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豫名校联盟百强2024—2025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和个人魅力,有人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其诗歌。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呈现了其个人情感、情怀和胸襟。无论是“诗缘情”还是“诗言志”,毛泽东诗词都直接显现了独特个性。诗歌就是要真实地呈现自我,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修辞立其诚”,诚就是实,真实无妄、坦诚无伪也。这样的诗歌,才能人诗互证,凸显诗人的本色、诗人的情感,从而呈现诗人之真形象、真精神。毛泽东诗词中,如果说体现人诗互证的是抒情诗,那么,体现诗史互证的就是叙事诗。很多人都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时间、地理、人物、情感等元素,均保留在诗中。革命进程中的很多重要历史,大都留痕于毛泽东诗词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长征诗歌,如《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长征时期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他完整地用诗歌记录了伟大的长征,他的诗作具有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记录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细节事实。毛泽东在给《诗刊》编辑部的信中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后来,他又说:“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产生一个新诗。现在的新诗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谁去读那个新诗。将来我看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结婚,产生第三个东西,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实际上,毛泽东才是真正将古典、民间和现代结合起来、极具创造性的诗人。他通过改造旧形式、创作新内容,做到了新旧结合。他把旧体诗写活了,尤其是写新中国新气象的一些诗作。学者贺桂梅在《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歌道路》一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最独特的地方,在其“古”与“今”、“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其读者层广泛覆盖旧体诗词爱好者群体、新文学受众群体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学实践群体,称其为受众最广的作品也不为过。广泛的受众群也意味着,毛泽东诗词具有某种超越古典、现代、当代而又同时涵纳三者成分的混融特点,它创造的是一个极其独特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有着“古典中国”的样貌,但又是“现代性逻辑”的构造物,同时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化身和主观镜像。它从古典中国生发出来,又越出了五四新文学的视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了革命中国和文学的当代性内涵。简单地称之为“旧”或“新”,都不足以诠释其独特性。如何阐释毛泽东诗词这种古今混融的特点,事实上不仅是如何理解当代文学与当代诗歌道路的难题,也是如何评价世界史意义上的中国文明独特性的一大挑战。这些观点,从一定意义上总结了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和意义。(摘编自李少君《开辟诗歌新境界-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材料二: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中,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卫者。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拥护革命的群众。”这些观点和情愫充盈在他的诗词中。1928年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毛泽东作《西江月·井冈山》以示庆贺:“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字里行间彰显了对由工农组成的红军官兵的无比信心。“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他对胜利成竹在胸。毛泽东诗词中具有强烈而自觉的人民英雄观。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等,无不显示出对人民群众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礼赞。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离开瓦窑堡,率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2月5日,红军抵达陕北清涧县,当晚下起鹅毛大雪。第二天,毛泽东来到黄河岸边,察看地形、敌情。站在白雪皑皑、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上,眺望巍巍群山,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思悟一起涌上心头,词作《沁园春·雪》喷薄而出,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都已远去,真正的英雄现在何处?毛泽东直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在词后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正像他指出的那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都能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人民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本质意义上讲,都是人民的胜利,都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所坚持的人民观点的胜利。(摘编自焦维东《品悟毛泽东诗词的人民情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比历史更真实”是很多人的共识;陈寅恪也说过,诗歌里包含着时间、地理、人物和情感等诸多元素。B.毛泽东许多反映革命的诗词采用叙事的方式,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具有很强的现场感。C.毛泽东诗词所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始于“古典”,又没有止于五四新文学,做到了古今融合且有所超越。D.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创作形式上极具创造性,在内容上还具有人民性的特点,将人民的巨大力量融入作品进行歌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正是因为毛泽东有着真实的革命经历,才使他的诗词能够反映真实的情感。B.毛泽东诗词记录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和杜甫的诗歌有着相似之处。C.毛泽东诗词“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对于当代诗歌具有启示和意义。D.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经历,说明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观是有感而发的。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新旧诗歌创作观点的一项是()A.因为旧诗形式严格,束缚人的思想,所以不建议人们学习。B.要确立新诗的主体地位,但在形式上要遵从旧诗的形式要求。C.可以在民歌和古典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新诗的形式和内容。D.新诗的形式比内容还要重要,不注重形式的新诗就没有读者。4.材料二在论述中大量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简要分析其效果。5.请结合材料一,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谈谈毛泽东诗词作品的主要特点。【答案】1.B2.A3.C4.①大量引用毛泽东的诗句,为论证毛泽东诗词具有人民性特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增强了文章说服力。②大量诗句的引用能够丰富文章的文化韵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5.①人诗互证。当年毛泽东是革命青年,有着蔑视权贵、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该词表达了这种情感,体现出人诗互证的特点。②诗史互证。当时社会黑暗腐朽,该词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形象而概括的叙说,体现了诗史互证的特点。③古今混融。该词形式上是旧体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青年时期毛泽东的革命豪情,体现了古今混融特点。【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毛泽东诗词的创作特点和内容主题,展现了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文章指出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古今融合,还通过真实历史事件的叙事诗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展示了革命的激情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材料引用毛泽东诗句进一步强调其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观,赋予作品真实的情感和历史现场感,体现出其诗词对当代诗歌的启示和独特艺术价值。整体上,文章全面评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错,表述绝对。原文是“革命进程中的很多重要历史,大都留痕于毛泽东诗词中”“他的诗作具有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记录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细节事实”,可见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正是因为毛泽东有着真实的革命经历,才使他的诗词能够反映真实的情感”说法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说“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呈现了其个人情感、情怀和胸襟”,至于毛泽东诗词能够反映真实情感的原因,固然与他的革命经历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不建议人们学习”范围扩大,材料是“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B.“在形式上要遵从旧诗的形式要求”说法绝对。原文是“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产生一个新诗”“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可见是说民族形式和现实内容要结合,不能理解为选项的意思。D.“新诗的形式比内容还要重要”无中生有,原文是“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不注重形式的新诗就没有读者”说法绝对,原文是“现在的新诗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谁去读那个新诗”。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证及其效果的能力。①材料二的观点是:毛泽东认为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对于人民力量肯定和对人民的情感充盈在他的诗词中。再看引用了哪些诗词,如《西江月·井冈山》中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表达对由工农组成的红军官兵的无比信心;还有“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表达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他对胜利成竹在胸。以此可见,大量引用毛泽东的诗句,为论证毛泽东诗词具有人民性特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增强了文章说服力。②从引用本身的作用来看,毛泽东诗词独树一帜,将古典与现实完美融合,富有文化韵味,而且他的诗作中充溢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由此可见,大量诗句的引用能够丰富文章的文化韵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人诗互证。材料一第二段“诗歌就是要真实地呈现自我,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修辞立其诚’,诚就是实,真实无妄、坦诚无伪也。这样的诗歌,才能人诗互证,凸显诗人的本色、诗人的情感,从而呈现诗人之真形象、真精神”。写作《沁园春·长沙》时,毛泽东32岁,有着一般革命青年的雄心壮志,正如诗词中所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该词表达了这种情感,体现出人诗互证的特点。②诗史互证。材料一第三段“毛泽东诗词中,如果说体现人诗互证的是抒情诗,那么,体现诗史互证的就是叙事诗。很多人都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时间、地理、人物、情感等元素,均保留在诗中”。《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思是,在热血青年们眼中,那些毫不顾及国家和民族前途的达官贵人,如同封建时代的万户侯一样,为人不齿,粪土不如。当时社会黑暗腐朽,该词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形象而概括的叙说,体现了诗史互证的特点。③古今混融。材料一第最后一段“毛泽东诗词具有某种超越古典、现代、当代而又同时涵纳三者成分的混融特点”。《沁园春·长沙》形式上是旧体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现实的内容和情怀,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这体现了古今混融特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树上的月亮马平①二十年前,我在成都有了一处居所。那是一套逼仄的旧房,在一幢低矮建筑的二楼,前窗朝西,后窗朝东。一年四季,我在家里只能看别的建筑的前脸后背,看不见太阳怎样升起来,又怎样落下去。②但是,在后窗,我可以看月亮。③后窗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园子,种满了枇杷、棕树、枸树、黄桷树和皂荚树。它们在白天里好像并不存在,因为我并没有工夫留意它们。到了夜里,在天空播撒的月光下,那些暗淡的树影就像一个个婆娑的故事。我把电脑安置在后窗那儿,这样,我在夜里写作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相伴在我一侧,或者部分地参与文字中。④一天夜里,我从电脑面前扭过头,突然看见了圆圆的月亮,在窗外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中,在高大的枸树和皂荚树之间。而在那之前租住的房子里,树影和月影都看不到,没想到它们一下子全都到窗间来了。尽管月亮被金属防护栏切割了,但没有关系,挪动几下座椅,完整的月亮就复原在金属线条里,就像装进了画框。枸树在月色中兴奋起来,巴掌大的叶子在微风里一晃,就把月亮遮了大半。但也没有关系,眨眼间,微风又让那些叶子翻开了,露出来一个硕大的果子。这是成都的月亮,条条框框的月亮。它在那后窗难得一见,而那前窗又见不上它,街灯和车灯倒是夜夜流淌不息。大多数夜晚,我只能在后窗那儿,看一看因灯火时明时暗的天光。那依然没有关系,老实说,就是夜夜有大月亮,我也不一定夜夜有赏月的雅兴。何况,天地是那样局促,月亮每次出来,不一会儿,就撩枝拨叶爬到楼顶上面,看不见了。⑤谁都在说,最好的月亮,还是老家上面那一个。这已经成为大家想念老家的一个理由,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媚俗。只不过,我想起老家的时候,若是有月亮出来,大树会抢在它前面先出来。⑥我有记忆的时候,老家一带的山岭和沟壑差不多秃了,还好,有几棵大柏树剩了下来。老家屋后不远有一座山,大柏树就散落在山脚的大路边上。不知道受了哪一个季节的风吹,它们的头全都偏向一边,远远看过去,就像几个老人,埋头向着一个方向行走,怎么也做不到彼此靠拢。老家没有后窗,我却有在月亮下面望着那些树影的记忆,好像还听见过大柏树咳嗽的声音,已经记不清是在梦里还是梦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柏树都不见了踪影。它们都上了年岁,不会趁着夜色跑掉,大概是那样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咽了气。老家屋前也有一棵大树,就在院坝边上。那是伯父家的核桃树,主干比水桶还要粗,撑开的枝叶差不多把一整个院子遮住了。每年春节,堂兄都会用斧头在它身上砍出一些小嘴,喂它一点干饭,指望它在新的一年结出更多的核桃。因此,我小时候一直有核桃吃,还在夜里爬上核桃树藏过猫猫。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四仰八叉睡在簸箕里面,睡在核桃树面前的院坝中间,大睁着眼睛看满天星星,或者月亮。树是我和月两点一线间的尺度,大月亮上来的时候,核桃树就小了,夜鸟一样的叶子发出羽毛一样的声音。我平躺着望上去,圆月亮比圆簸箕小,而我自己更小,像一只蚕。天上飘来了一朵云,月亮便一点一点移动,簸箕仿佛也跟着移动了,最后连院坝也旋转起来。月亮钻进云里的时候,我往往会糊涂起来,自己好像悬挂在核桃树上。月亮钻出来了,好像被柔软的云擦拭一遍,比先前更晃眼了。我闭上眼睛,核桃树叶一样从高处飘落下来,立即就感觉到了,隔着簸箕的石板热乎乎的,带一丝青涩的气息凉丝丝的。我睡在踏实的地上,原来,那气息不是月亮而是核桃树散发出来的。我就是不睁开眼睛也会知道,核桃树在月亮下面,我在核桃树下面。⑦后来,我与老家的距离愈拉愈远,没有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见过老家屋前那么大的核桃树。那棵核桃树早被我的堂兄砍掉了,因为它结的核桃一年比一年少,还生虫子。我回到老家,簸箕也早就变小了,只睡得下我大半个身子,一双腿只好曲着,还被凸起的边沿硌得很不舒服。这就让我怀疑起来,记忆中的核桃树是不是真有那么高大。⑧再后来,我定居成都,十年前又搬了家,住进了高楼三十一层。月亮也跟着来了,好几扇窗都看得见,一弯,或者一轮。高楼不仅没有离月亮近一些,看上去,反倒比我在二楼看到的远了,也比我在核桃树下看到的远了。这大概是因为天空放大了,或者,是因为窗外又没有树了,曾经树上的月亮,恍然间可以采摘在手,而如今,无论多么高大的树都到不了我家窗边,它们都到了脚下,也好像与月亮的距离愈拉愈远了。⑨我不能说,最好的月亮,是从树上升起来的那一个。我大概可以说,借助一棵树,我和月亮拉近了距离。⑩眼下这个夜晚,趁着没有月亮,我凭着简单的想象,把记忆中的核桃树移了过来,把距此不远的那个园子也迁了过来,这个小区能不能容得下它们,我就顾不上了。那些在夜里咳嗽吓唬过我的大柏树,只好让它们躺在想象之外了。说不定,我会在深夜做一个梦,一弯新月挂在窗外的核桃树上,或者挂在窗外的枇杷、棕树、枸树、黄桷树和皂荚树上。我醒过来,窗外却是躲在云里藏猫猫的一轮满月,刚刚钻出来,我伸手就能捉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把电脑摆在后窗那儿,后窗下面月下园中树木夜景的意境和白天不同,“我”夜间用电脑写作有时可从这种意境中获得灵感。B.后窗的月亮被装在“条条框框”里,象征着远离故乡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我”不禁感慨“天地是那样局促”。C.“我”格外留恋那棵被堂兄砍掉的核桃树,它曾为“我”的童年带来了吃核桃的回忆,以及透过树枝看月亮的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D.住进高楼后,“我”感觉月亮反而比住二楼、在核桃树下时看到的显得更远,这是一种心理错觉,说明“我”赏月的心情有些不同了。7.关于文本第⑥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回忆了老家的几棵大柏树和伯父家的核桃树,行文深沉细腻,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B.大柏树“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这种拟人化的想象体现了“我”对大柏树消失的不舍。C.躺在簸箕里望月的感受中,“我”和周遭事物的空间关系被打破,大小变化随感觉而动。D.最后三句作者调动视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写睡在核桃树下的踏实的地上的感觉,细腻生动。8.文章第④段,作者在观看后窗月亮时,用到了三个“没有关系”,这样写有何效果?9.作者在结尾写“会在深夜做一个梦”的相关内容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强调虽然后窗月亮被遮挡、时有时无、出现时间短,却都不会影响作者赏月的雅兴。②运用间隔反复,强调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也使段落内部语意层层递进,富有节奏美感。9.①归纳主旨,表达“我”对儿时故乡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在成都那套低矮二楼旧房生活的留恋和追忆。②呼应前文“我”在后窗隔着树影望月和儿时在故乡躺在核桃树下看月亮的内容,结构严谨完整。③回扣文章标题“树上的月亮”,使文章浑然一体。【解析】【导语】马平的《树上的月亮》通过描绘在成都居所中“我”在后窗观看月亮的经历,唤起对故乡自然之美的深切怀念。文章通过描述成都后窗月亮的局促与老家核桃树下广阔天际的对比,表达对童年和故乡生活的怀旧之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都市与故乡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唤醒了对纯真记忆的追忆与理想生活的思考。【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象征着远离故乡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错误。原文第④段提到“尽管月亮被金属防护栏切割了,但没有关系,挪动几下座椅,完整的月亮就复原在金属线条里,就像装进了画框”,这里只是描述了物理上的遮挡和视角的变化,并没有上升到象征意义的层面。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能力。D.“味觉”错误。第⑥段最后三句确实调动了视觉(“核桃树叶一样从高处飘落下来”)、触觉(“热乎乎的,带一丝青涩的气息凉丝丝的”)和嗅觉(“那气息不是月亮而是核桃树散发出来的”),但并没有涉及味觉。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第一个“没有关系”:“尽管月亮被金属防护栏切割了,但没有关系,挪动几下座椅,完整的月亮就复原在金属线条里,就像装进了画框。”这里强调了即使月亮被遮挡,也可以通过调整视角来欣赏。第二个“没有关系”:“枸树在月色中兴奋起来,巴掌大的叶子在微风里一晃,就把月亮遮了大半。但也没有关系,眨眼间,微风又让那些叶子翻开了,露出来一个硕大的果子。”这里强调了月亮的短暂被遮挡也不会影响欣赏。第三个“没有关系”:“大多数夜晚,我只能在后窗那儿,看一看因灯火时明时暗的天光。那依然没有关系,老实说,就是夜夜有大月亮,我也不一定夜夜有赏月的雅兴。”这里强调了即使不能常常赏月,也不影响作者的心情。②三个“没有关系”运用间隔反复,强调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也使段落内部语意层层递进,具有回环往复的效果,富有节奏美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归纳主旨,表达“我”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作者通过梦境将记忆中的核桃树和故乡的景象重新呈现,表达了对童年和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原文中提到:“谁都在说,最好的月亮,还是老家上面那一个。这已经成为大家想念老家的一个理由,我当然也不例外。”这表明作者对故乡的月亮和树木有着深厚的情感。表达对旧房生活的留恋。在成都的旧房生活中,作者通过后窗看月亮,树影相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结尾的梦境将这种体验与故乡的回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那段生活的留恋和追忆。文中写道:“我把电脑安置在后窗那儿,这样,我在夜里写作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相伴在我一侧,或者部分地参与文字中。”②呼应前文内容。文章多次提到在不同地点、不同情境下看月亮的经历,结尾的梦境将这些经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例如,文中提到:“一天夜里,我从电脑面前扭过头,突然看见了圆圆的月亮,在窗外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中,在高大的枸树和皂荚树之间。”这与结尾的梦境形成呼应。结构严谨,通过梦境的描写,作者将现实与回忆、成都与故乡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和完整。文中写道:“我醒过来,窗外却是躲在云里藏猫猫的一轮满月,刚刚钻出来,我伸手就能捉到。”这种现实与梦境的交替,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性。③回扣标题,文章标题“树上的月亮”贯穿全文,结尾的梦境再次提到树上的月亮,形成对标题的回扣。例如,文中写道:“说不定,我会在深夜做一个梦,一弯新月挂在窗外的核桃树上,或者挂在窗外的枇杷、棕树、枸树、黄桷树和皂荚树上。”这使得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整体感更强。浑然一体,通过梦境的描写,作者将“树上的月亮”这一主题贯穿始终,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和浑然一体。文中写道:“我不能说,最好的月亮,是从树上升起来的那一个。我大概可以说,借助一棵树,我和月亮拉近了距离。”这种总结性的陈述与结尾的梦境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整体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编户充役者不习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产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使户差高下出钱雇役,行法者过取,以为民病。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差官置局,轼与其选。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曰:“于君何如?”轼曰:“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三代之法,兵农为一,至秦始分为二,及唐中叶,盖变府兵为长征之卒。自尔以来,民不知兵,兵不知农,农出谷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天下便之。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法,实大类此。公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盖未易也。”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寻除翰林学士。(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材料二: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节选自苏轼《教战守策》)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编户充役者A不习B其役C又虐D使之E多致F破产G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民病”的“病”是祸害之意,与材料二中“而未尝告病”的“病”意思不同。B.因,沿袭,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意思不同。C.以,连词,相当于“来”,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以”用法不同。D.“风则袭裘,雨则御盖”中的“风”和“雨”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二者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任宰相时把差役法改为免役法,让服役的百姓可以出钱雇人代役,以此减轻负担,但由于官吏常常不按规定办事,结果不尽如人意。B.司马光只看到了免役法的弊端,并不了解其益处,就决定恢复差役法;苏轼对他的想法并不认同,最终晓以利害,使得司马光改变了想法。C.苏轼从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角度,分析了王公贵人比农夫贫民易生病的原因,总结出保养身体不能太过,意在以此说明天下的形势。D.苏轼认为在天下太平时期,人们不能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过于娇气懒惰脆弱,更不能一提打仗就惧怕,一听盗贼的名字就“掩耳而不愿听”。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2)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14.两则材料中,苏轼在阐述免役法和教民“战守”问题时的出发点和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C12.B13.(1)司马光不认为苏轼的说法是对的。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很生气。(2)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14.①材料一中,苏轼从百姓利益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看待免役法的利弊,阐明免役法不能轻易改变的道理。②材料二中,苏轼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和平时期要居安思危,加强军事训练而不能一味贪图安逸的道理。【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两则材料展现了苏轼在不同场合中的思想与论述。材料一中,他在讨论免役法与差役法的利弊时,坚持循序渐进、适应民情的观点,体现了对制度措施变更的深思熟虑。材料二则以比喻手法分析生活条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进而引申至国家安危,强调适度磨炼才能维持强健,隐含对软弱国策的批评。两则材料均显现苏轼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对现实政事的批判精神。【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服役的百姓不熟悉所服的差役,官府又残暴地役使也们,导致很多服役的百姓破产,人少的乡里百姓有一年到头得不到休息的。“不习”的主语为“编户充役者”,宾语为“其役”,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役”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虐使”前面省略了主语“官府”,“之”是“虐使”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多致”的宾语为“破产”,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产”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病”,祸害;/生病。句意:因此成为百姓的祸害。/却未曾生病。B.正确。“因”,沿袭;/依据。句意:法度相沿袭,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我想依据越人说话梦游到吴越。C.错误。用法相同。“以”,均为连词,相当于“来”。句意:农民拿出粮食丝帛来养活士兵。/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D.正确。“风”,名词作动词,刮风;“雨”,名词作动词,下雨。句意:刮风就穿皮衣,下雨就打着伞。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使得司马光改变了想法”错误。由原文“光笑之”可知,司马光听了苏轼的一番话只是笑笑,并没有说改变想法。“使得司马光改变了想法”于文无据。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个“然”,正确的;“忿”,生气;“陈于政事堂”,介词结构后置句,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看法。(2)“所以”,用来……的办法;“岂”,难道;“至”,周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可知,苏轼认为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害。免役法的害处,在于聚敛民财,百姓十室九空,(财物)聚敛在上面而下层有饥荒之害。差役法的害处,在于百姓经常在为官府服役,不能集中力量务农,而贪官污吏得以乘机敲诈勒索。所以,材料一中,苏轼从百姓利益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看待免役法的利弊。由原文“今免役之法,实大类此。公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盖未易也”可知,苏轼认为现在的免役法,实际与这些很相似。要马上取消免役法而实行差役法,正如取消长期征战的军队而恢复军民合一,大概不易办到。所以,材料一中苏轼认为免役法不能轻易改变。②由原文“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可知,苏轼将天下的形势比喻成人的整个身体,认为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到盗贼的名字,就捂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百姓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滋长。这不也是畏惧得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所以,材料二中,苏轼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和平时期要居安思危,加强军事训练而不能一味贪图安逸的道理。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祖宗时,差役法实行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弊病,服役的百姓不熟悉所服的差役,官府又残暴地役使也们,导致很多服役的百姓破产,人少的乡里百姓有一年到头得不到休息的。王安石在神宗朝任宰相时,把差役法改为免役法,使各户区别等级高下出钱雇人代役,行免役法的官吏向百姓索取超过规定的钱财,因此成为百姓的祸害。司马光任宰相,知道免役法的危害,而不知它有利的一面,打算恢复差役法,派官员设立机构,苏轼也在人选当中。苏轼说:“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害。免役法的害处,在于聚敛民财,百姓十室九空,(财物)聚敛在上面而下层有饥荒之害。差役法的害处,在于百姓经常在为官府服役,不能集中力量务农,而贪官污吏得以乘机敲诈勒索。这二者的危害程度,大致相等。”司马光问:“你看应该怎么办呢?”苏轼回答说:“法度相沿袭,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事情循序渐进百姓就不会惊慌。夏商周三朝的法令,兵农是一体的,到秦代开始兵农一分为二,到唐代中叶,把所有的府兵变为长期征战的兵卒。从这时以来,百姓不懂军事,士兵不懂农事,农民拿出粮食丝帛来养活士兵,士兵拿出性命来保护农民。天下人认为便利。即使圣人再来,也不能改变。现在的免役法,实际与这些很相似。你要马上取消免役法而实行差役法,正如取消长期征战的军队而恢复军民合一,大概不易办到。”司马光不认为苏轼的说法是对的。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很生气。苏轼说:“过去魏国公韩琦任陕西路经略安抚使,招募义勇乡兵,你做谏官,争执得很凶,魏国公韩琦不高兴,你也全然不顾,我苏轼从前听你说过这个事情的详情,难道你今天做宰相,反倒不许我畅所欲言吗?”司马光对他笑了笑。不久任命苏轼为翰林学士。材料二;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然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风雨、霜露、寒署等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高大的房屋里,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穿皮衣,下雨就打着伞,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署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署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的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劳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署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百姓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到盗贼的名字,就捂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百姓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滋长。这不也是畏惧得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李白浪动灌婴井①,寻阳江上风。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②东。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③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注】①灌婴井:《元和郡县志》载,为灌婴(汉初大臣)主持筑建湓口城时的古井。②彭湖:彭蠡湖,这里指鄱阳湖。③石镜:《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粗线条描绘景色,描写湖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境界开阔,想象丰富。B.诗的三、四句,将湖水喻为明镜,写开船径直进入水天一色的鄱阳湖,尤为生动。C.诗的五到八句,描绘夕阳、疏雨及晴云飘散之景,美不胜收,令诗人佳兴勃发。D.诗的九、十两句,写远月悬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诗人的情绪变得低落。16.全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案】15.D16.①最后两句诗人采用想象(或对写)的方法,将眼前之景和怀人之情融合在一起,想象友人和诗人一样,也正举目望月,思忆诗人。②这样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默契共通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真挚,丰富了诗歌的情味。【解析】【导语】李白此诗描绘了从寻阳城到彭蠡湖的沿途风光,起承转合之间展现了壮阔的江湖景色与变化的气象。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将对友人的思念融入景中。诗句意境开阔,情景交融,最后以共赏美景寄托思念,抒发出深厚的友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暗寓诗人的情绪变得低落”错误。这两句是写夜幕降临的景象,暗寓诗人佳兴勃发、意犹未尽的原因。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是指诗人想象着远方的友人也和自己一样举目望向这些景色。诗人在描写对友人的思念的时候,想象着友人和自己一样举目望向眼前的景象,所以运用了想象(或对写)的方法,将眼前之景和怀人之情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尾联不仅写到自己望向眼前的景色,也想象到友人也和自己一样望向眼前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默契共通的情感,使得诗人和友人的情感更加真挚,丰富了诗歌的情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强在演讲中为了阐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特意引用了《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2)针对班上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有疑难问题却不想解决的现象,李老师援引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警示他们长此以往的后果。(3)古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答案】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⑤.春江花朝秋月夜⑥.三杯两盏淡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能力。易错字:生、惑、盏。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霜降节气过后天气转凉,家住大连的李女士却总觉得心里比火还热,眼睛像吹进了沙子一样干涩。李女士以为是秋燥引发干燥所致,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什么病?(甲)?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如果患者认为这是常见的疾病,就长期
A
,不及时就医,就有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这个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秋燥引发的干燥和干燥综合征是不能
B
的。秋燥引起的口干现象一般是暂时的,如果我们适当补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症状往往能得到缓解。与之相比,①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干程度往往更严重,②不仅患者口腔干燥,③还会吞咽困难,④由于唾液分泌减少,⑤还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疼病、溃疡、牙齿龋坏等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干燥综合征还会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有异物感……等常见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一定要去就医。(乙),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如果出现长期不明原因的口干、眼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检查来诊断。18.文中第一段用“心里比火还热,眼睛像吹进了沙子一样干涩”来描述干燥综合征的症状,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仿照上述句子的形式描述你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长跑比赛,临近终点时的身体感受。要求:语意完整,至少使用一处夸张;合乎情理,表达流畅。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的标点使用不规范,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8.距离终点还有100米的时候,我感觉嗓子眼在冒烟,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19.A.置之不理B.混为一谈20.序号②改为:患者不仅口腔干燥。序号⑤改为:还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疼痛、溃疡、牙齿龋坏等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21.甲: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乙: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22.①删掉冒号。②删掉省略号或“等”。③分号使用不当,可改为句号。【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要求描述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长跑比赛临近终点时的身体感受,所以要围绕跑步过程中临近终点这个特定阶段展开,聚焦身体各方面出现的感受来进行创作。例句“心里比火还热,眼睛像吹进了沙子一样干涩”采用了“身体部位+夸张性的比较描述+具体感受”这样的结构,我们可以模仿此结构,选取如双腿、喉咙、胸口等在长跑时容易有强烈感受的身体部位,描述的感受要符合长跑临近终点时人体会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像极度的疲惫、呼吸困难、肢体酸痛等情况,通过夸张的手法,比如“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像着火了一般灼痛”等,来形象地呈现那种极度的身体体验。语句之间要连贯自然,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把不同身体部位的感受组合起来,使整个表达读起来通顺合理。【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前文提到干燥综合征会侵犯外分泌腺,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接着说如果患者把它当作常见疾病,后面又强调不及时就医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由此可知空处需要一个表示对疾病不重视、放在一边不管不顾成语。故填“置之不理”。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B处,本空后面主要讲秋燥、干燥综合征引发的干燥情况,并且对二者的症状、缓解方式等进行了对比,意在说明二者是不同的,不能把它们当作同样的情况来看待。故可填“混为一谈”。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语病有两处:一是②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②③句主语一致,将“不仅”放在“患者”后面,修改为:患者不仅口腔干燥。二是⑤结构混乱,“还有可能出现……问题”与“……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杂糅在一起,可修改为:还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疼痛、溃疡、牙齿龋坏等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后文写“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及时就医,就有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是对“干燥综合征是什么病”这个问题的回答,所以后文“这个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是对甲处问题的回答,故而甲处应是探究患病的原因,故可填: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乙处,前文对比了秋燥引发的干燥和干燥综合征的区别,根据后文“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可知,乙处需要从皮肤干燥这个角度进一步对比二者的差异,故可填: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出现”后面直接跟具体的症状列举即可,删掉冒号。②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二者在表意上重复了,删掉省略号或“等”。③原句分号前后句子在语义上是相对独立两部分内容,主语分别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各自语意完整,分号使用不当,可改为句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发现和创造的世界里。那些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人,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新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从而使自己也变成一个有发现和创造能力的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燃发现创造之火,铸时代华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现与创造恰如那澄澈的源头活水,源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大方言语音的特点
-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课件
- 幼儿园课件垃圾分类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面向世界的眼光》课件
- 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及风险防控能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全球市场及大类资产展望:从特朗普交易到基本面拐点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全人力资源管理篇
- 中国隐形眼镜及护理液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营销经理飚升》课件
- 病历质控流程
- 合作投资酒店意向合同范例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物流合同
- 2024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模版(3篇)
- 机械设备招投标授权委托书模板
- 科研年终总结汇报
- 汽车维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篇)
- 安全教育教案大班40篇
- 2024-2030年中国清洁供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版
- 2025届上海市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物理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放飞心灵 激扬青春-中职生心理健康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