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矿物有规律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依据所学学问,完成1~2题。1.把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或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C)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石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A.②→⑤→①→④B.②→④→⑥→①C.②→④→①→⑥D.②→④→③→⑤解析:化学元素会组成矿物,矿物富集到有开采价值就形成矿产,同时矿物也会构成岩石,岩石又会组成地壳。2.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剧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这块翡翠属于(D)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在温度低、压力高的状况下,原先的岩石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重庆万盛石灰岩石林和内蒙古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都是我国AAAA级景区。据材料完成3~4题。3.关于两个石林景观的正确说法是(B)A.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B.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C.都可能找到生物化石D.都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解析: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B。4.关于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正确说法是(C)A.都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积岩B.都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C.都可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D.都能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解析:石灰岩为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经变质作用形成大理石;花岗岩为岩浆岩,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经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形成新的岩浆。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D)A.①B.②C.③D.④解析:依据图中箭头方向,①④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甲由岩浆形成,是岩浆岩,乙是沉积岩。①表示岩浆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A错。④过程表示沉积岩变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D对。②表示岩浆岩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③表示变质岩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C错。6.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B)A.甲类岩石的特征之一是有层理构造B.乙类岩石中经常能找到化石C.⑤⑥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加的环节是③⑧解析:结合上题,图中甲类岩石是岩浆岩,特征有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A错误。乙类岩石是沉积岩,经常能找到化石,B正确。⑤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⑥表示冷却凝固作用,C错误。主要有外力作用参加的环节是②③,⑧表示重熔再生,D错误。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2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记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结合相关学问回答7~8题。7.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1中的(B)A.甲B.乙C.丙D.丁解析:依据材料,石柱是花岗岩。读图1,丁处有三个箭头指向,说明三类岩石都可以形成岩浆,一个箭头指向,说明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丁是岩浆,乙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对。8.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A)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该景观形成应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①对。后来地壳运动,岩层隆起抬升,②对。再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独特地貌景观,③对。火山喷发形成的是玄武岩,④错。二、非选择题(共18分)9.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在沿岩壁出露的各期岩系中,多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18分)(1)图中甲是岩浆,乙是沉积岩。(2)地质作用:③为变质作用。(3)常用建筑材料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4)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B)A.甲B.乙C.丙D.丁(5)校内内多处走廊、楼梯台阶运用花岗岩地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花岗岩质地紧实坚硬,耐腐蚀耐磨,所以作为地砖材料C.花岗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D.花岗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解析:本题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为背景,考查岩石圈岩石的类型,考查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实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实力和相关学问的迁移应用实力。(1)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据图可知,有三个箭头指向甲,故甲是岩浆;岩浆指向丙,故丙是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丁是变质岩;乙为沉积岩。(2)考查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会形成变质岩,故③为变质作用。(3)考查岩石的类型及特点。常用建筑材料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4)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沉积岩,图中乙为沉积岩。(5)考查岩石的类型及特点。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花岗岩质地紧实坚硬,耐腐蚀耐磨,所以作为地砖材料;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故C项符合题意;花岗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实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积累体。下图示意全球泥火山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D)A.板块内部活跃地区B.板块内部稳定地区C.板块生长边界旁边D.板块消亡边界旁边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泥火山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属于板块消亡边界,选D。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C)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火山喷发,侵入地壳的部分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的部分形成喷出岩,二者都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即喷出岩,在地球表层经过外力作用可以转化为沉积岩,选C。金香玉是一种会散发出迷人香味的美玉,是火山爆发后,炙热的岩浆融合吸纳邻近芳香植物而冷却下来的产物,里面未见有机成分,属蛇纹石化方解石大理岩。汉白玉是雪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受岩浆影响,质地坚硬,是一种上好的建筑材料。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回答3~4题。3.有关金香玉的形成环境,说法正确的是(D)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③受流水的剧烈侵蚀切割④经验了地壳的升降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据题干材料“是火山爆发后,炙热的岩浆……”“属蛇纹石化方解石大理岩”可知,金香玉是“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并未经验流水作用,而是经验了地壳的升降运动出露于地表。②④正确,故D项为正确选项。4.下列关于两种玉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A.金香玉和汉白玉都是变质岩B.汉白玉的形成过程是③C.汉白玉的岩石种类应当是cD.产汉白玉处应当常见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解析:金香玉和汉白玉都是经过岩浆作用的结果,都属于变质岩,A项正确。汉白玉的形成过程是变质作用,是由e指向d的②,B项错误。汉白玉的岩石种类应当是d,属于变质岩。产汉白玉处不行能是常见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故A项为正确选项。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形成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沉积物,序号代表地质作用。完成5~6题。5.嶂石岩的岩石类型是循环示意图中的(C)A.甲B.乙C.丙D.丁解析:由材料可知,嶂石岩的岩石主要有砂岩和页岩组成,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读右图可知,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由此推断丙是沉积岩,C对。6.右图各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A.③表示变质作用B.①表示搬运作用C.②表示固结成岩D.④表示侵蚀作用解析:先是岩浆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风化物,因此①为风化作用;风化物经过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所以②为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物在地表沉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所以③为变质作用;已经形成的各种岩石又可以经过熔融再生,重新形成岩浆,故④为熔融作用。结合选项推断,A正确。江苏扬州捺山地质公园以“玄武岩石柱山”和“木骨化石群”著称,不同地质作用、不同地质年头的产物在小小捺山合二为一,这在国内外非常罕见。如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③地质作用的发生须要高温、高压的条件。据此完成7~8题。7.石柱山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A.①B.②C.③D.④解析:石柱山是岩浆岩石柱山,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岩浆凝聚作用,依据箭头方向,①是冷凝作用,A对。②是外力作用,③是高温高压条件,是变质作用,④是熔融作用,都不能形成岩浆岩,B、C、D错。8.含有木骨化石的岩石类型是(B)A.aB.bC.cD.d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含有木骨化石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的b是沉积岩,B对。a是岩浆岩,c是变质岩,d是岩浆,都不行能有化石存在,A、C、D错。二、非选择题(共18分)9.读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填出图中代表的岩石类型: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①岩浆上升冷却凝固;③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④固结成岩。(3)由图可知,袒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搬运作用的对象,最终在低凹地区经过沉积作用而固结成岩。(4)用图中数码分别填出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