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非选择题专练50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非选择题专练50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非选择题专练50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非选择题专练50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非选择题专练50题)(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04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非选择题专练50题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384年,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其源于隋唐府兵制并吸取了历史上屯田经验,是明朝最主要建军制

度。自京师达州县要地皆设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固定屯戍。在地方设都司,辖若干卫,

一卫辖5个千户所,5600人;都司之下,冲要府县设千户所、百户所,其下设总旗及小旗。1393年,全

国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兵额达270万人。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

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

不私将。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

屯田养兵;宣宗后,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逐增,倭寇之乱,戚继光招募民兵取代卫所

兵。

——摘编自《明朝军事制度改革》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卫所制度。

【答案】(1)特点:遍布全国各要地;军队规模庞大;双重管理,统调分离;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

袭,控制严格;军丁社会地位低。

(2)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是统治者继承和吸收了先代经济军事制度的结果;其建立保证了皇帝对军队地方

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保证了国家的兵员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

担;特别是边疆的卫所设立,有利于边防的巩固稳定和边疆的开发;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卫所制

度偏废。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自京师达州县要地皆设卫所”可以得出遍布全国各要地;依据“全国共有

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兵额达270万人”可以得出军队规模庞大;依据“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和兵

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

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可以得出双重管理,统调分离;依据“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

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可以得出寓兵于农,守屯结合;

军户世袭,控制严格;依据“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可以得出军丁社会地位低。

(2)简析:依据材料“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其源于隋唐府兵制并吸取了历史上屯田经验,是明朝最主要建

军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是统治者继承和吸收了先代经济军事制度的结果;依据

“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

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建立保证了皇帝对军队地

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依据“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

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保证了国

家的兵员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结合所学可知,边疆的卫所设立,有利于边防的巩固稳定和边疆的开发;

依据“宣宗后,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逐增,倭寇之乱,戚继光招募民兵取代卫所兵”

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卫所制度偏废。

2.北京城址变迁

材料一

健德M安也门

・承门丽正门抽文明门

会城门

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困

(1)依据上图对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和城市布局进行简要说明。

材料二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

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开始民族得到了

南北大调动、大迁徙、大融合,改变了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民族意识、中国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契

丹人、汉人、党项人、女真人,同是国人,今皆一家。

⑵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辽金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北移的影响。

【答案】(1)说明:金、元、明三代虽然都在北京建都,但都城位置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北京城城址在

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是不断扩大;北京旧城城址虽然曾多次变迁,但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城址怎样变迁,

城区附近始终靠近水源;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明代城市格局呈“凸”字轴线形,整个布局沿

南北延伸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给人一种整体感和稳定感。

(2)影响:有利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交融;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民族意识和中国

观念逐渐兴起,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详解】(1)说明: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金、元、明三代虽然都在北京建都,但都城位置不同;总体

来看,随着历史的发展,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是不断扩大;北京旧城城址虽然曾多次变迁,但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城址怎样变迁,城区附近始终靠近水源;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明代城

市格局呈“凸”字轴线形,整个布局沿南北延伸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给人种整体感和稳定感。

(2)影响:根据“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开始民族得到了南北大调动、大迁徙、大融合,改变了民族

人口分布的格局”可知政治重心的北移有利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交融;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

发生了变化;根据“民族意识、中国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契丹人、汉人、党项人、女真人,同是国人,

今皆一家”可知民族意识和中国观念逐渐兴起,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3.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

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

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遵循“共商、共

建、共享”原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

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

——改编自杨保筠《"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新构想》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⑶为更好地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至少两点)

【答案】(D目的: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宣扬明朝国威;结果:最终停止。

(2)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利于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实

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3)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扩展海上安全领域合作,实行互惠共赢,提高海运能力。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及所学知识可得,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

好往来和宣扬明朝国威;结果:根据材料“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及所

学知识可得,由于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下西洋活动最终停止。

(2)根据材料“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得出,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根

据材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得出,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根据

材料“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

1万亿美元的目标”得出,利于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3)本小题相对较为灵活,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扩展海上安全领域合

作,实行互惠共赢,提高海运能力。

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倭寇从海上进犯,帝(明太祖)惠之,顾谓(汤)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和请与方

鸣谦俱,鸣谦,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目:“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

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炀客兵也。”帝

以为然。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

海延表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蛤,势必大溃。惟有分刚缓急,择尤为紧

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

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

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1)分别阐述两则材料对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价值。

⑵结合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并做简要评价。

⑶指出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史学方法,请至少列出两种。

【答案】(1)材料一摘编自正史《明史》,可用于研究明代沿海地区倭寇骚扰和东南沿海抗倭的相关历史;

材料二摘编自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奏稿汇编,对研究近代海防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2)海防思想:重视口岸防守,以陆制海;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

评价:

积极: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推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

消极:不具有先进的海权意识,是一种被动的海防战略,难以有效抵御外来侵略。(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

可酌情赋分)

(3)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史料互证法;运用

“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历史问题的跨

学科研究法。(任答2点即可)

【详解】(1)根据“摘编自《明史》”“倭寇从海上进犯,帝(明太祖)惠之”得出材料一摘编自正史《明

史》,可用于研究明代沿海地区倭寇骚扰和东南沿海抗倭的相关历史;根据“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嗪

稿》”可得出材料二摘编自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奏稿汇编,对研究近代海防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2)海防思想:根据“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表万里,口岸林立,

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蛤,势必大溃。”得出重视口岸防守,以陆制海;根据''盖京畿为天

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

无甚碍。”得出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评价:积极:根据所学可得出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推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消极: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不具有先进的海权意识,是一种被动的海防战

略,难以有效抵御外来侵略。

(3)综合所学可得出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

史料互证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解决历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前的传统中国是一个自以为世界中心的封闭体系,其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

都把自己凌驾于万邦之上,而把周边地区的国家和部族视为“藩属”或“夷狄”。这些藩属国必须按时向

中央王朝“进贡”,得到本朝天子的“册封”后,才能取得合法统治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中央王朝

为中心,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图式的“华夷秩序”。美籍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儒家意识的

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

夷务或商务”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材料二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

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

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

交体制。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国的

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外交"华夷秩序”观念形成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答案】(1)形成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科技和经济的长期领先;受儒家义利观念的影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2)趋势:由传统朝贡外交到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评价:推

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客观上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未改变近代

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

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夷务或商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和地理等方面分析可知,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科技和经济的长期领先,受儒家义利观

念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形成了

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可知,由传统朝贡外交到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根

据“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信息可知,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

求到主动设置调整。评价:根据材料二中“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可

知,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根据“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中国的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

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鸦片战争

后的中国外交可知,客观上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未改变近代中国

屈辱外交的局面。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21年,明

成祖朱棣正

式迁都北京,

并改北京为

京师。

Q值

s一长发.边,

-----政界

图1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后金

,1625年,劳尔哈东、

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636年皇太极称帝.

国国号为清)

哈赤建立政权,国

号大金.史称后金

山海关

故北京

一一明朝辽东边墙

定都北京X1619年重要战役及年代

图2

⑴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成祖迁都做出合理解释。

(2)提取图2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后金)迁都的特点。

【答案】(1)角度1:从政治角度回答南京偏于江南一带,不利于控制全国;迁都北京有利于巩固统治。

角度2:从军事角度回答迁都北京可以增强北部和东北部军事势力,有效应对游牧民族侵扰。

角度3:从经济角度回答定都北京可加强南北交流,推动经济交流与发展。

角度4:从历史角度回答北京曾作为金、元都城;朱棣曾受封燕王镇守北京,有较好的基础。(答出三个角

度即可。)

(2)从次数上:两次迁都,共三处都城。

从方向上:整体看是从北向南、由东向西。

从区域上:由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到汉族聚居区域(由游牧区到农耕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

由“关外”到“关内”等)。

从城市地位:从边陲城市到传统政治中心。

从背景看:随着实力增长、控制区域扩大而迁都(从地方政权到全国政权)。

(答出三个方面即可。若仅列出史实,无总结角度或概括性语言不得分。)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明成祖迁都的方向是从南放到北方,即南京到北京,迁都的原因可以从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等角度作答,例如,角度1:从政治角度回答南京偏于江南一带,不利于控制全国;迁都

北京有利于巩固统治。角度2:从军事角度回答迁都北京可以增强北部和东北部军事势力,有效应对游牧民

族侵扰。角度3:从经济角度回答定都北京可加强南北交流,推动经济交流与发展。角度4:从历史角度回

答北京曾作为金、元都城;朱棣曾受封燕王镇守北京,有较好的基础。

(2)从材料中可知,可从迁都的次数,迁都的方向和地理位置等角度作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清朝的都城的

数量是三个,经历了两次迁都,迁都的从方向上是整体看是从北向南、由东向西。从区域上观察是由少数

民族聚居区域到汉族聚居区域或者说由游牧区到农耕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关外”到

“关内”等再从城市地位:从边陲城市到传统政治中心。从背景看:随着实力增长、控制区域扩大而迁都

(从地方政权到全国政权)。

7.历史中的动物形象

材料一史载,汉武帝为了追求西方的良马,使者往来西域络绎不绝。他在获取西域宝马之后,曾经兴

致勃勃地作《天马歌》,欢呼这一盛事。“天马”远来的汉武帝时代,正是当政者积极开拓中西交通、取得

空前成功的历史时期。“天马”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这一时代中西交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一种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子今(新编中国史•秦汉史》

材料二在长安,西域进贡的珍稀野驼、风脚驼被圈养在皇家苑囿中;皇家禁军之飞龙驼偶尔担负漕路

粮米的运载任务;使者骑乘白骆驼或者明驼驰赴京师来报军情;公主出嫁和下葬的队伍中有骆驼负重而行;

皇家子弟狩猎也带着骆驼出行;胡商牵引着骆驼满载西域珍宝进入西市,而骆驼本身也可能是此行的交易

物品。

——摘编自杜远东《唐代骆驼研究》

材料三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以明朝为核心的新的朝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麒麟在中国只是一种活

在传说里的动物,一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王赛弗丁遣使奉表,献麒麒,并贡马及

方物”,举国欢腾,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此后,海外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过于频繁的动物交流,

也使明朝喂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断加大。

——摘编自赵凯莉《明朝时期海外诸国对华输出动物考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马""骆驼”成为汉唐时代文化符号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时期以“麒麟”为代表的异域动物传入中国的现象。

【答案】(1)国力强盛;文化包容;中西交通发达,外交往增多;民族交流频繁。(任意三点叩可)

(2)是朝贡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要表现;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增加了明王朝对海外世界的了解;

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天马’远来的汉武帝时代,正是当政者积极开拓中西交通、取得空前

成功的历史时期”,联系材料二中“西域进贡的珍稀野驼、风脚驼被圈养在皇家苑囿中……”等信息,结合

所学知识,从国力、政策、交通、外交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天马”“骆驼”成为汉唐时代文化符

号的原因主要有,国力强盛,文化包容,中西交通发达,外交往增多,民族交流频繁。

(2)评价:根据材料三中“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以明朝为核心的新的朝贡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海外

诸国对华输出的动物随之增多。过于频繁的动物交流,也使明朝喂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断加大”,结合所

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朝时期“麒麟”为代表的异域动物传入中

国,是朝贡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要表现,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增加了明王朝对海外世界的了解,

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三千年来的都城变迁,用两条线就能划出个大概。第一条,从周朝至北宋时期,……第二

条,从北宋至今,……。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中国都城变迁的重要过渡。下图为周朝至北宋、南宋至清

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摘编自《都城的分布变迁研究》等

材料二核心区作为一种政治地理学概念,是指国家内最重要的政治区或经济区所在,是在国家政治事

务中发挥着支配作用的中心区位。中国古代的核心区在空间上经历了一个大尺度的运移过程,从早期的长

安型到后期的北京型。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首先是政治上的重心,并不一定与经济重心相吻合,正如首都

尽力向经济区靠拢,并不一定与经济区相吻合一样。封建时代的核心区是借助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维系

政治区与经济区之间的联系的。

一摘编自刘沛林《中国历代核心区的迁移及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都城开封在图中的位置(填写代号),概述西周至清朝三千年间主

要王朝都城的迁移轨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1)位置:③迁移轨迹:从西周至北宋,都城迁移轨迹沿着西安一洛阳一开封一线,呈东西向波动

迁移;南宋至清朝,都城迁移轨迹沿着杭州一南京一北京一线,呈南北向波动迁移。开封是都城变迁由东

西向转向南北向的重要过渡。

(2)说明:北京发展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政治核心区),元明清三朝以北京为都城共六百余年;长江中下游

地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经济核心区);政治、经济核心区不相吻合(空间分离),中央政府以强大的中央

集权,通过运河漕运等形式,维系政治、经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

【详解】(1)位置:结合所学可知都城是开封,是③。迁移轨迹: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从西周至北宋,都城

迁移轨迹沿着西安一洛阳一开封一线,呈东西向波动迁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南宋至清朝,都城迁移轨迹

沿着杭州—南京一北京一线,呈南北向波动迁移。综合都城的变迁可分析出开封是都城变迁由东西向转向

南北向的重要过渡。

(2)说明: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首先是政治上的重心”可分析出北京发展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政

治核心区),元明清三朝以北京为都城共六百余年;结合经济重心的南移可分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的

经济重心(经济核心区);根据材料“并不一定与经济重心相吻合,正如首都尽力向经济区靠拢,并不一定

与经济区相吻合一样”可分析出政治、经济核心区不相吻合(空间分离),中央政府以强大的中央集权,通

过运河漕运等形式,维系政治、经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成祖迁都北京,作何考量?

材料一明朝形势图(1433年)

材料二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其次则关中。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然视汴犹为上游焉。

若金陵则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

材料三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式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

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

江南之民命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分析说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利弊。

【答案】利

(1)从以北京为都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如:历史上多个政权以北京为都城;朱棣在北京经营多

年。

(2)从以北京为都城具有相对有利的现实条件角度作答①从北京战略地位角度作答;如:北京地区战略地

位非常突出,便于控制全国。关中、洛阳、南京等地则不具备此条件。②从防御蒙古等少数民族角度作答。

(1)从军事上安全系数过低的角度作答;如:面临少数民族的冲击,边境压力大。

(2)从政治上礼乐教化难行的角度作答;如:北京是边防重地,政府疲于应对外来进攻,不利于礼乐政教

的有效建设。

(3)从加重经济负担的角度作答。如:经济重心在南方,北京作为都城,需要大量的粮食以及财政的转运,

造成了江南之民疲于运输物资,政府大量资金用于河道建设,财政负担沉重。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需要具体化分点作答。禾(1)北京

作为古都本身拥有很多优越性,从以北京为都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如:历史上多个政权以北京

为都城(辽、金、元等);同时朱棣在登基之前势力就在北京,在北京环境利于其发展。(2)根据材料“天

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其次则关中。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然视汴犹为上游焉。若金陵则僻

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可得出,从以北京为都城具有相对有利的现实条件角度作答①从北京

战略地位角度作答;如:北京地区战略地位非常突出,便于控制全国。关中、洛阳、南京等地则不具备此

条件。②从防御蒙古等少数民族角度作答,本身拥有的优越性具有不可代替性。弊:根据材料一中地图中

的详细信息可得,(1)从军事上安全系数过低的角度作答;如:面临少数民族的冲击,边境压力大。(2)

从政治上礼乐教化难行的角度作答;如:北京是边防重地,政府疲于应对外来进攻,不利于礼乐政教的有

效建设。(3)根据材料“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于输挽,

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可得,从加重经济负担的角度作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从

安史之乱后经济开始中心南移,经济重心在南方,北京作为都城,需要大量的粮食以及财政的转运,造成

了江南之民疲于运输物资,政府大量资金用于河道建设,财政负担沉重,人民负担加重,不利于社会的稳

定。

10.冰嬉

材料一冰嬉,亦称冰戏、冰技,是指萌芽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冬季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于明末清初

的传统冰上娱乐形式,其中包含多个运动项目。冰嬉中包含的“跑冰戏”和“蹴鞠之戏”等项目,早在努

尔哈赤统治时期的后金宫廷就开始流行,后来成为清代宫廷冰上娱乐活动的泛称。

入主中原的清朝主政者,将北方民族传统冰上活动与流传两千多年的宫廷百戏相结合,创造了冰嬉盛

典,并写入清代的典志体史书之中。从此开始,冰嬉成为清代礼乐制度中的重要庆典活动,由传统冰上娱

乐活动转变为王朝国家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时空的宫廷盛典。

(1)阅读材料一,概括清代冰嬉盛典的形成因素。

材料二乾隆十年(1745),冰嬉被乾隆皇帝钦定为“国俗”。

“国俗”是认同清王朝“天下”的子民共同保持的风俗习惯,也是区分清王朝与异城外邦最具有标志

性、符号性、象征性的特征。

在康乾盛世末期的乾隆朝,国家危机逐渐凸显,冰嬉于是作为国家复振的文化资源,成为强化文化认

同的国家庆典。乾隆朝将冰嬉盛典完美地融入清代礼乐制度,体现了王朝国家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并将具有“自我文化认同”价值的因素融入国家典礼的过程。王朝国家对生民共同心理素质的塑造,悄然

成为清王朝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冰嬉作为“国俗”的意义。

【答案】(1)原因:冰嬉与北方民族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清朝统治者的推崇;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各族

人民的交流交融;政府的重视;大一统思想和民族认同感的加强。

(2)意义:强化了民族认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形成,是国家复振的文化资

源,强化了文化认同;丰富了清代礼乐制度内涵;有助于民族交融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塑造,成为凝聚人心

的内在动力。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萌芽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冬季生产生活实践”可知,冰嬉与北方民

族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根据“早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后金宫廷就开始流行,后来成为清代宫廷冰上娱

乐活动的泛称”可知,清朝统治者的推崇;根据“入主中原的清朝主政者,将北方民族传统冰上活动与流

传两下多年的宫廷百戏相结合”可知,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各族间交流交融;根据“写入清代的典志体

史书之中”可知,政府的重视;根据“冰嬉成为清代礼乐制度中的重要庆典活动,由传统冰上娱乐活动转

变为王朝国家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时空的宫廷盛典”可知,大一统思想和民族认同感的加强。

(2)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冰嬉被乾隆皇帝钦定为‘国俗‘国俗’是认同清王朝‘天下’的子民共同保

持的风俗习惯,也是区分清王朝与异城外邦最具有标志性、符号性、象征性的特征”可知,强化民族认同,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危机逐渐凸显,冰嬉于是作为国家复振的文化资源,成为强化

文化认同的国家庆典”可知,有利于国家意识的形成,是国家复振的文化资源,强化了文化认同;根据“乾

隆朝将冰嬉盛典完美地融入清代礼乐制度,体现了王朝国家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并将具有‘自我

文化认同”价值的因素融入国家典礼的过程可知,丰富了清代礼乐制度内涵;根据“王朝国家对生民共

同心理素质的塑造,悄然成为清王朝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可知,有助于民族交融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塑造,

成为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

11.“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汉造成严重威

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

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

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

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朝与少数民

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

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

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一个明确目的:

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

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

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

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

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

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移。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

⑵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

【答案】(1)异:汉初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和亲对象比较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

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

同:都带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都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

原因:唐朝初期具有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

(2)原因: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

固统治的盟友;经济上,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接近;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接近;历史

上,两族保持了长期的紧密联系。

【详解】(1)异: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可知,

汉初国力弱,和亲属于被动行为;根据“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

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可知,西汉初期,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对象比较单一,政治针对性强;根

据“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

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等信息可知,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

多、远,处于主动地位。同:根据材料中“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

民族和国家等方面分析可知,汉唐的和亲政策,都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带有政治目的性,都有利于内地

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

萧条,百废待兴”“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

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背景分析可知,唐朝初期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开明,与西北少数

民族接触、了解更多,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可知,政治上,通过

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根据“早

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

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可知,长期的政治、军事联系使得满蒙两族关系紧密;根据所学知识,从

经济、文化和地域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方

面比较接近。

12.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

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

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

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

上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

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

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

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

帝敬问”。

•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材料二下表1989〜2018年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

高频关键词

题词

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

边疆重

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嚼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

点地区

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

边疆关

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

注时段

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上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

边疆治

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

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三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

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⑵指出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说明关注该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⑶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答案】(1)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德服人,恩威并施。意义;促进了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为唐

朝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地区:新疆。意义:历史上,新疆长期处于与分裂势力斗争的前沿,对国家统一影响深远;新疆战略地

位非常重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实中,新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国家治理

模式。

(3)贡献:疆域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国家的版图;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

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

加强边疆治理。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

羁縻州、县”等信息可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根据“恩威并施,羁縻治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等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德服人,恩威并施。意义:综合材料一中“(羁縻府州)要忠于中原政府、不

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国家发

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可知,唐王朝因地制宜地实施羁縻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为唐朝空

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地区:通过阅读表格文字可知,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是新疆。意义:综合材料二中“边

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

史观,从政治、经济、外交和国家治理等方面分析可知,历史上的新疆地区,长期处于与分裂势力斗争的

前沿,对国家统一影响深远,加之新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实中,新疆又是“一

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该地区的问题,有利于实事求是地完善国家治理模式。

(3)贡献:根据材料三中“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

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可知,疆域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国家的版图;根据材料二中

“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材料三中“中国自身历史的一

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等信息可知,清朝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因

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了统一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还包括

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加强边疆治理等。

13.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

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

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

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

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众建而分其势”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

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

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

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面对广袤肥沃的土地,

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

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1802年颁布《俄亥俄授权法》,

规定公有土地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投入公共交通建设。……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

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这既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边疆治理成功

推进的保证。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

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但是“熔炉”理论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样美好,甚至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以印

第安人为例,建国之初的100多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万人。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

⑵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美国和清代在边疆治理措施方面的不同点.并指出对我国当代边

疆治理的启示。

【答案】(1)特点:继承前代的管理体制并有所变化;中央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地方管理机构分工配合;对

边疆地区进行依法治理;分而治之和因俗而治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灵活多样);管理政策制度

化。评价: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认同。但其

政策也带有封建专制的色彩,产生消极的影响。

(2)清侧重以政治行政管理为主,美国侧重以经济开发和依法管理为主;清的管理与集权制度结合,美国的

管理与民主政治结合;清代尊重边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美国重视促进民族间文化的融合(美国采取“熔

炉”政策解决民族关系)。

启示:政策上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经济发展是边疆治理的重要保障;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

和各民族共同发展;重视依据法律法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

事务机构”可知,继承前代的管理体制并有所变化;根据“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

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可知,中央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地方管理机构分工配合;根据“用

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可知,对边疆地区进行依法治理;根据

“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从俗从宜”“各安其习”可知,分而治之和因俗而治的多种形式的

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灵活多样);根据“朝觐制度”“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可知,管理

政策制度化。评价:综合材料一中的各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国家、边疆、民族等方

面分析可知,清代对边疆的治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加强了民

族间的交流和认同,但是,其政策也带有封建专制的色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不同点: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颁布《宅地法》”“特别注重发展铁路

运输”等信息,对比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侧重以政治行政管理为主,美国侧重以经济开发和依

法管理为主;根据材料二中“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

所学知识可知,清的管理与集权制度结合,美国的管理与民主政治结合;根据材料一中“乾隆时期,在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对比材料二中“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

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可知,清代尊重边疆各

民族的风俗文化,美国重视促进民族间文化的融合(美国采取“熔炉”政策解决民族关系)。启示:综合材

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边疆治理中的经验教训,联系当前国家的发展,从政治、

经济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其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主要有,政策上须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

经济发展是边疆治理的重要保障,须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和各民族共同发展,要重视依据法

律法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的疆域辽阔,漠北、东北地区设行省,但基层单位仍是其传统的千户、百户。西南地区

设云南行省,仍多用士官任职。这样,“岭北、甘肃、四川等边地,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于

内地。”西藏地区由中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直辖,低级官吏可由僧侣兼任,也进行了清查户

口等工作。同时,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系统,做至I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清朝前中期,中央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并实行了改土归流,随后收回台湾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省,平定准嘴尔、大小和卓等叛乱,在新疆地区设将军、办事大臣等,还大规模屯田、发行统一货币。在

此基础上,在西藏册封宗教领袖、设驻藏大臣、加强驻军;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旗之间不相统属,

均直属中央机构理藩院。同时,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等条约,划定了中俄大部分边界线。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54年宪

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

等)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一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以及使用和发

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照顾各民族的需要。

同时,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消除民族歧视等工作。这也为世界各国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李正华、张金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朝和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主要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疆域广阔(统治面积较广);有效治理时间长(统治时间长);加强了直接治理(逐渐内地化或

加强了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