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_第1页
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_第2页
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_第3页
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_第4页
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缪瑞林(2018年1月16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过去主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再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的首次提出,这不仅是党中央对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统筹考虑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判断,更是进入新时代后引领我国经济由大到强加速转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首要任务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旗帜鲜明地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增强认识:一方面,实体经济是万业之基,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城市而言,发展最坚实的基础都在于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如果实体企业好,经济发展就好,政府就有税收、居民就有就业、社会就有保障。另一方面,坚守实体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心无旁骛。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偏离实体经济方向所带来的后果。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再平衡过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回归”的具体举措,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重新成为世界潮流。南京从发展实体经济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也必须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赢得竞争。目前,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发展,南京已初步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服务业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9%以上,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增幅达到12%以上,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62家。从制造业发展情况看,工业总产值规模接近1.4万亿元,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500亿元,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个,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等产业增幅超过20%,台积电晶圆厂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户,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总体上看,南京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增速较快、项目支撑有力,对经济平稳增长、民生保障改善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相比,南京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总量规模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优势产业还不够强、规模企业还不够多,等等,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发展实体经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在这过程中,要坚持有限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找准南京的特色禀赋和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项目第一的鲜明导向。把项目作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牛鼻子”,全力招引一批带动力强、贡献度大的龙头项目和旗舰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质量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和潜力项目。强化调轻调优的工作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为主线,扎实推进水泥、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加快推进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尽快实质性走出“微笑曲线”底部。营造对标找差的浓厚氛围。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参照,找准、找实产业发展的薄弱短板,聚焦特色产业规模、规上企业培育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下更大力气补缺、补短、补软,推动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主导优势产业在产业发展选择上,收紧十指、捏指成拳,下大力气把南京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未来产业“4+4+1”主导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特、做优。1.做好增量带动的文章。认真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经营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推动制造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积极构建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制造体系。聚焦主导产业,扎实抓好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切实提升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2.做好层次提升的文章。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河西CBD等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领域,大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让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南京服务”的核心品牌。3.做好前瞻布局的文章。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新金融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辐射作用强的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百亿级乃至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切实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互促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二、加快调轻调优,加快形成更有带动力的产业发展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在新常态下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发展。1.把抓创新与抓产业结合起来。坚持以实施“121”战略为契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落地一批创新成果和创新项目,争取一批国家和省重大专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着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扎实推进“两落地、一融合”,进一步抓好与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等一批大院大所的深度对接。2.把制造业提质与服务业提升充分结合起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造业仍将是南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全市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的首要选择,必须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手齐抓、两手过硬。3.把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充分结合起来。把旧动力和新动力叠加起来,把传统制造产业与新型智能制造融合起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深度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4.把去落后产能与扩有效投入充分结合起来。对低端产能、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主动去、坚决去、去到位。同时,进一步优化投向、提高投效,把“投”的过程变成“转”的过程、“调”的过程。三、突出项目引领,加快完善更有成长力的产业发展链条始终把项目作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牛鼻子”,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1.狠抓项目全链条招引。突出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缺失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采取平台招商、以商引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大力招引一批产业链项目和配套项目,不断把产业链延长、做粗、补缺,实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2.狠抓项目全过程推进。突出抓好一批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双百”工程项目和重点服务业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对投资增长、产业集聚的拉动作用。持续抓好金洽会、软博会等签约项目的后续服务和跟踪落实,切实提高招商活动的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3.狠抓项目全方位服务。加强用地计划与产业项目计划联动,将新增土地指标优先配置到重点项目上去。加大金融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抓好重点建设项目融资的对接洽谈,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对影响产业项目推进的手续报批、方案设计等问题,定期研究、协调会办。四、聚焦企业发展,加快形成更有内生力的产业增长动能加快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和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让企业成为南京提升首位度和竞争力的强大支撑。1.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排头兵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骨干企业在突出主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鼓励主业突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发展,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化重组。支持企业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开拓市场。2.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条延伸和重点培育方向,大力实施规上企业增长计划,优选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和中小潜力企业,给予全方位、全要素支持。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支持在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鼓励境外企业、高校院所在南京设立外资研发机构。3.扶持一批前景广阔的潜力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及成长帮促计划,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引导企业主动与高校院所对接,加快承接和转化一批科研成果,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加快打造更多的“隐形冠军”“小型巨人”。五、着力拓展空间,加快打造更有承载力的产业板块布局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板块和重点平台,不断提升既有空间载体,加快拓展新的发展空间。1.推动郊区产业规模发展。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在重要位置,对照先进地区发展标杆,围绕各自主导产业,全力招引和推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和先进制造业项目,不断壮大经济总量规模。2.推动主城产业提升发展。坚持眼睛向下、眼睛向内,通过腾笼换凤、空间换地等方式,积极挖掘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突破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3.推动园区产业集约发展。强化12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在产业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建立完善“1+N”高新区发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富集创新要素、汇聚优势资源,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4.提升开放平台发展水平。下大力气抓好空港、海港、高铁港等枢纽经济区发展,切实把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南京电子口岸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等新型开放平台功能优势,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六、强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更有吸引力的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保障、强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1.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把国家和省、市先后出台的降成本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放大,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兑现度,扩大政策的普惠性,帮助企业持续减轻负担。2.在清障搭台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在“放”的问题上,坚持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切实把政府不该管的、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情交给市场;在“管”的问题上,坚持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管为特例,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管理模式,抓好流程优化、机构重组和队伍整合。3.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预审+代办”、相对集中许可权等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把南京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七、注重同心同向,加快形成更有凝聚力的产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着力打造新常态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1.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家的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坚定发展信心、持续不断创新、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2.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力量。坚持把人才作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