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三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40分钟总分:65分(知识点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知识点2: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知识点1](2021年陕西西安期末)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面积24.16平方千米,总人口5853人,人均耕地面积极少,曾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2016年,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2020年11月23日,三宝彝族乡实现脱贫摘帽。据此完成第1~2题。1.制约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资源 B.水资源、土地资源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2.三宝彝族乡能在短期内实现快速脱贫,采取的方式可能是()A.异地搬迁 B.产业扶贫C.教育扶贫 D.金融扶贫【答案】1.B2.A【解析】第1题,三宝彝族乡属于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该地地处深山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条件优越,不是制约因素。该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不是制约因素。第2题,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人均耕地面积极少,贫困发生率高达57%。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能够短期实现快速脱贫,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异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见效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快速脱贫。[知识点1]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万公顷,粮食产量约66384万吨(数据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在不考虑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四位同学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估算。下表为四位同学对我国203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算结果。据此完成第3~4题。项目甲乙丙丁播种面积/104hm212000115001000011000粮食单产/(t·hm2)75.566.5人均粮食消费量/(kg·年1)550650600650资源环境承载力/亿人15.39.7?113.属于乐观派的是()A.甲 B.乙C.丙 D.丁4.丙的估算结果为()A.8 B.10C.12 D.14【答案】3.A4.B【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甲计划播种面积最大、粮食单产最高,人均粮食消费量最少,甲估算结果数值最大,故甲属于乐观派。第4题,可用下面的公式估算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人均粮食消费量[知识点1](2021年河南许昌期末)贵州省茶马镇茶际村是一个“困”在石头中的苗族寨子,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极低,目前该村已经被纳入当地政府整体搬迁计划。据此完成第5~6题。5.导致茶马镇茶际村资源环境承载力极低的短板资源最可能是()A.气候 B.淡水C.耕地 D.能源6.茶际村整体搬迁得益于()A.生态环境 B.经济发展C.政策扶持 D.交通完善【答案】5.C6.C【解析】第5题,该村位于贵州山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但耕地少,C项正确。材料没有当地能源的信息。第6题,由材料“该村已经被纳入当地政府整体搬迁计划”可知,该村整体搬迁是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C项正确。[知识点2]读不同气候区人口容量表,完成第7~8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合理人口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7.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数据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8.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答案】7.B8.D【解析】第7题,气候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气候属于自然因素。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原始森林茂密,人口稀少。表格中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大,故其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知识点1](2022年广东广州期末)下表是江苏省各设区市环境承载力指数(数值越大,反映环境承载力越高)。据此完成第9~10题。环境承载力指数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南京0.2490.1980.497无锡0.2930.2290.410常州0.2930.1980.412苏州0.3340.2380.489镇江0.3040.1870.335苏中南通0.2990.2010.373扬州0.3500.1890.336泰州0.3790.1860.263苏北徐州0.3280.1870.336连云港0.3380.1670.254淮安0.3070.1560.258盐城0.3720.1530.259宿迁0.3710.1600.2679.据表可知()A.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B.经济环境承载力:苏北>苏中>苏南C.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D.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10.提高苏北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最主要的是()A.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改善人居生活环境B.加强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C.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D.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答案】9.C10.C【解析】第9题,据表可知,苏北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苏南经济环境承载力最大;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苏南>苏中>苏北,C项正确;环境承载力:三地不相等,苏南最大。第10题,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可提高苏北社会生活环境承载力,但不是最主要的有效途径,故A项错误;加强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利于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提高,B项错误;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苏北经济环境承载力,C项正确;加强生态建设,保护青山绿水,可提高苏北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但也不是最主要的有效途径,故D项错误。[知识点1、2](2021年广东肇庆模拟)兰州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部,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几十千米,是典型的河谷城市。下图示意兰州人口容量。据此完成第11~13题。11.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A.311、338 B.207、338C.227、345 D.311、34512.制约兰州市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源 D.交通13.为增大人口容量,目前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城镇已建设用地的利用率C.利用“一带一路”机遇发展经济D.跳出河谷区域,开发新城市用地【答案】11.B12.A13.D【解析】第11题,从兰州的人口容量图可以看出,根据木桶“短板效应”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图中阴影表示适宜人口容量,其中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是207万人,是最小值;最大人口容量338万人是最低值。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人均建设用地不足,适宜人口容量数值最小。兰州市土地资源不会改变,兰州位于河西走廊,地形是决定兰州可利用土地资源多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人口容量的最大因素。第1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限制兰州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基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些指标和用地规模及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故限制因素中土地限制更加突出,但兰州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过,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区域、开发新城市用地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有效措施;治理环境不能扩大人口容量;发展经济见效较慢。[知识点1](2021年广东广州期末)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如图为一些学者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第14~15题。14.据图推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A.120亿人 B.19亿人C.18亿人 D.16亿人15.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国家人口政策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人均消费水平【答案】14.D15.B【解析】第14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各类资源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那类资源,图中土地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是16亿人。第15题,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其次是社会经济水平、消费水平、科技和开放程度。而国家人口政策不是影响因素,而是一个被影响的因素。二、非选择题(20分)[知识点1]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表1为某地区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2为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1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000表2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立方米620022万8万7.5万5105亿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人,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________,淡水______________。(6分)(2)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6分)(3)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4分)(4)该地区未来20年人口数量将进入高峰期,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提高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1)0.0013千米2/人0.0012千米2/人8234米3/人(2)耕地途径: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淡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4)加强对资源的勘测,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B素养提升练】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增加将使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某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得到北上广深四城市人口情况汇总结果(表1),根据某些指标进行倒逼分析,得出2035年理想值,并给出各指标理想值与现状值(现状值为2017年数据)的比值(表2),为北上广深应对人口资源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据此完成第1~2题。表1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现常住人口规模(2017年)2170.7万人2418.33万人1449.84万人1252.83万人适度人口规模(2035年)2152.69万人2309.68万人1498.93万人1352.19万人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2659.8万人2663.2万人2193.7万人2028万人表2指标耕地面积/万hm2全年用水总量/亿m3能源消费总量/百万t标准煤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理想值现状值比值理想值现状值比值理想值现状值比值理想值现状值比值广州16.99.21.866.723.82.8192.759.63.226.19.02.9深圳10.42.738.319.62.0145.042.73.418.84.44.31.不同城市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不尽相同,2035年前四个城市中紧迫性最强的是()A.北京 B.上海C.广州 D.深圳2.今后广州、深圳两市均需优先加大调节力度的是()A.耕地面积和用水供应 B.耕地面积和能源供应C.用水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 D.能源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答案】1.D2.D【解析】第1题,由表1的数据可知,到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北京将增加489.1万人,上海将增加244.87万人,广州将增加743.86万人,深圳将增加775.17万人,四个城市预测常住人口规模(2035年),深圳增加是最多的,所以2035年前四个城市中缓解人口压力紧迫性最强的是深圳,D项正确。第2题,从表2中可得出,广州、深圳两城市能源供应和卫生医疗服务这两项理想值与现状值的比值最大,说明这两项现状值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镀锌钢管骨架采购合同
- 2025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点:合同管理索赔程序
- 2025年武汉单身公寓租赁合同模板
- 2025设备安装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信息安全咨询技术合同
- 2025水果收购合同书样本
- 2025【景观设计合同】景观工程设计包括内容
- 《胃镜检查技术》课件
- 2025标准简化版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员工签订长期合同协议范本
- 四川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自动驾驶开发到落地流程
- 收货员的岗位试题及答案
- 国际工程招标招投标实务操作讲义
- 精神科护理目标管理
- 数据治理管理制度
- 矩阵运算的新视角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A卷(1-5单元)(含答案)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 JJF 2186-2025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