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出题角度
小说的出题角度(简略)
一、人物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2、塑造人物的手法: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3、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我”的作月、主要人物的作用
二、情节
1、梳理小说情节
2、分析情节构思:A叙述技巧B情节安目取巧C情节运行模式D线索
3、情节的作用(万能公式
三、环境
1、社会环境:训写角度②作用
2、自然环境:⑪S写技巧②作用
3、场面描写:作用
四、主题
1、文章主旨
2、物象意蕴
3、句子意蕴
五、标题
1、标义
2、标题的作用:
3、比较哪个标题更好
六、风格
1、语言风格
2、作品风格(行文风格):内容(题材、形象、情感和主旨)、形式(叙事特点、
情节安排、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环境描写)
第1页共12页
小说的出题角度(详解)
一、人物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2、塑造人物的手法: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3、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我”的作用、主要人物的作用
⑴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衬托主要人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②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④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2)“我”的作用
①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作为“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
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
便于抒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二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②亲历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
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谈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二、附
1、梳理小说情节:
答题模式:①主人公在...时....地,做了....事
②小说先写了……接着写……又写了……最后写……
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分析情节构思:A叙述技巧B情节安排技巧C情节运行模式D线索
第2页共12页
A、叙述技巧:
⑴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
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这样容易造成
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这样可
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
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
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
,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2).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知
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
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
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使作品和读
者之间产生距离,从而降低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
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
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
所闻所感。
(3).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
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3页共12页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
实比较灵活自由。
B、情节安排技巧
名称释义作用
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
构紧凑。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
作的提示或暗示。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
伏笔
果更分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
铺垫
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
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O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抑扬
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
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
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
悬念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处,勾连情节,深化内容。
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渲染气氛、表现事物或突出
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主题。
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
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
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4项共12页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读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到
2.使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波
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主要形式有正反误会、
澜起伏。
误一般误会、互相误会。
会3.服务于文章中心。
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能更集中、强烈、深刻地反
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
巧
,跌宕的写作方法。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审美魅
合
力。
C、情节运行模式
⑴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
会有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2)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
⑶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
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
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
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对话式: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
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
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
丰富的思想。
⑸“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读者的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
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6)突转式结构: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
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照应前面的情节,一
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第5项共12页
D、线索
①单线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特点是情节单纯,线索明晰。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多是围
绕一两个主要人物来展开情节。小说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依次展开,环环相扣
,犹如链条一般。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
②复线结构
a.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
易集中突出。
b.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
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
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另有主线与副线。依主人公为线索的叫主线,依其他次要人物为线索的叫副线。复线
结构的特点是双线并行,同时展开,能容纳更为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作用: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更加丰富,
得以深化。
3、情节的作用
一般情节:万能公式
特殊情节:
悬念式开头开头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在情节发展中
回答)
写景式开头开头写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直切式开头小说直接切入场景,直接将读者置于故事情节之中,现场感与参与感强
烈
第6页共12页
出人①从结构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意料的结局
②表现手法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令人伤①从主题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感的结局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悦的结局
②从阅读者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
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看,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审美,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戛然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
止的结局
以景作①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
结的结局
②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
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
④从主题看,升华主题
⑤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
第7页共12页
三、环境
1、社会环境:①t苗写角度,②!乍用
社会环境描写角度:⑴点面结合。“面”指整体;“点”指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较
突出的人或物。点面结合,即社会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O
⑶简笔勾勒或精笔细描。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相
关为容。
2、自然环境:①描写技巧②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技巧:⑴形、声、色(2)层次(上下远近)⑶两相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4)细节描写、白描和工笔,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5)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等
3、场面描写:作用
①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白然;②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③导引人物出场;④揭
示人物性格;⑤作为一种象征
四、主题
1、文章主旨
探究主题,要从以下角度切入
①从标题看主题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②.从人物看主题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
物是故事的主角,其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第8页共12页
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
,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具体来说,要关注:①主人公的经历及成败浮沉背后的原因
及意义;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与其命运的关系;③关注人物间的对比映衬关系;④关注作
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⑤关注主人公的典型意义,即从“这一个”上升到“这一类”来看。
③.从情节看主题
小说写人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情节必
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小
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
的线索和情节。
④.从环境描写看主题
不管环境描写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
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场景,
但同时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⑤从语言看主题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作者本身对此人物形象的观点态度,由此可分析出作
品的主旨。
2、物象意蕴
物象的意蕴有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一般要结合小说
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首先,看文中有无揭示意蕴的提示性词语、句子。如
果有,找出来,这样既准又快;然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没有要靠读者品读、感悟。可以循着
以下思路思考、概括:
⑴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3)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含义。
3、句子意蕴
表层意义+深层含义
第9页共12页
对于深层含义的探究,要注意:①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
主旨相联系的,所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
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探究句子,一定能探究出句外意蕴、更深层的意蕴。
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入挖掘,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看看该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对于所给句子的深层意蕊,要特别
善于抓住它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抓“作者”要素。
五、
1、标题含义
标题含义有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三个层面。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
主要指标题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
思想感情。
2、标题的作用
①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②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③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④交代主要人物形象
⑤揭示小说主旨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⑥具有象征意义
⑦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
⑧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3、比较哪个标题更好
答题思路和“标题的作月”相差无几。
第10页共12页
六、风格
1、语言风格:
可从两个角度赏析:
⑴从语言运用的特点判定赏析。主要是看词语的选用特点(如口语与书面语等)、句式特点(长
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从语言风格角度判断。主要是看语言幽默风趣、含蓄蕴藉、自然质朴等。判断语言风格
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直觉判断其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再分析风格的形成因素、手法;二是
根据其形成因素、手法去判断其风格特点。风格与其形成因素、手法对应如下:
景象T境界开阔
动词一富有力度
豪放形容词和副词一色彩鲜明
抒情一大多激越品扬
豪放与柔婉修辞手法一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对象一纤巧细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石浮选工艺优化-石墨滑石选矿考核试卷
- 畜禽繁殖力与遗传改良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材料与纤维的研究与发展考核试卷
- 电脑系统优化与提速技巧考核试卷
- 笔的制造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考核试卷
- 嘉兴南湖学院《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CAD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创业策划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德市周宁县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老年护理中的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计划
- GLB-2防孤岛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课件
- 职场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基于时序数据的深度学习异常检测技术
- 仪器共享平台方案
- 第六章 内轮廓加工
- 深度学习模型优化-第1篇
- 磁材自动成型液压机设计
- 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 工程力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