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生物学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
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I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
B.发菜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没有核糖体
C.S型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和菠菜叶肉细胞壁都含有多糖
D.蓝细菌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
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
质,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但青霉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
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
C、S型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含有多糖,菠菜叶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也含有多糖,C
正确;
D、蓝细菌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不同,前者是叶绿素和藻蓝素,后者是叶绿
素和类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C。
2.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B.组成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C.细胞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可以是载体蛋白或tRNA
D.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只存在于游离的侧链基团R基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0、N、P、S、K、Ca、Mg,其中
C、H、0、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多到少分别是C、O、N、H;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
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差异比较大,A错误;
B、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
C、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物质是载体蛋白,细胞质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是tRNA,C正确;
D、蛋白质中的硫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一般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R基,使得R
基稳定不再游离,D错误。
故选C。
3.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
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本①②③@⑤⑥
吸光值0.6160.6060.5950.5830.5710.564
葡萄糖含量(mg/mL)00.10.20.30.40.5
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答案】D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
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
粉)。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
液)组成,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吸光值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试剂的用量有关,B错误;
C、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小于
0.4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0.3mg/mL〜0.4mg/mL,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的溶液中游
离的CU2+越少,则蓝色越浅,D正确。
故选D。
4.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
D.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是无关变量;氧气的有无是自变
量;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详解】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是无关变量,A错误;
B、氧气的有无是自变量,B错误;
C、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02且比值为1:1,因此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
变量的检测指标,C正确;
D、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氧化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无氧呼吸氧化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还储存在
酒精中,释放能量少,D错误。
故选C。
5.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
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
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
交法。设相关基因型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紫茎为显性,令其自交,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紫茎,若为杂合子,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会出现绿茎,A不符合题意;
B、可通过与绿茎纯合子(aa)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
茎,则是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C、与紫茎纯合子(AA)杂交后代都是紫茎,故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交进行鉴定,C符合题意;
D、能通过与紫茎杂合子杂交(Aa)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
茎,则是杂合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实验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且相关描述为“演绎推理”步骤的是()
A.孟德尔提出:YyRr产生配子时,Y和y、R和r各自分离,Y、y与R、r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B.萨顿提出:体细胞内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C.摩尔根实验:Fi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F2中的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DNA复制:若DNA是半保留复制,则从亲代DNA开始连续复制两代,亲子代一共会出现三种密度不
同的DNA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
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
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详解】A、孟德尔提出:YyRr产配子时,Y和y、R和r各自分离,Y、y与R、r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这属于假说的内容,A错误;
B、萨顿提出:体细胞内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这是类比推理,不是演绎推理,B错误;
C、摩尔根实验:Fi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F2中的白眼果蝇全为雄性,这是实验现象,不是演绎推
理,C错误;
D、DNA复制: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则从亲代DNA开始连续复制两代,亲子代一共会出现三
种密度不同的DNA分子,即轻带、中带和重带,这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
故选D。
7.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是氢键,除使用解旋酶外,还有其他方法使⑤断裂
B.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糖核甘酸的磷酸二酯键
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并失去复制功能
D.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G+T)的值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结构:①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长链盘旋而成。②DNA分子外侧是脱氧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③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
以氢键互相连接。DNA复制是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详解】A、⑤是氢键,除使用解旋酶外,加热或RNA聚合酶也能使其断裂,A正确;
B、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糖核甘酸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
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仍具有复制功能,C错误;
D、由于双链DNA分子中的A=T、G=C,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G+T)的值都是1,D错
误。
故选Ao
8.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可利用下图所示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荧光素+ATP+O2玲髀〉氧化荧光素+AMP+PPi+H2O+荧光
A.检测前需要破坏细胞膜以释放ATP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光能
C.检测试剂中应含有荧光素酶和ATPD.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1、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
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
2、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详解】A、由于需要将细菌中的ATP释放到体外,以便发生题中所述的反应,故需要破坏细菌的细胞膜
以释放ATP,A正确;
B、由题中所示原理可知,该反应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为了荧光的光能,B正确;
C、该原理就是根据荧光的强弱来判断ATP的多少,从而判断细菌数量,故检测试剂中不能含有ATP,
否则影响对细菌数量的测定,C错误;
D、荧光越强,说明ATP含量越高,从而说明细菌数量越高,故荧光强度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D正确。
故选C。
9.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①②③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一②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
D.②一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己知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DNA数目。①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
=1: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②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为体细胞的2倍,
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
末期。
【详解】A、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此时染色体(核DNA)己完
成了复制,A错误;
B、③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末期核膜、核仁重
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细胞板出现,B错误;
C、②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为体细胞的2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则①一②表
示由中期进入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增加,C错误;
D、②—③表示由后期进入末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正确。
故选D。
10.核糖体由核糖体蛋白(r—蛋白)和rRNA组成,细胞中这两类物质边合成边识别装配成核糖体。下图
是细菌细胞中r—蛋白合成及调控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r-蛋白基因rRN硬因
XXOOOOOOOOOCXX
过程①I过程②
WWWWVXAZk/WS/X
i-蛋白mRNArRNA
过程③
_只别装配
3。-
制口
r-蛋白
阻止
多余的~蛋白
A.过程②代表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核内的核仁中
B.过程①、③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C.过程③需要消耗tRNA、氨基酸、ATP、核糖核甘酸等物质
D.多余的r—蛋白与r一蛋白mRNA的结合,可加速r—蛋白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1、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甘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
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
2、分析题图可知,①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
B、过程①是转录,③是翻译,两者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B正确;
C、过程③翻译,不需要消耗核糖核甘酸物质,利用tRNA做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但不会消耗,C错误;
D、多余的r—蛋白与r—蛋白mRNA的结合,会抑制翻译过程,不利于r一蛋白合成,D错误。
故选B。
11.基因Bax和Bcl-2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
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空白对照组
无功能siRNA
干扰对照组
siRNA干扰TRPM7
基因实验组
A.细胞衰老受遗传信息的调控,但细胞凋亡则不受
B.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C.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凋亡
D.可通过特异性促进癌细胞中TRPM7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
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
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A错
误;
B、据题图可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的TRPM7基因表达量下降,Bax基因表达量增加,细胞
凋亡率增加,由此可以得出,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s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
C、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而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
故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e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C错误;
D、由题图可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Bax基因表达量增加,Bdl-2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凋
亡率增加,所以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中TRPM7基因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D错误。
故选B。
12.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一对
夫
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XAXa),需进行遗传筛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第二极体卵细胞
A.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4
B.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
。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②M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③MI
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移向细胞两极;⑤M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Mil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排布;⑦Mil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
⑧MH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⑨MH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
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详解】A、若在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一极体有24
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有22条染色体,则会出现第二极体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2,A错误;
B、人类的染色体2N=46,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如果
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22或24,B错误;
C、若减数分裂正常,由于之前的交叉互换有可能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等位基因,故第
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卵细胞中也可能是XA基因,则所生男孩可能不患病,C错误;
D、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两个a
基因,卵细胞中也会携带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正确。
故选D。
第n卷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13.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
反应时间(1111D)
乙图丙图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
上将(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160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bd段不再增加的原因是o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o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
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不变,原因是,即使再降低pH,酶活性也不会恢复。
【答案】⑴®.ab②.上移
(2)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
(3)①.b点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此点为最适pH②.酶浓度的限制
(4)①.蛋白质②.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pH为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
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酶的特点有:专一性、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
【小问1详解】
酶的作用机理是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甲图中可以用ab段来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无机催化
剂也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所以将酶换成无
机催化剂以后,b在纵轴上将上移。
【小问2详解】
酶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乙图中160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底物已经
消耗完。
【小问3详解】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b点时酶的催
化效率最高,此点为该酶的最适pH。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bd段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的量有
限,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小问4详解】
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胃液呈强酸
性。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不变,原因
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pH为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即使再降低pH,酶活性也不会恢复。
14.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为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一直
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幼蜂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
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因。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AGCTTGCCAG%.......TTAC
DNMT3基因°TCIAACGGTCGG♦•…AATG
①
RNA聚善潼鬲商拓苏向--
RNA
②
DNMT3蛋白……DNA甲基化转移酶„„
_______I2
ACGTATCGT,.ACGTATCGT
TGCATAGCATGCATAGCA
(1)蜜蜂细胞中DNMT3基因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是,模板是;若①以基因的p链为模板,则
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顺序为o
(2)据图可知,DNA甲基化(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是DNA甲基化若发
生在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序列上,则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
(填“转录”或“翻译”)过程。
(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扰RNA)能抑制DNMT3基因表达,且蜂王基因组的甲基化低于工
蜂,为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科研人员取多只生理状
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不做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
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预期结果是:B组将发育为
(填“工蜂”或“蜂王”)。
【答案】(1)①.核糖体(细胞质)②.mRNA/信使RNA(3).CUUGCCAGC
⑵①.不会②.转录
(3)蜂王
【解析】
【分析】1、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
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DNA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
谢等是必需的。如果某DNA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DNA的甲基化是由
DNA甲基化转移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
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
2、由题干可以推理出:DNMT3基因转录形成某种mRNA,然后再翻译形成DNMT3蛋白作用,DNA某
些区域甲基化结果发育成工蜂。
【小问1详解】
过程②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表示翻译,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翻译的模板是
mR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以基因的p链为模板,则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顺序为
-CUUGCCAGC-o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基因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会影响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启动子是
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若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则
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DNMT3siRNA能与DNMT3基因转录出的RNA结合,阻碍翻译过程,从而抑制DNMT3基
因表达,进而降低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据此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
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
录幼蜂发育情况。如果A组发育成工蜂,B组发育成蜂王,则能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
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
15.水稻生长需依次经过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等时期。图1是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水稻的早衰型品种和持绿型品种在相应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指标。
①②
最大净光合速
光补偿点(|imobm-2-s-光饱和点(|imol-m-2«s-
生长时率CO2(|imol-m-2-s-
1)1)
期1)
品种甲品种乙品种甲品种乙品种甲品种乙
抽穗期63461936200023.1326.98
蜡熟期75721732136519.1712.63
(1)图1中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o5④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有o
(2)进入蜡熟期后,早衰型品种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种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用这
个时期的两个品系叶片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分离的原理是,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在滤纸
条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较宽的是品系(填“甲”或“乙”)。
(3)科学家从水稻叶肉细胞中分离出类囊体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2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在其
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并对该结构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
NADPH([H])的量,结果如图3所示,说明“油包水液滴”内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原因是
图2外膜与细胞膜在骨架结构上的差异是
明暗
时间(分钟)
图2
(4)进一步将相关酶等物质加入“油包水液滴”内,通入充足的作为原料,形成化学反应循环。用
该体系A组明暗(1秒光照,1秒黑暗)交替进行了60分钟,B组持续进行了30分钟光照,测定有机物
含量,则A组(填或“=")B组。在暗转明初期,C3含量_____o
(5)将四组相同的水稻培养在密闭的装置中,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若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依
据图4的数据,ti与t4比较,哪个温度更适于水稻生长o
【答案】(1)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②.①③④
(2)①.不同种类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它们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
色素分子扩散得快,反之则慢②.甲
(3)①.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在暗期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
含量保持稳定②.细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油包水液滴中只有单层磷脂分子
(4)①.CCh②.>③.减少
(5)t3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①-④依次表示水的光解、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分析图2:油包水液滴中只含有磷脂,而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性的,尾部是疏水性的,故形成头部朝向
水分子的油包水液滴。
分析图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NADPH的含量,由图可知,NADPH含量明期上升,暗期保持
不变,说明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油包水液滴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在暗期
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含量保持稳定。
【小问1详解】
图1中④过程分解葡萄糖形成CO2和[H],则代表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发生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基质。①-④依次表示水的光解(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
ATP)、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ATP),所以能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③④。
【小问2详解】
进入蜡熟期后,早衰期品种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种则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仍保持较高,
往往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进入蜡熟期后,由于持绿型的叶片中仍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因此其光合作用
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品种甲的光饱和点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在该时期均高于品种
乙,因此可以推测品种甲属于持绿型,用这个时期的两个品系叶片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条
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较宽的是品系甲,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种类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导致它们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在明期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产生并积累NADPH,在暗期NADPH没有生成也没有消耗,其含
量保持稳定,说明该系统构建成功。据图可知,图2外膜与细胞膜在骨架结构上的差异是细膜的基本骨架
是磷脂双分子层,而油包水液滴中只有单层磷脂分子。
【小问4详解】
光合作用暗反应需要二氧化碳及相关酶,而油包水液滴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反应,故明暗交替处理下,
通入充足的CO2为原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进行暗反应,所以模拟的为暗反应的过程。由于暗反应在无
光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在明暗交替的情况下,使光下产生的ATP和NADPH能够及时被利用与再生,从
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暗反应可以为光反应提供原料,光合效率增加,所以A组明暗(1秒
光照,1秒黑暗)交替进行了60分钟制造的有机物大于B组持续进行了30分钟光照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
用的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将该植物叶片从黑暗下移到光照中,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
增加,这将促进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导致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下降。
【小问5详解】
黑暗条件下02的消耗值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的02增加值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光合速
率-呼吸速率。ti、t2、t3、t4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3mg/h、6mg/h、12.2mg/h和12.0mg/h,呼吸
速率依次是2mg/h、4mg/h、8.0mg/h和12.0mg/h,则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t3温度条件下释放的氧
气最多,更适于水稻生长。
16.翻毛鸡羽毛反卷皮肤外露散热性好,是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优质鸡种之一。羽毛反卷程度由等位基因
A、a控制,翻毛是显性性状。羽色的金羽和银羽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上述两对性状
在雏鸡阶段均表现出显著差别。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
亲本Fi
验
雌雄雌雄
正常毛金
①翻毛银羽轻度翻毛金羽轻度翻毛银羽
羽
轻度翻毛正常毛金轻度翻毛金羽:正常毛金轻度翻毛银羽:正常毛银
②
银羽羽羽=1:1羽=1:1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等位基因B、b位于—(填“常”或“性”)染色体上,银羽是—(填
“显性”或“隐性”)性状,羽色和羽毛反卷程度的遗传遵循定律。
(2)实验①中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实验②中Fi雄鸡的基因型为o
(3)实验①中的Fi个体随机交配,仅从羽毛反卷程度和羽色分析(不分雌雄),Fz的表型有一种,F2
中与F1表型不同的个体占比为—。雏鸡在早期雌雄难辨,为挑选最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优质蛋鸡,F2
中的轻度翻毛银羽雌鸡和轻度翻毛金羽雄鸡杂交,应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表型为的雏鸡。
【答案】(1)①.性②.显③.自由组合
(2)①.AAZBW②.AaZBZb、aaZBZb
(3)①.6②.1/2③.翻毛金羽
【解析】
【分析】具体分析:实验①雌性翻毛与雄性正常毛杂交,子一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轻度翻毛,说明控制
该性状的A、a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且A对a为不完全显性。实验①雌性银羽和雄性金羽杂交,子代
雌性均为金羽,雄性均为银羽,雌雄表现型不同,说明与性别有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B、b存在于性
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实验①雌性银羽和雄性金羽杂交,子代雌性均为金羽,雄性均为银羽,雌雄表型不同,说明与性别有
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B、b存在于性染色体上,由于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分析可知银羽为显性性
状。实验①雌性翻毛与雄性正常毛杂交,子一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轻度翻毛,说明控制该性状的A、a基
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羽色和羽毛反卷程度的遗传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
【小问2详解】
①题干信息“羽毛反卷程度由等位基因A、a控制,翻毛是显性性状”,实验①雌性翻毛与雄性正常毛杂
交,子一代无论雌雄均表现为轻度翻毛,所以亲本雌鸡控制羽毛反卷程度的基因型为AA。由小问1可
知,金羽为隐形性状,且基因B、b存在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雌性银羽基因型为ZBW。综合分析实验①中
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AAZBWO
②实验②雌性表型为轻度翻毛银羽,雄性为正常毛金羽,根据子代轻度翻毛:正常毛=1:1以及雌性全为
金羽,雄性全为银羽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ZsW和aaZbZb,因此实验②中Fi雄鸡的基因型为AaZisZb、
aaZBZbo
【小问3详解】
①实验①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所以Fl基因型为AaZbW、AaZBZb,Fi个体随机交配,仅
从羽毛反卷程度和羽色分析(不分雌雄),用分离定律的思路求解:Aa和Aa杂交,子代有翻毛、轻度翻
毛和正常毛三种表型,ZbW和ZBZb杂交,子代有金羽和银羽两种表型,综合分析F2的表型有6种。
②Fi基因型为AaZbW、AaZBZb表型为轻度翻毛金羽和轻度翻毛银羽,用分离定律的思路求解:Aa和Aa
杂交,子代有翻毛:轻度翻毛:正常毛=1:2:1,ZbW和ZBZb杂交,子代金羽:银羽=1:1,F2中与Fi表型
不同的个体占比为l/2xl=l/2o
③题干信息“翻毛鸡羽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