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

第一部分:课内基础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①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③以军中多务④。权曰:“孤⑤岂欲卿治经⑥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⑨,见往事⑩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R,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G,非复途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皿,

大兄何见事8s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①[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②[当涂]当道,当权。③[辞]推脱。④[务]事务。⑤[孤]古

时王侯的自称。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⑦[博士]当时专掌

经学教授的学官。⑧[邪]通“耶”,语气词。⑨[涉猎]粗略地阅读。⑩[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

指历史。(11)[乃]于是,就。(12)[及]到了……的时候。(13)[过]到。(14)[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⑸[才

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16)[非复]不再是。(17)[吴下]指吴县,现在在江苏苏州。(18)[阿蒙]名

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更]重新。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田)[大兄]这里指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2[见事]认清事物。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

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

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

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

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孙权劝学》与《傅永学书》(1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加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号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承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魏书•傅永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里事之晚乎:

(3)号复南奔:(4)涉消经史,兼有才干: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蒙群以军中多务不帮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至精趣求精

C.自青州入魏,号复南奔寻根间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

4.翻译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5.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6.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7.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2分)

书上元夜游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僧州,有老书生藜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

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沽⑧纷然。归舍己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过④问先生何笑,章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⑥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②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③沽(gu):卖酒的人。

④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⑤更:又、另,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有老书生藜人来过①几,几个;②数目,数量;(1)数:

③多次,屡次;④计算,查点。

关联教材

事自笑也(2)盖: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2分)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4.文中哪句话能表现民族间融洽相处,集市气象繁荣?(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读完选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虽被贬海南僧州,但在上元夜游时仍拥有①.

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②的人。(2分)

答案:

孙权劝学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19分)

1.(4分)(1)比;(2)了解事情;(3)不久;(4)粗略的阅读

2.(2分)B

3.(2分)A

4.(1)(2分)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2分)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5.(2分)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6.(2分)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7.(3分)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

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