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读书报告《庄子》读书报告
《庄子》一书为先秦时伟大思想家庄周所著,语言精美,富含哲理,在道家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对后世社会影响深刻。
《庄子》之中的《逍遥游》、《齐物论》还有《秋水》,都是非常优秀而且很有名的文章,在进行全书阅读之前已经读过部分,深感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为先人们的智慧感到骄傲。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佼佼者,道家的注重于从宇宙,从天地万物之间汲取智慧,从雏形处构建天地大道,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天下,而庄子清静无为,养生全年,逍遥于天地之间,书中多次提到许多有名典故,像是鲲鹏与斥鴳;还有那个关于不合乎绳墨规矩的大树,庄子宁愿将它放在虚无的土壤,并不在乎是否将它用来做什么,只是让它逍遥自在的生长,同一个素材,也出现在《人间世》里,将此树拟人化的表现,树并不是无用,不是不才之木,而是这样更能得以保全自己,所以才能长久存于天地之间。书中的许多独特观点,像是天籁、地籁、人籁的划分,富含自然哲理,包容了天地万物的声音,如今人们仍然会把很好听的乐曲成为天籁,虽然已经不是庄子意义上的天籁,但却表达了人们心中的一种高度赞美。《庄子》里更提到了许多治国之道,见解特殊,认为治理民众的最高水平是让民众被治理得很好,却感觉不到正被治理着,并不是用法度绳之于社会以外的表象,而是先用自己的性命而后感化他人,道家也并不喜欢治理之说,《应帝王》中无名人对天根的不屑,还有阳子居对老聃的惭愧,书中认为,远古时候的人,在混沌蒙昧中生活,世上的人都淡漠无为、互不相求,阴阳和顺宁静,四季顺时,万物不伤,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境界,都很明显的表现出这一点。此外,我觉得,书中对我启示很深的一句话是《天道》里的“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以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还有,其后《天运》里的“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它很好的启示人们,不可以执着于书本,而是应该探求书本深处的东西,即其中的道,而书中的文字,也只是那些道理的外化,并不是道理本身,就算全然理解那些文字的意思,也不见得全然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就像,世上的人以为从形、色、声、名之中就能得到事物的实情,其实却不然,实际上是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并不知道,如此,世界上的人是无法理解道的。而道家最深奥的寡欲无为,我也渐渐能够理解,《天地》里有一句话,叫做“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那些过多的追求,也不过是丧失了本性,或好或坏,本质上也并无差别,无论是夏桀盗跖,还是曾参史鱼,而《刻意》中的“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次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说明了庄子心目中圣人们的心境,邪气不侵,忧患不入。如果要安闲自在,则要快乐的保全自然的本真,保留自己的天性。《庄子》里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齐物”,世上万物本是齐一的,没有长短之分,万物死生变化,因而不能依赖于一时的成功,万物时虚时实,形态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也是很有哲理的,所以看东西并不能只着眼于一时一刻的荣辱成败,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做事时,只是努力坚持就好??
当然,《庄子》的智慧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全然理解的,其中所说所记,也不只是这一点点,所以,还需要进行更深的阅读,道家思想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一些人口中的消极、无为也只是表象,它的修身还有治国思想也都不只是看起来那么肤浅,以后会花时间做更深的阅读,相信可以读到更多能受益终身的道理。
法学院10级(2)班张胜林(10365062)
第二篇:《庄子》读书笔记2200字
《庄子》读书笔记
以前上中学时学过庄子的一些文章,比如《逍遥游》和《秋水》,这两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的许多语句我至今还记得,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等等。进入大学后继续读了《庄子》里的一些文章。
感觉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束。如今作为一名研究生,读完了《庄子》里的一些文章,感到释然,恬淡,清净,类似庄子的“乘物以遨游”、“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过离这种境界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我也要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迈进这种境界的行程。以前埋藏在心底的许多东西一下子爆发了出来,遗忘已久的已经苏醒,我把它们重新拾了起来,装进自己的行囊,再也不放下,它的份量是沉重的,因为我不能忍受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我要时刻告诫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承担的责任很重,要面对的失败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不少。
镜子与玻璃的区别只不过是多了一薄层的水银。这一小小的区别,引发的境界确大不相同。透过玻璃,我们只能看见外部的世界;但透过镜子,我们不仅能看到外部的世界,还能看见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层薄薄的水银,带来的却是大境界,实属一大创造。在现代这个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有着太多的选择。但我们是否应一直拥有这样一双眼睛,一面镜子,来时刻告诫自己,认清自己。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他智慧的光芒穿透几千年历史的尘埃,交给我们后人的永远不会是那些小技巧,而是境界和眼光。我们期待达到一种什么境界,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打个比方:站在大的境界上看到的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的境界上,只能碌碌无为。要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也就是要认清自己,这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日复一日的自省来一次次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更需要的是勇气来面对自己的暇疵,更需要的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辨别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如何辨别呢?我的答案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在内心始终有一种秉性。诚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生活在社会中,决不能脱离社会。而物质与世俗又是在社会中必然会遇到的,我们能超越它吗?答案是肯定的!古语日: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隐士是可以摆脱物质与世俗,视之如云烟,哪怕自己就身在闹市。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自若,何等的大境界!可见,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外化而内不化,就能摆脱物质与世俗的困扰。在面对内心世界时,要有所坚持;在面对外部世界时,要做到通达与顺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荣耀,坎坷,名利等等,对待它们一个比较好的态度便是时刻告诫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因为“会过去”,从而少了几分固执的眷恋,多了几分拼搏的气魄,不再为以前所得所拖累,从而真实的快乐的活在当下。佛家讲“三界”:前生,此即,来世。在我看来,不管前生如何,来世怎样,我只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活在当下。前生已经过去,何必留恋;来世还未来临,遥遥无期。所以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还活着,至于怎么个活法,因人而异。我记得在一篇寓言里,一个长者告诉那些年轻人的一个活法,也即一种生活态度: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后悔。我挺赞同这种人生
态度,现在我正处于自己前半生中的大好时光里,要是猥猥缩缩,胆怯畏惧,不敢对固有的还应改进的规则或潜规则发起挑战与改革,而是拘泥于现实,那么自己的前半生算是毁了。写道这里,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面的一句名言: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是每个人都有“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宏图大志,但是我们也至少要做到这句名言的前半部分。这一生,要无所畏惧,但也要无所懊恼,要选择不让自己后悔的方式活着,获得从容自在,把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选择“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步履一双,山河自在”,可以选择“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可以选择“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这种出世的淡定与旷达。也可以选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选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入世的胸襟与气魄。无论选择那种生活方式,其实在我看来,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限,入世与出世并不矛盾,它们是相容相通的,或许是构成人格理想的两个重要方面。
读了《庄子》中的一些文章,感悟颇多,说了这么多了,我们还要时刻问自己:我们生命中还有多少真实在活着?我们的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