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科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A.力图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4.春秋中期,晋政权逐渐为赵、韩、魏、知、范、中行氏等六卿控制。后来,韩、赵、魏、知四家联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的土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灭了知氏并瓜分其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由此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西周分封制度不断完善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渐趋确立C.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快D.周朝传统统治秩序渐遭破坏5.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6.当时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这缘于秦朝()A.发达的交通网络B.得到人民的支持C.有力的制度保障D.休养生息的政策7.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这些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一体B.中央集权的体制开始确立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D.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8.汉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穿井”等技术,汉朝的礼乐制度也为西域各国所仿效。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佛教也由这条通道从南亚地区传入中国。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改变了中国人的信仰观念B.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交流C.实现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D.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9.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的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0.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11.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海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后的需要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12.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13.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D.前者征税标准是人丁,后者是财产14.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经历了“推举一推举并考察一规范化考试”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A.具体表现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直接演变B.彻底完成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实现了道德学问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统一D.体现了制度设计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15.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C.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16.魏晋南北朝中期的佛像雕塑,除了常见的印度的释迦牟尼、弥勒佛之外,还出现了千佛、三生佛、无量寿佛等许多新的雕塑内容,中国龙的形象、中国汉族文化中的许多饰物和器具也出现在了雕像元素中。这一现象表明()A.中印文化交流日趋频繁B.三教合流特征日渐明显C.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D.佛教呈现本土化的趋势17.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下列人物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鉴真B.玄奘C.郑和D.戚继光18.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C.社会生活开放多元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19.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在政事堂同议政事,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缓解边防压力20.宋朝时期推行的任官回避制度,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宋史》载:“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该制度旨在()A.瓦解血缘宗法体系B.健全地方行政机构C.防止地方势力膨胀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21.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A.契丹族、党项族B.契丹族、女真族C.党项族、女真族D.女真族、蒙古族22.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主要是()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区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开发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3.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大一统局面形成B.科举考试的推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对外交往的频繁24.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宋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宋代()A.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B.海外商业贸易的繁盛C.南方新兴城市的涌现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25.“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B.时间的不断更替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D.国际关系的变革2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27.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苏联经济有所好转B.改革效果不佳C.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D.对斯大林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革28.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A.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29.1999年,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G20)其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对话,寻求合作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这表明()A.欧洲联盟等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遭遇重大的挫折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出现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C.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加强国际协调D.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对抗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30.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1.材料一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予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概况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请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4分)(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4分)(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摘自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6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宰相制度与汉朝宰相制度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作用。(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6分)(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4分)三、开放性试题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一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4分)(2)根据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D5.【答案】D6.【答案】C7.【答案】C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C21.【答案】D22.【答案】C23.【答案】C24.【答案】D25.【答案】D26.【答案】C27.【答案】D28.【答案】D29.【答案】B30.【答案】B31.【答案】(1)主张:仁;仁政;民贵君轻;为政以德。人物:孔子、孟子、荀子。(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32.【答案】【小题1】机构名称: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中书省。【小题2】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群相制、集体宰相制)。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3.【答案】(1)制度:分封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2)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34观点1: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方法。隋唐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是录用更多有才学的读书人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