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天马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记提纲式笔记;尝试快速阅读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马的精神和天马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了解马的精神和天马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难点: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记提纲式笔记。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有关马的视频或图片。)提起马,你有什么话想说?预设回答:马曾经是人们的代步工具;马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说起马,让我想起了广阔的草原。教师:的确,提起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话要说,老师对马也是情有独钟,因为它的强健,因为它的蓬勃向上,更因为他的执着与忠实。而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认识一匹“天马”。二、交流预习情况1.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请大家分小组交流预习情况。2.学生分组交流。3.学生汇报交流情况。(1)要注意的读音:疾、匹、处、奔(2)易错字:雕、穗、辔、镫(3)形近字:(教师帮助归纳,并指导学生进行组词练习。)冶()伦()飘()治()论()票()型()练()协()形()炼()胁()4.教师:现在,我们分组朗读课文,一组读,其他小组认真听,帮助纠正读音。5.教师抽测朗读情况。三、通读课文,引导质疑1.教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的收获和问题标注在书上,一会儿我们进行交流。2.学生交流:(预设回答)(1)我知道了,选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是因为它是珍贵的文物。(2)天马是有着特殊意义的。(3)为什么说“不敢肯定”?(4)那么多的文物为什么一定要选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5)为什么马尾末梢要打了一个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引入教师:很多人都爱马,因为它的雄健,因为它的奔放,因为它的善良,因为它的忠实。而天马在人们想象中显得更为神奇、飘逸。上节课,大家对“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深入理解课文。二、课中研讨1.教师:请同学们围绕“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收集、整理组内的各种意见,选一位代表,组织好语言在全班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归纳。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1)因为天马神形兼备,造型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民族特点。(2)天马出土后震惊全国,轰动世界,说明它非常珍贵,足以代表我们的国家去吸引各国游客。(教师引导质疑:我国还有不少震惊全国、轰动世界的艺术珍品,比如说兵马俑。那为什么单单选择天马入选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3)“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这段文字体现出天马的造型充满了一种向上的力量,有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具备、所需要的。因此,选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不仅仅因为它是珍贵的文物,更因为它象征着一种民族精神。3.教师小结:的确如大家所说,一件文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年代、造型,更在于人们在它身上赋予的深刻含义。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体会天马体现出的奋勇向前、积极向上的精神吧!4.教师:这篇文章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1)全文结构清晰,在介绍天马时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使人一目了然。(2)作为说明文,在语言上也十分严谨,比如说“不敢肯定”一词的使用就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三、总结1.教师:在深入了解天马这一中国古代杰出的艺术品之后,你想说些什么?2.预设回答:中华的腾飞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用天马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工作,实现中国梦。四、作业布置选择一件文物,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简介。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古诗二首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学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出示《房兵曹胡马》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朝诗人杜甫)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指名朗读,齐读。(二)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

(三)再读一读古诗,深入感受(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三、教师总结第二课时(一)教学《马诗》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2、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两首古诗的比较感受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总结《房兵曹胡马》通过写马的风度、神韵和本领。抒发自己的胸怀和抱负。《马诗》表达作者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古诗;2、课外收集交流李贺写的其它几首《马诗》修改处: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房兵曹胡马马诗唐朝杜甫唐朝李贺骁腾有如此合当金络万里横行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巩乃斯的马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难点: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你见过群马飞奔的壮丽场面吗?走入《巩乃斯的马》,你一定会被深深的震撼,为马的魅力所折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边读边想: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学生交流初读感受。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草原上的雨来势凶猛,“我”见到了最壮阔的群马奔跑的场面。)(2)标出描写暴雨的句子。(那雨来势之快……打得烟尘滚滚。)(3)从哪儿看出暴雨来势凶猛?(“孤鹰击落”、“草原烟尘滚滚”、“真是一场来势凶猛的暴雨”等语句。)(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迅疾猛烈之感。2.学习第2、3段。(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眼前这幅群马奔腾的壮阔景象。(2)理解句子“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这四个词语的运用,恰当地写出了群马奔跑时的气势。指导朗读:注意节奏,读出递进的气势。(3)理解句子“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它们好像要与闪电作战,好像要成为指挥战斗的将军,连小马都在慌乱时刻临危不惧,甚至连牧人的喊叫也淹没在这气势汹汹的群马奔腾之中,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指导朗读:注意分号前的停顿,表现出形形色色的马奔跑的气势。(4)“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画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马蹄声、嘶鸣、叫喊声和雷声、雨声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真是震撼人心!3、学习第4自然段(1)当我们看到这壮阔的景象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2)作者真的是发愣、发痴、发呆吗?(不是,作者是被马群在暴风雨中纵横驰骋、自由奔放的场面生深深吸引、震撼住了。)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点评。)二、内容探讨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巩乃斯的马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延伸:借马群表达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三、方法学习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来充分表现马的活力的?比喻、拟人、同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抒情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四、作业布置小练笔: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修改处:板书设计:巩乃斯的马

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语文天地一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3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解决。想一想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4、全班讨论。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马背上的小学》。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5、分小组朗读。第二课时一、畅所欲言。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3、小组交流。4、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二、初显身手。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2.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3.评选最佳小骑手。第三课时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想象作文:马的未来。1.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3.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4.全班交流协作提纲。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浙江潮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教学重点: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2.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3.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时间暂定五分钟。(生合作学习。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评价、纠错)3.指读课文: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评价)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2.指名回答:远——近——气势—诗歌评价3.指导美读: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读。(古筝曲)5.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6.指导朗读: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四、拓展运用1.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指名读,说感受。五、课堂小结: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板书课题:观潮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二、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4、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拔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江面平静人们急切)3、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播放录像思考: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知潮声: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知潮序: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训其说:根据板书叙述潮来时的经过。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解其情: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4、自学“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带着这一问题自学第六自然段,自学后交流。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5、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四、本课小结: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你认为这里所引用的天下指什么?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红树林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4、小结。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六、布置作业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二、内容探讨: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语文天地二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3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希望。“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4、全班讨论。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5、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语,为什么以“海市”为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分小组朗读。第二课时一、畅所欲言。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绍给大家。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3.小组交流。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二、初显身手。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2.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3.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第三课时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主题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著名的故事改编一个。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3.全班交流协作提纲。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的难句,积累喜欢的词句。3、朗读诗歌,体会特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到现代化新城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深圳的变化有多大,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深圳的变化有多大,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同学们,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用深圳的图片导入,为的是能让预习过的学生感到惊叹:原来课文中提到的就是深圳呀。)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4、学生提出自读是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总结----拓展与延伸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歌中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从中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齐读课文。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巩固生字1、区分形近字。2、听写生字。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唯一的听众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1、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小时候曾经是一位音乐白痴,但后来却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为什么一个人会有这么的变化呢?究竟是谁改变了他的人生。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认识认识这位音乐家,看看有谁有这么打的力量,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2、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全班齐读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为“唯一的听众”是谁?为什么说她时“唯一”的听众……)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2、带着问题初读课文。(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2)为什么是“唯一”的听众(3)“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3、汇报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第1自然段、第12自然段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白痴---著名的小提琴音乐家,为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有老教授,这唯一的听众孜孜不悔的教导、默默无闻的关切,我的学琴经历了一个难忘的过程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上会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1、浏览2到9自然段,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A、联系上下文,老妇人是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B、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不断)练习读好这三句话。C、再次读一读“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2)第二次“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A、“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B、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第8自然段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3)第三次“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A、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B、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我无声的鼓励,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老人为“我”琴技的进步而高兴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三、真相大白,总结全文1、难道这位老人真的是一位聋子吗,请默读9到10自然段,我是怎么得知真相的?我得知真相后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引起“我”心灵的震撼,激起我对这位老教授无限的感激与敬仰之情2、当我成了著名小提琴家时,为什么总会不由自住的想起那“唯一的听众”?学生交流并回答3、教师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习老教授的什么品质呢?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四、拓展练习1.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五、小结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语文天地三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楼兰死了”的原因。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学难点: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教学准备:1、搜集楼兰的资料。2、了解自己周围一处的变化课时:3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楼兰之死》。齐读课题。2、由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那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讲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生字。(2)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2、交流,讨论。(1)楼兰在哪儿?(2)以前的楼兰是什么样?(3)现在的楼兰是什么样?(4)楼兰为什么死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原因:天然植物被破坏,土地沙化。)三、讨论(1)楼兰之死给人类什么教训?(2)我们应该怎么做?四、了解我国为保护植物采取的措施第二课时一、导课课前同学们调查、访问了家人、邻居、老师,了解周围所发生的变化,搜集了一些表示变化的数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明确交流的要求1、交流时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充实。2、可用数字、图片、实物来说明。三、看一看,说一说1、小组交流:几年来,自己、玩具、房屋、师长、学校都发生了怎样的巨大的变化。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成果的手抄报。手抄报内容可以有统计表、调查报告、图片、照片,也可以有实物展示等。3、朗读自己搜集的诗歌《乌衣巷》。4、小结生活中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四、找一找用上所学的数字说明法和对比说明法。1、用搜集到的一系列数字来说明生活的变化。2、用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今昔对比说明生活的变化。3、用实物,今昔对比。4、小结: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我们能体会到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五、课堂总结通过同学们谈周围的变化,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发现的身边的许多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变化写一写。二、写一写写前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如记叙、说明的文体,小诗、新闻等,还可以以某一种物品自诩的口吻,写一篇童话,反映其”变化”过程。1、出示习作要求:(1)自拟题目,写一写《变了》。(2)参考《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写一首诗。(3)参考《中国一日》写一篇新闻稿,写《班级一日》或《我家一日》。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3、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草稿,并修改。5、誊写习作。三、评一评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的真实、科学等方面入手评价习作,使习作内容表达意思清楚,明确,反映社会一定的变化,有一定的条例,语言通顺。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评价,教师参与评价。要求:1、习作的评语应写主要优点和不足,不必面面俱到。2、圈出错别字,划出不通或写得不明白的句子,督促同学改正。3、评语的语言应该通顺,有条理,不能有错别字。四、课堂总结。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唱脸谱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3、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教学难点: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一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歌曲吗?大家想听戏吗?2、大家觉得刚才唱的是歌曲,还是戏曲?(引导学生明白:这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你知道吗?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之国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唱脸谱》,来体会这一“国粹”中所蕴含的韵味。大家要积极表现,待会儿我会让大家欣赏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

3、初读课文,思考:(1)这首歌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押什么韵?(总分总,a)

(2)课文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师板书:外国友人称赞、勾画脸谱、美佳佳)

二、读一读(朗读课文,自悟“韵味”)

为了理解歌词,我们得先读一读: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可以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2、思考:你从课文中品出了什么韵味?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让学生自己先独自品味,独自质疑,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

三、小结第二课时一、说一说(感情朗读,品说“韵味”)

把你从课文中品出来的韵味和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提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1、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朗读第1小节)

(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模仿一下。(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

(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这也可以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小结:这节写外国人的称赞和观众的喝彩,这是一种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2、利用你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文中提到的人物的有关故事,说一说各种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的联系。(指导朗读第2、3小节)

蓝色——表现刚强阴险、正直胆大。如杨延昭,窦尔敦等。

绿色——表现暴躁勇猛。如魔鬼等。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曹操等。

黄色——般表现为性格猛烈、骁勇善战。如廉颇、典韦等。

紫色——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如魏延,李天王等。

金、银、灰色——神秘,代表神妖。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孙悟空等。

3、说一说勾画脸谱的艺术特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鲜明、生动、夸张,)

4、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

二、测一测(巩固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唱脸谱》既是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脸代表忠耿正直

黑脸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代表赤胆忠心

白脸代表刚强勇猛

三、练一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家乡戏?简单说一说。

如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眉户、蒲剧等。

2、用笔写一写,你学习《唱脸谱》一文体会到了哪些韵味。

“皮黄声声唱千里,京腔京韵响世界。”

四、小结: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感觉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了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我喜欢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能仿写一段。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内容,仿写一段。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内容,仿写一段。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出示:我喜欢(读课题)2、能接着课题往下说: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为什么?那课文中的我喜欢什么呢?二、学习课文(一)初学课文1、仔细听老师念儿歌,想一想课文中的我喜欢什么?用-----划出来。我为什么喜欢?2、指名汇报,鼓励用课文中的原句。比一比,谁记得又多又准确。出示:繁星、树林、海洋、大家、一颗星星、一颗树、一滴水、一个人的图片,对比排放。(二)研读课文1、选择喜欢的自然段和学习伙伴一起学习2、分组,学习同一个自然段的小朋友组成学习小组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B、说说: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用上……因为……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明原因。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A、繁星:对比:繁星满天和一颗星星对比强调我喜欢的原因。指导朗读:喜欢要读重音,读出喜爱的感情,读第二行表示星星可数时,速度略慢,读第三行表示多数时,语调要高昂有力,表示出我的喜欢。B、树林:理解顶用,理解:一棵棵大树连成一片,树叶都相互交错着,像是肩并肩手拉手,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狂风吹不倒,也刮不断。因为它们联合起来,就有了力量。C、海洋:看图说说一滴水和海洋的关系。教师可实物演示加深理解。各种形式朗读、指导D、集体:理解大无比联系实际说说具体例子,朗读课文(三)练习朗读1、选择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己评,大家评2、分形式朗读,一个人读,集体读,评价3、能干的小朋友背一背。三、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我喜欢》这一课,课文背得怎样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1、检查背诵课文。2、认读课后生字。二、学习写生字。今天我们来学习写这一课的生字。上一节课,我们都认识了这些生字,下面哪位同学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下?1、生字卡片出示:莓殷炫峦遂澈稚凰2、你能给这些字找到好朋友吗?(指生口头组词)3、这当中你觉得哪个字最好写,最好记,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吗?(分析记忆字形,说说每个字的写法)4、学生在练习字贴上练写,教师巡视,遇到问题及时纠正。5、一评:同位评、小组评,全班展示写得好的作业。三、编写一段。提示:我喜欢蚂蚁。我喜欢花园。我喜欢草原。1、仿照课文的样子,自己学写一段,教师巡视,指导。2、读读自己写的,互相交流,共同评议修改。3、用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自己写的课文。四、写摘录笔记:1、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小节抄在笔记上。2、把自己仿写的写在旁边。修改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组签阅:教导处查阅:课题:语文天地四备课人:贾建娟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书法作品”和“对对子”的意思。2、浏览课文《推敲》、《千锤百炼为一“绿”》,了解课文大意,总结推广效果好的学习经验。3、加强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熟读成诵。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加强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熟读成诵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2、学生:提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课时:3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引语:在“韵味”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好句子,大家来读一读好吗?2、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陶醉心旷神怡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万籁俱寂赏心悦目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二、初显身手:“欣赏书法作品,说说书法作品对我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1、在小组通过查字典或举例理解“书法”。说说“书法”意思。然后交流课前搜集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言,小组长带领,每个学生都得说。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说话的机会和时间。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书法。三、学习课文《推敲》。1、自己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大意。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事情?先同桌互相交流,然后集体交流。3、课题中哪个字是题眼?为什么要用”敲”?自己认真读课文找答案。4、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自读自悟,想办法解决问题,个人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解决。各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师生共同评议,总结推广效果好的学习经验。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找优美的语句划下来,交流。6、美读这些优美的语句。熟读成诵。同位比比谁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语气好?推荐到全班美读。并谈谈这些句子为什么生动优美?引导学生谈个人感受,怎么想就怎么说,老师表扬说得有创意有个性的学生。7、师生同读,共诵。作业设计:选做:1、把优美语句用钢笔认真写下来。2、向家长说说自己搜集的书法作品,共同欣赏。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搜集春天的农谚,学习记叙文《千锤百炼为一“绿”》,了解了王安石对文学的认真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和古诗有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板书:绿齐读课题。想作者会围绕“绿”写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3、读一读第1小节,主要讲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写古诗的时间、背景和内容。)4、读2-4小节,想想这几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介绍说明作诗的过程)5、读5-7小节,主要讲了什么?6、理清作者思路后,分段,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