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认知过程教学目标了解感知觉的概念、分类和规律;掌握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解并掌握注意的的概念、分类、功能、特点;引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原因;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判断注意好坏的标准。了解并掌握记忆的基本内涵、规律。在了解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有关记忆中的规律来提高记忆效果。6.了解思维的特征及基本过程。7.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8.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感知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知觉;感知觉的规律。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记忆的基本内涵、规律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难点感知觉的规律2.记忆系统3.注意规律组织教学4.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感觉与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人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进而产生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所以把握感知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是我们认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开端。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感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都要接触到外界的许多事物,这些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因而在脑中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如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气味、摸到一定的温度等。同时感觉也反映有机体本身的活动情况,如我们感觉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觉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不论是对外界具体事物的反映,还是对有机体本身活动状况的反映,都只是对它们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通过感觉才能分辨事物的个别属性,感知到它的声音、颜色、软硬、重量、温度、气味;只有通过感觉,才能了了解自身的运动和姿势,才能了解内部器官的工作情况。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情绪、意志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其次从感觉对外界保持平衡作用来看也起很大作用。人通过感觉来获取机体内外环境的的信息。正常情况下,外部环境的信息输入更为重要。不断的信息输入,能保证我们的生理心理正常进行。“感觉剥夺”是让自愿参加这项实验的被试进入专设的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房间内,尽量剥夺一切感觉感觉信息,没日没夜地躺在特制的床上,无聊地昏睡,或者胡思乱想。所有被试感到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其中有人产生了幻觉。即使给再多的报酬,他们也不愿继续这种试验。对被试受试四天后进行各种测验表明: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了损害。经过一段时间后,被试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有的人参加为时十四天的感觉剥夺实验之后,在八天之内不能学习。实验表明,若信息输入不足,一段时间后人的注意力、思维力会明显下降;但若信息输入过多过强,如不断的强噪声刺激,也会使人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二、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它们作用的感觉器官的性质,可将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界刺激,并反映它们的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及痛觉)。内部感觉是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并反映它们的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一)外部感觉1.视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皮肤觉(二)内部感觉1.运动觉2.平衡觉3.内脏觉三、感觉现象感觉随着刺激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刺激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变化是各种感觉所共有的特性。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但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和速度不同。视觉适应很明显,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如白天进电影院看电影时出现的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出来时的明适应(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听觉适应不明显。触压觉适应很明显。我们安静坐着时,几乎觉察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我们经常看到老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头上却到处找眼镜。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秒钟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原始值的25%。温度觉的适应也明显。如在游泳时,开始觉得水冷(热),经过3、4分钟后就不觉得水是冷(热)的。但是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则很难适应或完全不能适应。痛觉的适应是很难的,即使有也极为微弱,只要注意一集中到痛处,马上会感到疼痛。“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其适应速度以刺激物的性质为转移。一般气味只要经过1——2分钟就可以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于适应。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对昼夜光线的适应。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中的对比现象非常明显,如同样的两张灰色纸,一张放在白色背景上,一张放在黑色背景上,同时看上去,黑色背景上的灰色要比白色背景上的亮得多。这是一种同时性对比。视觉对比除亮度外,还有色彩对比,灰色的纸若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呈现青绿色,放在兰色的背景上则呈黄色。在味觉和温度觉中,也有很明显的对比现象。如刚刚喝过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而刚吃过糖再喝白开水,就会觉得淡而无味了。再如将两手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同时将两者手伸进一个温水盆中,这时两手对这盆温水产生截然不同的温度觉。这是刺激的时间因素造成的对比现象,这两种对比又叫继时性对比。3.联觉是一种感觉的刺激引起了另一种感觉,是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联觉有多种表现,最明显的是色觉引起其他感觉如温度感觉和轻重感觉。红、橙、黄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而产生温暖的感觉;兰、青绿、白色使人联想到兰天、白云、海水、草木而产生清凉的感觉。前者为暖色,后者为冷色。色觉还可影响食欲,一般认为橙黄色可增进食欲,兰色降低食欲。在其他感觉中也能产生联觉。尖锐的声音、冰冷的颜色、酸味引起头皮发痒的触觉、锯金属的声音产生蚁走感觉、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等都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艺术家善于利用人的通感来创作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微风过来,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岭上奏着的名曲。其中就有嗅——听通感和视——听通感。联觉的各种心理效应已被应用于建筑、音乐、环境布置及社会活动的组织等许多方面。如颜色调的浓淡有远近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淡色调使人感到远些。画法上“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原则,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知觉一、知觉的概念感觉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单一属性,但在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走进校园,不仅看到各种颜色、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而且认识到这是花园,那是教学楼。也就是说,反映到我们头脑中的不仅仅是事物单方面的属性,而是多种属性综合后的整体印象。这种人对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的反映就是知觉。知觉与其它心理因素的关系:知觉过程是在同其它心理过程相联系进行的。当我们意识到摆在我们前面的东西,思维过程就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当我们用词说出知觉对象的名称时,言语活动就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当我们有意地组织自己的知觉过程力图看清楚、听清楚、摸清楚知觉对象时,知觉过程就带有意志成分。知觉过程受人的各种特点所制约,人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着知觉过程。如看到一幅画、一棵树,人们就会同自己心中类似的、已经熟悉对象发生联系,把它认为现实世界中确定的事物或同某种东西类似的事物。二、感知觉的关系1.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头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都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的感官所及的范围之内消失时,感知也就停止了。2.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②感觉只需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各种感官共同的活动。由于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一般说只需个别感官的活动就行。知觉反映的是具有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的事物的整体。因此需要有各种感觉器官的联合的活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三、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能把知觉分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根据所知觉的事物的特性,又可把知觉划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正误性,还可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下面就对所知觉事物的特性分类,介绍几种主要的知觉。(一)物体知觉1.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不能通过感官直接获得,因为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无穷的过去直到无穷的将来。要计量时间,必须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考体。一般来说,人对较长的时间估计,中介是自然的周期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变化、星座的向西移动、四季的交替等,通过年、月、日来计量较长时间。对较短时间的估计,以钟表来衡量,也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生理节律性活动来衡量,这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现象。什么是生物钟?大家知道,鸡叫三遍天亮、青蛙冬眠春晓、大雁南来北往,这些都是动物按时间进行活动的现象。这种生物内在所具有的“测量”时间的本领,通常称之为生物钟。人体也存在生物钟,如人的心跳和脉博,每分钟是60——80次;从进食到饥饿约经历4——6时,人体的生理节律只能给我们提供大致的时间信息,对精确的时间估计,必须借助计时工具:日历、时钟、手表等。参与时间知觉的感官有听觉、触觉和视觉等,实验表明,听觉和触觉在时间方面最为准确。一般来说,人对长时距的估计往往不足,对短时距的估计往往过长,而对1秒钟左右的时距估计最为准确,时距越长时间估计的错误越大。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种:①人的活动内容。在一段时间里,做紧要而有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把这段时间估计得短些;如果对事情不感兴趣,事情又无关紧要,就觉得时间性过得慢,对这段时间的估计就要长些。②情绪和态度。在欢乐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时间被估计得短些;在烦闷和厌倦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时间被估计得长些;期待着愉快的事情,会觉得“度日如年”;不愉快的事情,却觉得来得快,感到时间短。在回忆的时候,时间估计的情况与上述情形相反,同有趣的、欢乐的事情联系着的一段时间,回忆起来就觉得长些;单调乏味的一段时间,回忆起来就觉得短些。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回忆时联想的多寡有关。③年龄因素。儿童渴望长大,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则发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叹。2.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等。空间知觉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1897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拉顿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个两端装有凸透镜的管子牢固地安装在自己的右眼上,左眼用不透光的东西遮严,这样他就只能从右眼通过管来看东西。但是通过管所成的象是倒立的,所以在视网膜上的物象都是与原物一样是正立的,开始一两天,觉得很混乱,看到的东西是上下颠倒、左右反转,想拿右边的东西,手却伸向右边;想拿上面的东西,手却伸向下面,并且听到的声音来自与他看到的声源相反的方向。经过连续几天的练习,到第八天觉得恢复了正常的方位知觉。当他去掉管子和遮盖物后,又感到一切物体都是上下颠倒、左右反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又是恢复了正常。后来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也得到同样结果。这个实验最早证明了:物体在视网膜的象是倒立、左右反转的,我们平常的方位知觉,感知到的物体是正的,是由于生活过程中视和触觉多次结合的结果,说明空间知觉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又如生而盲的人,经过医治复明的最初几天是分不清对象的大小和远近的。他看到一片模糊的亮光,物体好象接触到自己的眼睛,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才逐渐形成视觉和触摸觉、动觉的联系。开始能分辨对象的大水、形状和远近,这种分辨开始也不完善。在一段时间内他分不清圆圈和圆球、三角形和棱锥体,然后经过很大努力,才学会根据各种标志来估计对象的远近。由此可见,空间知觉是不是生而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学习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经验在事空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①形状知觉②大小知觉③方位知觉④深度知觉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①物体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的运动和非常快速的运动都不能直接地觉察出来。如钟表上的时针的移动,速度太慢;光的运动,速度太快,由于视网膜刺激的短暂性也感觉不到。研究表明,当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在1-2度/秒到53度/秒之间时,我们才能知觉物体在运动。②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这直接影响着运动知觉。以同样速度运动着的物体,如果离我们近,看起来速度快;如果离我们远,看起来速度慢;如果离我们很远,看起来移动得很慢,甚至看不出在动。这是因为物体运动的角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等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距离远时比距离近时,运动的视角范围小。③运动知觉的参照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所谓运动和静止、运动速度的快与慢都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我们观察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就一定要同另一物体相比较。④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观察者自身也往往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如在火车上观看临近开动的火车,往往分不清是自己的列车在开动还是另一列车在开动。这时只有以站台等固定物作参考物,或通过平衡器官感觉到自身的颠簸或加速,判定自身的运动与否之后,才能分辨出哪一辆列车在运动。④似动现象。是静止物以一定的速度,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而产生的运动错觉,最有代表性的似动现象叫β运动。有相邻的两条直线:垂直线A、水平线B,以一定的时间间隔相继呈现A和B,就能看到A向B倒下运动。β运动与两个刺激物的先后呈现时间间隔有关。当时隔长于0.2秒,会看到两个刺激物相继出现;当时间间隔短于0.03秒,则看到两个刺激物的同时出现;当时间间隔在0.03——0.2秒之间时,才出现似动现象。最佳的似动效果是时隔为0.06秒。(二)社会知觉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以及个人间、群体间的知觉,简言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对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影响,也受知觉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衣貌取人”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双向)有明显的感情因素自我知觉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人贵有自知之明”角色知觉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要使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善于理解非自己扮演角色的特点和困难。社会知觉不同于物体知觉。对物体的知觉比较简单,知觉过程及结果较多受客体因素的影响,主体借助过去的感性经验,通过感官就能获得物体的较完整的外部属性;对人的知觉较为复杂,知觉过程及结果更多地受主体因素的影响,主体更多地借助已有的理性经验,通过对对象的外部特点的知觉来推测其内部状态——情感、态度及人格。社会知觉中常出现的四种偏差。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指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人对人、人对物)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首因效应指人们在最初的交往中,最先得到的信息对知觉映象的形成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近因效应指新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刻,它对原有的印象起削弱作用。两种效应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作用。“先入为主”。“新官上任”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2.光环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一种以点概面、泛化反映。指观察或知觉个人的时候,对他的某个品质或特征有明显的知觉,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和特征的知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痕迹袈裟3.社会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4.投射效应一种通过以己度人的方法而达到心理防御的目的的现象。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似之处,把自己的特征归于他人身上,这种倾向即投射效应,或相似假定作用。其结果一般歪曲很厉害;评价与自己相似的人时比较准确,反之误差较大。(三)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而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人类很早就已经发现了错觉现象。《列子》中曾有两个儿童争论太阳初升时和升至中天(正午)时的远近,而孔子不能解答的故事。错觉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视错觉,还有形重错觉(铁与棉花的重量)、运动错觉(观看瀑布时感到附近景物在上升的错觉)以及时间错觉等等。错觉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有人根据眼动理论认为,眼睛的运动中上下方向的运动比左右的运动困难,人在看垂直直线时眼球上下运动,更费力,因此垂直线看起来就显得长些。还与知觉环境有关。(四)知觉的特征知觉过程受主体生理和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比感觉更复杂。知觉的基本特性是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1.选择性人总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当成背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图形-----背景: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叫图形,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叫做背景。图形有鲜明完整的形象,且有意义。应用:军事设施中经常利用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规律来发送信号、进行伪装和发现目标。如:以颜色来说,物体与背景颜色相同不容易区分,而二者为互补色时最容易辨认。因此,军事目标、房子、车辆经常使用黄绿色以与森林和原野的绿色背景相一致。对活动的物体,如军车、飞机及士兵的服装采用形状不固定的斑点和条纹来伪装,使物体与环境形成交错重合的画面以破坏对象的轮廓结构。2.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道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间的构成关系有关,而且也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3.理解性知觉是一种感性形象,但我们对它却总是赋予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4.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的不变。如在黑板上的一张挂图,不论我们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看起来都是一样大小。第三节注意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注意的的概念、分类、功能、特点;引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原因;在课常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并学会判断注意好坏。教学重点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判断注意好坏的标准。教学难点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讨论、实例分析。教学时数1课时《孟子》上记载了两人学下棋的故事,奕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教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个是一心一意的学,听从奕秋的教导;另一个虽说也在听讲,但心里却认为有大雁就要飞来,总想拿了箭去射它,两个人虽在一起学习,可是这位心想射雁的就永远比不上那位专心学习的人。“学奕”的故事讲到学习要专心致志,这在心理学上叫注意,那么注意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它有哪些类别?一个人注意好坏如何去测量?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呢?
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刺激作用于他,但人们并非同样反映它们,同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指向与集中其中的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上,对其作出清晰的反映;与此同时,其心理活动也就离开了其它对象,对其反映得比较模糊,甚至未曾反映,如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人,他对周围的人谈话就印象模糊,甚至不知道别人谈些什么,这就是说,这个人的注意只指向与集中于书本,而其它现象则不在他的注意范围之内。二、注意特点:1.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现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个体。如学生听课,其注意力只指向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并不指向课堂内的一切现象。“这个学生不注意”并不是说他没有注意,而是指没有注意到应该注意的事物,却注意其他无关事物。2.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离开了一切无关事物,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现象或对象上,并保持深入下去,并对其它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集中的前提,不单是使心理活动离开一些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是对多余活动的抑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注意的清晰、完善和深刻。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通常我们说的聚精会神、专心志致;二是同一心理活动不但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着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通常说的“注视”、“倾听”等都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对象,因此无论是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集中或是同一心理活动的集中都是一个人的注意状态。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倾向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一方面因为注意不象感知、记忆、思维那样具有自身特定的反映内容。其实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不是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就是在想象着什么、考虑着什么。注意不能独立存在,它是带有一定的尾巴,如“我在注意……”它离不开其它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注意总是表现在各个心理过程的内部并与这些过程自始至终不可为分割地联结在一起,如注意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和起点,任何感知、记忆等心理活动,如果没有注意这个开端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时,注意又是作为各种心理过程的伴随而保证心理过程正常地进行着。没有注意的参与,既不能产生认知过程,又不能产生情感过程,所以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和必备条件。人的注意对象有两个:一是外界事物的物体或现象,二是人们主体自身的行为或内心状态,如思考、记忆、想象等。三、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四、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当我们选择有意义刺激物时,有关感官就朝向它,以便更好地觉察它,同时抑制对无关刺激的反应,抑制自已动作。如听到一个声音,把耳朵转向发音方向,即“侧耳倾听”;当注意看一种东西时,眼睛盯着看——注目凝视;思考问题——眉头紧锁等。这些都是注意的适应性运动,“疑目远视,必有所见”。2.无关运动停止当集中注意一事物时,其它活动常常表现为静止状态,如学生专心致志学习时,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改变了。一般吸得更短促,呼的时间延长。在紧张注意时,并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所谓“屏息”现象,还有的在紧张注意时,出现心跳加快、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但是,外部表现有时可能与它的内部状态不相合。看似不注意,内心却极关注;貌似注意一件事,而实际心理活动却指向和集中于另一件事。五、注意的种类注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加以分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大小,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学生正在听课,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不由自主地看他。由于无意注意不是由意识控制,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往往是由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表现在某些刺激事物直接作用下,人们不由自主地把感官朝向这些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开始与终止;刺激物的新异性。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但刺激物上述特点,只能短时间内成为注意的客体,所以单凭外部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组织注意问题,要长时间地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还要依赖人的内部状态。2.主体状态人的主观原因是指人本身的状况与注意的关系,这也能引起人的注意。对客观刺激物的需要和兴趣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如天天看报,但各人所注意的消息都各不相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注意文教方面的消息;爱好体育的总是注意体育竞赛方面的消息,炒股等。人在愉快的情绪状态时,对一些事物就容易引起注意——人逢喜事精神爽,觉得小树都在向自己点头致意;人在心情抑郁时对一些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象外界一切事物都在讥笑自己,对平时容易引起自己注意的事物,这时也顾不上了。人在疲劳状态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3.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意注意的引起与保持,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刺激的特点,具有被动性;另一方面依赖于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等内部状态,具有某些主动性。在这两个因素中,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在无意注意的形成中尤为重要。但是从总体上无意注意仍是被动的、初级的注意形态,它缺乏预定的目的,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二)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一个学生正在思考学习上某一问题时,旁边有人在谈论某一趣闻轶事,他被吸引住而停止思考,去听人家讲述,这是无意注意。当他猛然意识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就断然不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思考原来的问题,叫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它有两个特征:即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如你要学习心理学,就要主动地克服困难从事学习,有时还要强制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没有兴趣的工作。对有兴趣的要学,对没兴趣的也要学,要努力钻研教研书,认真阅读参考书,还要完成作业。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是件复杂和持久的工作,其中总有些使人不感兴趣而又非做不可的工作,这就要求人有意识将注意集中并保持在工作上。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与人的意识、高级的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有明确的目的性。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加深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由目的任务来决定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对完成目的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是强烈,就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如果能认识到教育理论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他在听心理学、教育学课时,就会自觉地保持高度的注意。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本身和过程暂无兴趣,但对活动获得的结果有很大兴趣。4.合理地组织活动。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经常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注意,提出问题等。5.用坚强意志与干扰斗争。(三)有意后注意即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不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这项工作熟悉了,也发生了兴趣,就又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就是有意后注意。熟练地阅读语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后注意。(四)两种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在实际活动中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因为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要有两种注意参与。如果只靠无意注意去从事某项活动,就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同时也因为任何一项活动都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或挫折,没有有意注意的参加,就难于把活动坚持下去。但是只依靠有意注意去从事某项活动,往往会事倍功半。这是因为有意注意常常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时间长了容易感到疲劳,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必须要有无意注意参加,工作才能持久,活动的效率才能提高。一般来说,在每项活动中,总是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转换,向有意后注意发展。1.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果一个人偶尔被某种活动所吸引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从事这项活动,并且也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这是无意注意在起作用。但当他意识到从事这项活动有重大的意义时,就会自觉地、有目的去从事这项活动,并且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把注意保持在这项活动中,这时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2.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如开始做某项工作时或许是迫不得已,由于对活动本身不感兴趣,往往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然而随着困难的克服,活动的深入,他们对活动本身也产生了兴趣,这时注意的维护就不需要意志努力,这就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又称为有意后注意,这种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式,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快乐教学思想。六、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等几个方面。(一)注意的范围即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是心理学中最早用实验进行研究的问题之一。1830年哈密顿就第一个做了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让被试在一瞬间辨认,结果发现6个以上石子很难立刻看清。现在一般用速示器进行测量。成年人1/10秒内能注意4--6个被此没有联系的单字,或8、9个黑圆点。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被知觉的对象形态相似、排列有规律、集中、颜色大小相同、彼此有联系的对象的注意范围就大,否则范围就小。2.与个人的活动任务有关如果要求其活动任务多,范围就受限制。如既要说出多少个字,又要找出错别字。有明确任务的注意与无明确任务的注意,范围也是不同。3.与知识经验有关越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注意范围越广,如懂外文的人阅读速度快于不懂外文的人。儿童在初入学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阅读时往往是一字一字甚至是一笔一画地感知,注意的范围小,花的气力也大。对于文化知识较多的高年级的学生,则是一个词或词组,或一个短句地去感受知,注意的范围扩大,而花的气力却较小。(二)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如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医生在进行手术时,要连续几小时高度紧张地工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思想的高度集中,这些都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所以严格地讲:集中注意只能是有限时间之内的事情。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如将表放在耳边,有时听不到,有时听得到,声音一强一弱,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起伏。视觉方面也存在,如图;广义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它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对象或行动会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如听讲。保持稳定注意的条件1.与主体状态密切相关如果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注意力就能持久稳定,当人失眠、疲劳、生病时,注意力就不稳定。2.与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的对象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注意就容易稳定。反之内容贫乏、音调和静止的对象,就难维持稳定的注意。如看一个音调静止的简单图像时,注意的稳定性远不如看内容丰富多变的复杂图象那样稳定。3.把内部注意和外部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想、听、看、做相结合。适当地变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如安排整个上午进行一门功课的教学,长时间单调的刺激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抑制,使用权注意不稳定。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安排几门功课的教学,把性质不同的文理学科及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适当地间隔开,那么注意就易于保持稳定。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情况是注意的分散或分心,即人的注意力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刺激物所吸引,它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引起的。无关刺激对注意的干扰作用决定于这些刺激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注意对象的关系,一般来说,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较大;无关刺激对知觉影响小,对思维影响大。(三)注意的分配即指在同时间内人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中去的能力。如教师讲课,既要看讲稿,又要讲述,作板书,还要注意同学听课情况;学生上课时,既要记笔记,又要听讲、思考。平时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心二用”就是注意的分配。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按理说它是不能分配于多种现象,但在实践中,注意分配又到处可见,是否矛盾,为什么?要使注意顺利分配,达到一定的满意水平,有赖于一些基本条件。1.同时分配的几种活动中至多有一种是生疏的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如不能要求小学生记笔记,大学生行。因为听、记他们都非常熟练,注意的中心只集中在“听”上。2.同时注意进行的各种活动之间形成了动作系统如,有的人能同时做到眼看歌谱,口腔发声,手弹钢琴,这时各项动作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即固定的反就系统,从而使注意的分配较好。3.分配注意的技巧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的动作,一般不只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操作或在同一时间内同时终止,因此,只要对各项活动的操作程序作合理的安排,形成熟练技巧,注意的分配是可以实现的。(四)注意的转移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如学生第一节课是外语,第二节课上的是数学,学生必须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外语课转移到数学课上。转移可以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在不同的活动之间进行,只要根据需要,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正常的,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它与注意的分散存在本质的区别。转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的转移,指彻底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另一种是不完全的转移,指仍根据旧的工作程序进行新的工作。转移的快慢与难易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通常,注意的机能性转移约1~5秒,注意如果原来的活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非常引人入胜,就会延续转移的时间和质量。2.新活动和任务的特点越符合人的需要与兴趣,其重要意义越被人深刻理解,或具有时间性、迫切性等要素则注意转移越容易,越迅速。3.事先是否有转移的信号4.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神经过程灵活的人,注意的转移就来得快些,反之则来得慢些。具有组织、纪律性的人,养成严格而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人转移品质高。第三节记忆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记忆的基本内涵、规律。在了解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有关记忆中的规律来提高记忆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记忆系统教学法与课时:讲授法、呈现法教学时数1课时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心理过程。二、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2.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3.语词逻辑记忆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4.运动记忆以自己做过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容易保持和恢复是其显著特点。(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根据记忆保留时间长短分类:1.感觉记忆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短时记忆
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记忆的过程三、识记是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一)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1.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操作过的动作,阅读过的资料,当时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也没有考虑用什么方去识记,但事后却能回忆和再认。2.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它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是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行为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二)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在下述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机械识记: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由于学习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对材料一时还不能充分理解;②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外文生词、仪表数字、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年代、化学元素符号等,学习时要靠机械识记。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以提高识记的效果。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识记方式结合使用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识记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惟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这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三)识记的规律及效应1.目的任务影响识记效果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要求两组被试分别在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要求下学习16个单词。结果有目的的组当时记住14个单词,两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的的组当时只记住10个单词,两天后只记住6个单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由此可见,识记的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效果比无意识记效果好得多。(1)一般性的目的任务和具体的任务实验中,向两组被试呈现一系列图形,要求第一组识记图片出现的顺序,要求第二组识记图形。结果第一组有80%的被试能正确回忆图形的顺序,而第二组只有43%的被试能正确回忆图形的顺序。可见,在教学中,要获得好的识记效果,不仅要向学生提出一般性的目的任务,而且还要提出更具体的、局部的特殊任务。识记任务在时间上的要求不同,识记的牢固程度也不同。在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识记两段难易程度相似的材料。事先说明,第一段在次日检查,第二段在一周后检查,而实际上都是两周后检查。结果表明,第二段材料的识记效果比第一段好得多。日常的经验也表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识记,考完后很快就忘了;而为了长期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识记,保持得长久些。因为后者提出了长久识记的任务,能引起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更高的积极性。2.材料的性质、数量影响识记效果首先,材料的性质影响识记的效果。一般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的识记比抽象材料的识记效果要好,且视觉材料的识记效果要比听觉材料的识记效果要好。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比无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要好,且意义材料中,课文的识记比散句的识记效果要好,诗篇的识记效果比散文的识记效果要好。其次,材料的数量也影响识记效果。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用的时间越多。对无意义音节识记的实验表明,在识记12个音节时,平均每个音节需要14秒钟,24个需要29秒钟,36个需要42秒钟。在识记有意义材料时,平均时间的增加不像无意义材料时那样显著,但趋势是相同的。在一个对课文识记的试验研究中,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当识记课文字数为200字时,平均每100字所需时间为12分钟;当识记文字数为1000字时,平均每100字所需时间为16.5分钟;当识记课文字数为10000字时,平均100字所需时间为42分钟。3.识记方法影响识记效果第一,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在意义识记时,学习者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进行思维,弄清材料的意义及内在联系,有时还要找出识记材料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对识记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组织,使之纳入学习者已有知识系统中,因而,意义识记的效果好,保持持久,且易于回忆。例如,让学生识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首不同的诗,结果表明,第一首由于形象具体,易于理解,所以读6遍就能背诵,第二首则有儿童不懂的典故,不易理解,结果读了14遍才能勉强背诵出。在识记无意义材料时,也要尽量进行意义识记,即尽可能地找出其间的联系,甚至利用人为的意义加以联系,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术”的问题。记忆术的基本点就是尽可能建立各种联系或线索,即把识记材料与已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或把数字转换成文字,等等。例如,将圆周率3.14159265转换成一首诗“山巅一寺一壶洒,尔乐苦煞吾……”来识记,就容易记得多。又如,苏联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年代,人们可把它们这样理解,苏联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我国的“五•四”运动是在它影响下晚两年发生的,即1919年,中国共产党又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晚两年发生的,即1921年,通过这样理解,只要我们记住上面这三个年代中的任何一个,其他两个就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还如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只要想想它等于一年的月份和天数,就记住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机械识记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二,让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直接对象,将有助于提高识记效果。这在一些实验性的学科尤为明显。例如,学习无线电时,自已动手安装收录机;学习生物课时,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标本;上化学课时,自己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等。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要求两组试识记同段文章,第一组还要求编写提纲,第二组无此要求,九天后检查。结果发现,编写提纲组只遗忘24.8%。而不编写提纲组却遗忘了43.2%。可见,让被试直接操作识记对象,动手画、写、计算、分类等能提高识记效果。四、保持与遗忘(一)保持是指识记的材料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巩固和储存的过程。(二)遗忘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1.遗忘的作用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2.、遗忘的原因(理论)(1)消退说(衰退说)这种学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消退即痕迹变弱,发生泛化,使回忆不确切或不完整。这种说法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一些物理的或化学的痕迹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的。但这一说法不易被实验证明。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确信它是导致遗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乃至衰亡的过程。(2)干扰说这种学说假定,遗忘是因为在学习与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自身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种学说获得了关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实验的支持。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安德华德(Underhood)的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他要求两组被试学习字表。实验组被试在学习前进行了大量的类似的学习,而控制组则无。结果表明,控制组被试记住了所学字表的70%,而实验组则只记住了所学字表的25%。很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实验组被试受到了前摄抑制的影响。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穆(Muler)和皮尔扎克(G.Pilzecker)首先进行了倒摄抑制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在识记无意义音节后,中间休息5分钟,可以回忆起56%的音节,但如果中间插入其他活动,则只能回忆起28%的音节。这表明,中间插入的其他活动对保持和回忆前面所学音节产生了干扰作用。在日常学习中,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也很明显。如学习一篇课文,一般是开头和结尾易被记住,而中间易遗忘,就是因为中间部分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影响。人们都相信,清晨和睡前学习,易记住。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位置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干扰是造成遗忘的一个重要原因。(3)压抑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给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琐事,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于是,他认为,这些经验之所以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它们将体验到痛苦、忧虑和不愉快,因而被无意识的动机所压抑。这种理论叫压抑理论或有动机的遗忘。尽管支持这种理论的材料主要来自临床实验,但它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干扰说和消退说都不考虑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而需要、动机在记忆中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正是在这一点上,压抑说也是有意义和值得重视的。3.影响遗忘的因素首先,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其次,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第三,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第四,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4.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稳。继艾宾浩斯以后,许多人用无意义材料对遗忘现象进了研究,得到了与之类似的结果,证实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普遍性5.影响遗忘的因素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意义与作用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150%材料的序列位置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学习方式反复阅读尝试回忆6.如何避免遗忘(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2)分散复习;(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过度学习:150%7.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合理地组织识记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使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识记;合理选择识记方法(2)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依据“先快后慢”规律;复习方式多样化;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复习要适量;适当的超额复习——150%8.良好的记忆品质敏捷性,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记忆的事物的数量。持久性,记忆过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较长时间。准确性,回忆出来的内容与原来识记时的内容相一致。准备性,能迅速地从已识记的知识储备中提取当时所需要的信息。9.常用的记忆方法直观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自编提纲记忆法;推导记忆法;图表记忆法。举例:谐音法:把枯燥乏味的数字变成有意义的语言。如把99790989谐音为“舅舅吃酒,拎酒拜舅”“马克思诞辰日是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练习:3.14159山巅一寺一壶酒;1.41421意思意思而已;7791188吃吃酒摇摇摆摆意义记忆;发现规律、赋予意义的间接记忆法。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讨论:案例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2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3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第四节思维与语言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的间接和概括反映。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它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但感知觉反映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反映事物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联系,它们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而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推理、判断间接地反映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即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它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二、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如,借助思维,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为“枣树”;把枣树、杨树、桉树等依据其根、叶等共性归为“植物”。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如热胀冷缩的规律。因此可以看出思维的概括是指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它既不像感觉那样只是反映个别属性,也不像知觉那样反映个别事物,如对“人”的认识,感觉反映的是某个具体人的具体特征,张三个子高,李四皮肤白;知觉反映的某个具体人,包括这个人的长相、身材、肤色、性别、年龄、声音等外部特征上;而思维反映的是人的本质特征,它从人的各种各样的特征中概括一个本质的“人”。这个“人”既不特指张三,也不特指李四,它包含形形色色、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也就是说,把同一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同时,概括出来的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或现象中去,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其作用有三,一是让我们能够认识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让我们能够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必然性,而舍弃它们那些偶然性的外部联系。如,地球的昼夜交替与季节变化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形成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而形成的相对运动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三是让我们能够摆脱对个别事物的直接依赖而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能举一反三地把在一种场合获得的认识推广运用到其他同类的场合,例蝙蝠虽然会飞,但我们确认它不是鸟类,而是哺乳类。2.间接性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反映客观现实就是间接性。如,早上起床,推开窗户,看见屋顶和地面湿漉漉的,便能推断出来昨晚下雨。间接的反映之所以可能,必须依赖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的东西的认识,如,夏天天气闷热,乌云密布,燕子低飞,墙基潮湿,由此我们便能间接地推测到:周围的空气湿度小,气压低,快要下雨了,在这里,对“快要下雨”的间接认识是通过多次感知经验而概括起来的。间接性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使我们能够超越感官结构与机能的局限去认识客观事物;二是能够使我们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了解遥远的过去或宏观与微观世界物质的结构与运动;三是使我们能够触及由于事物的内隐性特点而无法直接被感知的那些属性与规律。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由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不表露在外部,而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因此只有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概括地反映出来;另一方面,间接地反映事物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们通过实践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才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间接地推断其他未知的方面。三、思维与语言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可见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人并不是以语言为唯一工具来思维的,因为语言的历史要比人类的历史短得多,因此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联系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什么语言能成为思维的工具?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所决定,语言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而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中的每一个词代表着一定的事物,概括着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摆脱了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只用具体事物作为刺激物,人只能停留在形象的反映上,因为每个事物的形象都是界限分明的单位,如红、绿、花、鸟等,它们在头脑中彼此联系不起来,这就不可能揭露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因为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把事物的本质特征标志出来。2.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成果只有凭借语言才能被记录下来,保存于脑或书籍中巩固起来,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人类知识的储存才能成为可能。如,《韶乐》3.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思维语言中的每一个成份都是由音形和意义两方面结合成的,只有音形而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语言。鹦鹉尽管把人的话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因不懂其中的意义,因而它们所发出的音不是语言。而语言的意义正是思维的内容,人们无论是说话,还是领会别人的话,都离不开思维。(二)区别1.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在和客观现实的关系方面,思维与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标志的关系,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的性质并不依赖客观现实的性质,它只是为大家共同理解而固定下来的。3.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词和概念意义有时不同。同一个词,由于在句子中所处的上下关系不同,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如老师。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词来表示,如大夫、医生。4.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功能。5.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于思维的规律,各民族的思维发展规律是共同的,具有全人类的性质;而各民族的语言和语法结构却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语言时,除考虑全人类特点,还必须考虑民族特点。四、思维的分类(一)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分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思维,三岁以前的儿童,其思维基本属于这种。成人也有动作思维,如司机检查线路、油路的接头等,当然成人的动作思维有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语词的参与和调节,而儿童由于尚未完全掌握和精通语言,知识经验也不足,因此,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动作思维有本质区别。2.形象思维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在3—6、7岁有明显的表现,成人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尤其是画家、作家、音乐家等往往要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活动,不过,文艺工作者的形象思维是在反映事物本质前提下进行的,学生学习各门功课,也需要运用形象思维,否则就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这是个体发展中出现最晚的一种思维,一般来说,儿童学前晚期(6、7岁)抽象思维才有初步的发展,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的形式,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时,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三个阶段,但是对于成人来说,他们通常并不是单纯孤立地运用其中的某一种思维去解决问题,而是三种思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二)根据探索答案的不同1.求同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如张三比李四高,李四比王五高,谁最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又称辐合思维。2.求异思维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出多个可能的答案。如1000元可以干什么。(三)根据解决问题时创造性成分大小分类1.习惯思维是利用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类似问题。2.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过程五、思维的一般过程(一)分析与综合1、分析:即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的过程。2、综合:即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二)比较:在头脑中区分事物异同点的过程。(三)抽象与概括1、抽象:即在头脑中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抽本舍非)2、概括:即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本)(四)系统化和具体化1、系统化:即在脑中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归入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2、具体化:即在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思维过程。六、思维形式(一)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它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则越大;概念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概念和词不可分的;(二)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具体概念:具体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外在的非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苹果与皮球、香蕉与口琴)(2)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苹果与香蕉、口琴与皮球)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或特征而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或特征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如:毛笔)(2)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或特征结合而形成的概念(如:好孩子)(3)关系概念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而形成的概念(如:高低、上下、左右、前后、大小等)3.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1)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又称为日常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个体积累经验的过程而形成的(昆虫不属于动物、蘑菇不属于植物等)(2)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符合科学认识水平的概念(定义、定理、原理等)(三)概念的功能1减少情景的复杂性;2认清事物;3增加经验的意义;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从属或相对)的了解;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四)概念形成1.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是指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从而获得此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正例)或否定(反例)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抽象化—发觉属性第二个阶段:类化—认同属性第三个阶段:辨别—辨别属性由于辨别,概念便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别和高低层次之分,在类化和辨别上也就有了多寡之分!2.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第一,学习材料的影响概念的属性或特征会影响个体概念的掌握,尤其是复杂概念,具有较多的属性与特征,因此比较难以掌握第二,学习者自身因素学习者自身因素会影响其概念的掌握。例如,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第三,下定义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第四,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上的变化。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第五,概念体系相临的、相反的、并列的、从属的等多种关系,头脑中形成这些概念的多种联系时,就构成了概念的体系第六,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五)科学概念的掌握第一,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第二,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第三,要充分利用变式第四,要用正确语言表述第五,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六)推理及其种类1.推理推理是指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从一定意义说,推理是知识获得的特殊形式之一。2.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即前提应该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判断二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律推理的种类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中推出特殊事例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要求所给前提为真时得出必然的结论,决不能以假说为前提去推演假说。例如:从“一切生命现象都有一定的物质承担者”出发,1959年Hyden认为,“记忆”现象也可能具有特殊的物质承担者。经实验发现,RNA与记忆有关,于是RNA便被推论为“记忆”的物质承担者。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指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七、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指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二)创造思维的过程创造思维伴随着创造过程。对于创造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J.Wallas,1926)提出的四个阶段的理论。与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1.准备期。创造思维从收集对创造活动的必需信息、掌握有关技术等准备工作开始。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创造目的,掌握丰富的经验,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中的准备,分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和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准备。为了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将准备工作只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当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技术准备。这一阶段的时间往往是相当长的。2.酝酿期。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之后,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等待有价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例如,把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阅读应用-洞察分析
- 网络舆情监控研究-洞察分析
- 星系团物质循环与宇宙环境-洞察分析
- 信号控制对交通碳排放影响-洞察分析
- 脱位复发因素-洞察分析
- 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洞察分析
- 创建文明校园启动仪式精彩讲话稿(12篇)
- 消防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洞察分析
- 《s启动大会》课件
- 养老院安全巡查记录制度
- 2024年度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股权转让协议3篇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工业大学
- 恶性肿瘤中医中药治疗
-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高效脱磷河钢集团李建新
- 口腔常见疾病课件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