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带解析_第1页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带解析_第2页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带解析_第3页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带解析_第4页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1.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答案】B【解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2.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大爆炸宇宙论到目前人类还没有验证这一结论的证据,①错误;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②正确;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③正确;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④正确,D符合题意。3.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始祖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证实现在的鸟类起源于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答案】C【解析】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4.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那么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A.最高等、最复杂 B.最低等、最复杂C.最高等、最简单 D.最低等、最简单【答案】D【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因此地层丙是最早形成的地层,故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最简单、最低等。5.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期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答案】D【解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6.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是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D是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原始藻类植物。7.如图的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正确的是()A.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B.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C.③代表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远【答案】C【解析】A.①代表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背部没有脊柱,A错误;B.②代表的动物两栖类其发育类型属于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C.③代表裸子植物的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C正确;D.珙桐属于被子植物,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因此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近,D错误。8.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B.农药使害虫产生了不同抗药性的变异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长期选择的结果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答案】C【解析】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9.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它可以加快生物的演变过程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答案】A【解析】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并非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A错误。B.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进行斗争,B正确。C.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许多家养动物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它可以加快生物的演变过程,C正确。D.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D正确。10.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九种动物.图中①一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④③ B.②③④⑤①

C.⑤④①②③ D.③②⑤④①【答案】B【解析】如图生物进化树:可见,上述动物①马属于哺乳动物,②蜗牛属于软体动物,③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④鱼属于鱼类,⑤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即②③④⑤①,B正确。11.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则成为危害人们的健康,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A.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答案】C【解析】A.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A错误。B.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C.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耐药的变异),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强细菌。因此,耐药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抗药细菌繁殖能力和不抗药细菌繁殖能力都很强,只是抗药性弱的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D错误。12.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遗传变异的结果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蚊蝇等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对DDT具有抗药性的变异,DDT对蚊蝇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蚊蝇等害虫对DDT的抗药性。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细菌抗药性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C.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C正确。D.例如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D正确。1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证据()A.化石证据 B.分子生物学证据C.解剖学证据 D.体型较大证据【答案】D【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它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都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体型较大证据是研究生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只是一种研究方法而已。15.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A.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B.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地球上本来就有生命D.原始生命首先是在陆地上形成的【答案】B【解析】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在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16.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证实了宇宙正在膨胀中B.乙实验可以探究水的运输部位是茎的木质部C.丙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可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D.丁中的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可能【答案】D【解析】A.彩色斑斓的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球上的斑点各自远离而去,形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A正确。B.乙实验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B正确。C.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金属铜,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正确。D.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不能证明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D错误。1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细菌抗药性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C.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C正确。D.例如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D正确。18.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的不同 B.营养方式的不同C.细胞结构的不同 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答案】B【解析】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如图:。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因此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不同,B正确。19.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年份菜地覆盖率(%)贝壳有条纹(只)贝壳无条纹(只)198129472419822635231983633419849734101985964015198687411987986912A.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B.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C.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D.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答案】D【解析】A.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A正确。B.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B正确。C.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C正确。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贝壳有条纹和无条纹的有利和不利,要看周围的环境,D错误。20.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A.哺乳类 B.爬行类 C.鸟类 D.昆虫【答案】A【解析】由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生命→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看出,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类群。非选择题21.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________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1).化石(2).自然选择学说(3).生存竞争(4).多样性(5).环境【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22.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如图是部分生物的进化历程,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所标注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中标号①代表的动物属于________类群,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体内或体外)受精,________(变态或直接)发育,乙图中藻类植物生活在________中,标号③植物生活在________上;裸子植物在繁殖方式上比标号④植物类群高等的表现是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3)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的结果。【答案】(1).两栖动物(2).体外(3).变态(4).水(5).陆地(6).用种子繁殖(7).高等(8).水生(9).陆生(10).自然选择【解析】(1)甲图中所标注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中标号①代表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类群,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体内或体外)受精,变态(变态或直接)发育。(2)乙图中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标号③植物生活在陆地上;裸子植物在繁殖方式上比标号④植物类群高等的表现是用种子繁殖。(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3.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的桦尺蛾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做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释放数收回数释放数收回数工业污染区641615482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8540619(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________。(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经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________。【答案】(1)性状(2)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3)适应性(4)浅色桦尺蛾数量增多(深色桦尺蛾数量减少)(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解析】(1)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叫作生物的性状,如动物的体色、食性。(2)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它们能够存活下去并繁殖后代;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容易被敌害吃掉而失去产生后代的机会。(4)如果减少污染,环境颜色将逐渐变浅,这时深色桦尺蛾就会成为敌害的首选目标,其生存和产生后代的几率变小,数量减少;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由于具有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而得以生存,并产生后代,数量增多.这种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现象就是自然选择。(5)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