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历史展览馆里,恢宏的时空长廊,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画面,都在讲述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有促发深思的启示。创设“一国两制”、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的展览,吸引无数参观者驻足沉思。历史记住了这锥心一幕:1842年8月29日,烈日炎炎,一队清朝官员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在自己的土地上,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1842年到1898年,英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强盗条约,攫取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1092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在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曾是这样一幅不堪的图景:港督权力无边,28任港督任命从不征求港人意见,施政无须向香港民众负责,彭定康更是企图把过去殖民150多年、从未讲过民主的香港,变成以英式代议制为招牌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制定歧视华人法律,以“盗贼横行”为由限制华人夜间行走的法令,肆虐50多年后才被废止;自诩文明先进,但在香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实施免费小学教育、才使用社会保障的名称,比英国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占人口98%的华人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150多年间,备受煎熬的香港民众从未忘却祖国,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铮铮铁骨,可歌可泣。英帝国主义铁蹄刚踏上“新界”土地的1899年,就遭10万乡民奋起抗争。存放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吉庆围大铁门,见证了这一惨烈壮举。红色血脉,奔涌流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领导下,突破严密封锁,成功营救出何香凝、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数百名文化人士,被誉为“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传诵至今。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香港爱国商人冒着巨大风险向祖国内陆输送物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为中国连接世界、走向国际舞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霍英东、曾宪梓、王宽诚等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曾经,风起香江,歌动中国。1984年的央视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此前此后,《万里长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国人》《东方之珠》等一大批爱国歌曲,经几代香港演艺人士倾心演绎,被无数华夏儿女接力传唱,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曾经,一抹红色,感动中国。1949年10月1日,几乎与新中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步,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培侨中学,也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相应国庆活动。一首首爱国歌曲、一次次爱国升国旗仪式,折射出香港社会爱国情缘从未间断、游子盼归的渴望始终强烈。(选自2022年7月3日《光明日报》)材料二:主席强调:“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被网友誉为“护国歌校长”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不久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讲述年轻人经营一间咖啡小店,“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心里却是阳光满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正如主席强调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25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一国两制”下,资本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城市,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经过风雨波折,广大香港市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再也经不起折腾与内耗。珍惜香港这个家,是所有真正关心香港、爱护香港的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期盼和共同责任。今天,香港社会正气上扬、市民爱国真情流露,人心思稳、人心思定、人心思治,“求稳定、谋发展”是主流民意,“同为香港开新篇”成为强烈共识。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一国两制”也在不断发展。今天,香港穿越阴霾、走出困境的事实恰恰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把个人发展跟国家命脉紧密相连,才能为自己找到最好的方向”,香港社会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走过25年不平凡的历程,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选自2022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被英国殖民150多年时间里,香港民众和祖国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渴盼统一。B.“阳光满溢”“一起向未来”等词表现出,站在历史新起点的香港青年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积极形象。C.当今的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城市,在不断塑造自己现代化风貌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风貌。D.材料二以三个“自信”收束全文,极其客观地表达了对我国制度的自信、对香港与祖国美好未来的期许。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港从被占到回归,再由乱到治,其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拥有一脉相承的、以家国情怀为中心的民族精神。B.只要有繁荣昌盛的祖国做后盾,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有25年打下的基础,香港就一定会再创新辉煌。C.香港人民“同为香港开新篇”的强烈共识,是一种融入国家大叙事、乘势而上,面向未来的积极、主动意识。D.香港穿越阴霾,走出困境的事实,说明了“一国两制”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2021年国庆,数百名香港市民齐聚尖沙咀广场,为祖国举行盛大的庆生活动。B.2022年3月,满载防疫物资的“中央援港同心抗疫”列车从深圳驶向香港。C.2019年,香港市民沈小勇借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成功创办科技新企。D.2022年7月1日,香港警队全面弃用了英式步操,而全面转用解放军队列。4.材料一描绘了香港在殖民统治下的不堪图景,请分析其在这则新闻中的作用。5.两篇新闻报道都融合了政治高度与人民心声,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答案】1.D2.B3.C4.①通过描绘香港在殖民统治下的不堪场景,与香港回归后的巨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一国两制”的成功和祖国坚强后盾的重要性。②唤起读者对历史痛苦记忆的共鸣,强化爱国情感,强调维护国家统一与团结的意义。5.两篇新闻报道融合政治高度与人民心声,侧重不尽相同。①材料一侧重强调历史背景及香港民众在艰难环境中始终未曾改变的爱国热忱,展现从艰难的过去到充满希望的现在,以此激发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与对祖国统一的支持。②材料二则站在当下,展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繁荣与未来发展的愿景,强调国家的制度优势与人民的心声相融合,展现香港在政治稳定和人民诉求共同催化下的发展前景,鼓舞香港同胞在时代大潮中继续奋斗。【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个材料生动展现了香港历史的曲折和发展的希望。首先,材料一描绘了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苦难和屈辱,突出了香港民众在那段时期对祖国的深切渴望和爱国情怀。其次,材料二则聚焦于回归后的香港,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政策下的积极发展,香港正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面向未来。整体上,文章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助香港的故事反映出中国的民族情感和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心。【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极其客观地表达了对我国制度的自信、对香港与祖国美好未来的期许”错误。“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体现了一种主观上的信念和期盼,而非极其客观。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能力。B.“只要……就一定”错误。说法过于绝对,认为只要有繁荣的祖国和“一国两制”保障,香港一定会再创新辉煌,但由“香港社会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一句可知,香港的未来发展还取决于能否抓住机遇,并非仅靠这些因素就能必然实现。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依托祖国发展,并在新时代下续写繁荣新篇。ABD均未涉及发展。C.沈小勇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成功创办科技公司,正体现了香港在“一国两制”及国家政策支持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发展的实例。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材料一用“无须向香港民众负责”“制定歧视华人法律”等句子展示出香港在英国殖民时期的不平等状况和艰难处境,与今日香港的繁荣与进步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可以引发人们对“一国两制”的成功的关注与思考。②“占人口98%的华人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等感情浓烈的句子与下文的“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等句子相互照应,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荣誉和国家共同体意识,从而强调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意义。【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等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一写出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政治背景下香港的状况;由“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10万乡民奋起抗争”“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冒着巨大风险向祖国内陆输送物资”“改革先锋”等句子可知,无论在什么境遇之下,香港民众始终一腔热血,饱含爱国热忱。②由贯穿全文的“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一国两制’也在不断发展”“‘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等句子可知,材料二着重体现“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的繁荣与发展;经营咖啡店的年轻人的例子,“市民爱国真情流露,人心思稳、人心思定、人心思治”等内容展现了香港民众爱国爱港、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从而鼓舞香港同胞继续谱写新传奇。(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暴风雨狄更斯现在我接近了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是那么难以忘却,那么可怕,以致从我开始叙述的时候,我就看到它一步步地在扩大起来,好像平原上的一座高塔似的,甚至把它那预示的阴影投射在我儿童时代的一些事情上。在它发生之后多年,我常梦见它。我惊醒过来时,它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新鲜活泼:在那静寂的夜里,它的狂暴似乎仍在我的幽静的房内猖獗着。直到现在,我有时仍会梦见它。我会由暴风雨——或偶一提及的海滨,联想到它。我要照着我清楚地看到它发生的情形,照样把它记录下来。我并不是在回忆它,而是看到它在发生,因为它又在我面前重演了。移民出国的船起航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为了把即将移民澳洲的艾米莉的信交给她曾经的恋人汉姆,我乘邮车一路顶风冒雨,历尽艰险,从伦敦来到亚茅斯。到达终点时,我因为太疲倦了,上了客栈的床便坠入——如同从高塔上坠下悬崖——深沉的梦乡。我梦见,在隆隆的炮声中,我和两个好友正在围攻一座城镇,不过那两人是谁,我可说不上来。隆隆的炮声如此响亮,而且不绝于耳,因而我很想听到的东西,怎么也听不到了,直到我大力挣扎,醒了过来。天色已经大亮——八九点钟了;现在,代替隆隆炮声的,已是暴风雨的怒吼了。有人在敲我的门,边敲边叫。“什么事?”我大声问道。“有条船出事了,就在附近!”我从床上一跃而起,问:“什么船出事了?”“一条纵帆船,从西班牙或葡萄牙来的,船上装的是水果和酒。你要是想去看看,先生,那就赶快!海滩上的人都认为,它随时都会给打得粉碎的。”这紧张的声音沿着楼梯叫喊着走了,我尽可能快地穿上衣服,奔上大街.在我前面已经有许多人朝海滩方向奔去,我也朝那儿跑去,超过了不少人,很快就来到汹涌澎湃的大海面前。就在我们前面不远,那只船的一支桅杆已在离甲板六七英尺高处折断,倒在船舷一侧,跟乱七八糟的船帆和索具纠缠在一起。随着船的起伏翻腾——它一刻不停地在起伏翻腾,猛烈得难以想象——所有这堆乱糟糟的东西,都使劲地往船舷上敲打,像要把它打瘪进去似的。即便到了这种时候,船上的人还是努力想把这部分损坏的砍掉。由于船的这一侧朝向我们,因而当它向我们这面倾侧时,我清楚地看到船上的人都在挥动斧子砍着,其中有一个留着长鬟发的人,最为活跃,格外引人注目。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岸上发出一片喊叫,声音盖过风吼浪啸。原来海上掀起一个巨浪,打在颠簸起伏的破船上,把甲板上的人、桅杆、酒桶、木板、舷墙,全都像堆玩具似的,统统扫进了汹涌的波涛,只剩下留着长鬟发的人紧抱着残存的桅杆。岸上的男人们呻吟着紧扣双手,女人们尖叫着转过脸去。另有一些人,发疯似的在沙滩上奔来奔去,求人救人,但谁也无能为力。我发现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发疯似的央求我认识的一群水手,别让那遭难的人在我们眼前丧命。就在这时,我发现沙滩的人群中有了新的骚动,看见人们往两旁分开——汉姆拨开众人,来到前面。尽管我被眼前这新的可怕景象弄得惊慌失措,可他脸上的决心和望着大海的神情——跟我记得的艾米莉出走后那天早上的神情完全一样——依然唤醒了我,使我意识到他面临的危险。我朝他奔去,用双臂搂住他,把他往回拖,央求刚才跟我说话的那些人,不要听他的,不要存心让人去送命,不要让他离开沙滩!面对这个视死如归的人的这种决心——在场的人一半都听惯他指挥——求他别去,倒不如求风留情更有希望。“大卫少爷,”他意气风发地握住我的手说,“要是我的时辰到了,那就来吧;要是还没到,那就再等等。伙计们,帮我做好准备!我这就去!”失事的船正在破裂之中,我看到它正在拦腰裂成两段,桅杆上那个唯一剩存的人,已经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但他仍紧抱住桅杆不放。他头戴一顶式样特别的红色便帽——不像水手的那样,而有较鲜艳的颜色;为他暂时把死亡挡住的那几块木板,在翻动,在滑出;预示他即将死亡的钟声在叮当作响,我们大家都看到他挥动着那顶帽子。当时,我看到了他这个动作,觉得自己简直快要疯了,因为这一动作,使我回想起一个一度是我的亲密朋友的人。汉姆独自站在那儿,注视着大海,身后是屏声敛气的寂静,眼前是暴风巨浪的怒吼;待到一个巨大的回头浪退去时,他朝身后拉住拴在他身上的绳索的那几个人瞥了一眼,便跟在那个回头浪后面,一头扎进大海,跟凶浪搏斗起来。他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沉入浪谷,一会儿又埋进浪沫中间,一会儿被冲回海岸,一会儿被冲向破船,一直勇敢地拼命搏斗着。这段距离,本来不算什么,可是暴风和海浪的威力,使得这场搏斗成了生死之争。后来,他终于靠近破船了,近到他只要再使劲划一下,就能抓住破船了——可是就在这时,一个绿色巨浪,像高大的山坡似的,从船的外侧,朝海岸的方向卷了过来,汉姆仿佛猛地一跃,卷进了巨浪之中,而那条船也不见了……当我奔向他们把他拖回来的地点时,只看到海里有一些碎片在打着漩涡,好像打碎的只不过是只木桶。人人脸上都露出一片惊慌之色——他已毫无知觉——死了。被海浪冲到岸边的还有一具尸体——我看见对艾米莉始乱终弃的斯蒂福思头枕着胳臂躺在那儿,就像我以前在学校里经常看到的他躺着时的那种样子。(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我接近了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中的“我”和结尾“当我奔向他们把他拖回来的地点时”中的“我”都是同一年代的大卫。B.“我”央求在场的人劝汉姆不要下海救人,他们却都听汉姆指挥,去祈祷海上的狂风变得小一些,好给船上的人留一点生还的希望。C.从“我”顶风冒雨、历尽艰险到亚茅斯替艾米莉送信,可以看出“我”的热情、正直、善良,以及“我”对艾米莉、汉姆深挚的爱。D.虽然在斯蒂福思遇难之前,“我”已经知道和艾米莉私奔的他受母亲影响早就抛弃了艾米莉,但“我”现在还把他当亲密朋友看待。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题目“暴风雨”既指自然界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狂风暴雨,又暗示在这场暴风雨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我”的影响巨大而深远。B.开始“我”“发疯似的央求”水手救人,当汉姆挺身而出时却“把他往回拖”,对比突出了“我”对汉姆和斯蒂福思的深情厚谊。C.“我”梦中听到的隆隆的炮声,实际是暴风雨的怒吼,“我和两个好友正在围攻一座城镇”有隐喻的色彩,“我可说不上来”耐人寻味。D.本文结尾写“我”看到另一具尸体是斯蒂福思,这并没有让读者感到意外,因为前文有“留着长鬟发”挥动“红色便帽”等伏笔。8.请结合本文概括“汉姆”的形象特点。9.本文在叙述方面很有特色,请从叙述视角、叙述语言等角度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勇敢:在面对汹涌的暴风雨和即将沉没的船只时,汉姆毅然跳入海中救人。他明知这是一场生死搏斗,却依然义无反顾,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决心。②善良:当得知有人遇险时,汉姆迅速做出反应,他不受周围人的劝阻,迅速准备好并跳入海中,他的果断和坚定源于他的善良。③经验丰富:汉姆作为一名水手,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救援技能。这使得他在救人过程中能够迅速判断形势,采取有效的行动,尽管最终未能成功救出船上的人,但他的努力和经验仍然值得肯定。④有威信:在场的人一半都听惯他指挥。9.①用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增强故事真实性,并且有利于抒发情感,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②叙述视角灵活多变,小说中有两个“我”,一个是童年的“我”,一个是成年的“我”,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两种视角交错使用。③用回忆方式叙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④叙述语言灵活多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夸张、比喻、排比等。⑤叙述腔调为讲述,符合回忆录式自传性小说。【解析】【导语】这篇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的片段运用狄更斯擅长的生动场景描写,营造出暴风雨时的紧张与危机。通过叙述者“我”回忆的视角,反映出汉姆无畏救人的勇气以及悲壮的牺牲,同时揭示了斯蒂福思命运的最终归宿。这段文字不仅交织着自然与命运的力量,还突出人性中的勇敢与爱,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阅读的冲击力。【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都是同一年代的大卫”错误。开头的“我”和结尾的“我”不是一个年代的“我”,这是一部回忆录形式的自传体小说,使用的是重叠式视角。B.“他们却都听汉姆指挥,去祈祷海上的狂风变得小一些,好给船上的人留一点生还的希望”错误。“求他别去,倒不如求风留情更有希望”是说在场的人知道汉姆的性格,很难劝动他。D.“但‘我’现在还把他当亲密朋友看待”错误。原文说“一度是我的亲密朋友”,可见现在没有把他当作好朋友。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突出了‘我’对汉姆和斯蒂福思的深情厚谊”错误。央求水手救人时,“我”并不确定落难的长卷发是朋友史蒂福斯,“我”央求水手救人,就像岸上其他的人央求人救人一样,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不想“让那遭难的人在我们眼前丧命”,而且后文说“因为这一动作,使我回想起一个一度是我的亲密朋友的人”。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①原文中,当得知有条船出事,船上的人随时可能被打得粉碎时,汉姆拨开众人来到前面。尽管海上掀起巨浪,情况极其危险,但他“意气风发地握住我的手说,‘要是我的时辰到了,那就来吧;要是还没到,那就再等等。伙计们,帮我做好准备!我这就去!’”随后,他跟在回头浪后面,一头扎进大海,与凶浪搏斗。在这个过程中,他“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沉入浪谷,一会儿又埋进浪沫中间,一会儿被冲回海岸,一会儿被冲向破船,一直勇敢地拼命搏斗着”。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汉姆在面对汹涌的暴风雨和即将沉没的船只时,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跳入海中救人,体现了他极大的勇气。②原文中“另有一些人,发疯似的在沙滩上奔来奔去,求人救人,但谁也无能为力。我发现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发疯似的央求我认识的一群水手,别让那遭难的人在我们眼前丧命。就在这时,我发现沙滩的人群中有了新的骚动,看见人们往两旁分开——汉姆拨开众人,来到前面”,当听到船出事的消息后,汉姆迅速做出反应,准备去救人。他不顾自身安危,即使周围的人发疯似的央求他别去,认为这是去送命,但他依然坚定地要去救人。这种果断和坚定源于他内心的善良,他不忍心看着船上的人在眼前丧命,所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③汉姆作为一名水手,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表现出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救援技能。文中“待到一个巨大的回头浪退去时,他朝身后拉住拴在他身上的绳索的那几个人瞥了一眼,便跟在那个回头浪后面,一头扎进大海,跟凶浪搏斗起来。他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沉入浪谷,一会儿又埋进浪沫中间,一会儿被冲回海岸,一会儿被冲向破船,一直勇敢地拼命搏斗着”,当他决定去救人时,他迅速做好准备,并且在与海浪搏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海浪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行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救出船上的人,但他的努力和经验仍然值得肯定。④原文中提到“面对这个视死如归的人的这种决心——在场的人一半都听惯他指挥”,这表明汉姆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威信。他的行动和决定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值得信赖、有领导能力的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①在文中,“我”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从“我”接近一生中的大事写起,讲述了自己为送艾米莉的信来到亚茅斯,然后经历暴风雨、船只出事以及汉姆救人的整个过程。因为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读者会觉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我”在叙述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与“我”产生共鸣。比如,“我惊醒过来时,它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新鲜活泼:在那静寂的夜里,它的狂暴似乎仍在我的幽静的房内猖獗着”,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暴风雨的深刻印象和恐惧之情。②小说中有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例如,在回忆往事时,童年的“我”可能会对一些事情有更直观、纯真的感受;而成年的“我”则可以从更成熟的角度去反思和解读这些经历。这种视角的转换使故事更加立体,也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去理解故事。不同视角的切换可以展现出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发展。例如,当“我”回忆起童年时的那场暴风雨和汉姆的英勇行为时,成年的“我”可能会对这些事件有更深的感悟和思考,从而使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还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等主题的探讨。③文章开篇“现在我接近了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是那么难以忘却,那么可怕,以致从我开始叙述的时候,我就看到它一步步地在扩大起来……我要照着我清楚地看到它发生的情形,照样把它记录下来。我并不是在回忆它,而是看到它在发生,因为它又在我面前重演了”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让读者带着好奇跟随“我”的回忆去了解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从一开始,作者就暗示了这件大事的可怕和难以忘却,但并没有立即揭示具体内容,而是通过“我”的回忆逐步展开。例如,“我梦见,在隆隆的炮声中,我和两个好友正在围攻一座城镇,不过那两人是谁,我可说不上来”这里的梦境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好奇这个梦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④“在它发生之后多年,我常梦见它。我惊醒过来时,它给我印象还是那样新鲜活泼:在那静寂的夜里,它的狂暴似乎仍在我的幽静的房内猖獗着”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暴风雨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使读者能更强烈地感受到暴风雨的威力和“我”内心的震撼。“现在我接近了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是那么难以忘却,那么可怕,以致从我开始叙述的时候,我就看到它一步步地在扩大起来,好像平原上的一座高塔似的”将大事比喻成高塔,形象地表现出这件事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和压迫感。“岸上的男人们呻吟着紧扣双手,女人们尖叫着转过脸去。另有一些人,发疯似的在沙滩上奔来奔去,求人救人,但谁也无能为力”通过男人们的呻吟、女人们的尖叫和人们在沙滩上的奔忙这一组排比,营造出紧张、慌乱的氛围,增强了叙述的节奏感和表现力。⑤以讲述的腔调叙述故事,就像一个人在回忆往事时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一样,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这种叙述方式符合回忆录式自传性小说的特点,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讲述的腔调可以让作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故事更具感染力。例如,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可以适时地插入一些自己的感悟和评价,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材料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节选自《老子》)材料三: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民病愈乎!’”诸大夫楚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臧丈人令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节选《庄子》)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文王于是A焉以为B大师C北面D而问曰E政可以F及天下乎G臧丈人H不应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推让,和《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的“让”意思相同。B.四体,四肢,和成语“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意思相同。C.益,增加,和“满招损,谦得益”中的“益”意思不同。D.举,举用,和《谏逐客书》“举地千里”中的“举”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期望人们扩充、发扬,最终达成修、齐、治、平的理想。B.材料二中“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指道家的“无为”思想,即顺其自然,不妄为。C.材料三中周文王在臧地看见一位在钓鱼的老者。老者心思不在钓鱼上,他是“别有所钓”。D.材料三中臧地老者完全接管了国事,但周文王并没有更改过去典章法令,也没发布新政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民病愈乎!14.材料一运用了丰富的论证方法,请就其中一种方法简要分析。【答案】10.CEG11.A12.D13.(1)凡是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像泉水刚刚开始涌出一样。(2)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14.①举例论证,举孺子意外掉入井中后众人反应一例,论证善心,深入浅出。②比喻论证,以“四体”喻“四端”,以“火燃、泉达”喻“善心扩充”,生动形象。③假设论证,假若能够扩充善心,足够安定天下,严谨全面。④)对比论证,有无“四端”之心,有无扩充善心进行对比,清晰鲜明。【解析】【导语】文章通过三则材料展示了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以及庄子对治国之道的探讨。材料一中,孟子强调人性本善,倡导修身齐家的道德实践;材料二里,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提倡顺其自然的道德与政治理想;材料三则借用周文王与臧丈人的故事,反映了庄子的智慧,强调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儒道思想的异同及其在治理国事上的应用。【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文王于是把臧地老者当做大国师,以臣下之礼问道:“此政可以推广全天下么?”“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中的“文王”是主语,“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形式,作谓语,“大师”是宾语,句子完整,中间不断开,应在C处断;“北面而问曰”中“而”表示修饰关系,修饰动词“问”,中间不断开,应在E处断;“政可以及天下乎”句意完整,“乎”是句末疑问语气词,应在G处断;“臧丈人不应”是主谓结构,“臧丈人”是主语,“不应”是谓语,结构完整,中间不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谦让/责备。句意:没有谦让心。/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B.正确。均为“四肢”。句意:像人有四肢一样。/四肢不劳动,形容人懒惰,脱离劳动。C.正确。增加/益处。句意:“为学者”旨在每天增进知识。/谦虚谨慎得到益处。D.正确。举用/占领。句意:文王想举用他来参议国政。/占领方圆千里的土地。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周文王并没有更改过去典章法令,也没发布新政令”错。根据材料三“臧丈人令典法无更,偏令无出”可知,是臧地老者令典章法规无一更改,也没发布什么偏颇的政令,而不是周文王。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端”,萌芽;“充”,充实;“然”,通“燃”,燃烧。(2)“寓”,托付;“而”,同“尔”,你;“庶几”,差不多。【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今人乍见子将入于井,皆有怵锡恻隐之心”,举孺子掉入井中,众人反应一例,是举例论证;结合“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等,以“四体”喻“四端”,以“火燃、泉达”喻“善心扩充”,是比喻论证;结合“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是假设论证;结合“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等有无“四端”之心的比较,是对比论证。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节选自《孟子》)材料二:做学问的人旨在每天增进知识,求道的人重在日渐减损执著;减损再减损,来达到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顺着自然常道,安宁无事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若是生事扰民,那便无法得到天下了。(节选自帛书《老子》)材料三:周文王来到臧地观游,只见一位老者在垂钓,但他的样子似钓非钓;他不是那种手拿钓竿的钓法,却经常见他这样钓。文王很想请他来参议国政,又担心大臣和父兄们心里不服;转念还是想放弃这打算,却又不忍心百姓失去天赐的机会。于是第二天召见属下大夫说:“昨夜寡人梦见一位良士,面色焦黑满脸胡须,骑着毛色斑驳的马且马蹄半边是红色,口里念着号令:‘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众大夫吃惊地说:“这是先祖君王啊。”文王便说:“要不还是占个卦来决定吧。”众大夫说:“既然是先王的托命,大王就不用多虑,又何必占卦呢。”于是迎请臧地老者前来面授国政。随后典章法规无一更改,也没发布什么偏颇的政令。三年后,文王观察国政,文武士人自行解散了朋党,年长的官员也不再自诩有德。文武人士解散朋党,说明大家崇尚同心;年长的官员不再自诩有德,说明开始同德务实。于是文王拜臧老为大国师,以臣下之礼问道:“此政可以推广全天下么?”臧地老者默不作声,漫不经心地走开了,早上接的令当晚就隐遁了,终身再无消息。(节选自《庄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送王缄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①,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②,何处是吾乡。〖备注〗①此时苏轼妻子王弗去世后归葬家乡眉山,已经十年。王缄是苏轼妻弟,此来与苏轼相聚数日。②传舍,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苏轼当时因受排挤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既点明时间跨度,也引出了苏轼因王缄的到来而不得不回忆过去的痛苦。B.故乡依旧美好,自己却如孤客般漂泊无依,这种对比加深了词人的悲凉之感。C.在送别的宴席上,词人没能察觉王缄的离别愁绪,直至归家后方觉愁肠欲断。D.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和发展,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层次分明。16.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句进行赏析。【答案】15.C16.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人生比作传舍,表达了漂泊无依、居无定所的感受。②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不知何处是吾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叹息,使漂泊之感更为深刻。【解析】【导语】这首词整体上表达了苏轼因故乡与亲人而产生的离愁别绪。首句通过点明十年的时间跨度,引入对久别故乡的思念。结合友人到访,引发对亲人的追忆,加深感情的波动。最后两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运用比喻,将人生的无恒定归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词人漂泊不定、故乡难寻的情感。全词通过对比、直抒等多种手法,刻画出深沉的乡愁和身世浮沉的无奈。【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词人没能察觉王缄的离别愁绪,直至归家后方觉愁肠欲断”错误。“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是说你在座上可能没有看到我内心的离愁别绪,但当我离开时,我的愁肠已经断尽,再也无法承受更多的悲伤‌。是作者故意设想王缄可能没有察觉自己的愁绪。这两句切入送别的词旨,王缄的到来,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离情别恨、悼念亡妻、仕途失意和乡愁故思等多种情感涌上心头,二人的愁绪都格外深重,二人早已深深察觉。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意为: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①“此身如传舍”将“此身”比作“传舍”,“此身”犹如一个供人休憩的客栈常有客来客往,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漂泊无定,宛如传舍中行人一样短暂停留,无固定居所;同时结合注释②“苏轼当时因受排挤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可知作者仕途的失意之情。苏轼当时因为受到排挤,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内心充满压抑、孤独和失意之情。②“何处是吾乡”用设问提出问题,哪里才是我的故乡?更是从内心深处表达了一种找不到真正家的无奈与惆怅,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自身现状的无奈。同时结合注释①及作者对亡妻的怀念,苏轼飘零在外成为孤客,感慨自己辗转流离,不知何处才是家乡,深化了孤独寂寞的主题,使漂泊之感更为深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引用《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当代中国青年必须、也必将承担重任。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时代使命,应志向远大、意志坚强。(2)学校艺术节排练话剧,作为演员,小慧需要表现出因内心思念远人而极度痛苦的心理。她从《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细节中找到灵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小刚升入高二后,面对学习难度的提升,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系列挑战与困难,这导致他的心情一度陷入沮丧。老师对他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传统的创作需要创作者就一部作品①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产出批量内容,当然,风格品质②,还需创作者从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这就将人类创作者的学习引向了一个非常崭新的学习领域——如何有意识地培养与智能工具的良好沟通。以人工智能绘画为例,设计师为了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可能要先后借助智能工具和图形软件生成数百幅画作.这些画作的主题立意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每幅画的题材、场景、视角、氛围元素等。随着设计师发出越来越具体、确切的语句指令,人工智能不断做出精细调整。这样的创作方式体现出数字素养对于未来人机协同创作者的重要性。创作者需要有效组织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语言,形成最优指令,尽可能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使之快速而大量地输出内容,以便创作者从中进行甄别和挑选。回顾人机结合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艺术创作经历了人工创作、机械复制和数字化转型之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将人机结合的创作实践带入了新的智能化阶段。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病句,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结合第三段,概括设计师借助人工智能绘画的关键步骤,完成下面流程图,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8.①持之以恒(不厌其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翻来覆去)②参差不齐19.这就将人类创作者的学习引向了一个崭新的学习领域——如何有意识地培养与智能工具的良好沟通能力。20.A生成大量画作B(人工智能)精细调整C(创作者)甄别挑选【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批量产出内容”可知,语境意在强调传统的创作需要创作者进行长时间地打磨,打磨是在器物的表面摩擦,使光滑精致以求更好,可见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坚持,以求越来越好的过程。故可填入成语“持之以恒”或“不厌其烦”或“精益求精”或“锲而不舍”或“翻来覆去”。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精益求精:已经很精致了,还要更加精致。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翻来覆去:形容做事多次重复。②处,语境意在强调在人工智能帮助下,短时间内产出的内容很多,暗示了内容的多样性和可能存在的差异,涉及风格品质好坏不一,故可填入成语“参差不齐”,既符合实际情况,也突出了创作者在后续筛选和调整过程中的必要性,为后文“还需创作者从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和铺垫。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非常崭新”成分赘余,“崭新”即非常新、簇新,已经含有“非常”的语意,不能再用“非常”修饰,修改时删去“非常”。第二处,“培养与智能工具的良好沟通”不搭配,缺少了与“培养”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可以在“沟通”后加入“能力”,使“与智能工具的良好沟通能力”与“培养”进行搭配。【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概括设计师借助人工智能绘画的关键步骤,结合流程图看,需要填第二、第四、第五个步骤的内容。由第一步是“输入主题立意”的提示,结合“设计师为了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可能要先后借助智能工具和图形软件生成数百幅画作.这些画作的主题立意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每幅画的题材、场景、视角、氛围元素等”可知,输入主题立意后可以生成画作,A处应填“生成大量画作”;由“随着设计师发出越来越具体、确切的语句指令,人工智能不断做出精细调整”可知,“输入更加具体、确切的指令”,是为了不断做出精细调整,承接第三步的“输入更加具体、确切的指令”,B处应填写“(人工智能)精细调整”;结合“创作者需要有效组织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语言,形成最优指令,尽可能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使之快速而大量地输出内容,以便创作者从中进行甄别和挑选”看,对于调整后的结果还要有甄别和挑选的过程,图中“满意”和“不满意”标注涉及的就是甄别和挑选的结果,选出满意的作品才可以说完成了创作。故C处应填“(创作者)甄别挑选”。(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①?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的外在境遇持淡泊态度,②,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的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