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_第1页
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_第2页
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_第3页
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_第4页
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科学与保护技术手册TOC\o"1-2"\h\u20600第一章环境科学与保护基础理论 269301.1环境科学概述 2161331.2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2224271.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44731.3.1环境污染 2261551.3.2生态破坏 2311411.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33171.4.1法律法规体系 3811.4.2环境保护法律 3280771.4.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385141.4.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385081.4.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326643第二章环境监测与评价 3149582.1环境监测方法 374652.2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4154232.3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4192232.4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421622第三章水环境保护技术 5266493.1水体污染类型与来源 5270423.2水污染治理技术 532313.3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6220293.4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69983第四章大气环境保护技术 679724.1大气污染类型与来源 6239944.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7135934.3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 774284.4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725823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8290335.1固体废物分类与特性 8139915.2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883935.3固体废物处置技术 814065.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915361第六章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9165846.1噪声污染类型与来源 9304496.2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1037546.3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 10168486.4噪声污染防护措施 1032414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1137937.1生态系统概述 1113765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145957.3生态恢复技术 1127427.4生态补偿与补偿机制 125827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12299158.1环境风险类型与来源 127118.2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1350168.3环境风险管理策略 13224818.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329653第九章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14163039.1环保产业概述 14119339.2环保产业政策与法规 1450729.3环保产业技术创新 1445929.4环保产业市场与发展趋势 14854第十章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51971310.1环保宣传教育现状 151301810.2环保宣传教育策略 15907010.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途径 152746110.4环保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 16第一章环境科学与保护基础理论1.1环境科学概述环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环境科学旨在揭示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途径,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学依据。1.2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其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1.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1.3.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和能量进入环境,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类型。1.3.2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破坏包括森林砍伐、湿地消失、草原退化和海洋污染等方面。1.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4.1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等。1.4.2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4.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等。1.4.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1.4.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是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第二章环境监测与评价2.1环境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与保护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和预测环境发展趋势。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监测:通过采集环境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对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物理监测:利用物理原理,对环境中的物理指标(如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等)进行监测。(3)生物监测:通过观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评估环境污染程度。(4)遥感监测:利用卫星、航空遥感技术,对地表环境进行宏观监测。(5)在线监测: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获取环境数据。2.2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的一套完整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指标:根据环境质量标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如空气污染物浓度、水质指标、土壤污染指数等。(2)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评价标准。(3)评价方法:采用指数法、综合评价法、模型预测法等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4)评价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将环境质量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优、良、中、差等。2.3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环境监测数据管理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过程。其主要任务包括:(1)数据收集:按照环境监测方案,定期收集各类环境监测数据。(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校验和格式化处理。(3)数据存储:将整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分析。(4)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5)数据应用: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科研等领域。2.4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规范的一套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方法规范:对各类环境监测方法进行规定,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2)监测设备规范:对环境监测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进行规定。(3)监测数据规范: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进行规定。(4)监测质量保证规范:对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规定。(5)监测人员培训与考核: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证进行规定。第三章水环境保护技术3.1水体污染类型与来源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导致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发生变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水资源的利用。水体污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机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和微生物。(2)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酸碱物质等,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矿山废水和尾矿。(3)富营养化: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繁殖过度,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平衡。(4)生物污染: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构成威胁。(5)放射性污染:来源于核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3.2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吸附等,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油脂和重金属等污染物。(2)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电解等,用于去除有机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3)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还有一些综合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等,可以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去除。3.3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水资源分布、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实施总量控制和水质达标。(2)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培养节水意识。(3)水资源保护与修复:加强水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水污染问题,保护和修复受损水生态系统。(4)水资源合理开发: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3.4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是了解水环境质量状况、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基础。水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监测:对水体的化学、生物、物理指标进行监测,了解水质状况。(2)水量监测:对水体的流量、水位、降水量等参数进行监测,了解水资源变化。(3)污染源监测:对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浓度、排放量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4)水生态系统监测:对水生生物、底质、水质等指标进行监测,了解水生态系统状况。水环境评价主要包括水质评价、水生态系统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等,通过评价结果,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第四章大气环境保护技术4.1大气污染类型与来源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某些物质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对人类、动物、植物及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类型主要包括颗粒物、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农业活动等。有害气体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工业排放、农业排放等。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排放等。4.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末端治理、过程控制和源头减排。末端治理技术包括烟气脱硫、烟气脱硝、除尘等。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湿法、喷雾干燥法等;烟气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等;除尘技术有电除尘、袋式除尘、湿式除尘等。过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源头减排技术主要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燃烧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4.3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监测是了解大气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污染源监测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大气环境评价方法包括指数评价法、模型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指数评价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污染物指数,评价大气污染程度;模型评价法是通过建立大气污染模型,预测污染扩散和影响;综合评价法是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全面评估大气环境质量。4.4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污染减排等。总量控制是指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达标排放是指企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污染减排是指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保护法规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这些法规对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5.1固体废物分类与特性固体废物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质。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固体废物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体废物等四大类。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商业、服务业等城市生产生活活动,包括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等。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尾矿、废渣、粉尘、污泥等。农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危险固体废物具有有毒、易燃、腐蚀、感染等危险特性,如废矿物油、废电池、废药品等。固体废物的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和环境特性。物理特性包括形状、大小、密度、颜色等;化学特性包括组分、结构、毒性、反应性等;生物特性包括生物降解性、生物毒性等;环境特性包括迁移性、持久性、富集性等。5.2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等。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分、破碎、分选、浓缩等,主要用于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形态和组分,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絮凝等,主要用于去除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组分,降低其毒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生物降解等,主要用于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气化等,主要用于处理高热值固体废物,回收能源和减少废物体积。5.3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固体废物处置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固化/稳定化等。填埋是将固体废物填埋在特定场地,通过自然降解、降水淋溶等作用,实现废物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填埋场应具备防渗、导排、监测等设施,以保证环境安全。堆肥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堆肥处理可减少废物体积,实现资源化利用。焚烧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氧化燃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回收。焚烧炉应具备良好的燃烧效率、排放控制和二次污染处理设施。固化/稳定化是将危险固体废物与固化剂或稳定剂混合,形成具有良好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的固态物质,以便于安全填埋或资源化利用。5.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资源的过程。资源化利用途径包括:(1)回收利用:将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等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处理,重新进入生产循环。(2)再生利用:将废轮胎、废纤维等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制备新产品。(3)能源回收:将高热值固体废物进行焚烧或气化,回收能源。(4)生物质能源:将有机固体废物进行生物质能转换,如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等。(5)土地改良:将有机固体废物作为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噪声污染控制技术6.1噪声污染类型与来源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噪声水平超过一定标准,对人类生活、工作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交通噪声:来源于机动车辆、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2)工业噪声:来源于工厂、矿山等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生产线等产生的噪声。(3)生活噪声:来源于家庭、商业、娱乐等场所的日常生活活动产生的噪声。(4)建筑施工噪声:来源于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5)社会噪声:来源于公共场所、文化活动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6.2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源控制:通过改进机械设备设计、优化生产流程、采用低噪声设备等方法,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水平。(2)传播途径控制:通过设置隔音屏障、绿化带等手段,减少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3)受体保护:通过使用隔音窗、隔音墙等设施,降低噪声对受体的危害。(4)噪声治理技术: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技术,对噪声进行有效治理。6.3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噪声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噪声监测:采用噪声监测仪器,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实时监测。(2)噪声评价:根据监测数据,对噪声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制定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3)噪声预测:通过对噪声源、传播途径和受体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噪声污染的发展趋势。(4)噪声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噪声污染分布图,为噪声污染控制提供直观依据。6.4噪声污染防护措施为有效控制噪声污染,以下防护措施:(1)加强噪声污染源头控制:对噪声源进行改造,降低噪声产生水平。(2)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3)加强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健全噪声污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噪声污染状况。(4)推广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设计,降低建筑过程中的噪声污染。(5)加强噪声法规宣传与执法: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6)加强噪声防护设施建设:在噪声敏感区域设置隔音屏障、绿化带等防护设施。(7)提高噪声治理技术水平: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型噪声治理技术。(8)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噪声污染控制水平。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7.1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包括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体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是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生态系统根据其组成、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类型,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人工生态系统则包括农田、城市、工业区等,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载体。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等,对珍稀濒危物种和关键生态功能区域进行保护。(2)生态环境监管: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及时发觉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3)生态环境治理:对已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4)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5)生态环境法规与政策: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7.3生态恢复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使其恢复到受损前的状态或更优。以下几种生态恢复技术较为常见:(1)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恢复受损区域的植被。(2)土壤改良:对受损土壤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提高土壤质量。(3)水体修复: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受损水体进行治理,恢复水生生态系统。(4)景观重建:对受损景观进行重建,使其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功能和视觉效果。7.4生态补偿与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进行补偿,以保障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利用。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补偿: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经济补偿,如赔偿损失、支付生态服务功能费用等。(2)间接补偿: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3)市场化补偿: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转化。(4)补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支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有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管,保证生态补偿政策的公平、公正和有效。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8.1环境风险类型与来源环境风险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潜在威胁的可能性。环境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物理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化学风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用药、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领域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途径进入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生物风险主要来源于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病原体传播等。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可能引发基因污染,影响生物安全;病原体传播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威胁公共卫生。物理风险主要来源于噪声、辐射、电磁波等。这些物理因素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自然灾害风险主要来源于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现象。这些灾害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2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控的过程。常见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定性评价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相关资料,对环境风险进行描述和分类。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定量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环境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常见的方法有指数法、概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需要大量数据和复杂的计算。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对环境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结果更具参考价值。8.3环境风险管理策略环境风险管理策略旨在降低环境风险,保障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主要策略包括预防策略、减缓策略、适应策略和应急策略。预防策略是在环境风险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如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减缓策略是在环境风险发生后,采取措施减轻其影响。如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受影响人群进行救治等。适应策略是针对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提高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如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应急策略是针对突发环境风险,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降低风险。如建立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等。8.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预警环境风险。(2)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境执法。(3)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4)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5)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环境风险管理。(6)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风险。第九章环境保护产业发展9.1环保产业概述环境保护产业,是指旨在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提供环保产品、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环保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9.2环保产业政策与法规环保产业政策与法规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与法规,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政策与法规包括:(1)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2)环保标准与规范,如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产品标准等;(3)环保税收政策,如对购置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4)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如设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9.3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是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2)环保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保设备产业链;(3)环保服务业逐渐壮大,涵盖了环境监测、环保咨询、环境治理等领域;(4)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政策不断完善,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9.4环保产业市场与发展趋势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下为环保产业市场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