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_第1页
《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_第2页
《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包括《元日》、《元夕》、《寒食》三首古诗。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如何描绘节日气氛,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培养文学素养。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元日》等古诗,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鉴赏和表达的能力。

2.思维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文化认同: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和背诵《元日》、《元夕》、《寒食》三首古诗的内容。

-举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元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关键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分析古诗中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背景。

-举例:通过《元日》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让学生了解古代春节挂桃符的习俗,以及其寓意。

-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如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举例:引导学生通过《元夕》中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体会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2.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举例:《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寒食”这一节日的具体含义以及“飞花”和“东风”的象征意义。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创作背景。

-举例:《元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诗人对于新年更迭、时光流转的感慨,需要教师通过背景介绍和情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将古诗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

-举例:在讲解《元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春节与古诗中描绘的春节有何异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通过故事化的讲解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古诗描绘的节日氛围中。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促进互动交流,如讨论《元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在现代社会中的对应习俗。

3.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如使用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火树银花合”的元宵节夜景。

4.安排课堂小活动,如角色扮演古诗中的情景,让学生在扮演中深入体验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五、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5分钟)

内容:教师以春节的气氛为背景,播放一段传统春节的音频,如鞭炮声、欢笑声,同时展示一张富有节日气氛的图片,如挂灯笼、贴春联的景象。学生聆听音频、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象?这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元日》这首古诗的学习情境。

2.新知探索(20分钟)

内容: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元日》全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节奏和停顿。

-接着,教师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然后,教师介绍《元日》的创作背景,包括春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所表现的节日喜庆和时光更迭的感慨。

3.互动体验(15分钟)

内容: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可以是《元日》、《元夕》或《寒食》),合作创作一个短剧,将诗中的情景和情感表现出来。

-各组进行短剧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讨论,从表演中感受到的节日氛围和诗人的情感,以及如何更好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4.实践应用(5分钟)

内容:

-教师给出一个现代节日的场景,如中秋节或端午节,要求学生模仿《元日》的格式,创作一首描绘该节日氛围的古诗。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简要评价和反馈。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学生对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隐喻和象征手法时仍有困难。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隐喻和象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同时,我还会尝试引入更多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古诗,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此外,对于背诵环节,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七、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评价

参与度: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家都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在个别环节,仍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内向,参与度不够。

准确性: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练习时,对古诗的理解较为准确,能够较好地把握诗句的意境和情感。但在分析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时,准确性有待提高。

2.作业与测试评价

作业质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良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创作,展示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但部分学生在创作中的语言表达还需加强。

测试成绩:学生在单元测试中的表现较为满意,对古诗内容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诗歌鉴赏方面,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3.反馈与改进

学生反馈:学生们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有趣,愿意继续学习古诗。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