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蕴“语文”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其使命在于引导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与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尽管以“语文”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名称仅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却源远流长。当前,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还存在着多种认识误区。基于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正确认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现代意蕴,是推进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根据语文教育自身形态的特征,可以将民初以前的中国语文教育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学校语文教育开创阶段(先秦至两汉)、专门化起步阶段(魏晋至隋唐)、专业化发展阶段(宋元明清)、早期现代化阶段(清末民初)。下面拟从语文学科知识、课程设置、教材编创、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探析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蕴。一、语文学科知识的发展:从经验总结到科学建构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来源,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根本依据。中国传统教育中语文学科知识建设,经历了从无意识的经验总结到自觉建构学科理论雏形,再到探索语文方法性知识,进而形成相对科学化的知识系统的过程。1.语文经验的初步认识在学校语文教育的开创阶段,先哲们总结了语文活动的多方面经验。例如,孔子强调追求文质兼美,一方面指出“辞达而已矣”;另一方面又说“情欲信,辞欲巧”。体现了追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揭示了“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的关系。先哲们对语文规律的认知夹杂于对宇宙与人生奥秘的探索之中,虽然只是零珠碎玉,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后世提供了探索语文规律的基础。2.语文研究的自觉在语文教育的专门化起步阶段,语文研究从经学研究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一批专门的语文研究著作,形成了初步的语文学科框架。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的第一篇专门论述文学的论文,首次论述了作家风格,揭示了文体特征。陆机的《文赋》揭示了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意由心生、辞由意定,将创作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的问题提上文学的议程。刘勰的《文心雕龙》,初步构建了作家语言风格的理论系统,并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文字学、音韵学也在这一时期取得发展,尤其是出现了韵书。3.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建设在语文教育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语文学科知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关于文章阅读、写作方法的知识得以发展,成为这一时期语文学科知识发展的显著特征。朱熹提出了一系列读书方法,初步建构了阅读理论。陈骙的《文则》是中国写作学理论建构的肇始。他指出了研究写作方法的必要性:“徒讽诵而弗考,犹终日饮食而不知味。”并具体论述了修辞原则和修辞手法,论述了多种文体的起源及其风格特征。陈绎曾写的《文说》《文筌》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写作方法的知识。明清时期的语文知识更为充实丰富,尤其是关于阅读、写作方法等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建设有新的开拓。4.现代语文研究方法论的引入在语文教育的早期现代化阶段,西方的现代学术思想传入中国,语文研究逐渐引入了现代的学术研究方法论。章太炎、黄侃一方面发展完善了传统的“小学”,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现代的语言文字学理论。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该书融汇汉语传统和外来的理论方法,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现代化。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出版,标志着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文学理论也发生重大变革。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1918年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阐明了文学与国语的互动关系。鲁迅、周作人等对文学的论述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现代的文学理论由此逐步开始完善。二、语文课程设置的发展:从综合课程到独立设科语文课程的设置既是语文学科知识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式,也为教材编创和教学方法探索提供了前提。中国语文课程设置,经历了从综合课程的开创到语文课程初步分化,再到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进而正式独立设置的发展过程。1.语文教育内容的初步体现在学校语文教育的开创期,语文的内容就有多方面的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5]其中“文”即蕴含着语文的内容。《论语·先进》则记录了孔子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不同方面评价学生。这里的“言语”“文学”即蕴含着语文的内容。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并未形成稳定的划分方式。汉代解读经书的教育蕴含着语文的因素,但语文教育是为经学教育服务的。东汉的鸿都门学开了文艺教育单独设校的先河,为语文课程的分化作了重要铺垫。2.语文教育机构的单独设立在语文教育的专门化起步阶段,语文课程设置出现初步分化的趋势。南朝宋文帝时期,创办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四馆并列,是学制上的重大改革。文学馆成为四馆之一,其重要性得以彰显。宋明帝时期,诏立总明观,下设儒、道、文、史四科,有人评价:“使原来的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学的制度。”“文学”教育单独设校、单独设科,并与经学教育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语文课程的分化逐渐明朗。南朝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主张除了经史百家,还应掌握现实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杂艺”,其中包括实用文章的读写,显示了语文教育专门化的必要性。隋唐时期开启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常开考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为推动语文教育的专门化提供了制度支持。概括地说,文学馆、文学科的单独设立,标志着语文课程专门化的起步;教育家对教育内容的拓展,显示了语文课程分化的必要性;科举考试制度的创立,提供了语文课程分化的制度支持。3.语文课程内容的继续充实在语文教育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课程分化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语文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相对独立的领域,语文课程内容也得以继续充实。书院作为教育机构逐渐兴盛,书院学术争鸣的风气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关于读书方法的经验总结逐渐深入,并成为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蒙学教育的逐渐兴起,面向儿童的语文教育也逐渐走向专门化。除了识字写字教学和经典语言材料的诵读之外,还出现了属对训练课程。属对训练“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这一阶段,学校教育中内容的扩充和分科教学的实施为语文教育专门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书院的兴盛为语文教育内容的充实,特别是为读书方法的教学创造了条件;蒙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属对训练课程的开设,推动了儿童语文教育的专业化。4.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在语文教育的早期现代化阶段,学校教育内容扩大,实行分科教学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正式成为独立设置的课程。1887年,张焕纶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实行分科教学,其中就有单独设立的“国文”。此后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实施分科教学的新式中小学。这些星星之火为现代学校制度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其中与语文有关的课程,寻常小学堂有读经、作文、习字,高等小学堂有读经、读古文词、作文、习字,中学堂有读经、辞章。但该章程未能付诸实施。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修订后的学制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其中与语文有关的课程,初等小学堂有读经讲经、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中学堂有读经讲经、中国文学。这里所说的“文字”“文学”实际上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如《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中国文学课程:“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施行的学制系统,它的颁布是语文独立设科的重要标志。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其中规定小学校、中学校均开设国文课程,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1922年“新学制”的建立和1923年国语课程纲要的颁布,标志着现代语文课程建设趋于成熟。这一时期,伴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语文课程得以正式独立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稳步发展。三、教材编创的发展:从经籍阅读到言语训练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中国语文教材编创经历了如下过程:1.经籍教材的开创学校语文教育的开创期,出现了经籍教材。《诗》《书》《礼》《易》《春秋》等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教材,在西汉太学教育中被尊为“五经”,奠定了中国古代语文教材史的基本格局,成为后世占主导地位的教材。这些教材的阅读理解和鉴赏需要以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力为基础,因此蕴含着语文教材的因素,但由于成书的目的不在于专门的语文教育,因此还只能算是综合性的教材。2.文选型教材的出现在语文教育专门化起步阶段,文选型教材开始出现,打破了经籍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语文教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南朝萧统组织编辑了《文选》,其选文注重文质兼美,尤其注重文采,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基本具备。此书自唐初李善加以注释后,得到广泛传播,成为重要的语文教材。“《文选》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且符合我国作为文章大国的国情,因此一直为后世所仿效。”为了开展写作教学,还出现了作为写作示范的教材,虽不如《文选》那样具有典范性,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改变了教材建设的格局。文选型教材的出现和丰富,表明中国语文教育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文体意识,开始关注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3.知识型教材的编写在语文教育专业化发展阶段,关于语文知识的教材相继出现。知识型教材,不仅有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而且开发了大量的关于文章读写规律的程序性知识。《朱子读书法》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阅读方法知识的专门教材,为语文阅读方法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陈骙写的《文则》,结合实例对写作规律作了系统探讨,可视为一部重要的写作方法知识教材。元代陈绎曾的《文说》《文筌》,元代倪士毅的《作文要诀》,明代武之望的《举业卮言》等,也都可以认为是关于写作方法知识的教材。随着蒙学的发展,专为儿童编辑的语文教材日益丰富。宋代的《神童诗》《千家诗》,汇编了适宜儿童阅读的诗歌;明代的《幼学故事琼林》《龙文鞭影》,讲述了一些适宜儿童阅读的故事;清代出现了属对训练的专门教材,如李渔的《笠翁对韵》和车万育的《声律启蒙》。这些儿童读物隐含着关于词汇、语法、修辞的知识。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儿童读写方法体系,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儿童读写方法的语文知识教材。多种语文知识型教材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语文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为学生从无意识的“暗中摸索”到有意识的“明中探讨”提供了依据。4.训练型教材的探索在语文教育早期现代化阶段,编写独立形态的语文教材成为教学中的迫切需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训练型语文教材呼之欲出。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生为南洋公学外院(相当于附属小学)学生编辑了新型教科书《蒙学课本》,1901年经朱树人修订后的《新订蒙学课本》,将刚从西方引入的语法观念引入,编辑体例按照语法上的词类,兼顾儿童心理,并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因此,可以认为它是我国现代语文教科书的雏形。1901年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设立编辑所,蔡元培、蒋维乔相继担任所长,组织编写小学教材。《最新国文教科书》于1903年问世,成为我国第一套正规化的国文教科书。1906年刘师培编的《中国文学教科书》,先编入文字、语法、文体等知识,尔后编列选文,打破了历来纯粹是选文荟萃的文学读本的成规。1908年吴曾祺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林纾编的《中学国文读本》,二者均按照文学史逆推编选课文,并有圈点、眉批、总批等。民国以降,语文教科书在清末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语体文增多,练习活动的设计逐步丰富,特别是探索了单元组合,使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开展全方位语文训练的基本载体。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初中《国文百八课》问世,标志着语文教材单元建构的成熟。这一时期,对学生语文训练规律的把握是语文教材编制的基本出发点。语文教材编制中探索了包括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在内的单元组合,促进了学生的语文训练。四、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从重视教师启发到彰显学生主体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实施的落脚点,是语文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国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经历了从自发地重视教师启发引导,到初步自觉探讨学习规律,进而关注儿童心理阶段规律,再到彰显学生主体、系统探索教学理论的过程。1.启发式教学的初步探索学校语文教育开创期,先贤对语文启发式教学作了初步探讨。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关论述都体现了启发引导的思想,对后世语文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学记》对启发引导的论述达到了新的高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并阐释了问答法、讲解法、比较法等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启发引导的思想。这些论述虽然还主要是个人教学经验的自发总结,但为后世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思想基础。2.语文教学研究的自觉语文教育专门化起步阶段,语文教学研究也开始初步走向自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章读写规律的论述蕴含着教学的规律,例如:“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揭示了阅读的基本过程是“披文以入情”,写作的基本过程是“情动而辞发”,可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沿波讨源”,即带领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韩愈的《答李翊书》等篇章,也分别蕴含着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论述。3.对儿童语文学习规律的关注语文教育专业化发展阶段,对语文学习方法的专门研究继续推进,尤其是开始关注儿童的学习规律。朱熹强调:“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制定了《童蒙须知》,这是难能可贵的。元代程端礼写了《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该书重视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主张经常复习、反复考评、详细记录日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明代王守仁写的《社学教条》,强调“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殚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呼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清代崔学古的《幼训》《少学》《学海津梁》,唐彪的《父师善诱法》,王筠的《教童子法》,分别对儿童语文教学策略作了多方面探讨。专论儿童语文教学方法的著作相继问世,意味着中国语文教学对儿童心理规律的重视。4.现代教学理论的初步探索在语文教育的早期现代化阶段,逐渐引入了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新式学校陆续创办,教学中更加注重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1901年创办的教育专门刊物《教育世界》,翻译介绍了日本的重要教育法规制度,介绍了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促进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在中国的诞生。中华民国的成立及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语文教学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姚铭恩的《小学校国文教授之研究》出版,这是我国现代早期的语文教育专著,该书吸收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并借鉴了教学实验的成果,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徐特立在为师范生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备拆解合同
- 购销合同门禁系统的设计思路
- 环保型污水处理技术
- 实物担保借款协议格式
- 土地平整招标资料
- 建筑场地土方填筑招标
- 快乐中秋安全同行
- 借款合同范本的简化版
- 投标保函申请流程
- 砂石购销合同范本
-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5上农业小当家 活动一《花坛小暖棚》课件
- 知识图谱构建实践建设方案
- 2024年度跨国业务代理合同3篇
- 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
- 纪念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精神宣传课件
- 青少年足球培训
- 【MOOC】寄生人体的恶魔-医学寄生虫学-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16大家排好队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2-国开(NMG)-参考资料
- 2025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知识点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