摘编自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影响。(4)综合上述探究,概括三位帝王得到同学们崇拜的共同理由。【答案】(1)政治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2)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监视地方官吏、豪强;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还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又在长安兴办太学;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辟海上交通。(答出3个方面即可)(3)举措: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等(汉化政策);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统治期间的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建设动力:根据材料信息“嬴政”“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动力,在这一时期成为最辉煌的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嬴政在政治上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2)说明: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等方面说明“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监视地方官吏、豪强;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还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又在长安兴办太学;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辟海上交通。(3)举措:根据材料“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有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等(汉化政策)。影响:根据材料“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共同理由: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位帝王得到同学们崇拜的共同理由是统治期间的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等。3.(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历史人物人物介绍①孔子②汉武帝③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著有《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突显了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④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善于楷、行、草书各种书法,尤其行书为古今之冠,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将中国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1)上面材料中图③展示的人物是;图④展示的人物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图中相关人物介绍补充完整。(3)谈谈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答案】(1)图③:贾思勰;图④:王羲之(2)①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其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②汉武帝: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率兵抗击匈奴。多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3)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解析】(1)填空: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图③人物是贾思勰;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他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图④人物是王羲之。(2)补充: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其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率兵抗击匈奴,多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谈论:根据所学知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材料一材料二

1965年洛阳博物馆发掘了北魏常山文恭王元邵墓,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在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结合所学,将上处思维导图填写完整。并概括该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2)材料二属于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它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时期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历史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民族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做?【答案】(1)A:魏;B:陈。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2)直接史料;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学习汉族礼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善于学习别族的优秀成果;坚持自主创新,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等。【解析】(1)A: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分三国,分别是魏蜀吴,因此A是魏;东晋时期南朝四个朝代更替,分别是宋齐梁陈,因此B是陈。阶段特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这时期社会动乱,政权分立,随着大量少数民族南迁及北人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这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2)史料类型:根据材料“发掘了北魏常山文恭王元邵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料包括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出土文物、历史档案等);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直接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因此材料二出土的文物等,属于直接史料。措施:根据材料“该墓葬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得出迁都洛阳;根据材料“墓志表明墓主人元邵,字子开”得出改汉姓;根据材料“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得出穿汉服;结合所学可知,说汉话、学习汉族礼法等信息。(3)历史影响:根据材料“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等,这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民族交融客观上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措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民族交往中我们应善于学习别族的优秀成果,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并且应坚持自主创新,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等。5.(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某校历史社团以“古代典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内容如下,请你帮忙补充完整。序号古代典籍整体介绍1书名:《__________》作者: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地位:是儒家经典著作。内容: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2书名:《韩非子》作者:战国时期韩非子。地位:是法家经典著作。内容:他强调“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影响: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34书名:《齐民要术》作者:北朝_____________。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根据所学完成填空(2)请你仿照材料格式完成对3的介绍。(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答案】(1)填空:《论语》;“以法治国”;贾思勰。(2)介绍:书名:《史记》作者:西汉司马迁。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影响: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认识:传统文化影响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解析】(1)填空: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孔子的思想由弟子整理而成《论语》,所以1中的书名为《论语》;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所以2中的答案为“以法治国”;根据根据题干表格信息《齐名要术》的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所以4中的答案为贾思勰。(2)介绍:根据题干材料格式和所学,从书名、作者、地位、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介绍即可。所以,直接完成对3的介绍即可,如书名:《史记》作者:西汉司马迁。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影响: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认识: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等,从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继承、影响意义等角度分析概括认识即可,如传统文化影响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6.(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某中学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活动。活动一【传承经典文化】(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该书目录中A、B两处的信息。活动二【辨析历史知识】(2)请指出材料中的一处错误。根据上述展板内容,写出“蔡侯纸”出现的意义。活动三【制作人物展板】(3)请为医学展板选择一位代表人物,并在展板中介绍该人物。(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答案】(1)A:孟子;B:《史记》。(2)错误:材料中图片是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不是“蔡侯纸”。意义:“蔡侯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3)示例1:人物:华佗。介绍: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华佗被称为“神医”。示例2:人物:张仲景。介绍: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4)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历代先贤的优秀品质和情怀。(任答一点,其他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填空:A:根据图示信息“《孟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著作。B:根据图示信息“司马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2)错误: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不是“蔡侯纸”。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3)人物及介绍: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选择中国古代任意一位古代医学家,并介绍该人物,史实准确无误即可。如:人物:华佗。

介绍: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华佗被称为“神医”。

人物:张仲景。

介绍: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4)对待: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是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做法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历代先贤的优秀品质和情怀。7.(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七年级(三班)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重温经典一一吸取先哲智慧】任务二:【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图一

图二任务三:【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任务四:【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1)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共同之处?(2)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一中的文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被称为什么?(3)任务三中左图反映出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丞相”的职责是什么?(4)任务三中右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5)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答案】(1)思想:以德治国;无为而治;相同之处:都体现了民本思想,都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商朝;小篆(3)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制度。“相”的职责是分管行政。(4)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5)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解析】(1)思想:根据材料一“为政以德”可知,反映的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根据材料二“我无为而民自化”可知,反映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体现了民本思想,都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朝代:根据图一“甲骨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所以图一中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字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所以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被称为小篆。(3)制度:根据“《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设立了郡县制度,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据此可以得出秦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名称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职责: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所以丞相负责行政。(4)问题: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可知,诸侯王国势力强大,中央权力相对弱小,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所以任务三中右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针对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颁布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诸侯王的领地为列侯,归所在郡管辖,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汉武帝采取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5)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所以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8.(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统一帝国建立】材料一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朝为消除分裂因素所推行的措施,并简析秦统一的作用。【科技成就发达】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二人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思想文化璀璨】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使我们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始终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博大能容。——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两千多年始终能维持大一统局面的原因,并列出汉代文化繁荣的其他表现。(4)你还认为秦汉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请从对外交往方面予以说明。【答案】(1)措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开凿灵渠等;(答出2点)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经济发展;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基础。(2)贡献: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还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3)原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表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著《史记》。(4)中外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逐渐开辟。【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和所学可知,秦王朝为消除分裂因素所推行的措施有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开凿灵渠等;作用:根据材料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和所学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经济发展;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基础。(2)贡献:根据材料二“蔡伦”和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根据材料二“张仲景”和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3)原因:根据材料三“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统一思想,归本儒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具有崇高地位。(4)时代: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是一个中外交流频繁的时代;说明: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逐渐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9.(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某中学以“探寻历史名人”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相关探究任务。历史人名人物成就A李冰B.他原是西汉的一名郞官,却志在为国分忧,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C蔡伦他是北朝时期的苦名农学家,其著作《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BD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历史名人。(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AC两处历史名人的人物成就进行综合阐述。(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一位在史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名人及其主要著作。(4)作为中学生的你,将个人成长与探究主题相结合,写一句感悟。【答案】(1)B:张骞;D:贾思勰。(2)A:他是秦国蜀郡郡守,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内容丰富、史实准确、意思相近即可)C:他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宦官,善于思考,积极创新,通过使用低成本原料如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成功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价格便宜且适合书写。这一改进使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内容丰富、史实准确、意思相近即可)(3)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任答1点,其他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4)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B:根据材料“他原是西汉的一名郞官,却志在为国分忧,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D:根据材料“他是北朝时期的苦名农学家,其著作《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和所学可知,贾思勰编写《齐民要术》。(2)成就:A:根据所学可知,李冰是秦国蜀郡郡守,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C:根据所学可知,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宦官,善于思考,积极创新,通过使用低成本原料如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成功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价格便宜且适合书写。这一改进使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3)历史名人:根据所学可知,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光创作《资治通鉴》等(4)感悟: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等。10.(2023秋·安徽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史简易年代尺示意图(部分)(1)请将示意图中①②处填写完整(朝代)。(2)计算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年)。【史料实证】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

采纳李斯的建议,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县以下设乡。——摘自《秦汉史》(3)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历史解释】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实质。【家国情怀】(5)通过上述活动,你认为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追求是什么。【答案】(1)①商(商朝)②东周(2)210(3)制度: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郡县制。不同: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可以世袭;郡县制按地域划分,由中央直接管辖,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官位不能世袭。(4)措施: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实质: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以巩固统治。(5)追求:国家统一;大一统等。(围绕统一阐述即可)【解析】(1)填空:①:观察图示可知,①处处于夏朝和西周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故①是商朝。②:观察图示可知,②处于西周后,秦朝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②是东周。(2)根据图示可知,西汉于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其存在的时间为202+9—1=210年。(3)制度:根据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周王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二信息“采纳李斯的建议,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可以世袭;郡县制按地域划分,由中央直接管辖,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官位不能世袭。(4)措施:根据材料信息“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以巩固统治。(5)追求:根据材料信息及设问答案可知,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追求是国家统一、大一统等。11.(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都有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优良传统。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生产技术创新】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片分别反映春秋时期哪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兴修水利工程】材料二(2)材料二图中的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调整统治政策】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引进优良作物】材料四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4)材料四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图一:铁制生产工具。图二:牛耕。(2)水利工程:都江堰。人物:李冰。(3)变法:商鞅变法。政策:奖励农耕。影响: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4)商路:丝绸之路。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言之有理即可)(5)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外技术的交流等。【解析】(1)图1: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铁制生产工具。图2: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牛耕。(2)水利工程及人物:据材料“内江、外江、宝瓶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3)变法:据材料“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政策: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商鞅变法中采取奖励耕织的措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影响:据材料“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4)商路:据材料“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可知,材料强调“中国精美的丝绸是在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这条商路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意义:据材料“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5)因素:据材料可从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外技术的交流等角度回答。12.(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思想智慧】材料一代表人物主要主张①主张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政治上“无为而治”孔子核心思想是②黑子“③”“非攻”“节俭”④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①②③④的内容。【科技之光】材料二(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与上图中四个历史人物相关的科技成就。【艺术之美】材料三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晋书·文苑列传》(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顾恺之的一部绘画代表作。并列出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书圣”及其代表作的名称【传承之任】材料四

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4)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案】(1)内容:①老子,②“仁”,③兼爱,④韩非。(2)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贾思勰:《齐民要术》;祖冲之:《大明历》。(3)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答出1点)“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4)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故①处填:老子。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故②处填:仁。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反对一切战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③处填:兼爱。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处填:韩非。(2)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张仲景: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多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贾思勰: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祖冲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3)代表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书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4)做法:根据题干材料四“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可知,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参与探究。【完善导图】(1)根据所学,分别指出图示A:,B:。【分析表格】1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断北语,一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3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其余所改,不可胜纪”。(2)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表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理解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已。而实际上,这一时期无论在民族关系、经济、思想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