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ARK 51-2024 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_第1页
T-CPARK 51-2024 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_第2页
T-CPARK 51-2024 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_第3页
T-CPARK 51-2024 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_第4页
T-CPARK 51-2024 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04-19发布2024-04-19实施I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吸卸料多功能安装检验规程 1附录A(规范性附录)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项目和要求 3A1设备选型检查 3A2产品出厂资料审查 3A3施工作业(工艺)资料审查 3 3A5部件施工前检查 3A6部件施工过程与施工后的检查 3 4A8电气检查 M....................A9液压系统检查 A10司机室检查 A11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检查与现场监督 4 6A13现场性能试验 9A14吸卸料能力情况检查检检 附录B(规范性附录)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报告 1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范围、检验项目及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吸卸料多功能机组的安装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23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20303.5起重机司机室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JB/T1055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TSG51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安装检验本文件规定的安装(包括新装、移装)检验,是指吸卸料机组安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产品性能等进行的验证性检验。4吸卸料多功能安装检验规程4.1施工前应将拟进行的吸卸料机组安装情况书面告知设备使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4.2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特点,按照本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制定具体施工计划、施工作业文件、质量计划及其相应的设计文件、工作见证。施工作业文件、质量计划所列的施工检验项目应当不少于本文件的要求。4.3施工告知后,属于TSG51规定的特种设备管理范围的吸卸料机组应向设备使用地对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4.4吸卸料机组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在现场分段组装焊接时,焊接过程应纳入检验当中,并对所有安装现场焊接的焊缝进行无损探伤。24.5吸卸料机组施工检验包括检验人员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检验和按照附件A规定吸卸料机组上所附设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安装修理等用途的起重设备(如电动葫芦),作为整机的附检验人员可参照本文件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要求以及附录B的检验报告项目,根据吸卸料A类检验项目:检验人员按照检验项目和要求,进B类检验项目:检验人员按照检验项目和要求,进行资料审查、现场监督、4.8检验人员在从事检验时,应当在施工部门提供的设计文件、工作见证(施工记录表、卡上签字确认,并且注明检验确认方式(资料审查、现场监督、实物检查)、具体内容和签字日期。4.9检验人员应对其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检验结论负责。3(规范性附录)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项目和要求A1设备选型检查对照产品技术资料、合同,检查设备的选型与使用工况匹配情况是否与其一致。A2产品出厂资料审查检查产品以下出厂技术资料是否齐全:a)产品设计文件,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电气原理图、液压或者气动系统原理图;b)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证(含数据表)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等,安装及其使用维护保养说明;c)整机型式试验证明(按照覆盖原则)。A3施工作业(工艺)资料审查检查施工作业(工艺)文件,包括作业程序、技术要求、方法和措施等是否齐全。A4安装基础、附属设施及安全距离检查A4.1安装基础、轨道检查吸卸料机组所涉安装基础是否符合要求,轨道是否无明显松动和影响其安全运行的明显缺陷。A4.2通道与平台、梯子和栏杆检查通向吸卸料机组通道、吸卸料机组上的通道、平台、梯子和栏杆是否符合GB/T6067.1-2010中3.6~3.8的要求。A4.3安全距离检查吸卸料机组运动部分与建筑物、设施、输电线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GB/T6067.1-2010中10.2和15.3的要求。A5部件施工前检查检查以下记录、证明等是否齐全、有关手续是否完整,并逐一进行实物核对:a)对出厂产品用的材料、零部件等检查确认记录;c)安全保护装置和电动葫芦合格证、铭牌、型式试验证明;d)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的检查记录。A6部件施工过程与施工后的检查对以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验并予以记录:4a)对主要受力结构件施工现场连接(焊接、螺栓、销轴等)进行检查,对现场焊接处的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并出具《探伤报告》。合格标准:其射线探伤应符合GB/T3323中规定的II级质量要求或超声波探伤应符合JB/T10559中规定的I级质量要求;b)主要受力结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的施工前核查;c)吊具、钢丝绳及其连接(如压板,楔块、绳夹等)、滑轮、开式齿轮、车轮、卷筒、环链、导绳器、小车轨道和组合夹具升降导轨、吸卸料管组装等施工检查记录;d)配重、压重的施工检查记录;e)主要受力结构件分段制造现场组装的检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A7吸卸料机组的标记、安全标志检查吸卸料机组的标记、安全标志是否齐全。A8电气检查A8.1电气设备安装检查吸卸料机组电气设备安装记录是否齐全、签字手续是否完整。检查电气保护部分是否符合GB/T6067.1-2010中第8章的要求:A9液压系统检查按以下项目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a)检查平衡阀和液压锁与执行机构是否是刚性连接;b)检查液压回路是否无漏油现象;f)检查液压缸安全限位装置、防爆阀(或者截止阀)是否无损坏。A10司机室检查检查司机室是否符合GB/T20303.5的要求,并且配有灭火器。A11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检查与现场监督A11.1制动器A11.1.1制动器设置与控制检查动力驱动的起升、运行机构是否按照规定装设可靠的制动装置(液压驱动的除外);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是否装设机械常闭制动器。检查制动器的控制是否符合GB/T3811-2008中7.5.6的要求。A11.1.2制动器零件检查制动器零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必要时进行操作和测量:a)制动器零件无裂纹、过度磨损(摩擦片磨损达原厚度的50%或者露出铆钉)、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液压制动器无漏油现象;b)制动器打开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无摩擦现象,制动器闭合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均匀,无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5A11.2起重量限制器a)起升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起升、下降,全过程中正常制动3次,起重量限制器不动作;b)保持载荷离地面100mm~200mm,逐渐无冲击继续加载至1.05倍的额定起重量,检查是否c)环链葫芦在单速或者双速的快速和慢速情况下,提升1.6倍额定起重量的试验载荷时,安全离合器均应当打滑;提升1.25倍额定起重量的试验载荷,应当能正常提起载荷且安全离合器不A11.3料位计a)检查料仓是否按照规定设置了料位计;b)现场试验,检查当料仓装满额定载荷的1.05倍的料粉时,是否能够切断吸料的动力源并发出A11.4起升高度(下降深度)限位器现场试验,检查吸卸料管提升高度(下降深度)达到极限位时是否能够切断提升/下降的动力源并发A11.6缓冲器和端部止挡器或者缓冲装置(缓冲器或者缓冲装置可以安装在机组上或者轨道端部止挡装置上)。轨道端部止挡装A11.7紧(应)急停止开关A11.8联锁保护装置现场试验,检查联锁保护装置是否符合GB/TA11.9轨道清扫器当物料有可能积存在轨道上成为运行的障碍时,检查在台车架(或者端梁)下面和小车架下面是否6A11.10防护罩、防护栏、隔热装置检查吸卸料机组上外露的有可能伤人的运动零部件防护罩、防护栏、隔热装置是否完好。A11.11防碰撞装置检查当2台以上(含2台)的吸卸料机组运行在同一轨道上时,是否装设防碰撞装置。A11.12报警装置检查吸卸料机组上是否设置蜂鸣器、闪光灯等作业报警装置。A11.13导电滑触线的安全防护检查吸卸料机组的滑触线是否设置防护装置。A12大型吸卸料机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试验验证A12.1安全监控管理功能要求的硬件配备审查吸卸料机组的出厂配套件清单中是否有GB/T28264所要求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输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信号显示单元、信息导出接口单元等硬件设施。A12.2管理权限的设定现场核实系统管理员的授权,是否设置登录密码或者更高级的身份识别方式,是否当系统管理员输入正确的密码或者其他识别方式后才能够顺利进入系统。A12.3故障自诊断开机进入系统后,现场核实系统是否有运行检验的程序,并且显示检验结果,系统是否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自身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是否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A12.4报警装置在空载的条件下,验证吸卸料机组的各种报警装置的动作,检查报警装置是否能向吸卸料机组操作者和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清晰的声光报警信号。在空载的条件下,由施工单位人员模拟吸卸料机组监控系统中的1个~2个监控项目的故障,检查其是否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且是否按照设计的设置要求对吸卸料机组止停。A12.5文字表达形式现场检查系统显示的所有界面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否为简体中文。A12.6通信协议的开放性按以下项目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a)现场检查系统有对外开放的硬件接口,审查相关说明书中通信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现行b)现场验证系统通过以太网或者USB接口是否能方便地将记录数据导出。7A12.7显示信息清晰度在司机座位上,斜视45°,检查是否可清晰完整的观察到整个监控画面,包括视频系统的画面,画面上显示的信息是否不刺目、不干扰视线,清晰可辨。A12.8系统信息采集源对应GB/T28264-2012中表1检查信息采集源是否符合要求。A12.9监控参数按照本条所列方法,验证是否符合要求。现场吊重载荷,检查显示器上是否显示起重量,显示计量单位是否为“t”,并且是否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现场料仓内料位计量,检查显示器上是否显示料位,显示计量单位是否为“m³”并且是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12.9.2吸卸料管/夹具提升高度(下降深度)检查显示屏幕上,是否能实时显示吸卸料管/夹具的提升高度和下降深度。将吸卸料管或夹具提升到一定的位置,记录此时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数值为H,将激光测距仪等检测仪器垂直架设到料管或夹具的正下方,测试料管或夹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缓慢提升料管或夹具到一定的高度,观察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数值应当实时变化,待稳定后记录为H,测量此时料管或夹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₂,通过公式H=|H₂-H₁|计算出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变化值,通过公式h=|h₂-h|计算出料管或夹具实际测量上升的高度h,以上操作至少重复三次,H与h的数值应当一致。A12.9.3运行行程按照以下要求,检查、验证吸卸料机组的小车运行、大车运行等运行行程是否可实时显示:a)在空载的条件下,将小车运行到某一位置,记录显示屏上小车运行行程的数值为S0,并且在小车运行的轨道上相应位置做标记,缓慢开动小车,移动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10mm),观察显示屏上小车运行行程的数值是否实时变化,待小车稳定后记录显示屏幕上行程数值为S1,并且在运行的轨道上做标记;用卷尺等检测仪器测量两处标记的距离为s计算出系统显示的距离S=|S1-S0|,S与s数值应当一致;b)大车运行的行程验证方法同本条第(1)项所述。A12.9.4同一轨道运行机构安全距离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检查系统是否设置有安全距离;当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检查系统是否有正确响应。现场设置信号反射器具,检查吸卸料机组同一轨道存在碰撞危险时,在司机室和吸卸料机组周围是否能清晰的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吸卸料机组是否停止运行。A12.9.5操作指令在空载的条件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吸卸料机组的动作进行操作验证,检查各种动作在显示器上是否能实时显示。试验后,查看相关的记录,信息是否能保存和回放。8工作时间检查系统是否能够实时显示和记录工作时间,计量吸卸料机组各机构动作时间点、时间段,与监控系统对应值比较。A12.9.7累计工作时间连续一个工作循环后,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现场验证已完成的工作循环的时间,系统是否能够全部累加、记录和存储。A12.9.8每次工作循环查看显示屏幕上是否有工作循环的次数,并且根据吸卸料机组的特点记录每个工作循环的次数。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检查系统已完成的工作循环全部记录和存储情况。A12.10监控状态按照本节规定的方法,验证具体产品的状态。A12.10.1联锁保护(门联锁和机构之间的运行联锁)A12.10.1.1门联锁进行门联锁开关闭合试验,检查监控系统显示与门联锁状态是否一致。A12.10.1.2机构之间的运行联锁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于有联锁要求的吸卸料机组(双系统吸卸料机组),在空载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两机构的动作,检查其联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显示屏是否实时显示联锁状态。A12.10.2工况设置状态检查系统中是否有对所有工况进行监控设置、显示和存储功能,现场查看显示、调阅工况资料,验证其有效性。A12.10.3视频系统现场查看视频系统,包括安装摄像头数量、安装位置、所监控的范围。在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内,检查在视频系统的屏幕上是否观察到吸卸料机组主要机构各主要工况实时工作的监控画面。检查整个视频系统是否全程监控吸卸料机组工作的过程,能够做到实时监控。一个工作循环后,调取相关视频的信息,查看这些状态的信息是否完整保存。A12.11系统综合误差按照本节试验方法,验证起重量的误差不应大于1%,吸卸料量的误差应不大于5%。根据试验工况将小车停放在合适位置,料仓按100%额定装载量加载。整个过程中观察系统应当反映吸卸料机组载荷的实时变化,待载荷稳定后观察显示屏上的载荷数值作为系统显示的数据记录为A;将现场经过标定的试验载荷作为检验载荷的实际数据记录为a。选取在30%额定载荷与100%额定载荷之间其他两点的载荷继续进行重复前两款的试验。做三次载荷试验后,按照公式|A-a|/100*100%计算综合误差,综合误差应不大于5%。9A12.12连续作业试验验证系统按照其工作循环是否能够连续作业16h或者工作循环次数不少于20次,并且能实时记录。通过调取试验后的记录,查看相关的记录,验证系统的连续作业能力。A12.13信息采集和储存A12.13.1实时性空载试验时,现场验证系统具有吸卸料机组作业状态的实时显示功能,吸卸料机组的工作状况和工作参数应以图形、图像、图标和文字的方式显示。试验结束后,调取保存的记录,验证吸卸料机组运行状况及故障信息是否有实时记录功能。检查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是否包含数据或者图像的编号,时间和日期与试验的数据是否一致。A12.13.2扫描周期查看系统实际程序的扫描周期应不大于100ms。A12.13.3存储时间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数据,检查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的日期是否按照年/月/日/时/分/秒的格式进行存储。A12.13.4断电后信息的保存首先检查系统是否有独立的电源即UPS电源或者电瓶等装置。现场验证,当吸卸料机组主机电源断电后,系统是否能够持续工作。调取连续作业的时间内存储的数据,吸卸料机组数据是否完整保存。A12.13.5历史追溯性调取连续工作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存储的所有信息,检查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是否包含数据或者图像的编号,时间和日期与试验的数据是否一致,能否追溯到吸卸料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敌障报警信息。A13现场性能试验性能试验包括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动载荷试验、动刚度、吸料能力及除尘效率、夹力等。检验人员应在在试验现场进行现场检验测量,并且对试验结果进行确认。A13.1空载试验按照要求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操纵机构、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动作可靠、准确,馈电装置工作正常;b)各机构动作平稳、运行正常,能实现规定的功能和动作,无异常震动、冲击、过热、噪声等c)液压系统无泄漏油现象,润滑系统工作正常。T/CPARK51—20A13.2额定载荷试验按照要求进行额定载荷试验,除检查其是否符合13.1的要求外,还应当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挠度符合要求不大于S/1000;b)主要零件无损坏。A13.3静载荷试验静负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焙烧机组及其各部分结构承载能力。料仓里装粉料达额定重量(可以分段作试验先加1/3额定重量),电动葫芦吊起额定负荷在桥架全长上来回运行。卸去负荷使小车和电动葫芦停在桥架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向料箱里装粉料达额定容量的1.05倍,电动葫芦起吊1.25倍额定负荷,离地100mm~200mm停悬10min。卸去载荷后检查桥架和小车架的永久变形,反复三次桥架和小车架不应再有永久变形。将小车开到跨端检查桥架主梁和小车架的实际上拱度为F=S(T)/1000偏差为30%F范围内(S为机组跨距,T为小车轨距)最后使小车和电动葫芦停在跨中,料箱装粉料达额定容量,电动葫芦(或夹具)吊起额定负载,检查桥架主梁和小车架下挠值应不大于S(T)/1000(由实际上拱度算起)。在上述静负荷试验后焙烧机组各部分不得有裂纹或联接松动等影响使用性能和安全等质量问题出现。A13.4动载荷试验动负荷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各机构及其制动器的功能。料箱装满105%的额定负荷,电动葫芦吊起1.1倍额定负荷,分别开动各机构(同时可开动两种,最多不超过四种),按工作类型规定的循环时间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停车、正转、反转、开闭、吸卸等动作,累计时间应达1h,其中吸卸料时间不少于30min,其余各机构不少于10min或按动作计算不少于10次。各机构动作应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各项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各限位开关、安全联锁装置应动作准确可靠,各零部件应无裂纹,联接件无松动(气路系统不泄漏)。夹具卷扬升降三次,紧急制动不应出现炭块掉落等影响质量的现象。各电机、接触器等电器设备不应过热。A13.5动刚度使用动态应变仪在主梁、小车架上盖板或下盖板处测试并记录。将小车置干跨中,料箱装满额定重量,夹具或吊钩起升额定负荷至额定起升高度的2/3处,停稳后匀速下降。在接近最低位置时紧急制动,同时开动空压机和罗茨鼓风机(或离心风机),测得吸卸料组自振频率不应低于2Hz。A13.6吸料能力及除尘效率选用湿度2%以下经过充分干燥,粒度小于7mm的40m焦粒或在用户炉坑(料温小于100℃),真空度大于29.42KPa情况下测试。操纵机组各机构按规定程序吸引物料,到标志处卸出,连续吸卸5次,测出平均值。同时测出最大和最小吸料能力,检查布袋的除尘效率不低于95%。用符合尺寸要求的块炭块进行夹取测试,连续夹取三次,不应有明显下滑痕迹。A14吸卸料能力情况检查检检按料仓设计容积给出湿度2%以下经过充分干燥,粒度小于7mm的40m焦粒,操纵机组各机构按规定程序吸引物料,根据地面留余焦粒体积测选用湿度2%以下经过充分干燥,粒度小于7mm的40m焦粒或在用户炉坑(料温小于100℃),真空度大于29.42KPa情况下测试。操纵机组各机构按规定程序吸引物料,到标志处卸出,连续吸卸5次,测出吸/卸料速度的平均值,吸/卸料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的97测试料管或夹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提升料管或夹具到一定的高度,测量此时料管或夹具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₂,并记录所耗时间秒数为s,然后将料管或夹具下降至高度为h的位置,并记录所耗时间秒数为s₂,通过公式S₁=|ha-h₁|/s×60计算出吸/卸料管或夹具的提升速度,通过公式S₂=|h₂-h₁|/s₂×60计算出或夹具的升降速度不得低于设计速度的97%。将吸/卸料管下降到最低位置,将激光测距仪等检测仪器垂直架设到料管或夹具管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缓慢提升料管到最高位置,测量此时料管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h₂,通过公式h=|h₂-h₁|计算出吊具实际测量上升的高度h,以上操作至少重复三次,h的数值应当与设计(规范性附录)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报告吸卸料多功能机组安装检验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地点设备类别设备品种(型式)型号规格工作级别吸/卸料速度吸料管行程吸料管升降速度卸料管升降速度电动葫芦规格小车(纵移)运行速度施工类别检验员序号类别结果11.设备选型检查1一般要求A有22.产品出厂资料1产品设计文件A有3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A有43整机型式试验证明A51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明A62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告知书A有7B有8B有9B有5.安装基础、附属设施及安1安装基础B有B有3安全距离B有B有1出厂产品用的材料、零部件等检查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