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5届高考质量调研(二)

历史试题

(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

革命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故A错误,符合题意;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

治,故B正确,排除;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其经济原因,故C正确,排除;北洋军阀

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属于政治背景,故D正确,排除。故选A。

2.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郡县制B.西汉中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分权的特征,排除从军机处的特点与影响

来看,D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通过分割相权以达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更能体现“分权”

的含义,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

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

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

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3.假如你是一位导游,需要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以下哪一地点不在此行之列

A,江西的瑞金B.贵州的遵义C.广东的广州D,甘肃的会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活动中心非中心城市,

故C不符合题意;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

召开遵义会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故ABD均与长征有关,故ABD不符合题

意。故选C。

4.明末清初一批思想家参加了抗清斗争,他们从烈火硝烟中退居书斋后,纷纷著述总结历史教训。其中提

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家是()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李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思想家是黄宗羲,A项正

确;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排除B项;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者,排除C项;李贽对封建社会

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

锢,排除D项。故选A项。

5.下图为1953年5月四川省遂宁专区遂宁县玉峰乡第八村的选民们在领取选民证的情景。这表明,当时

()

A.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B.全国普选工作成果显著

C.村民积极参与村官选举D.基层选举方式多种多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村民领取选民证,反映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国普

选,排除B项;材料表明当时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基层

选举方式多种多样,排除D项。故选A项。

6.百年来中美关系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中美两国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总有第三国在影响

中美关系,以二战为界,前半段是,后半段是o两条横线上分别应填入

A.日本苏联B.英国苏联C.德国法国D.英国法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击日本纳粹法西斯势力;二战结束后,受到两极对峙格

局的影响,中国坚定的采取“一边倒”政策,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因此题干中的两个国家

分别是日本和苏联,A正确,BCD排除。故选A。

7.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

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充分

D.南方的赋税来源依赖商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南北方金属货币的发展情况不一,因此战乱影响,北方经济凋敝,金属货币使用受

限,而方面较为稳定,不断开发发展,金属货币使用量大,说明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B项

在南宋,排除B项;北方经济受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赋税主要依赖商业,排除D项。故选

A项。

8.有学者认为,“儒术之兴,实时势使然”。汉武帝终非“能知儒术之人”。据此可知儒学独尊的原因是

()

A.儒家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B.对君主执政有一定的约束

C.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符合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儒术之兴,实时势使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

务,主要是利用思想统一达到政治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D选项符合题意;儒家文化不断发展体现

的是儒家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并

非是限制君主,B选项排除;C选项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排除。故答案为D。

9.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

式。”此“模式”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最包容、最民主模式”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国

两制”方针的反映了“事实求是”精神,c正确;50年代就已经提出和平统一的思想,排除A;B项“先河”说

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错误,是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所以选C。

10.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

A.经济格局的变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江南交通发达D.对外贸易水平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体现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的现象,A项正确;该谚语主要反映的是江南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江南交通发达无关,排除C

项;材料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一日本学者在200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

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

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

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灌输反日教育

B.日本政府长期忽视历史教育的结果

C.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日本青年扭曲历史

D.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日本侵华历史问题,意在考查鉴别和分析中国日两国青年对历史问题认

识的差异性。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认识到日本对中国战争的侵略性,

对靖国神社的认识,差距则更大;日本青年得出正确结论的则更少。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部分中国青年对

历史的忘记以及大部分日本青年对历史的扭曲,C正确。A、B两项是错误的,中国的教育是要通过对抗日

战争的史实来教育学生不要忘记国耻,要自强。D项的结论从材料中无从体现出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日人民对于日本侵略史实的评价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12.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其标志性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B.十一届三中全会

C.新中国诞生D.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45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

族解放、独立、自由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

伟大转折,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排除B项;新

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3.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广泛流传于国内及

新罗、日本等国。据此可知,白居易

A.延续了《诗经》艺术风格B.适应了唐朝市井生活需要

C.借鉴了《离骚》创作手法D.擅长描摹风俗和人生世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乐府运动是指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

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根据“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可知白居易的诗

延续了《诗经》的艺术风格,故选A;白居易的诗广泛流传于新罗、日本等国,因此不能说是适应唐朝市

井生活的需要,排除B;《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与白居易的诗风格不符,排除C;白居易的诗是“感

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而非描摹风俗和人生世情。排除D。

14.宋朝监司是地方州县的统领、监控机构,在实际中与中书省、枢密院接触密切。御史台、谏院为中央

专门监察机构,对监司等地方各级官员有按察权力,同时还掌管监司的考课、复核工作。这一体制

A.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开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宋朝的监司负责统领、监控地方州县,御史台、谏院又负责监察监司,从而形成了

严密的监察系统,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故选C;宋代没有实现大一统的政治

局面,排除A;秦代郡县制的建立就已经形成了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排除B;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是小

农经济,铲除这一基础明显不可能,排除D。

15.1881年开平矿务局开始兴造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以便利运输煤炭,“虑朝议禁驶机车,乃声明以驴马

拖载,使得邀准”。这表明

A.清朝统治者对铁路仍存疑虑B.开平煤矿生产能力有限

C.洋务派在朝廷并未掌握大权D.唐山附近地方风气未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同意建此铁路,又不同意“机车”牵引,只同意“驴马”拖载,符合“疑

虑”态度之意,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有开平煤矿设备、技术、生产等方面信息,难以推知其“生产能

力”情况,排除B项;驴马曳引车辆不能说明“洋务派在朝廷并未掌握大权”,排除C项;禁驶机车是

“朝议”(朝中议政)的主张,此主张之依据是否与唐山风气未开有关,题干材料未有信息,不能确定,

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

16.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

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

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

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

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

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

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分别指出上述三则史料的类型。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奉诏即位还密谋篡位?请说明理由。

【答案】(1)材料一属于考古实物史料;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材料三属于后世史学家著述的二手史料。

(2)我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奉诏即位。理由: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说明(公

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秦简是考古实物,是一手(原始)史料,具有比较

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吕思勉《秦汉史》叙述: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

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也表明吕思勉先生也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奉诏即位。根据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与吕思勉《秦汉史》可以相互印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由材料一的出处“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

告》”可知,材料一是源于考古实物史料;由材料二的出处“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可

知,材料二是源于传世文献史料;由材料三的出处“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可知,材料三

是源于后世史家著述二手史料。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及现代(中国)。看待: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和材料

三都支持即位说,得出:我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奉诏即位。理由:由材料一的出处“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

二世元年文告》”和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得出: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说明(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

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秦简是考古实物,是一手(原始)史料,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由材料三“扶

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吕思勉《秦汉史》叙述: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

事不足信,也表明吕思勉先生也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奉诏即位。根据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兔子山秦简

《秦二世元年文告》与吕思勉《秦汉史》可以相互印证。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

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

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

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

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

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

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军所到之处“查庵观寺院田产充公”。1852年夏,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又联名向

洪秀全上书,申明“宜广积粮,以充军备而裕国课”,并请准“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下半年,《天朝

田亩制度》颁布后,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计亩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

等,分为无田者食”。1853年年底,石达开到达安徽,为“结民”,他让当地人充任“乡官征租赋”,

“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

——摘编自何希芝《太平天国的经济措施及政策》

材料四1855年1月以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

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

后,李秀全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1861年,太平军在

濮院等地曾多次发布文告,“尔等子民勿必惊疑,通商贸易”“士农工商各安恒业”。

——摘编自段本洛《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商业政策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简析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太平天国前期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四、指出太平天国中后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经商

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了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重视耕战。(答出两点即可)

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

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2)经济政策:没收庙宇田产;向有田地者尤其地主收取粮食税;设关卡征税。

(3)变化:废除“圣库制度”,恢复家庭制度;允许并扶持私人自由贸易;保护工商业者。(答出两点即

可)

影响:活跃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延续了太平天国政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汉武帝时期(中国)。不同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

料一“百家争鸣”“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

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加以概括得出: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农业和工

商业发展,经商逐利思想渐浓;小农经济产生;为了富国强兵、赢得战争胜利,重视耕战。汉武帝时期:

根据材料二中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问题、加强集权等角度可得出社会稳定,经济发

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

思想的影响。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852—1853年(中国)。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三中的“查庵观寺院田产

充公”可知,没收庙宇田产;根据材料三中的“照旧交粮纳税"“‘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可知,向有田

地者尤其是地主收取粮食税,根据材料三中的“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可知,设关卡征税。

【小问3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855—1861年(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四中的“天

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可知,废除“圣库制度”,恢复家庭制度;根据材料四中的

“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可知,允许并扶持私

人自由贸易;根据材料四中的“士农工商各安恒业”可知,保护工商业者。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经济政策

对太平天国经济和政权建设的作用可知,活跃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延续了太平天国政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在总结党过去

24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面是对树立毛泽东思想

为旗帜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的解释中所涉及的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