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5年考情·析规律考点年份题型考查频次考情分析20242023202220212020古诗词考点文学常识———T5—填空5年1考1.5年5考,下设6~7道小题,18~19分。2.2020~2023年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分别考查,2024年变为合在一起考查。2.古诗词阅读单独考查时,文章课内外兼具,课内单篇阅读、课内比较阅读、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外比较阅读等均有。文言文阅读单独考查时,文章主要来自课外,部分选择课内。主题常涉及读书学习、劝诫子女、优秀品质、高超技艺等。3.古诗文、文言文联合考查时,考查形式主要为填空、选择和简答等常规题型。4.无论是单独考查还是联合考查,考查点相对独立,而且基本上是古诗词、文言文的常见知识,题型较为常规。平时复习时,首先要将课内知识基础打牢,常规题型多加练习,在此基础上拓展至课外阅读,融会贯通,学会在不同情境中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词语解释/理解T4(1)、T8T4(1)———问答5年2考形象意境————T6问答5年1考内容情感—T4(2)T5、T6T6、T7—填空、问答、选择5年3考炼字炼句—T4(3)—T7T5问答、选择5年3考表现手法———T7—选择5年1考文言文考点理解词语T4(2)(3)(4)T5T7T8T7选择、填空5年5考断句停顿T5T6———选择5年2考翻译句子T6T7T8T9T8翻译5年5考理解分析T7、T9T8、T9T9、T10T10、T11T9、T10问答5年5考分值18分19分18分19分19分—--5年真题·试锋芒一、(2024·中考)学习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定风波①苏轼三月七日②,沙湖③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④,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⑦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⑧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们当作背景音乐;那料峭的春风,最多不过把酒吹醒,让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怀坦荡,可以包容天地,听任自然。这样,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①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风波,词牌名。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④〔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⑤〔吟啸〕高声吟咏。⑥〔芒鞋〕草鞋。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资料夹资料一:[甲]苏子瞻以诗得罪,贬黄州。[乙]子瞻在黄州及岭表①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丙]东坡在黄,即坡之下,种稻为田五十亩,自牧一牛。(选自《苏东坡轶事汇编》)①〔岭表〕古地区名。即岭南、岭外。资料二: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选自《东坡志林》)资料夹资料三:公幅巾①
②,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选自《东坡乐府笺》)①〔幅巾〕裹头用的丝巾。②〔芒
〕芒,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以编织草鞋。,草鞋。资料四:尝与孙绰①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②吟啸自若。(选自《晋书》)①〔孙绰〕东晋文学家。②〔安〕即谢安,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答:任由、任凭
(2)亦不尽择(资料一·乙)答:挑选
(3)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资料三)答:跟随
(4)诸人并惧(资料四)答:害怕,恐惧
2.下列对“资料一·乙”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B.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C.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D.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B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定风波》)译文: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因此写了这首词。
(2)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资料二)译文: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也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
4.从小冀同学查找的资料看,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
“东坡”是作者耕种、放牧之地;(2)是作者居住的地方;(3)是作者淡泊名利的精神的象征。
5.“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的“回首”有两个意思,请写出来。答:
①表面意思: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②深层含义: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
6.苏轼在风雨中“吟啸”,谢安在风浪中“吟啸”。他们在困境中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答:
①面对挫折,要乐观向上,积极应对。
②面对困境,要保持冷静,稳定心态。
二、(2023·中考)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写有咏柳诗句的标牌。阅读下面标牌上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乙: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丙: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丁: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绿稍归田1.解释甲标牌上的诗句中“杨花”一词的意思。答:柳絮
2.一切景语皆情语。乙标牌上的“渡头杨柳青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渡头杨柳青青”借用杨柳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3.丙和丁两个标牌上的“嫩”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共同特点?答:两个“嫩”字都是从颜色上写出了早春柳枝的嫩黄的特点,表现了早春柳枝的柔嫩多姿、娇柔之态。
三、(2023·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节选自《核舟记》)
[乙]古法,以牛革①为矢服②,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③,附④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⑤声也。(节选自《梦溪笔谈》)
[丙]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持衣追及与之而还。至家视日四分之三。问:主人马不休,日行几何?答曰:七百八十里。(节选自《九章算术》)
【注】①革:去了毛的兽皮。②矢服:装箭的盛具。③虚:空。④附:附着。⑤纳:收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罔不因势象形
________________(2)则皆闻之
__________(3)至家视日四分之三
________顺着、就着
听到
看
2.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B.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C.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D.今有客/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觉A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贻余核舟一。译文: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2)持衣追及与之而还。译文:主人拿上衣服追上,还给他衣服后再返回。
4.甲文中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具体表现在哪里?答:示例一: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示例二:一方面表现在所刻之木小到只有径寸,另一方面表现在能依据木核的原来形态雕刻出各具情态的事物。
5.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答:示例:矢服纳声(或:虚革纳声)
四、(2022·中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2.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五、(2022·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现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薄。有费解③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④,不宜寓目⑤,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⑥》)
【注】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费解:不好理解。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⑤寓目:过目,观看。⑥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苟堪励志勤读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B.无裨实益必能裨补缺漏(《出师表》)C.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D.若能分门别类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D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译文: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
(2)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译文:看这些东西,非但徒劳没有什么益处,而且还有害处啊。
3.从选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答:
①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②一种书籍读透彻,再更换其他种类;③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④看书要从头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别关键的地方,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⑤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外拿纸摘录出来,向先生求解。(任举三种即可)
4.选文中郑板桥多次使用“宜”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答: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郑板桥在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语气恳切,饱含期望。
六、(2021·中考节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答:
(1)交代了诗的体裁——歌行体,是送别诗;(2)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大雪中送别好友武判官;(3)点出了送别的背景——下雪天。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B
【注】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⑩蹑:穿(鞋)。⑪历:经过。⑫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⑬沾濡:浸湿。⑭居:守持。⑮傥:倘若,假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日惟啖荠
日:__________(2)余谒公私第
谒:__________(3)更不复顾惜
复:___________每天
拜访
再,又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长,登泰山绝顶。译文:等到长大后,(他)登上泰山的最高峰。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译文:守持住身心的道理方法,也还是这样罢了。
3.[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答:示例:因为蔡元定“于书无不读”,学识渊博,其学识不亚于朱熹,因此朱熹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意对即可)
4.[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答:以事喻理(类比的方法),从身边小事谈及,更易被“我”接受。
八、(2020年·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答: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拿起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答:诗人自己登楼远眺,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榨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九、(2020·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⑩八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注】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巳: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亦:________(2)皆莫及也
及:____________(3)绝好岑嘉州诗
绝:_______________(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已:__________也
比得上
极,极端的
停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译文:我对于诗人,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只喜欢陶渊明的诗。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译文:
(我)曾经认为李白、杜甫之后,就只有这一个人才能这样罢了。
3.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人不阅读古今的好书好文章就会变得无比世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要多阅读古今书籍,以此来洗涤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富自己的语言。
4.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答:陆游非常喜欢岑参的诗。每每喝醉了,让孩子们诵读岑参的诗,酒醒或睡熟后才停止。表达了作者对岑参诗的喜爱、赞美之情。
知识清单·重积累一、古诗词知识梳理
(一)常见意象分类类别意象及含义树木花草类(1)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正气凛然(2)竹:坚贞高洁、正直谦虚(3)花:菊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兰花象征追求淡泊、君子隐士;梅花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不畏权贵(君子)、敢为人先(4)柳:离别、留恋、伤感(5)浮萍、蓬草:飘零、孤苦、离别羁旅(6)梧桐:悲秋、孤独、失意(7)落花:青春易逝(8)芭蕉:愁苦类别意象及含义动物鸟兽类(1)乌鸦:衰败、荒凉、不祥(2)鸿雁、青鸟:思乡怀亲,羁旅伤感(3)杜鹃、猿啼:凄凉、哀伤、忧愁、忧思(4)燕子:爱情象征,寄托时事变迁,人事代谢;象征春天,表示喜庆(5)蝉:志行高洁类别意象及含义自然风物类(1)夕阳:失落凄凉、漂泊沧桑、苍茫沉郁、思乡怀古(2)白云、青山: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淡泊名利(3)月亮:思乡念亲,悲欢离合,时光流逝(4)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5)流水: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爱恨情长(6)雨:应时润物,安静祥和,孤独愁苦,漂泊沦落(7)秋:万物凋零、思乡怀人、心胸壮阔类别意象及含义器乐类(1)羌笛、芦管:戍边、哀怨、思乡(2)喇叭:狐假虎威、虚张声势场所类(1)古迹:怀古伤今(2)长亭:送别之悲(3)关山:遥远地方,思乡念人
(二)常见语言风格类别特点示例朴素自然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新雅致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含蓄隽永委婉含蓄道出,耐人寻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类别特点示例豪迈奔放语言奔放,富有气势,狂放不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悲壮慷慨心怀愤慨,语言充满感慨悲愤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沉郁顿挫笔调苍老遒劲,语言凝重深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题材分类诗词分类篇目边塞诗《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渔家傲·秋思》《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史怀古诗《登幽州台歌》《泊秦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水田园诗《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思乡怀人诗《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夜雨寄北》《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诗词分类篇目爱国忧民诗《木兰诗》《己亥杂诗(其五)》《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酬赠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爱情诗《关雎》《蒹葭》《无题》豪情壮志诗《观沧海》《望岳》《登飞来峰》《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行路难(其一)》《江城子·密州出猎》《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感情分类类别内涵特征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②反映战乱痛苦,同情人民疾苦③山河沦丧的痛苦,边塞征战的壮烈④感慨昔盛今衰,借古讽今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②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④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趣类别内涵特征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沧海桑田,世事多变④告慰平生的喜悦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念亲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五)修辞手法手法作用例句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拟人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鲜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对偶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手法作用例句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强调某些内容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夸张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感染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借代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诗歌内蕴丰厚,余味悠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六)表现手法手法含义/作用例句借景抒情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使感情的抒发更含蓄、委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托物言志把自己的理想、人格、观点融于具体事物中,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以小见大以细小事物或小情节为切入点,发掘出深刻的哲理或表达某种情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手法含义/作用例句动静结合静态和动态相互映衬,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丰富了诗歌意象,突出文章中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手法含义/作用例句对比把相对立的事物对照比较,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鲜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白描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渲染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手法含义/作用例句衬托为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比和陪衬。分正衬、反衬。反衬包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用典援引史实故事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使诗歌语言精练、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含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二、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分类类型特点典型示例通假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中“说”同“悦”,愉快类型特点典型示例古今异义古今都用但意义差别比较大,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①词义扩大:“河”古义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所有河流。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③词义转移:如“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中“交通”是“交错相通”,而现在泛指“运输事业”。④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其中“卑”指社会地位低微,“鄙”指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类型特点典型示例一词多义具有两个或以上义项,各个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等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中“国”是本义“国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中“疾”本义是“中箭受伤”,这里引申为“急速,快速”。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中“得”同“德”,假借义,感恩、感激的意思类型特点典型示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中“险”是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②“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挖洞”。③“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听到”
(二)常考文言虚词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之代词:代人、事、物。译作“他(他们)”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助词:①结构助词“的”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动词:译为“到”“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者代词:译作“……的人(事物、情况、原因)”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而表并列,可译为“又”“和”,或不译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表承接,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表转折,译作“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表递进,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表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其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们)”等②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个、些)”“其中的”,后多为数词①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②其一犬坐于前。(《狼》)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句末语气词配合,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其真无马邪?(《马说》)(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以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三章》)③屠惧,投以骨。(《狼》)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①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于介词: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②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③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译为“比”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三章》)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为介词:①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②表动作行为替代,译作“替”“给”等。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作“为了”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动词:相当于“做”“制作”“当作”“成为”“认为”“是”等义项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乃副词:①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②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③用于判断中,相当于“是”“就是”①乃悟前狼假寐。(《狼》)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且副词:①犹,尚且②将近③将要,即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③天子且至(《周亚夫军细柳》)连词:①表示递进,况且②表示并列,相当于“和”“又”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则连词:①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②表转折,相当于“却”③表假设,相当于“如果”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③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副词:用以加强肯定语气,译为“乃,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虚词主要用法典型示例与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对”“向”“和”“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连词:①表比较②表并列,“和”“同”“跟”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助词:语气词,读“yú”,同“欤”,表疑问、感叹或反诘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动词:①给,给予②读“yù”,参与③相伴,一起④同“举”,选拔①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③年与时驰(《诫子书》)④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三)文言句式分类类别典例点拨判断句……者,……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翻译时采用“……是……”的句式……乃谓……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三章》)省略句主语省略(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翻译时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加括号宾语省略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介词省略急湍甚(于)箭(《三峡》)类别典例点拨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翻译时先调整语序宾语前置何陋之有?(《陋室铭》)状语后置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被动句为……(所)……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翻译时采用被字句
(四)题材分类类别解说篇目山水抒情类通过描写奇山异水等自然景观,表达作者的情感(1)热爱自然:《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2)贬谪生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3)理想生活:《桃花源记》(4)国破之悲:《湖心亭看雪》(5)心怀天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寓言故事类通过具体的事例阐释某种道理《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读书学习类通过道理或事例让人思考学习的方法和重要性《<论语>十二章》《诫子书》《孙权劝学》《虽有嘉肴》《送东阳马生序》类别解说篇目情致修养类通过事例或哲理给人在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生活情致等方面以引导《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卖油翁》《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治国理政类通过劝谏、主张、外交等方式表达治国理政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道之行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劝谏方式:①《邹忌讽齐王纳谏》:用设喻方式,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两事相似之处受到启发,茅塞顿开;②《出师表》:采用直言进谏的方式对刘禅进行劝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谆谆告诫类别解说篇目军事外交类通过带军训练、征战或起义介绍等表达治军严明、战争谋略等思想《周亚夫军细柳》《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陈涉世家》托物言志类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陋室铭》《爱莲说》《马说》介绍说明类通过介绍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特征、功能等,给人以科学的知识《活板》《核舟记》三、古诗文联读知识梳理角度一时代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先秦古诗词《诗经》《关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蒹葭》写追求所爱而不得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先秦文言文《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讲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修养等方面的内容。《礼记》《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指出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告诉人们实践与学习的重要性。《大道之行也》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先秦文言文《左传》《曹刿论战》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列子》《杞人忧天》通过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先秦文言文《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决定因素,体现出孟子的“仁政”思想。《富贵不能淫》阐述了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并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鱼我所欲也》强调“勿失本心”,主张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庄子》《北冥有鱼》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体现了其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特点。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汉文言文《史记》《周亚夫军细柳》讲述了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去慰问的事,通过汉文帝在细柳营的遭遇,表现了周亚夫忠于职守和不卑不亢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着力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汉文言文《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魏晋古诗词《观沧海》全诗借大海的形象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和统一全国的理想。《饮酒》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文言文《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以桃花源寄托自己对远离喧嚣、清净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诫子书》诸葛亮以书信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魏晋文言文《出师表》《出师表》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念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深谙治国之道、有政治远见的能臣。《三峡》本文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答谢中书书》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与朱元思书》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丽风光,有自述心志的意味,含蓄地传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渴望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高洁志趣。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唐古诗词《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行路难》(其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表现出诗人的狂傲不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了诗人面对仕宦浮沉和世事变迁时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唐古诗词《卖炭翁》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赤壁》诗人由一件古物引发对三国史实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唐文言文《马说》通篇使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小石潭记》本文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环境的清幽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后的失意、孤凄之情。《陋室铭》通过对居室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境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宋古诗词《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独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企盼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宋文言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融描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理想,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醉翁亭记》描绘了醉翁亭秀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出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以及醉情山水、怡然自得的乐观精神。《爱莲说》以“莲”象征君子,通过对莲的描写,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作者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宋文言文《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描写月夜美景,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以及随缘自适、乐观豁达等复杂微妙的心境。《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元古诗词《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明清古诗词《己亥杂诗》(其五)此诗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表达了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满江红(小住京华)》表现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时代分类篇目或出处主旨或情感明清文言文《核舟记》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湖心亭看雪》文章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孤傲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学习的经历,有力地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条件的优劣。《狼》通过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最终杀狼的故事,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角度二主题
(一)家国情怀主题篇目共同特征报国忠君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七上):借助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七下):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下):表达了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以及驰骋沙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南安军》(九下):表达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下):抒发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诸葛亮《出师表》(九下):表现了作者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表达了渴望为国家效力的期盼主题篇目共同特征忧民爱民杜甫《石壕吏》(八下):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也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表达了诗人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宽广的胸怀。白居易《卖炭翁》(八下):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欧阳修《醉翁亭记》(九上):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对普通百姓、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主题篇目共同特征忧国情怀杜牧《泊秦淮》(七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杜甫《春望》(八上):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范仲淹《岳阳楼记》(九上):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体现了作者“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上):表现诗人的忠君之心和英雄失路的悲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下):抒发词人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思。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九下):表现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国事的担忧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主题篇目共同特征责任担当《木兰诗》(七下):对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颂扬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品格。《曹刿论战》(九下):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家国情怀。《唐雎不辱使命》(九下):表现了唐雎大义凛然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勇于担当重任,充满家国情怀
(二)戍边征战主题篇目共同特征壮丽边塞王维《使至塞上》(八上):全诗抒发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产生的孤寂、抑郁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达观。描绘边塞雄壮奇丽的独特景观,借以抒发情感壮志在胸李贺《雁门太守行》(八上):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出悲壮的战争场面,准确地表现了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高度赞扬了军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九下):上片写塞下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全词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表现出边关将士的爱国和思乡之情,也表达了词人的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描写边塞风景、战争场面,借以抒发将士们的爱国之情
(三)山水之乐主题篇目共同特征恬淡闲适陆游《游山西村》(七下):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陶渊明《饮酒(其五)》(八上):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吴均《与朱元思书》(八上):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丽风光,有自述心志的意味,含蓄地传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渴望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高洁志趣。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抒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主题篇目共同特征陶醉山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八上):通过描写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诗人的喜悦心情。郦道元《三峡》(八上):本文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八上):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表达对祖国大好山河、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主题篇目共同特征苦闷孤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八上):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柳宗元《小石潭记》(八下):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官之后失意凄凉的心情。将个人经历、情感、理想、精神寄予社会、自然环境中,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心中的苦闷孤寂
(四)人生体悟主题篇目共同特征咏物言志刘禹锡《陋室铭》(七下):作者以“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爱莲说》(七下):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刘桢《赠从弟(其二)》(八上):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无限期望。陆游《卜算子·咏梅》(八下):借梅花高洁的品格精神表现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崇高的个性品格、伟大的抱负等主题篇目共同特征雄心壮志曹操《观沧海》(七上):借景抒情,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杜甫《望岳》(七下):表现了青年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王安石《登飞来峰》(七下):以理入诗,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北冥有鱼》(八下):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这样一个超现实的形象,极富浪漫色彩,阐发了作者追求“逍遥”的人生观和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李白《行路难(其一)》(九上):诗歌以浪漫的笔法,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司马迁《陈涉世家》(九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体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方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叙事、写景或者说理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前途充满期望,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主题篇目共同特征旷达乐观王维《使至塞上》(八上):全诗以出使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的失意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表现出诗人的达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上):表现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时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欧阳修《醉翁亭记》(九上):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叙述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表达了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题篇目共同特征感伤悲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七上):全诗通过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的痛恨,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杜牧《赤壁》(八上):诗人由一件古物引发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需要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韩愈《马说》(八下):文章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张岱《湖心亭看雪》(九上):本文以回忆的方式记述了一次前往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表现世事沧桑、亲友凋零的伤感
(五)赠友劝勉主题篇目共同特征临别赠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此诗将明月人格化,借明月来抒发怀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慰藉、思念、牵挂。李白《送友人》(八下):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依依惜别之意。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八上):既写出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抒发离愁别绪,依依难舍之情主题篇目共同特征宽慰劝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诗人以全新的视角,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表现了宋濂对后辈刻苦、专心学习的劝勉。在临别之际写诗以抒发安慰劝勉之情高频考点·巧点拨考场阅读步骤一、古诗词阅读考场阅读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整体阅读,第二步带题阅读,第三步验证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2分钟)
1.上看:看题目,圈题眼,寻中心;看作者,明朝代,忆风格。
2.中看:看主体,圈句眼,晓内容(人、事、物);找意象,想场景,悟情感。
3.下看:看注释,知背景,寻线索。
第二步:带题阅读(3分钟)
1.审题干,抓重点,思考点,知暗示,明方向。
2.带问题,回读诗,抓诗眼,展联想,驰想象,析意象,明意境,准解答。第三步:验证阅读(1分钟)看问题,定向读,验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考场阅读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整体阅读,第二步带题阅读,第三步验证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3分钟)整体通读,关注标题,借助注释,提取信息,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何意义;理清思路,不拘字眼,读懂大意,理解内容。第二步:带题阅读(6分钟)对照原文,带题细读,注重语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选择题目,比较排除;句子翻译,直译意译,意义通顺;品读细节,分析人物,概括事件,把握主旨,明确观点,体悟情感。
第三步:验证阅读(3分钟)重读全文,再次认知;理解验证,纠正偏误;深入复核,补充完善。考点方法指导一、古诗词阅读考点一描绘画面
1.读懂诗意,把握情感:明确诗句描写的意象,分析诗句要表达的情感。
2.找准意象,略加修饰:给景物或人物添加修饰词。
3.联想想象,描绘情境:发挥联想和想象,用顺畅的语言描绘诗歌情境。
答题模板:描绘了……画面,营造了……氛围。考点二分析情感
1.看词句诗词中往往有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比如表达情感的词,通常有“别、惜、独、愁、思、沾襟”等,结尾句一般直接表达作者情感。
2.看意象作者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具体的景物中,由此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意象。比如杨柳、浮云等往往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而明月、鸿雁、杜鹃等则往往表达思乡怀人之情等。
3.看题材每一题材的古诗常常表达相对固定的情感。比如田园诗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送别诗多表达与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等。考点三炼字炼句
1.“炼字”型
(1)抓住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活用词等分析,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的情感/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炼句”型
(1)抓关键:找出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明手法:抓住诗句中的鲜明手法,并结合内容分析。
(3)析感情: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
(1)写景句:运用……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了……(句子字面意思或景物特点)+表达了……(深层含意、作者的情感)。
(2)哲理句:运用……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
(3)议论抒情句:运用……抒情方式(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志向、情趣或抱负)。考点四表现手法
1.准确地判断诗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2.结合诗句思考这种手法所表现的内容。
3.分析诗人选用这种手法的原因。
4.点明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考点五比较阅读
1.读诗,把握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城市产业经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电子线路辅助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册《4.2.2去括号》课件与作业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哲学研究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田间试验方法与技能田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中国性学会)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2021成都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选练及答案8
-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4
- 【全程复习方略】2020年北师版数学文(陕西用)课时作业:第二章-第六节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 【大学课件】节能建筑综述
- 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
-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舞蹈演出编导排练合同模板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融资合作法律意见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with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
- 污水泵站运营维护管理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下半年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