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_第1页
“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_第2页
“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_第3页
“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_第4页
“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以《走进博物馆》一课为例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大单元教学趋势的影响下,高中美术作业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与变化。从过去的单一型技法训练过渡到现在的综合型能力训练,都是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字:双减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作业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一纸文件,如雷霆之势,迅速让教育回归正轨,让教学回归校园。文件对学生作业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2.分类明确作业总量,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5.科学利用学习时间”[1],使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环节再次成为教育界热议和探讨的课题,对于我们美术科目而言,“美术作业的本质既是一项教学内容,也是一项教学活动、一件反映教学成果的物。它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成果,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2]。(二)意义高中美术课程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双减精神同样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特别是文件中提到的“6.提高作业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作业。”[3]我们知道,高中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所以,我们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才能做到“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和评价等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4],否则,课堂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成为空中楼阁,一纸空话。二、高中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一)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的类型1.单一型作业和综合型作业单一型作业是指采用单一的艺术手段或者在一个艺术门类的范围内的作业类型。综合型作业则指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并且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作业形式。2.认知型作业和操作型作业认知型作业是指在艺术教学的感受与欣赏中认识和感知艺术的系统知识[5],如了解艺术的发展史、艺术家风格特色、艺术作品的构成、表现等,是对艺术的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作业类型。操作型作业是指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美学规律,针对不同主题采用不用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作业类型,如创作国画作品,制作校园雕塑,拍摄艺术短片等。3.体验型作业和成果型作业体验型作业是一种重在过程而非结果的作业类型,学生在艺术体验中(看、听、闻、触、思)中,积累审美经验,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并通过交流与其他人进行分享。成果型作业是将抽象的艺术创想运用合适的艺术手段具象化的过程。(二)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的原则1.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原则。高中美术作业的设计要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为追求,摈弃过去的单纯以技巧训练为主的作业形式,“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6]。我们并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让学生体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过程。“无论在哪个学段,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都是以推进学生养成独特思维方法、生发创造性思维作为美术课的育人目标,而不是传授某些低水平美术技能临习课”[7]。2.综合探索,倡导跨学科融合原则。高中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作业设计也应符合他们这个学段的特点,美术作业的设计,应该类型多样化,如探索表现方法、创作作品、展示交流等不同形式,并在作业中引导他们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3.个人探究与小组协作相结合原则。高中美术作业设计在提高学生个人美术素养外,还应该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做到既能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又能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三、高中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案例研究(一)案例简介1.案例概述本课《走进博物馆》以三个课时构成一个大单元,为了更加直观,利用以下表格进行呈现。《走进博物馆》大单元作业设计课时计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参观博物馆的方法和原则,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更为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经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过程,策划一个艺术展,创建真实性学习情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学习单的填写:你认为在当今各大博物馆相继推出参观APP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有必要去实地进行参观吗?理由是什么?在课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进行探讨。(个人完成)(课后作业)参考教材提供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计划书”,查阅相关资料,制定一份你所感兴趣的博物馆的参观计划书(图文并茂),并与同学交流和分享。(个人完成)(课堂作业)假如你是策展人,你将如何策划一场艺术作品展?1.展览主题是什么?(文本形式提交)2.主要的展览品有哪些?(电子图片形式提交)3.展厅如何设计?(手绘稿)4.此次展览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有什么特殊贡献?(文本形式提交)(小组完成)作业类型单一型/认知型综合型/操作型综合型/操作型/成果型表12.案例研究对象分析本案例研究选取的对象是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学习能力强,并且在接受了一学期的美术鉴赏教育后,已经初步掌握了美术学习的思维,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能力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3.案例研究的预期设想第一项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具有一定的思辨性,16、7岁的年龄段也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而且该项作业的设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学生经常使用一些手机APP,对这类的应用并不陌生,预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第二项作业:在难度上并没有太多加深,但在资料的查找、整合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更清晰的逻辑思维,并能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利用美术独特的学科特点,预期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后,能在参观计划书中使用图片说明,或者手绘路线图等,做到图文并茂,细致详实。第三项作业:难度较大,同时检验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实践创意和文化理解五项核心素养,需要团队协助完成。预期此项作业中的第3小点——手绘效果图会成为学生的挑战,但是具有较强美术基本功的学生将能做出精彩的设计。(二)案例研究过程1.前期调查与分析本课难度较高,所以做好学情分析,能够为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作业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博物馆这个课题的熟悉程度,我在课前利用班级微信群发放问卷星调查表,调查内容为:你曾经去过较大型的艺术类博物馆进行参观吗?答案有三个可选项,分别是:从没去过、去过2次以内以及多于2次。从左面这个统计图可以看出,一共有119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调查,从没去过的同学有63名,超过了一半的比例,达到了52.94%,而多于两次大型艺术博物馆参观经验的学生却只有26位,占比最少,由此份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对于博物馆是比较缺乏参观经验的,这也奠定了笔者的作业设计思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寻找途径增加他们的参观体验。表22.中期作业完成过程前两项作业相对容易,学生们的完成度都很高,在此不做赘述,主要描述第三项作业的完成过程:假如你是策展人,你将如何策划一场艺术作品展?这是一项集综合型、操作型、成果型于一体的作业,需要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每个人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最后汇集成一个完整的成果展,包括团队整体思路的确定、资料的收集、手稿的创作以及文本的归纳四个部分,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探究热情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弥补他们实际参观经验的不足,笔者在课堂上引入了“中国国家博物院”网络平台,这个平台当中的“网上展厅”可以为他们提供真实的参观环境,看到许多不同类别的展览,丰富他们的体验,并且为他们的手绘展厅效果图提供参考。由于学生们的美术基础各不相同,所以此项作业的完成度有高有低。绘画能力强的小组做出了很多精彩的案例,用自己的美术素养完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作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绘画能力一般的的小组,作业成果虽然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他们在探讨、尝试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过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3.后期作业评价利用作业工具对单元作业进行评价,最后的分数为三项作业的总和,(前两课时作业为个人得分,第三课时作业为小组得分,组内成员分数一致)。以第三项作业中的四人团队合并为一张评分表,具体分值如下图:作业评价范例高二班第组(四个人为一个小组)项目第一课时作业/分值第二课时作业/分值第三课时作业/分值总分作业标准言之有理,能够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15分)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参观路线图,图文并茂。(25分)能够制定一个有意义的展览主题;(10分)能够收集准确的、清晰的电子图片;(10分)能够手绘处展厅的大致效果图;(30分)能够写出这次展览的意义与价值。(10分)(60分)100核心素养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同学1同学2同学3同学4表34作业成绩统计表4根据笔者所教班级的成绩,最后做出统计(右图),高分段(9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8%,中分段(70分-89分)的学生占比82%,低分段(60分-69分)的学生占比10%,无不及格学生。通过本单元作业分析,所有同学都达到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为接下来的艺术课程学习提出了新目标:扩大高分段,稳固中分段,缩小低分段。表4四、总结本次案例是“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由于案例较少,无法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尝试,让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成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作业设计方面的新思路,共同推进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参考文献:[3]《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S].中央办公厅,2021.[2]于洋,张三盛.中小学美术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