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教案_第1页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教案_第2页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教案_第3页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教案_第4页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课题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基本要求:

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教学方法

例举法,比较法,图像法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历史课本中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2.发放《第三课教材内容结构一览表》及预习题,指导学生运用"目录读书法"预习第三课教材的内容,初步形成对全课内容的宏观把握。

3.通过查阅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我国基本国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或朗读歌曲《社会主义好》)

提问:(在音乐声中)社会主义好,好在哪儿?请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一说。

回答:社会主义好,好就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即实现了国家独立,祖国统一大业向前推进,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这些成就的取得能否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或高级阶段?(稍作停顿)不能,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即初级阶段。

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第三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本课内容可分为哪两大块?这两块内容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三课内容可分为"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两大块。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基本国情是制定基本路线的现实依据。今天我们就首先来学习本课的第一节。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最基本国情、人口国情、资源和环境国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第一个方面:最基本国情。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一、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板书)

同学们通过历史课的学习知道,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但并非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按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国家和地区会越过某个或某几个社会阶段,跳跃式地向前发展。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例1:欧洲的日耳曼人没有经历奴隶社会,直接在原始社会解体的基础上进入封建社会。

例2: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相关知识,思考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建立的?(2)这种历史条件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旧中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无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惟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就使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因而,中国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工业化。

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在中国可以逾越,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逾越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去建立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之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然而,当时的中国有这样的基础吗?(举例设问)

材料一:旧中国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后的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10%多一点,而且各种工业残缺不全。那时,中国不会制造汽车,不会生产飞机,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虽然有一些机器制造业,也只是为美、英进口的机器做一些修配工作。轻工业,只有棉纺织业、毛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1949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与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比较:重工业下降70%,其中钢产量下降83%,煤产量约下降50%,轻工业下降30%,农业下降25960农业产量下降,加上灾荒,农村饥民达4000多万,城市失业工人有400多万。这一年,全国只有7座高炉能冒烟,12座平炉可点火,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是美国的0.2%、日本的5%。若按人头算,不过5两多(0.29公斤),合一把菜刀!这一年,我们只有新疆独山子、甘肃老君庙、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产量仅有12万吨,是美国的4%。发电量只有43亿度,是美国的12.4%。

材料二:解放前,中国的现代工业几乎等于零。人们形象地称旧中国的工业是“王麻子”(剪刀),商业是“林家铺子”(卖杂货)。交通运输业是“骆驼祥子”(拉车)。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提问:我们从这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由于旧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受了极大破坏,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就是在这样低的起点、这样差的基础上起步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不能超越"的初级阶段,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和建立雄厚的综合国力的基础。因此,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巩固题:为什么我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1)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自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还很落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我们知道,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然而在我们结合"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谈一谈你所见到的农村、工厂的生产工具情况。(学生回答,教师举例)

例1:在农村,那里基本上都是使用锄头、镰刀、牛犁这些极简陋的工具和畜力耕作。21世纪的中国农民使用的多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农具,几千年没变,太落后了!

例2:目前我国先进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工厂、企业毕竟不很多,大部分企业设备还比较陈旧落后。现在工人的下岗有许多就是因为原来所在的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而下岗的。

这两个材料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还比较低。

①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板书)l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而且还有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等现实原因。(举例)

材料一:科技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30%,韩国的1/4。近15年,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是6.4:1。

材料二:(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

每10万人口中所占百分比

大学程度者

3529

3.53%

高中程度者

1089210.89%

初中程度者

3318833.2%

小学程度者

3488834.89%

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8亿,占总人口的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初中普及率仅为68%,有500万适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400多万,每年产生200万新文盲。

材料三:1995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1999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70%左右,文盲率仍然高达10%左右,尤其是大专以上的比例不到4%,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都直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1999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594人,只相当于我国一些周边国家5年前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美国、日本、以色列1995年分别为5049人、1943人和2742人)。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

上述材料和图表,反应出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目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还有很大差距。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板书)

目前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扎下了根,并初步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就已经完美无缺了呢?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是。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完善。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来看,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创造很多条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板书)

由此可见,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不发达,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板书)

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认识。

如1:建国后特别是最近2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总体来说,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如2:(补充)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农业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尽管已有较大发展,但总体上来讲,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机械化大农业。可以说,我国农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竞争是"牛同飞机"的较量。从工业看,我国虽有一些企业现代化程度较高,但:大部分企业设备陈旧。目前,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的国企技术改造已初战告捷,在"入世"之后,人们心里最感踏实的大概要数纺织产业。但是,我国的纺织产业设备仍然陈旧,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已落后于巴基斯坦,更落后于欧美、日本。

如3: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具有决定作用。我国的教育落后、民族文化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如4: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它还不完善。例如,在加人WTO以后,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如何使我国的经济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而且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某几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矛盾。大家能否举一些例子吗?

如1: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完全解决温饱,贫困人还不少。

如2:目前还有部分边远地区看不上电视,听不上广播,有的地区甚至还用不上电。

如3:农村有的地方遇到旱情严重的年份人畜饮水都很困难,甚至挑一担水要走十多里的山路。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学们的例子举得很好,看来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家了解了不少国情。那么,在这些方方面面的矛盾中,什么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家学过历史,现在请回忆一下,在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近现代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民大众同帝、封、官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社会的每个阶段,主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但这些矛盾都是阶级矛盾。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国现阶段有没有阶级矛盾存在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存在。由于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还存在,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还存在,国际国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对我们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还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

但这是否表明阶级矛盾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建国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了,除港澳台外,剥削制度在我国已不存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所以阶级矛盾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则突现出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家能举例说明这一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比如说住房。人人都想住得舒适一点,房子又大又漂亮,这样学习、工作就更有劲头,但由于手头钱不多,很多家庭还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那么你家情况如何呢?

如学生回答1:暂时还没有买商品房,但我想今后一定会有的。

教师:(鼓励地)希望你继续努力,早日住上新房子,安居乐业,为祖国的现代化多作贡献。

如学生回答2:比如说买小汽车。我们每个家庭都希望拥有一辆小汽车,但由于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望车兴叹"。

教师:(鼓励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小汽车的。

如学生回答3:比如说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想多读点书,上大学,读硕士、博士,以便将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但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不发达,只能允许少数人读大学,以致出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家举的例子很好,很实际,我们还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来。既然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回答: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教师:(赞赏地)回答正确。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内容。

巩固题: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据我国目前每位劳动者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1180美元,列世界46个重要国家的45位,微电子领域复合人才我国只有3千人,美国40万人。我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科技经费只相当于美国的1.91%。我国2000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1%,大约相当发达国家60年代的水平。

(1)以上数据说明我们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有哪些基本特点?

(2)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如何确定国家的中心任务?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板书)

我们前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国家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1)国家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板书)

我们回忆一下第一课所学习的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表明,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制度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回答: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归纳):说得好!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挤。而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水平低,生产力落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要缩小这个差距,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出来,就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否则,要代替资本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不是矛盾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说法1:认为它们是不一致的。一个说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说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和解放、发展生产力毕竟不能划等"号"。我国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还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

说法2:认为它们是一致的。一个说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一个说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是表述角度不同而已,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只有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实现现代化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说得都有道理。第一位同学看到了二者的微妙差异,第二位同学看到了二者的本质联系。二者并不矛盾。也正因为如此,

名言:江泽民同志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去评判是非曲直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去判断!即面对从来遇到过的所有问题,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一切合乎于"三个有利于"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的"指南针",它正指引着我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进一个全面改革开放,实现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三个有利于"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多原来被认为是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使用的方法也被借鉴过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有关的事例呢?

如1:比如说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能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2:比如说股份制。现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都要进行股份制改造。

如3:比如说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现在很多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用品就是他们生产的。我使用的"飘柔"洗发水就是如此。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管理手段,我们都可以大胆地把它拿过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造福。否则就没有小岗村的巨变,就没有海尔集团的崛起,也就没有今天中国蒸蒸日上、一日千里的大好形势和美好未来。

尽管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只要我们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有没有这个决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有)

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也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知道了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从而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依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思考一下,应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政治小论文。课题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要求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教学重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教具多媒体教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学过程1、话剧表演入新课:学生模拟表演话剧《两顿生日餐》(概要是在儿子丰盛的生日烛光晚餐上,爸爸生动详细地讲述了自己20多年前为弟弟过8岁生日时为吃到生日饺子的艰难景象,引发情感触动),感受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2、探寻原因缅伟人:在学生表演之后,老师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出示邓小平相关图片,问:“这位伟人是谁?你知道他的哪些相关情况?”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让我们走近伟人,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3、畅所欲言话改革:A、教师介绍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订“契约”实行包产到户,后来改革成功并推广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性质及目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B、深圳的崛起图片和我国“入世”的相关情况介绍,说明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4、众说纷纭谈路线:读书本“邓小平与基本路线图”。设问:“邓小平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改革开放与基本路线有何关系?基本路线的内容怎样?其制定依据是什么?”(1)自主学习来解惑。让学生看书明确基本路线的四部分内容及核心内容。教师补充分析:A、结合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举措(如国家五大重点工程)。B、录音解说明作用: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录音解说它在98年抗洪救灾中的作用。老师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犹如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擎天大柱,不能动摇其中任何一项,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图表归结求深化: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呢?请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文字、漫画、图表图示等形式)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师总结图示如巨轮的动力系统与导航系统等。5、时事点评悟变化:再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后的材料(见教材P8),请学生当特约评论员,对时事资料进行分析和点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进一步说明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6、百度贴吧说收获: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堂课的收获,关于“改革开放”或“邓小平”写一个帖子,发表自己的看法。7、播放歌曲结新课:《永远的怀念》或《春天的故事》。8、探究作业定主题:课后分成经济组、教育组、文化组、交通组进行调查,搜集图片;或收集邓小平生平事迹,办一期板报或展览。教学反思布置学生向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在改革前后的不同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事记下来,为课堂教学作思想铺垫取得较好别的效果。课题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学要求1、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教具多媒体教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学过程观察与思考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就我国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归类并说明所占的比重,分析书本P14“观察与思考”的图一。2、家族大会餐以“我”的形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介绍各种经济成分及作用。3、图表见地位老师根据学生介绍,做好位置排列,整理知识要点,建构知识网络;并利用书本P14图二,特别强调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成分大搜索(1)由学生归结这些经济成分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2)再用“观察与思考”图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作用。(3)介绍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4)明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犹如中国经济发展大厦的“基石”和“窗户”。5、探究与交流老师播放反映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材料或图片:机器大生产与手工小作坊;现代都市与西部落后农村;农业机械化与人牛耕地场面。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分析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6、现场小调查课堂上即兴向学生了解其父母或亲戚所从事的职业及收入状况,分析这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并讨论分别属于何种分配方式,引出分配制度的内容。7、家庭小账本对小张一家的收入(本人邮局工作,月工资2000元,妻子在个体服装厂,工资每月1000元,爸爸承包村里的责任田,年收入1万元,弟弟买股票赚了1万元,家里一小店面出租年收入5000元。)进行分析,结合书本P16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进一步分析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突破重难点。8、让事实说话呈现材料“温州城的变化”,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必须坚持。教学反思中国经济的改革大潮,丰富的商品和需要的不断满足离不开我国这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故有必要让学生从了解父母或亲戚所从事的行业入手,了解现阶段我国存在的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教学难点: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力。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本节内容政治理论性强,离学生较远,由于缺乏感性层面的理解,预备性知识少,认识朦胧,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大人的事,我年纪小,产生与我无关的想法。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力,树立起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常识和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三、综合设计思路(一)自主探究1.探究园:阅读P25~26“材料透视——透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字及图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有哪些活动内容?(2)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2.新课导航(1)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谁?(2)根据国情,请你说说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必要性。(3)人民是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4)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机关?其职权有什么?(5)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二)讲解新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符合中国实际。2.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种权利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展示代表风采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展示代表投票4.人民是怎样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投影展示)5.说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投影展示)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7.结论:(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2)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想一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什么区别?(三)课堂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的区别。(四)作业内容1.(简答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新要求。(1)以上民主新要求有什么重要意义?(2)人大代表是怎样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2.(评析题)有的同学说,国家的重大事务是由人大代表讨论决定的,因此,是人大代表而不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请你予以评析。第二课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教学重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教学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本节内容政治理论性强,离学生较远,由于缺乏感性层面的理解,预备性知识少,认识朦胧,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大人的事,我年纪小,产生与我无关的想法。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懂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树立起政党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这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常识和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三、综合设计思路(一)自主探究1.阅读P27~28“材料透视”——“透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字及图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2)这两种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2.新课导航:(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在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什么?(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怎样民族关系?(4)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我国有哪些地方也实行这种制度?(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好处?(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重要性?(二)讲解新课(板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图片展示八大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2.共商国是同舟共济——提示人民政协的功能(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治协商—在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都事先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取得统一认识,然后再形成决策。(5)易误知识提醒注意1: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监督不具法律效力。注意2:人民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政协不能行使国家职能;注意3:政协会议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会议。注意4:人民政协不是民主党派。也不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不要认为政协中只有中共、民主党派,除此还有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6)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图表展示找茬辨别(6)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知识梳理(板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图片展现(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各民族欢聚一堂)。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政治上:民族平等;文化上:民族团结;经济上:共同繁荣(分别用图片加以说明)。(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根据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现在建立了哪些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作用?实行这一制度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3.结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图片展现)(三)课堂小结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第三课时:实践中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