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与伦理 课件_第1页
安乐死与伦理 课件_第2页
安乐死与伦理 课件_第3页
安乐死与伦理 课件_第4页
安乐死与伦理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与伦理案例2005年3月,美国一名女植物人“安乐死”的案例成了公众、议员、总统与法官共同争议的焦点。特丽·夏沃(TerriSchiavo)1990年因病陷入“持续性植物状态”,依靠鼻饲管维持生命。她的丈夫兼监护人迈克尔·夏沃1998年向法院申请对妻子实施安乐死,但特丽的父母坚持要维持女儿的生命。此案从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审到上诉法庭,再到最高法院,特丽的鼻饲管被三拔三插,最终以特丽·夏沃于3月31日(拔管13天后)死亡落下帷幕。安乐死与伦理主要内容

安乐死的历史安乐死的含义、类型和对象安乐死的伦理争议安乐死立法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在国外在原始社会里,一些原始部落允许儿子杀死老人以防止老人临终时的痛苦,并把这种行为视为儿子应尽的义务。古希腊罗马时期,允许病人结束自己的生命,或允许请别人助死,或允许处置有缺陷的儿童。在中世纪,结束病人生命都会被绝对禁止。文艺复兴以后,安乐死的态度有所改变。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有人积极倡导安乐死。1936~1942,安乐死被德国纳粹分子所利用安乐死与伦理中国安乐死重大事件回顾1980年蔡根法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国内首篇介绍安乐死的文章1986年6月28日,汉中医案198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医学哲学研究会、中国辩证法研究会联合邀请30多位医学界和哲学界人士座谈关于安乐死的问题。1987年1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午间半小时》节目中播出安乐死讨论的录音节目1987年8月,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届安乐死学术讨论会”1994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安乐死学术研讨会2003年6月,国内媒体大量报道王明成要求实施安乐死新闻

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舒适或没有痛苦”地死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地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在我国对安乐死的定义为:是指按照病人或亲属(在病人不能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下)的意愿和要求,经医生鉴定认可,对身患不治之症、无法挽救、濒临死亡,肉体和精神处于极度痛苦中的病人,使用医学方法使其在无痛苦中渡过死亡阶段的过程。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特征病人必须身患不治之症病人处于不堪忍受、无法解除的痛苦之中必须是病人亲自要求实施安乐死的人必须是医生医生采取的方式必须尽可能避免痛苦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种类

自愿—

自己执行的安乐死

自愿—他人执行的积极安乐死

积极安乐死

非自愿

—他人执行的积极安乐死(仁慈助死)自愿消极安乐死

消极安乐死

非自愿消极安乐死(听任死亡)

安乐死与伦理案例“昆兰事件”

美国姑娘昆兰从1966年她12岁时,就是个昏迷病人,靠呼吸机维持心脏跳动,靠静脉注射维持营养。9年后,昆兰的父亲要求撤除一切治疗,但新泽西州最高法院法官缪尔驳回了他的要求,认为“这一点可能是杀人”,即破坏生命权利。可是新泽西州最高法院法官休斯推翻了缪尔的否决,同意昆兰的父亲作为女儿的监护人,允许他和医生撤除一切治疗,并认为中止呼吸器和中断人工喂饲没有区别。奇怪的是取走呼吸器后,昆兰却恢复了自主呼吸,但仍昏迷不醒,直1985年才死亡。安乐死与伦理案例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北某农村一位肝癌患者,因晚期癌症痛不欲生,他多次想自杀都因及时发现而未遂。进入临终状态后,多次昏迷。清醒后,对其妻子好像在说:“求求你早点把我送走吧!”其妻不忍心看到他再受生命垂危时的痛苦,便产生了为丈夫助死的念头。她先后用棉被、木箱挤压患者头部、腹部,搓衣板抵咽喉等方法,致夫窒息死亡。安乐死与伦理案例联邦德国一位69岁身患晚期乳腺癌的老太太,在一所医院里苦苦挣扎,病痛已折磨得她靠打吗啡也难以安宁,在她那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躯体上,插满了各种输液管。老太太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再三要求哈克特医生尽快无痛苦地结束她的生命,哈克特医生当着五位医生、一位律师和病人家属的面,给病人注射了氰化物。几分钟后,病人安然死去。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对象安乐死的对象仅限于身患不治之症、无法挽救、濒临死亡,肉体和精神处于极度痛苦中的病人。具体来说以下病人属于安乐死的对象:晚期恶性肿瘤性失去治愈机会者重要生命脏器严重衰竭并不可逆者因各种疾病或伤残致使大脑功能丧失的“植物人”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有先天性智力丧失、无独立生活能力并不能恢复正常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又长期无正常感觉和知觉,经长期治疗也不可能恢复正常者安乐死与伦理案例:严重畸形新生儿要抢救吗?

孕妇,28岁,临产时住进某市人民医院产科,并分娩了一位严重畸形男婴,该男婴除了严重的腭裂之外,还伴有室间隔缺损、房间缺损和左心发育不良。该男婴一出生就离不开特殊的医疗措施维生。医生向家长交待了病情,说明此病目前无根治办法之后,家长考虑到婴儿即使能够幸存,今后将无法忍受一系列的躯体上和心理上的极大痛苦和不幸,考虑长痛不如短痛,而向医生要求放弃对婴儿的治疗。医生对家属的这一要求表示充分的理解,尊重决定,终止了对该婴儿的抢救,让患婴自生自灭。如何看待家属和医生的行为?安乐死与伦理

如果父母及其医学顾问都确信,新生儿的生命如此悲惨或者不可能享有最低程度的满足,以至于若处长其生命便是不人道的或是徒劳无益的,那就应当允许实施迅速、无痛苦的死亡术。

——辛格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反对安乐死的理由赞成安乐死的理由安乐死的伦理证明安乐死的伦理原则安乐死与伦理案例“马莱夫尔事件”

马莱夫尔从1995年起在巴黎西郊芒特拉若利的一家医院工作。从1997年1月开始,她先后协助医院神经科和肺科病房的30多名身染绝症的72-88岁的老年患者实施了安乐死。这两个病房过高的死亡率引起了院方的警觉。后来医院进行了内部调查,发现30多起原因不详的死亡都发生在马莱夫尔当班时,于是从1998年5月停止了她的工作,并从1998年7月8日对她是否犯有谋杀罪进行正式调查。讨论:第一,马莱夫尔是“死亡天使”还是“杀人恶魔”?第二,马莱夫尔的行为是否有罪?安乐死与伦理汉中医案

1986年,陕西汉中一位59岁的女患者夏素文,因肝硬化腹水昏迷住院,经医院多方抢救仍不见好转,院方表示已无回天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提出希望尽早结束母亲的生命,以少受些痛苦和折磨,对此院长明确表示拒绝。但是王明成及其妹妹王晓玲一再要求,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于是主治医生蒲连升给患者开了复方冬眠灵处方,并注明家属要求实施安乐死,王明成在上面签了字。医生分两次共给夏素文注射了175毫克冬眠灵,夏素文很快“安乐”地离开了人间。夏素文死后,其子女因遗产继承纠纷,由夏素文的大女儿向检察院提起诉讼,认为这是一桩谋杀案,要求惩办凶手。1987年9月25日,公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将医生蒲连升和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收容审查。思考:医生蒲连升和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安乐死与伦理汉中医案

1991年5月7日汉中市法院对医生和王明成进行了公开审理,判决王明成有剥夺其母生命权利的故意行为,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而医生则是剥夺公民故意行为,也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两被告均对所谓的剥夺公民生命权利的故意行为表示不能接受,要提出上诉。而汉中市检察院当庭抗诉。1992年6月25日,汉中市人民法院再度开庭终审此案,宣告王明成和蒲连升无罪。安乐死与伦理反对安乐死的理由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歹活”医生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施以致死术是不人道的可能存在错误的诊断使病人成为家庭、企业、国家摆脱负担的牺牲品安乐死的“自愿”前提很难把握为安乐死立法,可能造成操作上的滥用安乐死与伦理案例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北方的一位农村青年得了重病,经医院救治之后,脱离了危险,这时他已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用,如果再继续治疗下去,有望治愈,但还要花一笔医疗费。该青年告诉医生,他既无力偿还已欠下的4000元,更无力承担将来的医疗费用,为此他要求院方为他实施安乐死。当人们听到这一消息时,除了倍感凄惨之外,也让人觉得安乐死确实很容易被人滥用。无独有偶,2001年4月,中国西安市9名尿毒症患者集体投书媒体,要求对他们实施安乐死。他们声称并不是他们不热爱生命,而是实在无法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在恢复健康无望的情况下,才向公众、社会呼吁给他们一个人道的待遇。安乐死与伦理赞成安乐死的理由安乐死是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维护病人的尊严安乐死解除病人的痛苦,是人道主义的表现安乐死有利于为家庭摆脱巨大经济负担,解除感情和精神上的无限压力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社会财富的无谓浪费有利于提高人们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人生价值及意义的意识安乐死与伦理病例甲某女,29岁,因患“原发性卵巢胚胎瘤”住院,三个月内进行两次手术,以后发生肝、肺、脑广泛转移,确定为不治之症。下肢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发烧,阵发性头痛,疼痛时应用麻醉镇痛药无效。本人多次要求结束生命,实施安乐死,同意患者的要求。最后因服用过量安眠药,无痛苦地死亡。事后反映明显效果有三:一是结束了病人临终前的痛苦折磨;二是解决了病人家属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三是节省了国家的公费医疗费用。安乐死与伦理病例乙某女,65岁,因肺癌进行手术治疗,一年后因脑部症状作开颅手术,癌症已广泛转移,成为不治之症。手术后病人极端痛苦,颅内高压高于正常人7倍之多,脑脊液不断地从伤口处渗出,情形十分悲惨,切开气管输氧,插胃管送流食,大小便失禁,已无救治希望。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家属面对病人的惨状也极难目睹,心想不如安乐死为好,但又处于矛盾心理状态,怕亲戚们事后议论,怕承受不起社会舆论的压力。医生虽然同情病人之痛苦、家属之困境,但出于当时地位,更不能明言。在旧的道德观念束缚下,只好让病人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慢慢在病痛中死去。结果:一是病人受尽了临终前的折磨;二是家属经济上、精神上负担很重;三是耗用了国家大量医药费。安乐死与伦理安乐死的伦理证明从病人的角度看,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疼痛难忍,痛不欲生。从家属角度看,他们对安乐死的态度也很矛盾。从医生角度看,大多数绝症患者已经毫无治疗价值,可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家属都提出要用最好的药、采取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从专家角度看,各国政治家、法学家、医学家、伦理学家都认为安乐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法律、道德、社会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安乐死与伦理案例哈尔滨曾经有一个被车撞成植物人的37岁的男性患者,出院后在家养着。由于车祸发生后肇事司机驾车逃逸,犯罪嫌疑人至今未能抓捕归案,所以医药费只能由他们自己出。三年时间他们已经花掉10多万元了,几乎是倾家荡产,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如今,患者依然浑然不知地躺在床上。每天,妻子、母亲、父亲、姐姐、儿子轮流看护在床边。几小时就要给患者翻一次身,喂一次奶,接一次尿,一次也不能落掉。几天、几月、几年都是如此,为了他,全家人可以说是累得脱掉一层皮。孩子上学受影响,大人上班请假,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然而全家人都无怨无悔。有人跟他妻子说要不就少给他喂点吃的吧,喂也白喂。他妻子坚决地摇头说:“那怎能么行!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就当他还是我丈夫,我们不能不管他”。家属明知患者已经没有抢救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