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1·汕尾高一检测)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A.渭河平原 B.秦岭C.汉水谷地 D.大巴山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解析】1选A,2选D。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约在34°N,该区域位于秦岭以北,由此可判断为渭河平原。人口密度次峰值约在32.7°N,应为汉水谷地。第2题,由图可知,人口密度大的区域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则为海拔较高的秦岭和大巴山。因此,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迁移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没有必然联系4.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解析】3选B,4选A。第3题,根据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中人口分布的经纬度可知,①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从图中迁移轨迹可以看出,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东迁移趋势明显;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偏东,少数民族人口重心有向东迁移的趋势,与经济重心有一定联系。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东经106°~107°,北纬31°附近,应在我国四川盆地。(2021·湖州高一检测)自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以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至0.6%,贫困程度大幅降低。下图为我国贫困村的地形特征分级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我国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 ()A.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多B.坡度越陡,贫困程度越深C.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多D.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深6.我国西北地区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A.人口数量 B.能源资源C.水土资源 D.降水变率【解析】5选B,6选C。第5题,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少。坡度越陡,人均GDP越少,贫困程度越深。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少。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小。第6题,我国西北地区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土资源。人口数量并不是主要制约因素,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西北地区降水变率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7、8题。7.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水资源 D.土壤8.东非高原上海拔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解析】7选B,8选B。第7题,该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可见,海拔越高,人口越少,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8题,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赤道附近一般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而高原上海拔1000~2000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所以人口较稠密。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经济因素。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完成9、10题。9.据图可知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的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B.目前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度地区10.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资源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解析】9选D,10选C。第9题,温暖的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口较密集;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的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第10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经济因素是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11.图示期间安徽省 ()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12.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 ()A.户籍制度调整 B.生态环境改善C.生育政策改变 D.就业机会增加【解析】11选D,12选D。第11题,由图可知,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相比,常住人口一直小于户籍人口,说明人口向外流动。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数量一直少于户籍人口数量。由于人口向外流动,且流出的人口大多是青壮年,老年人口比例应该是增加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数量差距在逐渐缩小。第12题,由图可知,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说明常住人口增加,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所以是安徽省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劳动力回流。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口的流动。下图为2019年流入人口前15名的城市所属省份。读图,完成13、14题。13.流入人口前15名的城市 ()A.均为省级行政中心B.都处于外流区C.地处地势第三级阶梯D.有5个位于鄂14.上海市流入人口最多,安徽省是其人口主要来源地之一,原因最可能是 ()A.两地的地理位置相邻,交通联系便利B.安徽省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C.与上海周边相比,安徽省经济较落后D.安徽省可以为上海提供大量科技人才【解析】13选B,14选C。第13题,东莞等不是省级行政中心。都处于东部季风区,外流区。成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有1个位于鄂,即湖北。第14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安徽省经济落后,促使劳动力人口向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的上海迁移。2019年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为5.7‰,死亡率为6.7‰。年末常住人口3751万人,比上年减少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9%,比上年提高0.8%。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8%。据此完成15、16题。15.黑龙江省人口主要迁往 ()A.上海市 B.北京市C.广东省 D.海南省16.导致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有 ()①计划生育政策 ②生育观念改变③医疗条件改善 ④经济发展缓慢⑤冬季气候寒冷 ⑥农产品质量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解析】15选B,16选A。第15题,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以劳动年龄人口迁移为主。由于受交通、通信、地域文化等阻力影响,人口迁移有就近迁移的特点,因此黑龙江省人口主要迁往比较近的经济发达的北京市。上海和广东相比北京,位置较远。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8%,老龄化严重,说明黑龙江省老年人迁出不多,因此“阳光地带”海南省不是黑龙江省人口主要迁入地。第16题,长期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出生率低、医疗条件改善寿命延长、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年龄人口外迁都会导致老龄化。气候寒冷,主要导致老年人迁往海南省等“阳光地带”,会降低老龄化水平。农产品质量好,与人口老龄化关系不大,⑤⑥错。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据此完成17~19题。预测内容预测数据2050年预测人口数量14亿~15亿人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人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人或16.6亿人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人17.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C.8亿~9亿 D.14亿~15亿18.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②地区开放程度③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④国家人口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出现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解析】17选C,18选A,19选B。第17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根据表格数据,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应为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第18题,人口合理容量受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第19题,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出现低增长,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人数增长缓慢。(2021·绍兴高一检测)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完成20、21题。20.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21.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解析】20选C,21选B。第20题,由材料可知,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刘裕北伐行动,是战争导致的难民南迁,属于政治因素。第21题,山东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与广东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比,降水总量少且集中,地表淡水资源短缺,相比于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淡水资源是影响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短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不能超出当地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22.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③科技 ④水资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3.新加坡地狭人稠,以下属于提高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利因素的是 ()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22选C,23选D。第22题,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对土地、水资源过度利用,①④正确。第23题,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不利于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活消费水平高不利于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达的科技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②③正确。(2021·浙江6月选考)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24、25题。24.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25.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24选C,25选D。第2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是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第25题,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工程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材料二“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2)说明西海固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4)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和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出人口和城市整体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第(2)题,根据材料二“1972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说明西海固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从材料“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判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形崎岖,耕地不足。第(3)题,西海固的生态移民要规避迁出地“山大沟深、降水少”的地理环境,所以迁入地应该具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耕作业,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风俗习惯接近”的条件。生态移民迁入地要自然和社会环境良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第(4)题,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减少后,人口容量恢复到合理水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西海固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西海固地区脱贫致富。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材料二“泛珠三角”区域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1)据图判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试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该省人口负担轻的原因。
(2)分析图中省级行政区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广东省自然条件优越,包括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包括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所以人口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口负担轻。第(2)题,图中省级行政区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收入差距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答案:(1)广东省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2)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28.读我国人口分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黑河—腾冲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面积比例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东部地区46%96%222人/km2西部地区54%4%9人/km2(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写简称)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
。
(3)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4)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解析】本题要求从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人口分布特征的产生。人口分布受自然、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资源、科技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制约。答案:(1)黑滇(云)(2)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3)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方便,科技水平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可养育的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水平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4)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注意保护资源,不要盲目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动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可以考虑西部部分劳动力、人口的东迁,以减轻西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
-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cinema4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物流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三月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测试题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雨后教学》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吨的认识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银行网点数据分析-培训课程
- 境外公共安全课件
- 《商务沟通与谈判》配套教学课件
- IWE(国际焊接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模块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保机构考评办法
- 客诉品质异常处理单
- 赵一鸣员工考核内容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培训课件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基础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 公司岗位权责划分表
- 玻璃采光顶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